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棒棒哒纯文字二次元技术社区

正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作者:书玄汐
这里书玄汐,请多指教。 这是一个关于汉服的帖子,不喜勿喷。[attach]334883[/attach] 帅哥镇楼

回复

巫女服是

作者:书玄汐
巫女服 巫女服是《周礼》规定的巫女所穿的一类汉服,主要为袴褶制和衣裳制。不同朝代的巫女服按巫女的等级有颜色和服制的区分,包括赤布袴褶、黑衣朱裳、襦袴裲裆。魏晋时期,巫女服东渡传入日本,在日本国风文化熏陶有所变化。 《周礼》规定巫女负责礼法、祭典,特别是向社稷山川求神庇佑,“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后吊,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即是说巫女的工作是除灾去邪、香薰草药沐浴、求雨、祈求风调雨顺、祈福。秦制巫女服“衣上白”;汉朝巫女服则依雍五畤祠仪礼“衣皆上赤”,唐朝沿袭汉制为赤布袴褶,地位较高的巫女“衣紫及绣”。祭祀五帝的巫女,“祈克于五帝,衣服随其方色……素服”,即则按方位穿青(东)、红(南)、白(西)、黑(北)的素色汉服。祭祀太阳的巫女着赤衣,祭祀月亮的巫女着白衣。春旱求雨的巫女服也是按方位穿不同颜色的汉服。向东方之神共工求雨的巫女「服青衣而舞之」;向南方之神蚩尤求雨的巫女「服赤衣而舞之」;向中央之神后稷求雨的巫女「服黄衣而舞之」;向西方之神求雨的巫女「服白衣而舞之」。魏晋南北朝的巫女著皂衣。按《南齐书》:“司马彪《礼仪志》云雩祀著皂衣,盖是崇阴之义。今祭服皆缁,差无所革。”唐朝的执事巫女服为「平巾、金饰、大口绔,乌皮鞾,白练裙、襦,起梁带。陪大仗,有裲裆、螣蛇、绯褶、大口绔,紫附。」宋朝负责奉礼的巫女着青衣朱裳。 [attach]335268[/attach]
查看回复

短褐是汉服的一种

作者:书玄汐
 短褐是汉服的一种,是对古代穷苦人穿的一种衣服的称呼,短褐,又称“竖褐”、“裋褐”。 [attach]335267[/attach]
查看回复

又称里衣

作者:书玄汐
中衣,又称里衣,是汉服的衬衣,起搭配和衬托作用。也称中单,是穿汉服必备的基本衣物。 [attach]335265[/attach]
查看回复

直裰亦称直掇

作者:书玄汐
直裰亦称直掇。古代家居常服。斜领大袖,四周镶边,因背之中缝直通到下面,故名直裰。始于晋,隋唐流行,后世承之。 因僧道之徒多服之,故亦指僧衣道服。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衣冠异制》:“晋处士冯翼,衣布大袖,周缘以皂,下加襕,前系二长带,隋唐朝野服之,谓之冯翼之衣,今呼为直裰。 [attach]335264[/attach]
查看回复

道袍另一说

作者:书玄汐
道袍另一说 僧道穿的袍服。 宋 徐度《却扫编》卷上:“吕申公素喜释氏之学,及为相,务简静,罕与士大夫接,惟能谈禅者,多得从容。於是好进之徒,往往幅巾道袍,日游禅寺,随僧斋粥,谈说理情,觊以自售,时人谓之禅钻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副末毡巾道袍,扮老赞礼上。”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我先剥你的道袍,拿你的马。” [attach]335263[/attach]
查看回复

古代家居常服

作者:书玄汐
道袍 古代家居常服,交领大袖,四周镶边的袍子。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翟管家出来,穿着凉鞋浄袜,丝绢道袍。”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那典铺正在蒋家对门,因此经过。你道怎生打扮?头上带一顶苏样的百柱鬃帽,身上穿一件鱼肚白的湖纱道袍,又恰好与蒋兴哥平昔穿着相像。”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身穿一件青布厚棉道袍,脚下踏着暖鞋。”参见“道衣”。 [attach]335262[/attach]
查看回复

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服

作者:书玄汐
祭服 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服。为各类冠服中最庄严的服饰。先人非常重视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出处 《礼·曲礼》:“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注:“祭器可假,祭服宜自有。”《谷梁传》桓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 分类 天子公卿大夫之六冕  视祭礼之轻重,祭服分别有数种形制。周代至唐宋,凡有祭祀,天子、公卿、大夫皆穿冕服,惟有衣裳上章文、冕上垂旒数目的差别。到了明代,冕服才成为帝王的专属。   冕服早在夏商两代已有,周在其基础上发展出较为完备的章服制度,并成为后世的典范和源头。周代特设“司服”一职,专门掌管君王的穿著之事,根据不同的祭祀对象,选择不同的衣冠服饰。按周礼祭服共有六种,合称“六冕”。   法家治世、崇尚实用的秦曾废除冕服,只有一套上下皆黑的祭服,称为袀玄(《后汉书舆服志》载:“秦以战国即天子位,减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一直到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明帝即位后,才下诏礼宫博采《周礼》、《礼记》,对周代祭服整理出个头绪,重新颁布了冕服制度。   魏晋六朝各代帝王开国建元都定服制,所用祭服大体上仍承袭东汉制度,直到北周时,才花样翻新,搞出了一套新的名堂。如将皇帝冕服,从6种增加到10种。   华夏衣冠服制也总在社会变动的冲击中不断波动,而周制冠服制度总是后世效法的经典蓝本,对于礼服尤其如此。隋代结束了自汉末以来360多年分裂的政治局面,同时也恢复了衣冠服制。冕服制承接汉魏,并增加了大裘冕制。唐代因袭隋旧,只稍作了一些改变。   宋代是崇尚礼制的时代,三番五次颁订服制,并进行修改,在二十四史的《舆服志》或《礼仪制》中,宋代的冠服制度最为繁缛。其中祭服占很大比重。   明代建立初期,开国君主朱元璋认为古制太繁,只允许在祭天地、宗庙等特大典礼中,根据汉唐制度采用衮冕之服,其余大小祭祀一概不用。即使是衮冕,也只有皇帝、太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可备,冕服自此成了皇室的专属。群臣于祭祀的场合另有梁冠、青青衣、赤裳等所组成的祭服。   清代建立后,男子全部改穿满洲服饰,传统的衮冕之制已消亡,清代的礼服同时具备朝服与祭服的功用。   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政事堂礼制馆再次制定自大总统、文武官员至士庶人等的汉式祭服——祭祀冠服,颁布了《祭祀冠服制》、《祭祀冠服图》。祭祀冠服主要由爵弁制的祭冠、玄色的上衣、纁色的下裳以及中衣、大带、靴等所组成,分为大总统、一至五等六种级别,以祭冠前部所缀的“冠章”和祭服上衣上的章纹圆补等内容作为等级的区分。但因不合时宜,使用时间并不很长。 后妃祭服——三翟  按照周礼,后妃不参加天地四方之祭祀,可从王祭于先王先公等。   王有六冕,后有六服。根据《周礼》,后妃祭服为六服之前三种,因刻绘有翟鸟纹而统称“翟衣”,或称“三翟”(汉郑玄注:“狄当为翟。翟,雉名……”)。,用于祭祀、册封、朝会等。分别为:袆衣、揄狄(揄翟),阙狄(阙翟)。   所用衣料为黑色纱榖,为了衬托出衣上的纹彩,特地在衣内缀一层白色夹里,即《周礼》所谓的“素沙”。与这些服装相配用的还有大带、蔽膝及袜舄等等。 士之祭服  周制,公卿冕服而祭,士助祭于公可假用大夫级别的爵弁而祭,着玄衣纁裳。后世多以玄衣纁裳为士之公祭服(略有例外)。1815刻本《十三经注疏》有:“三夫人自阙翟而下,九嫔自鞠衣而下,世妇自襢衣而下,女御自褖衣而下,嫁时以服之。”   综上,按照周制,黑衣赤缘的褖衣可为士妻助祭之服。士私家祭祀则用士级别的玄端服(一般为玄衣黄裳)。   衣裳制礼服在民间后来逐渐为深衣制礼服所取代,所以士玄端祭服逐渐不再流行。根据宋《朱子家礼》载:家祭,主人帅众丈夫深衣、主妇帅众妇女褙子。已经是当时流行的服制 [attach]335261[/attach]
查看回复

唐代的圆领袍是领

作者:书玄汐
 唐代的圆领袍是领、袖口、襟上不贴撰,日口面有中间线,袍的右衽是用纽扣儿固定于颈部,袍下要贴捆,纽扣儿和加棚是唐代圆领抱的重要要素。 [attach]335260[/attach]
查看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0%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喵宅苑 静态版
宅喵RPG地图编辑器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日常
魂研社
Nothentai
0xffff
欲望之花
泽泽社长
淀粉月刊
HAYOU
红客联盟
异次元
轻之国度
神奇宝贝新生代
游戏狗
口袋双子星
我的世界论坛
梦次元
动漫东东
动漫国际
精艺论坛
78动漫
吐槽弹幕网
漫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