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棒棒哒纯文字二次元技术社区

正文

为什么你妈总是催你结婚生孩子?(武志红)

作者:服毒君
[i=s] 本帖最后由 服毒君 于 2017-1-1 01:58 编辑
为什么你妈总是催你结婚生孩子?

文章来源:《为什么你妈总是催你结婚生孩子?》
青音:武老师您好!我们今天说一个每到过年大家都会特别关心的问题——催婚。因为中国的爹妈都特别喜欢催婚。有一个新闻每到过年的时候都被炒得很火热——“租个女友/男友回家过年”。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结婚与否这么在意呢?外国的父母似乎并不这样。
武志红:这是中国的特色,中国人一定要和别人活得一样,既然要“一样”,那就会有一个比较。而且,其结果最好是“比你早”或者“比你好”。
青音:“比你早”、“比你好”、“比你快”、“比你多”。
武志红:如果别人家孩子结婚、生孩子了,而自己的孩子没有,他们就会有失落感。如果你说自己单身,他们还会觉得不可思议。
青音:单身好像就意味着你“不正常”——不是你的身体“不正常”,就是你的心理“不正常”。父母似乎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不一样,“不一样”好像就意味着“不正常”。
武志红:他们觉得“孩子不正常”就意味着“自己不正常”。
青音:说到 “不一样”,我想到一个例子。我小的时候,有一次学校运动会,老师要求穿白衬衣和蓝裤子,可是我没有蓝裤子,我的衬衣是上面带有小碎花的。因为那是妈妈给我做的,我觉得很好看,而且我确实没有纯白的衬衣。之前的运动会,我每次都是小鼓手,是站在前面的,但是那一次老师让我站到了最后一排,只是因为我的衬衣和大家不一样。
于是我觉得因为自己的衬衣和大家的不一样,被视作一个异类,被排斥了。我很难过,回到家以后嚎啕大哭,后来妈妈问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我缺少一件纯白的衬衣。于是她就拉着我去百货商场,买了一件“的确良”的纯白衬衣。
我现在回想起来,还会觉得 “白衬衣”的事情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因为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武志红:中国一直以来都在追求“整齐划一”,比如“阅兵式”的“方阵”,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图腾”——所有人都一样,好像只有这样大家才会觉得足够铿锵有力,如果某个人不一样,那么Ta就是不对的。对你来说,是因为白衬衣的事情而受到了伤害,但于我而言,我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我今年41岁,没结婚、没孩子。这个情况在城市里已经很特别了,而我的家乡在河北农村。虽然我现在生活得很好,但我还是会被这样嘲笑——“武志红有什么啊,他既没结婚,又没孩子,你瞧我,俩儿子!”
青音:在他们看来,虽然您是心理专家,出版过很多书,有很多人都喜欢听您讲的课,但没有用。因为您没有结婚、没有孩子。
武志红:哪怕我的收入是他们的100倍,但是他们结了婚、有了孩子,具备这些符合中国传统生活的要素,所以他们就比我强。
青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象到很多父母的焦虑,因为父母对孩子过得好与坏的判断标准,其实是完全来自于外界的。
武志红:有很多人会问我妈妈:“你们家儿子,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是不太正常吗?”
青音:那您的妈妈是怎么回答的呢?我觉得您的妈妈很了不起。
武志红:我妈妈没有把这种“焦虑”传递给我。在这里,涉及到了另一个中国社会很普遍的问题——大家都在传递焦虑。比如有的人会跟你的父母说:“你们孩子怎么还没结婚、没生孩子呢?”这时候父母会觉得自己被攻击了,然后会感觉很焦虑。
那么他们怎么解决这个焦虑呢?因为碍于面子,所以不能还击,但是他们自身又坚持不住,于是他们就会把“焦虑”传递给孩子——“你怎么还没结婚、还没孩子?你知道我在家里多没面子吗?”随后,孩子们也会感觉到焦虑。
青音:我觉得,会说“你知道我多没面子吗?”的父母,还是比较诚实的,而大部分的父母会说:“你看人家xxx,再看看你,一个人在外地工作,爸妈多担心啊!你要有个孩子、有个家,我们就放心了。”——这些话会让我们产生内疚,因为我们没能生活好。
武志红:说到这,就引出了这个话题中更深层的部分,我们刚才讲到“所有人都活得一样”,它还有一个更深层意思是 “不够孝顺”。中国有个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同时,中国还有一种特别的“生育文化”——老一代的存在感,建立在“我有后代”上,而且还得有儿子。
孝顺的“孝”字下面是一个“子”字,由此可见,中国父母的“存在感”其实是建立在“我必须有孩子,而且孩子必须要听我的话”之上。而中国所讲的“孝”字,就是指“子承老”,即:孩子要把老人背在自己的身上。
而“子承老”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物质层面的“子承老”,即:父母年纪大了,你需要养活他们,给他们以物质上的资助。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子承老”,即:孩子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做事。
因此,中国人对生育非常重视。生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生了孩子后,自己就可以变成皇帝了,想要孩子做到“我让你干嘛,你就得干嘛”。同时,当孩子具有这样一种“功能”后,父母就会产生“我要把我的存在感,建立在我有后代上”的观念。
青音:之前我做节目的时候,说过一句特别狠的话,虽然很难听,但是确实能概括出一些人生活的现状——有些人由于没有人生,所以只好“生人”,于是把“生的人”的人生,完全当做自己的人生去把握。
甚至我们可以总结为,那些急于催婚而忽略孩子是否有了自我实现、有了爱情的父母,他们的人生并没有完全地实现和展开。
武志红:他们没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的心力就着力于看着自己的后一代变好,这就是中国所谓的“天伦之乐”,我觉得中国的“天伦之乐”很极端。比如父母老了,就必须得有个小孩子。看着小孩子有了天伦之乐的感觉,其实就是看着小孩子的同时,感觉自己的生命被延续了。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个朋友,他当时患了“精神分裂症”,后来经过治疗痊愈。他当时跟我说过一句话:“我必须得生孩子,为什么?因为我要把我的精神延续下去。”我当时很震惊,对他说:“你当时都已经得了精神分裂症,你的精神没什么了不起的,你要把你的精神延续给谁啊?”他听了之后也很震惊,说:“反正我就是这么想的。”他并没有深刻地反思过这种精神要怎么延续下去。
其实这里面蕴藏了一个含义——当我的精神能够被延续的时候,我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而不是我自己就可以把精神活出来,所以我才会存在。
青音:很多的父母,尤其是年轻的父母,过分地重视孩子,我们其实可以理解为他们自己的人生没有实现,于是他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这些父母看起来是爱孩子,其实是在满足于一种叫“自恋”的东西。
武志红: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中国的每一代人都没有自己的人生。
青音:听上去真的让人觉得后背一阵阵发凉,我们平常会说父母是如何得爱孩子,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这个“爱”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我做节目的时候也经常说,有些人是打着爱的旗号在“害”,有些人是打着爱的旗号在“赖”。
我觉得很多做父母人都需要想想看——你到底是完全地在依赖着孩子,还是要求Ta必须要按照你的精神意志去生活?比如,不可以去外地工作、必须留在自己的身边、工作必须是稳定的等等。你有没有想过,这其实是在害Ta。
武志红:我们可以试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父母是否真的在意孩子幸福与否?而这个幸福是建立在孩子的感受上,不是活了一个大家都能活出来的样子。
比方说大家都有孩子、有伴侣,这就叫做幸福。而你可能会找一个非常糟糕的伴侣,生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只是活出一个所谓“我有一个家庭”的样子,但却活得很痛苦。
青音: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一个很好的闺蜜,是西班牙姑娘。有一次我们在后海聊天,当时是夏天,夜风吹拂在后海的湖边,很舒爽。她今年四十五岁了,没有结婚。因为她认为爱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她还没有遇到,不想匆忙地走进婚姻。
我问了她一个很中国式的问题:“你的爸爸妈妈不会着急吗?”她说:“为什么要着急?我的姐妹都结婚了,也都有孩子。即使我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爸爸妈妈也不会为我着急。”我说:“为什么呢?”
她说:“我的父母非常在意我是否爱和被爱。我们在结婚前,或带一个心上人回家给父母看的时候,父母通常会问我‘你爱他吗?你们在一起相爱吗?’”而在中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我们也提醒很多正在听我们对话的一些即将为人父母的,或者已经为人父母的朋友,当你的孩子长大以后,并且迟迟没有结婚,你能够压抑住自己的焦虑吗?而当Ta把爱的人带回家时,你应该仔细地问问Ta:“你们相爱吗?你爱Ta吗?”你也应该问问自己:“对于你现在的伴侣,你们还依然相爱吗?”
武志红:希望每一代都可以是爱的结晶,而不是“大家都这么活,我也这么活”,这样无意识地传递所谓的“精神”。
青音:希望今天听到我们对话的朋友能够有所收获,下次我们会带给大家一些应对的智慧。谢谢,下次见。

回复

0%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喵宅苑 静态版
宅喵RPG地图编辑器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日常
魂研社
Nothentai
0xffff
欲望之花
泽泽社长
淀粉月刊
HAYOU
红客联盟
异次元
轻之国度
神奇宝贝新生代
游戏狗
口袋双子星
我的世界论坛
梦次元
动漫东东
动漫国际
精艺论坛
78动漫
吐槽弹幕网
漫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