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棒棒哒纯文字二次元技术社区

正文

思辨堂

作者:系统
{"name":"思辨堂","sizeType":1,"icon":"","order":9999}

回复

如果你说的谎言足够大

作者:想い出は远くの日々
“如果你说的谎言足够大,并且经常重复,人们最终会相信的。只有当国家政权能够向民众隐瞒谎言所带来的后果时,谎言才可能持续下去。因此,对于国家政权来说,使用其所有权利压制不同政见者才是至关重要的是事情,因为真相是谎言的死敌。因此引申开来说,真相也是国家政权最大的敌人。”—————约瑟夫•戈培尔 [attach]450759[/attach]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句话就是二战德国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所说的。 谎言并不陌生,上至国家,下到平民,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谎言,这也是每个人的秘密。 许多谎言会伴随某些人终生,就是所谓的把真相留在坟墓里,导致无数历史成为谜。 现在社会,谎言随时随地都存在这,它就像一个面具,戴在每个人的脸上,使每个人与周围的人在无形间形成了一层并不存在屏障,每一句话都是一个陷阱,每一个表情都是一个毒药。 不知有没有人看过《叛逆的鲁鲁修》,讲的就是被国家抛弃的王子鲁鲁修为了自己的妹妹,通过geass和人与人之间谎言建立了黑骑士团,为自己的妹妹建立一个她心目中理想的世界。在实现这个理想时,他骗了所有人,甚至包括他最喜爱的妹妹娜娜莉。我还记得他是为了什么而战,是为了自己所要守护的一切而战。 所以我们普通人的谎言,大多也是如此,都是为了自己心中所为了的一切而存在的。每个人脸上都有着一个面具,每个面具上面都刻着不同的样子,如果打碎这层面具,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就会暴露无遗。因此,人们就利用谎言在自己身边巧妙地织成一个网,在这个网上,汇聚了无数有谎言编织而成的线,利用这个网守护那个内心深处最脆弱的自己。 而上升到国家层面,这就不是我们所需要知道的了,我们只需要知道国家这么做是为了我们好就对了。 因此,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巢,而里面又有无数的网,一旦巢碎了,网也就会随之而消失,每个人也就全都暴露出来。在这样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在保护这这个巢,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但是,总有许多人想要突破这层界限,他们也随之而来遭到了无数人的镇压,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只有这样这个巢才可能持续下去,他们也可以得以保存。 最后,许多网都随着历史的车轮而湮没于尘世中,再也没有人知道真正的事,而谎言也就不再是谎言,它已经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现实。
查看回复

对于成功的渴望

作者:想い出は远くの日々
[i=s] 本帖最后由 1354617380 于 2016-3-30 15:39 编辑 励志小故事:

这个视频是我无意中看到,很感人。

[media=x,500,375]http://www.iqiyi.com/w_19rrvrbk1d.html[/media]

这是对于人成功而言所必须的。孟子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果一个人不努力,只等着天上掉馅饼,是永远也不可能成功的。

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还是认同文章里的说法。虽然现在小说里竟是“龙傲天”式的人物,但那些人物也是需要经过历练的(虽然写的很无聊)。不过小说里关于人物怎怎走运都是现实生活中那些人失败的背影,他们害怕失败,并也经历了无数失败。他们没有从失败中吸取到教训,而是一味的在抱怨,自然无法成功成功。而在小说里怎么怎么虐反面人物,是他们对那些上层人物的报复。他们无法在现实中报复,也就只能寄托于在网络骂骂人爽爽嘴罢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向他们所说的那样做,是因为他们并不像渴望空气那样渴望成功。像当初的宋开国学士宋濂,从小就嗜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的到书看,就从别人家借书抄书,无论气候怎样,都不敢稍预约。到了20岁,他就拿着书到百里之外的先生那里去求学。先生十分严厉,当先生发脾气时,宋濂总是在一边默默的听着,不敢出一言以复,等到老师心情好时再问。等到了他要去找老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于深山巨谷中,天气异常寒冷,到了学舌,皮肤裂开了都不知道,要用毯子捂好久才暖和起来。住宿时,同宿的文人都穿的珠光宝亮的,而他穿着破布立于他们之间,一点羡慕的意思都没有,因为其心中存在着足以令他高兴的是,那就是学习。

你看,宋濂对学习的渴望就像对呼吸的渴望一样,付出一切都在所不辞,又不在意自己的物质比别人差,形成自卑感或有了攀比之心。

在现在的社会中,像宋濂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有些时候成功需要那么一点点运气才可以成功。当然,如果你不努力的话,再怎么有运气也成不了功。就先比尔•盖茨,他有运气,为IBM设计一款软件,赚到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笔财富,而他又有实力,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在飞机上改正了程序上的一个重大失误。因此,成功所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可能成功。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你要有一颗渴望成功的心。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卷卷

查看回复

墙内开花墙外香

作者:荷卷卷
[i=s] 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6-4-5 10:31 编辑
思辨堂·墙内开花墙外香

其实想问这个问题很久了。尤其是前阵子看《中国好歌曲》山人乐队出现之后。
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山人乐队,山人乐队之前在云贵地区十分有名,音乐非常有云贵地区的民族特色,是云南本土发展的最成功的乐队之一,几位成员也是广大认真做音乐的音乐人。但就整个中国的音乐大环境而言,属于小众。通过《中国好歌曲》这一平台,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而在节目当中呈现的出的是,当下具有民族特色的事物在国内与国外有很大反差的尴尬。
以下是山人乐队出现在《中国好歌曲》的两期节目《三十年》&根据水浒的命题创作曲《上山下》
《三十年》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2NjUzMjg2NA==/v.swf[/flash]
《上山下》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5NzUzMDkzNg==/v.swf[/flash]
上面这两首歌,就我个人的听歌品位而言,山人乐队有着岁月的沉淀,而折射进音乐的,则是他们对生活的深思与乐观,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也符合大众审美。但是遗憾的是,他们在国内乐坛默默无闻了十几年。我们自诩是拥有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但为何当下传承我们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反而是外来的东西越来越多呢。
抱着这样的疑问,有了这一期活动。
有没有什么你觉得符合“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习俗?或是科学研究?
请试着分析,为什么我们自己的鲜花,无法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香起来呢?

基本奖励:
10宅贡,技能点与宅币随机掉落
艾特小伙伴一个2宅币上限10宅币
讨论原则:
1.拒绝一句话评论,至少200字
2.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3.可以回复别人的评论,但是请理智讨论,不要吵架
此帖禁水
思辨堂所有活动没有截止日,祝君三次元好。
@dlsdyc @OOOOO @这里是miku君

[flash=340,86]http://music.163.com/style/swf/widget.swf?sid=70288&type=2&auto=1&width=320&height=66[/flash]
查看回复

思辨堂·教养

作者:荷卷卷
[i=s] 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6-3-1 12:55 编辑
思辨堂·随机日常活动

这两天大家在微博上应该都刷到了“地铁蹲着没教养”的相关微博。原博据说已经删掉了,现在找到的是截图。
一石激起千层浪,原po底下说两个姑娘没教养的有,说蹲着难看的也有。
事件一直发酵,大V也站了出来。
事件似乎在这里被推向高潮。地铁蹲着是否关乎教养被刷上了热门话题
有人说这是地域歧视,有人说这是原po想出名,有人说蹲不蹲要看场合,但不管怎样,似乎都在围绕“教养”二字展开。
本期思辨堂活动想要讨论的有两个问题:
1.教养是什么?你认为这件事牵扯到教养了么,如果是,那如何才算有教养的人?
2.为什么一开始占大部分的“没教养”的声音在大V发微博抨击之后开始不一样了呢?你认为这和“从众效应”有关么?
围绕一个问题即可。如果可以两个都说当然更好。

基本奖励:
10宅贡,发糖无上限
艾特小伙伴一个2宅币上限10宅币
字数不达标扣20宅币,修改后可撤销评分发糖
讨论原则:
1.拒绝一句话评论,至少200字
2.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如有引用请标明
3.可以回复别人的评论,但是请理智讨论,不要吵架
此帖禁水
思辨堂所有活动没有截止日,祝君三次元顺利。
@dlsdyc @OOOOO @这里是miku君

[flash=340,86]http://music.163.com/style/swf/widget.swf?sid=22844664&type=2&auto=1&width=320&height=66[/flash]
查看回复

本帖最后由

作者:苏幕
[i=s] 本帖最后由 苏幕 于 2016-2-27 14:16 编辑 2016.02.27 关于爱 我们为什么总是恐惧于爱这个字,除了对自己的不信任,对未来对对方的不信任,我想大概还有很多因素。其实直到现在我也没搞明白什么叫做爱。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的爱不过是一种执念,而且是自己给自己灌输的执念。我们让我们自己认为这件事重要,并不断的下着暗示,然后似乎真的就变得重要,你的心里也留下了这个痕迹。但我们真的是爱吗,还是说爱本来就是如此呢。真正的我们对一段感情,一场人生的旅程,有那么痴迷吗,是我们看到的东西让我们认为必须要这样做,还是发自内心呢。爱这个东西真的存在吗,我认为不存在,所谓的爱,是责任和自身执念的集合体。如果你认为这个人很重要,你的“认为”以及你和他相处的责任感使你感到你应该“爱”他。因为需要,所以爱。我们的亲情和各种感情都是这样,首先是一个类似契约的责任,重一些的是血缘的责任,轻一些的是内心的责任。这些东西让我们对一个人在心里的位置下了定义。 关于礼物 我们送别人礼物,往往过后会很不开心。因为什么呢,因为突然发现他并没有好好珍惜这个礼物,即便这个东西对你很重要,你做了很久的功课才做好送给他。或者因为送出之后发现,自己送过那么多东西,但是却没有回报,而这个礼物花费很多心思甚至钱财,心里就会酸酸的。这样的礼物往往送了之后,对方没有感到多少情意,你自己也对双方的情谊产生怀疑。但后来我是这样想的,你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可以毫无保留的送给别人很多礼物,为你感觉重要的人送出自己的心意。但是,你不能强求别人珍惜你的付出,更不能要求别人为你回报。因为,这种想要回报的心思一旦浓重,你的送便成了借,甚至是要了。 别人送给你礼物也是同样,我们自己也无法储存好所有的东西,所以对方也值得原谅。你送出去,那样东西就是对方的。你如果认为对方有拥有这个东西的价值,就不要去怀疑,不要去揣测这个礼物会有什么待遇,如果这个人配不上这个礼物,你也不要去送。 我们送给别人东西,那一刻心应该是欢喜的。希望对方能够喜欢,并且对对方有用处。能保留这一刻的欣喜就已经足够了,礼物只是载体。无论你花费了什么,最后体现的是情意。 --首发勿转
查看回复

试论品质生活

作者:南湘竹
[i=s] 本帖最后由 南湘竹 于 2015-12-6 11:00 编辑 [flash=160,21]http://www.51119.com/play/swf/01.swf?mp3=http://u.6candy.com/d.php?mp3l1449370741ZNYWVXU.mp3&autostart=1&bgcolor=ffffff[/flash] 欢乐的音乐一首
其实,就我的观点而言,人的欲望无限,恐怕难以有什么高品质生活,无房之时念有房,无车时羡有车者,待得有车有房,开始追求更大,更豪华的,有了这些以后,开始思考在食与行上的享受,要吃的更好,有出游的假日,博得个自由畅快,待此不成问题,似乎一切都成为我们所能想到的极致了,开始想所谓的“返璞归真”了,求一平平淡淡,可见人的欲望难有尽头,这样的话,哪里来的高品质生活呢?(又何况没人所思所想所念各不相同,难有定则)
但人虽有异性,却也有通性,我就根据我的低劣水品抽去异性,概括两条吧。
其一、生活环境的满足,这种满足我所定义的的能满足日常最基本的需要,也就是无须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去费尽心思,这是一种底限,不妨就将它看作“小康”。在物质上最基础的需求能满足,这是一切品质的开端。
其二,则是精神的愉悦。在《模拟人生3》中,购买昂贵的的奢侈品能够使人物的心情值上升,这就是物质上所引发的精神愉悦,所以对于超出了基本底限的物质追求,我个人觉得是一种对精神上的愉悦的追求。这大概是为什么人们前仆后继地对更好的生活条件至死不渝了。然而物质所能引发的愉悦更多的在对比之中得以体现,所以又不断渴慕自己所希翼的更好的环境。再则,自由、轻松等精神感官享受造成的愉悦,食、行之追求盖当归于此。这几日,偶尔读季羡林的散文和舒国治的《理想的下午》,后者文字中描写的生活确实为人所羡慕,松散而自由,悠闲而无拘无束。难怪说他的文字很小资,若不是生活有所余,又哪里会有这样的悠闲,真是将疏懒玩出了境界。前者在关于尼泊尔的一篇文字中说当地流传着关于理想的生活这样的说法“拿美国工资,吃中国饭,干尼泊尔工作”,该因尼泊尔的气候缘故,每天九点上班,而实际上开始工作已到十点,下午四点下班。早上这段时间绝对是赖床者的福音。
品质生活,就我的理解,能自我满足的大抵便算是了。
恰如此时,虽窗外雨雪未已,天冻寒,然屋内义务充足,书一本,咖啡一杯,熏炉一只,歌一曲,零食又若干,岂不快哉?
12.6 1:40
窗外雨雪,亦乐而写之
查看回复

面对并没有置身其中的灾难时,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

作者:荷卷卷
刚刚在微博看到了这个 [attach]434871[/attach] 随着社交媒体力量的强大,信息传递的效率越来越高,更多“不幸”的消息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很迷茫,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这些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幸呢?从昆明暴恐,到马航事件,再到法国恐怖袭击,网络上键盘侠吵成一片,似乎只要不义愤填膺就是对逝者的侮辱,对恐怖分子的支持。搞得我在所有社交平台都不敢对任何大事发表评论。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 戳这里@这里是miku君 @南湘竹 @七里 @MELLAMOINES @onestepfromhell @LiaQueen @查询用户名 @_墨色哀凉 @晗晗晗子桑 这个不是活动,就是有这个疑问,想要听听大家怎么说。
查看回复

关于孤独什么的

作者:南湘竹
其实我就是顺便多吃点糖什么的
尼采说他孤独得只剩下时间。他的极端孤独给了他《查拉图斯特如是说》。
梵高是贫困而孤独的,他的孤独燃烧成不朽的传世之作《向日葵》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幽州台黯然伤神的陈子昂的孤独凝结成一串泪水,用来挥洒无法施展的抱负。
楚剑兰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的孤独荡漾成东流不复回的滔滔江水,敷在壮志难酬的悲愤。
岳阳楼把酒临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仰然长啸“微斯人吾谁与归”。他的孤独在洞庭湖荡漾着粼粼寒光。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大隐隐于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把孤独凝结成一把铁骨铮铮的匕首,直通黑暗社会的心脏。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这是属于宋玉的曲高和寡
·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这是属于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独。
· 那些最高贵的灵魂往往是最孤独的。
· 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背起行囊,独自旅行,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黑格尔
·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用任何方式都难以准确无误的表达自己真实感受,那就说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之间都无法相互理解。每个人生来孤独,孤独一生,孤独死去。
· 即使身处闹市,喧嚣不绝,我们依然孤独。孤独不是一个人的独处,而是灵魂的独唱。
· 被迫置身于人群的时候,往往是最应该自守孤独的时候。——(古希腊)伊壁鸠鲁
· 真正的寂寞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空虚,一种令你发狂的空虚。纵然在欢呼声中,也会感到内心的空虚、惆怅与沮丧。——古龙
· 在孤独中享受热闹的气息,在热闹中领略孤独的意境。
· 孤独好似黑色,深沉而又包含一切,假使情绪富有色彩,那孤独就是一切的总和。
· 这个世界……是孤独的,在它以外什么都没有,它只靠作为整体而静止不动的它自己;它自己就是一切
· ——刻卜勒
· 孤独是灵魂的舞蹈。清风明月一壶酒,醉里乾坤大,酒尽日月长。
· 发现自己一开始就扯远了,孤独的时候,我会选择看着风景发呆,人难以摆脱孤独,却又无时无刻不想着摆脱它(突然想到说,孤独和无聊,无聊,没有可以交流的人,似乎与孤独有些类似,无聊是语言的交流,孤独是灵魂的沟通),。看风景的时候,好似王阳明格他的那根竹子一样,却不是为了致知,只是享受孤独,拥抱孤独。有时候也会看书,看书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真的是在和一个灵魂接触,去感受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世界。
· 孤独的时候,往往也是人的精神最为活跃的时候,所以我的那本子书摘和乱七八糟的随笔什么的,往往都是在夜深人静,突然就感到有点小惆怅的时候慢慢积累起来的,也算得上是意外的收获了吧。
· 最后,必须表达一下我对《小王子》的喜爱,有生之年,一定要收集各个版本的小王子 ,也一定要有一本自己的手抄版。
查看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0%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喵宅苑 静态版
宅喵RPG地图编辑器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日常
魂研社
Nothentai
0xffff
欲望之花
泽泽社长
淀粉月刊
HA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