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本帖最后由 浑狱弥 于 2013-2-4 15:56 编辑 前几日,鄙人和某m说道“怨妇谣”,其实呢。。真心难产了【炸~】。 对于平安时代的各种怨妇昔话,鄙人只要一想起来,头就麻麻的,“成也走婚,败也走婚”。 如果没有这种制度,或许和歌只会成为男人在政治上谈笑的筹码,今人也会忘却正史记载的严厉之人内心的浪漫多情。 本次发帖没有选在阴月厅,原因是这是一种因故事而生的感慨而不是以音乐本身为主题。 没有选择“天城越え”中的般若典故,鄙人选择的是一个非常杂的主题,以此来说明。 鄙人首先要介绍一部片子,05年的桑赖死骗钱作“舞-HiME”,相信不少人看过,没看过至少听过其中的那首曲霸少有的悲情小曲,明日香【炸~】唱的it's only the fair tale。本片的明线就是以少女打怪为主掺杂校园纯情的狗血热血漫,不过从19集【也就是那首神曲插入之后】开始,本片突然拿出了桑赖死的良心,变成了阴郁悲情的心理故事。虽然最后的26集坑爹的桑赖死又原地狗血复活。【背景介绍完毕,以下是正题】 这部剧中令鄙人印象最深的角色【也是从最后的21集开始人气直冲主角的人】,就是学生会会长——藤乃静留。浴血发狂的女人无望之爱、蛇女她可谓是古今歌之恋怨妇的集合。 她本人,爱上了同为女子的夏姬,但她却是深受传统束缚的京都女人【这种束缚其是非常复杂】。 剧中【除开全员大复活的狗血结局】,她与爱人同归于尽的结局其实对于鄙人来说是最佳的。 而之后,那个真·结局却是让很多人怨念连连,因为活下来这种情感不会解脱。【于是很多人开始讨论这两人的爱情可能性,炸~不过这就是同人范围的事了。】对此,鄙人已经不再追究她们是否将会在一起,而是仅就整理一下这位角色给鄙人带来的各种冲击。 她的角色歌-片恋艶花[flash=300,50]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70137926/singlePlayer.swf[/flash] 【建议使用耳机播放,里面融合的很多传统的大和乐器,尤其是某打击乐】 【本曲歌词不是用标准日文书写,而是用的京都腔】 【一般而言述说一个角色内心的就属其角色歌了,不过由于作词人或是声优的不给力,现在这一点儿强调的少了。】 此曲的作词是某和风少女心描写极佳的畑亜貴,而藤乃的声优是低调的实力派京都人进藤尚美,所以此歌有着良好的血统。 歌词及翻译对照:【这是鄙人第一首尝试做lrc的曲目,炸~】 翻译by長月 「夢かうつつか 春たちて さくら花散る 「夢或現實 春天櫻花散落 そして、うちは戀に落ちました。 之後 我為戀情沉淪 想う戀、忍ぶ戀、燃える戀、いけずな覚えないや」 思念之戀 忍耐之戀 燃燒之戀 何錯之有」 濡れた髪にそっと 唇よせて目を閉じて 漸漸濡濕的頭髮 嘴唇閉上了 合上的雙眼 涙ぐんだらあかん? 何時能不再流淚 胸を焦がして追いかけた 懷著煎熬的心情追尋 あやかしみたいに追いかけた 像是怨魂般地追尋吧 いつか一緒に死にたいわ 我希望何時一起死去 あゝ夢に操られ 舞う恋の花 啊 在夢裏搖曳 飄舞的戀之花 風が吹いただけで 只要風吹動 散りゆく定めなら 依然如實紛紛散去 抱きあったその日に燃えてしまいたい 希望在當天如燃燒一樣相擁 そして紅(べに)の色があせてゆくように 此後紅色漸漸褪去 いとしい人のなか灰になりたいの 為了心愛的人 我也願化為灰 思いきれない侘びしさと 無法停止的戀心令人悲歎 伝えそびれた侘びしさと 傾訴的急切愈發令人哀傷 うちが死んだら泣きはるの? 假如我死去會哭泣嗎? あゝ聞けば枯れそうな 片恋桜 啊 聆聽這樣枯萎的 片戀櫻 星が凛と鳴れば 繁星在清寒中鳴咽 夜道を照らすから 照耀著夜晚的道路 想いはとまらない燃えて燃え尽きて 無法遏制的思念不斷燃燒至殆盡 こんどこそ逃がさない 什麼地方都不會逃避 この身が消えても逃がさない 此身消逝也不會躲閃 「夏蟲の 身をいたづらに なすことも 一つ思ひに よりてなりけり (燈蛾徒撲火,何事自燒身, 一往情深處,無明復滅因。) これは古今集から戀の歌。せやな、うちも似たようなもんどす。 這是出自古今集的戀歌。是這樣呢,我也覺得正好像我。 火を愛して炎に飛び込む夏の蟲。うちがそないな想いの炎によって身を滅ぼしたい思います。」 因為愛戀上火,所以撲向烈火中的夏蟲。我想,那樣的感情火焰,毀滅自身也在所不惜。 風が吹いただけで 只要風吹動 散りゆく定めでも 依然如實紛紛散去 想いはとまらない燃えて燃え尽きて 無法遏制的思念不斷燃燒至殆盡 こんどこそ逃がさない 什麼地方都不會逃避 この身が消えても逃がさない 此身消逝也不會躲閃 面影に酔うほど 今宵乱れます… 愈加沉醉的面影 今宵迷亂... 「戀の色ってなんやろね。秋の海に映っているお月さん色。 「何以言戀愛的顏色。是秋天的海倒映月光之色。 はんなり雪化粧、真白い心色。さくら散る散る思い出、乙女色。 或降雪的世界,純白般心的色彩。櫻花散落紛飛的回憶,少女之色。 うちは全部あんたの色に染めてみせます。この世の誰よりもあんたのことが好きどす。 你的色彩染盡了我的全部。比起世間任何人,我最喜歡你。 たとえ世界を敵に回しても…そう、閻魔さんや神さんだってかましません。うちが守ってみせます。」 縱使與全世界為敵,閻王與神也不畏懼。我都要守護你。」 这首歌正是用典的典范。最明显的就是引用的"夏蟲の 身をいたづらに なすことも 一つ思ひに よりてなりけり"这首和歌【出自《古今集恋》一·544 読人しらず】大意是:“飞蛾扑火甘心死,一似殉情不惜身”。(丰子恺译) 而全歌鄙人以为是按照藤乃最喜的和歌“玉の绪よ绝えなば绝えねながらへば 忍ぶることの弱りもぞする”【出自《小仓百人一首》089 式子内亲王】展开,大意是:“玉石之绳当断应断,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当然其中的情思,满的要溢出来了】 对于这首收录在《百人一首》中的和歌,有着这一段故事。 藤原定家,也就是《百人一首》的挑选者的秘恋人正是这位式子内亲王。作为后白河天皇的第三皇女,她的确是平安末期优秀歌人之一。平安时代的繁盛已经慢慢淡去,她的两个异母兄弟虽然前后登上皇位,但却遭到了平氏的压迫,自己由于做过斋宫不能自由恋爱,可见其内心的苦楚都是掩藏在秀丽华美的文辞之下。 此歌直述了自己激烈的相思之情,如果不终结生命,这种深恋将暴露于世,我已经忍不住吐露心声。这首和歌或多或少显露出她与定家间互相倾慕的情愫,不过历史从来就是这般似真似幻,这段姻缘已经无从考究。 不过这也恰好展露了藤乃真实的情感,外表平和端庄,内心波涛汹涌。 而对于静留的子兽【在片子也成为心之子,是借由自己对最重要之人思慕幻化而来,子兽的强大与否由思慕是否强烈决定】,道成寺的清姬,其典故更是充满辛酸。 现在流行的故事版本来自《今昔物语集》,由其故事整合出的《京鹿子娘道成寺》为歌舞伎名曲,也是人形净琉璃剧常选用的剧目。 《今昔物语集》中的故事: 有户人家的独生女恋上了一个到自己家中寄宿的俊美僧人。夜里,这名独女向僧人示爱,僧人大惊后拒绝。不过女子死缠不放,僧人只好说“待我云游之后就回来找你”。不过过了限定日期,僧人未回来。独女听闻,僧人已经更改路线离开。于是怒火上身,前去追赶。后来到一河边被困住,于是化身为蛇女横渡河流来到一寺庙。 而那名僧人为躲避蛇女便要求寺庙的僧人将其藏在钟内,蛇女来后看见钟,但无计可施。于是便燃起熊熊大火将自己和钟及钟内人一同烧成灰烬。 而故事中的人物名,安珍与清姬都是后来加上的。 《京鹿子娘道成寺》大致内容: 道成寺新铸大钟完成,一名美艳的女子为寺内僧人起舞助兴。舞中大钟掉下来,人们发现云游僧安珍躲在里面。 他答应娶清姬却又食言,清姬怀恨情伤,于是化身为蛇,缠住大钟。连人带钟一同烧毁。 也因此,“道成寺的钟”梗是指怀春少女。 关于该歌舞伎的长歌翻译歌舞伎名曲《京鹿子娘道成寺》长歌翻译 上 歌舞伎名曲《京鹿子娘道成寺》长歌翻译 下 该歌舞伎的youku专辑【youku 有呀,喂~】 不过这些都不是原先版本,最早的是《大日本国法华经验记》中的“纪伊国牟娄郡恶女”【这个从标题看就鬼畜许多了】 中国知网的相关链接“蛇缠水缸(或钟)致人死命”类型故事的源流及其意义 不过呢,这些越推越古的文集,最好不要信全,因为日本文化的男权意识是非常强的。这些记载会莫名其妙地丑化女子【只要其做了或可能做对男子不敬的事】,尤其是像道成寺一类的怨妇故事。 言多了,总之就是由某人鄙人喜欢的悲情角色身上带着的浓烈昔话色彩引发的杂谈。不喜者请关闭。 [fold]@morphine 就是写给您的,请收下吧~ @甚没钱 鄙人又私自觉得您会喜欢这些故事,就发上来了,要是觉得水了,就直接移走吧~[/fold]
morphine 发表于 2013-2-4 19:24 我来了!嗯哪!看到楼上两位……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所以就说说话题本身吧!最开始接触到弥弥所说的万恶 ...岛田庄司!!!诶诶,鄙人曾今超级喜欢他。。 其实很多日本的那个年代的作家都是很了解日本民俗的,因为他们和鲁迅一样都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道成寺的歌,鄙人记得 阴阳座 也是有的。 日本的走婚制度就像您说的,是和出生率有关的。这个,其实很多人口少的民族都会保留这种原始的婚姻制度。 不过,日本的文化其实看起来比较野蛮粗狂的说,一开始的母系社会体制被突然转变成父系,书籍的记录者对女性的压迫从某种意义上比天朝看起来要严重的多。【要不然《源氏物语》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回响】 不过呢,天朝的书籍里真正对女性心理的描写少之又少,这种冷漠才是最可怕的。 “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
甚没钱 发表于 2013-2-4 19:22 私心觉得和我比起来,你的了解真的比我多很多 起码我从来未曾了解过这一类相关的东西 当时点开来看 ...怎么说呢。。您对于三言二拍描写的社会,鄙人不怎么苟同。 三言二拍,鄙人看了很多遍。【因为某人的爱好是明清小说,炸~】 尤其是三言,鄙人非常喜欢冯梦龙,他是个知识广博且爱好观察,目光独到的人。 三言二拍描写下的社会是横跨整个封建时代的,从知识分子还是市井百姓。 中国的封建时代其实发展得比西方中世纪快得多,也同样成熟得多。 其实无论朝纲如何好,其实和臣民真心没太大关系。 历史上的文景之治也好,贞观之治也好,康乾盛世也好,普通民众即使经济条件因时代不同,但其实精神世界没有多少改变。而且对于一般的市井生活,我们更加无法考证。 江户时代,和平安时代的不同,也就是体现在掌权者是谁而已。 不过无论是平氏还是源氏,还是以这两大姓而演变的其他名门,政权的接替者从来都是天皇的子民。【不过某丰臣秀吉的身份还是有待考证的】 撒狗血其实是最易接受的,真实的事情看得多了,就会淡漠。 当人变得像历史的车轮一般,只有淡漠的血痕与冷漠的心,此人就可以死了~ 鄙人神经了,抱歉~
我来了!嗯哪!看到楼上两位……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所以就说说话题本身吧!最开始接触到弥弥所说的万恶但是美好无比的走婚制是在京极堂和岛田庄司的书里面,大概也是因为这两个人所以对某些日本民俗有些许的了解吧。我的帖子之中因为字数限制篇幅超出的缘故,将道成寺删除却又在弥弥这里见到了。 旧时因为生产力和出生率将女性保护和优待起来,后来的时候保护却慢慢的变为了捆缚的枷锁。很好笑的是也许是因为生育率的关系,日本这一变化发生的很晚并且很不统一。记忆中二战之后某些村落还大面积保留着走婚。 本土的鬼神一直是人的缩影。不能够理解的事物便称之为鬼怪,不能理解的人有时也同样会被视为神明。而鬼怪和神明不过就隔了一张纸罢了…… 弥弥二楼回复中说的话倒也是我一直认同但不想承认的呢!
浑狱弥 发表于 2013-2-4 18:41 考据党其实真心算不上,没有截图工具或是翻译文字密码的功夫。 鄙人只是很喜欢和歌【日文水平0.5的有病人 ...私心觉得和我比起来,你的了解真的比我多很多@@32!! 起码我从来未曾了解过这一类相关的东西 当时点开来看《巷说百物语》,看了两集 觉得跟三言二拍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非太平盛世中的民间传说大概都如此 无情、残忍,世情破裂而令人唏嘘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高中课文诶~】 好吧,我总觉得我是热血青年呢 大概我真比较喜欢撒狗血【趴】
甚没钱 发表于 2013-2-4 18:21 你真的是考据党呢。 最后一句无视。来涂书馆发这种类型的东西无上欢迎。 本来以为it's only the fair tale ...考据党其实真心算不上,没有截图工具或是翻译文字密码的功夫。 鄙人只是很喜欢和歌【日文水平0.5的有病人士】,以及各地的传说而已。 鄙人可是相爱相杀双飘控【这个人有病,拖出去。。】 寂静岭没玩过,不过被剧透到彻底。 死得干净,还是生而有希望,都会遗憾,而这就是人生。 热血青年可是不喜欢凄美悲壮的结局,他们比较喜欢撒狗血。 所以当年车田的作品读者群其实以女性为主。【您应该知道鄙人说的是啥吧。炸~】 死了的话自己是没责任了,其他人会带着遗憾已经自己的私情来缅怀一下,不过你的责任会立即被他人代替。其实,大部分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能留下什么吗【其实就是自己的私心,希望能有别人代替不了的责任归属罢了】? 生的话,责任,无论是什么都必须要承担下来。 鄙人来曲解一下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总是被认为是说遗传的重要性,不过从另一面来看,其实是每个人因为生来的属性就不一样,所以承担的责任的基础其实在开始就已经确立好了。就看人是怎么去履行,完成了多少期待的责任。 话又多了,鄙人晚上没喝酒【喂~】。 看了一下某外国人对中国酒文化的评论,简直是太。。呵呵~
[i=s] 本帖最后由 甚没钱 于 2013-2-4 18:26 编辑 你真的是考据党呢。 最后一句无视。来涂书馆发这种类型的东西无上欢迎。 本来以为it's only the fair tale没听过,试听之后发现其实旋律很熟悉。 【扶额】这记性真是糟糕透顶。 这种同归于尽的结局使我想起另一个例子。 寂静岭2中有几个结局,其中我曾经最喜欢的结局是: 詹姆载着乘放妻子尸体的小舟,一同沉入湖底的结局。 不过其中也有逃离了寂静岭的结局。 带着妻子的宽恕和对余生的希望【带走了寂静岭中的一个小loli,寓意生之希望】离开了寂静岭。 各人的评判标准都不同。 大约热血青年偏好凄美而悲壮的结局。 而真实的生活里面更多的是生的习惯与希望。 是对死之人负责,还是对生之人负责? 孰重孰轻,又有谁能说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