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yalkiller
【讨论】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

首先,不明白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朋友们可以戳这里:http://baike.baidu.com/view/804355.htm 可以选择性地看

我对这种人格的简要概括:无节制、不稳定、情绪化、走极端

问题要从端午放假前夕,我在壹心理上看到这个自评量表开始:http://www.xinli001.com/ceshi/51397772/

在做完这个测试后,最让我吃惊的并不是我自己的结果,而是整个测试者群体的分布结果:

在所有测试者中,只有近15%的测试者未患有此障碍,也就是85%具有轻度以上症状。在人群之中,这个结果可能更不乐观,因为能登陆壹心理并做完测试的人,其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比例应该远小于人群之中的比例。

且壹心理上的测试者大多为15——30岁的年轻人群,于是决定在周围做一个小调查。

然后勉强说服寝室3个室友加5个好基友接受了此测试,结果是此8人中3人具有重度症状,2人中度,2人轻度,只有1人幸免于难。据此。结合此种障碍的各种特征,我估计其在年轻群体中的比例是很高的。女性也不一定会高于男性,因为雄性荷尔蒙的刺激,男性酗酒、piaoji、飙车、犯罪等行为频率是高于女性的。

大家不妨来说说自己的意见:

饕餮蝈蝈
没看懂呢
展开Biu

没看懂呢

[查看全文]
714810426
新年大吉吧
展开Biu

新年大吉吧

[查看全文]
bl7000
就是邊緣人嗎
展开Biu

就是邊緣人嗎

[查看全文]
落彬王
有点意思啊
展开Biu

有点意思啊....感谢楼主

[查看全文]
Babyface
本人经常焦躁并且极度拖延
展开Biu

哎,本人经常焦躁并且极度拖延

[查看全文]
jiujiu308
我觉得我也是
展开Biu

我觉得我也是,很边缘,异于常人。有时候容易愤怒!

[查看全文]
watermelondy
我测试过了
展开Biu

我测试过了 果然是一点也没 因为我自我调节能力很强

[查看全文]
winiso
我就是这样的人
展开Biu

我就是这样的人,唉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桜子喵
如何看待这种当下越来越普遍的「沉默」人格?

文/转载自【知乎】 图/点点 侵删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在饭桌上,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你却疲于开口;在路上,你遇见熟人,宁愿绕道也不想被认出。如果回答是有过,那你并不孤单。在这个强调人脉关系和社交技巧的时代,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沉默」,变得不爱社交。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cxysy
前来观摩
展开Biu

前来观摩。

[查看全文]
喻吉洪
看看就好
展开Biu

看看就好

[查看全文]
喻吉洪
路过帮顶
展开Biu

路过帮顶

[查看全文]
喻吉洪
沉默的那种
展开Biu

我就是×沉默的那种。。

[查看全文]
下线休息下
一个人挺好
展开Biu

一个人挺好

[查看全文]
长樂未央
感觉自己有这种问题
展开Biu

感觉自己有这种问题 看看隐藏说的啥

[查看全文]
2372650626
过来学习了
展开Biu

过来学习了,学习使我快乐

[查看全文]
1585338780
查看更多
一切有我Cy7
每日一个变态心理学知识~\(≧▽≦)

本帖最后由 一切有我Cy7 于 2015-5-27 18:47 编辑

应该可以算是心理学 还有一些冷知识~有一些症状或者是其他比如斯德哥尔摩之类的,道理来说一天一条,有时候可能会多po点~。

(都是自己事先整理好的,来源百度百科/自己买的实体书 要转载请说一声哦~)

每天点进来看一看吧~\(≧▽≦)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5L ←请戳
行尸综合症 18L
安格曼综合症20L
分裂性人格障碍24L
艾斯伯格症候群27L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利马综合征35L
学者综合征39L
索罗斯综合征40L
逻辑自闭症43L
拟身体障碍49L
威铁柯症/凝血功能障碍49L
弗雷格利妄想综合症53L
性别认同障碍53L
依赖型人格障碍63L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63L
感觉剥夺实验-贝克斯顿67L
失用性萎缩76L
服从实验-米尔格拉姆76L
海蜗牛实验-坎德尔76L
关于恐惧76L
亲子实验-哈洛81L
死亡实验-克拉特81L
关于记忆81L
关于麦角酸二乙胺82L
虹膜异色症84L
关于精神分裂91L
皮肤饥渴症103L
颅骨穿孔103L
关于神经语言程序学103L
艾博拉病毒105L
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精神变态者105L
完结 撒花=3=谢谢大家这么长时间的支持w20150522

库露露法
学习一下
展开Biu

学习一下 看看有没有中枪

[查看全文]
DATOU⢆Sc
好奇的我来学习一哈
展开Biu

好奇的我来学习一哈~~~

[查看全文]
winwin1231
来学习啦
展开Biu

来学习啦!

[查看全文]
55071145
好久没来了
展开Biu

好久没来了,报道

[查看全文]
q919874442
氢氧化钠是火碱溶水后被人服用不烧到你肠穿肚
展开Biu

氢氧化钠是火碱溶水后被人服用不烧到你肠穿肚烂才怪

[查看全文]
lgydxk
第一次听说这类心理学
展开Biu

第一次听说这类心理学

[查看全文]
萌萌哒Xs
心理变态学
展开Biu

心理变态学。。啧啧啧

[查看全文]
九制
戳了一下
展开Biu

戳了一下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桜子喵
你的内心不够强大,原来是因为「心理弹性」太差?

本帖最后由 桜子の小号 于 2015-4-13 19:24 编辑

深层解析“心理弹性”

文:冯丹彤 转自壹心理 网图侵删

常听人说道“心理弹性”这个词,比如被上司训斥之后,心理弹性强的人能够很快将心情调整过来,但是心理弹性差的很可能会一直被影响……这个「心理弹性」是什么,可以理解成「抗压能力」之类的概念吗?如何提升自己的心理弹性?

契诃夫写过一篇小说《一个官员的死》,故事中小文员伊凡在戏院看戏时,打喷嚏不小心把唾沫星子喷到了前排的一个人身上。伊凡发现那是高出自己很多级别的官员,心里怕极了,赶紧给对方道歉。高官接受了道歉,没责怪他什么,只表示自己要继续看戏。而伊凡的担心却没减轻,反而继续恳求对方的原谅,如是再三。这引起官员的反感,有些不耐烦的说“够了,让我看戏,别没完没了的”。伊凡看到对方面露凶相,内心更加担忧,但是不敢再说什么。翌日,伊凡专程去这位高官家里请罪,对方笑着宽慰他这么做是在“开玩笑”。而伊凡又反复地道歉、乞求原谅,官员受不了了,让他“滚出去”。伊凡沮丧的走回家,躺在床上···死了。

这篇小说在极短的篇幅内,把伊凡极度紧张、恐慌下的言行刻画的无比真切和可信,即使让主人公这么意外的“死了”,也显得合情合理(契诃夫真可谓短篇小说的一代宗师)。

这个故事的主旨可以理解为描绘低级官员在夹缝中求生存、卑鄙自贱的丑态;也可以理解为控诉俄国封建文官等级制度,对淳朴人性的摧残;还可以理解感慨命运对小人物的无情捉弄,人生无常等等。但是放在精神分析视角下,伊凡这个人物,撇开时代的风气、社会等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他的悲剧又和自身性格中的“致命”弱点分不开。

我们知道,孩子的心灵都是丰富而敏感的。在较为宽松、接纳的成长氛围中,孩子不仅会得到身体、智力上的充分照顾和发展,还会因为喜怒哀乐都被父母所接纳和关注,而充分地体验到自己的感觉、乐于去分享自我的感觉。即使不可避免地在学习知识、师生关系、恋爱问题、身高长相、亲人去世等方面体验到糟糕的感觉,也会因为父母(及其他照顾者)的耐心倾听、悉心照料而得到舒缓,不会任由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长期的肆虐内心的感受。慢慢地,孩子也会内化父母调节自己糟糕情绪的方式、学会独立而有效地面对各种不舒服的感觉,有意识地处理自己体验到的焦虑、烦躁等负面感觉。

我们把这种有意无意地避免被外界伤害、避免去感觉情绪上的痛苦的自我保护方式,叫做防御机制。它的作用在于避免过度的焦虑、愤怒、痛苦等糟糕情绪进入我们的意识范围,避免敏感的心灵长时间地暴露在危险的冲击下。

防御机制一旦形成,便非常稳定。在没有意外发生和有意识的改变下,往往会延续终生。常言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如何保护自己的方式——防御机制——就是那最不易改变的性格的基石。

但是,每个人因为成长环境、父母的心理素质、意外事件等等的影响,都会存在防御方面的不足,导致某些情绪体验上防御功能的失效。于是他每遇到这些情绪,就会非常焦虑、烦躁,甚至在行动上失去通常的自我约束,做一些出人意料之举。即使他在认知、学习、工作上表现很优秀,但是这种难以处理的情绪却是这个人持续的困扰,有如阿喀琉斯之踵。显然小文员伊凡,无法有效地防御过度的恐惧和担忧的情绪。小说虽然没有提到他的成长背景,但可以推论,他的成长中,始终没有学会如何有效、健康地处理这些情绪,反而总是陷于一种失去弹性的模式——不断言语来确认、不断向外寻求保证来消除暂时的不安全感。

回到现实生活中,在父母自身情绪不稳定、家庭矛盾较多的环境下长大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情绪方面的困扰,因为他们的某些情绪始终会被漠视或否认,没有得到温和而有效地处理。而他们自然也缺乏如何面对自己情绪、消除过度焦虑的榜样。

最不幸的是,有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带给自己最大焦虑和糟糕体验的人,就是他们的父母:父母自身的焦虑无法防御时,会无意识地把获救的希望寄托于孩子、或者试图让孩子来安慰自己,出现了亲子关系中“情绪倒灌”的问题。这导致了很多成年人和父母的关系很不好,可自己在努力发展自己的亲密关系、社会人际时,又痛苦地发展,自己越来越像父母,延续着父母曾经努力抗争过的情绪问题、甚至延续着父母的婚姻和事业上的多舛命运,可是又无力去扭转。这是防御机制功能的不足对于人、乃至家庭持续影响的表现。

由于防御的象征化水平、防御后带来的代价、以及对认知和现实检验的影响的差异,可以划分出不同水平的防御机制。最高级的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利他、压制等,成熟的防御机制有理智化、反向形成、理想化、压抑、隔离等,不成熟乃至病态的有否认、投射、贬低等等。差别在于,越是高级的防御机制,有意识地自我调节能力越高,防御的弹性越强,而防御失灵的几率越小,带给我们的损失也越小。反之,越是原始的防御机制,出现防御失败、心理奔溃的情况会很多,而且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弹性,而给现实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带来很大的麻烦。

以伊凡为例,当他打喷嚏,喷到高官身上时。他投射性地认为,对方会对他生气、乃至会惩罚自己,所以自己必须道歉。而事实上,高官虽然有不满,但并不放在心上,更没有过多责怪他,反而明确地说,“我要看戏”。但官员的话,并没能打消伊凡内心的不安全感,他无法平静下来,焦虑状态下中,灾难性的联想驱使他再次把心中的敌意投射给了高官,幻想高官肯定要惩罚他,自己只有多道几次歉,才能抵消他刚才无意中的冒犯。但这种反复的道歉,事实上没有起到取得谅解的效果,反而因为多次打断高官的注意力、激惹起高官的反感。这时高官真的认同了伊凡投射出来的敌意,越发愤怒了。瞪了伊凡一眼,要求他马上“闭嘴”。伊凡的焦虑彻底爆发了,艰难忍受一晚的焦虑后,出于对于惩罚的恐惧。第二天再次登门致歉。此时伊凡内心依然幻想着高官对自己的惩罚,仿佛只要高官接受了他的道歉,他就彻底解脱了。但是这种强烈的不安感,让他忽略了高官事务的繁忙和接待其他客人的烦躁等现实情况,反而觉得高官是冲着自己发火的、是坚决不原谅他的。在一步步蹚回家时,伊凡已经完全沉浸于焦虑与恐惧的洪流中,猝死了。

可以说,他的“死”是防御机制缺乏弹性、对于焦虑和糟糕体验防卫失效,导致心理崩溃的结果(对于灾难性事件的防御失败会出现身体极度的不适、失眠盗汗、过度换气、心脏过速、血压升高等等躯体问题,但是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另文再叙)。伊凡启用了大量病理性的防御机制(如投射、抵销与仪式、投射性认同、攻击性转向自身、外化、失区别、幻觉等),这些防御机制严重地制约了伊凡理性地判断自己行为的影响的能力,而且即使对方已经做出澄清,伊凡在高度担忧和恐惧下,也无法信任自己、信任对方。防御的失败导致了其现实检验能力的受损。但是焦虑依然存在,源源不断的糟糕感觉催动着他继续使用“已经证实”无效的防御方式,而无法做出调整。伊凡的心理脆弱和缺乏弹性的防御水平,可谓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回到提问,我的理解中,一个人在现实条件允许下、有意识地调节心理感受的能力越强,即使在巨大的现实压力和危险下,也能防御住恶劣的情绪体验,并保持基本的理性,说明他的心理弹性就越好。而越是受制于过去经验的影响,僵化地使用某些早年的防御机制、失去了现实检验和联结的人,越是心理弹性不足的人。

最后谈一下如何提升心理弹性的问题。受制于专业能力和阅读方向,我偏重的是从自我功能中,防御机制的水平来看待心理弹性。我相信,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谈社会角色、从荣格派的角度谈心理意象的激活等也同样可以解释的通。而我选择这个视角,是因为更容易操作化地看待如何提升的问题。简单说,一个人只要提升自己的防御水平、尽可能使用高级的防御机制,就越有可能提高心理的弹性。原因在于,越是高级的防御,越是能巧妙地解决在满足内心需要和遵守现实要求之间的冲突,而且付出的代价往往又是最小的。而要达到提升防御水平的目标、增加对自己在使用哪些防御的觉察,需要求助于职业的防御分析专家——精神分析师!

参考书籍:

1、《契诃夫小说选》 汝龙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心灵的面具——101种防御机制》 毛文娟 王韶宇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库露露法
还真有写这个的文章啊
展开Biu

哇 还真有写这个的文章啊

[查看全文]
萌萌哒鹌鹑
图也是看不到呢
展开Biu

oh 图也是看不到呢

[查看全文]
aobama74
aobama74
Doooog
本来还想看看是怎么厉害的图来着
展开Biu

额,图炸了,本来还想看看是怎么厉害的图来着

[查看全文]
714810426
图坏了吗
展开Biu

图坏了吗。。。

[查看全文]
uiojkl
suemiku
看不到图
展开Biu

@1#看不到图 很可怕吗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桜子喵
如果我对别人的关心和好没有回报,是否还要坚持下去呢?

本帖最后由 桜子の小号 于 2015-3-23 15:33 编辑

图侵删 作者@两条毛腿肩上扛 本文搬运至知呼 侵删

网友提问:

一直想用善良的态度对待生活和里面每一个人。

可是会有一些人,用心对他们而他们却好像不太懂得感谢。比如我每次出去带来好吃的给大家分享但是he还是买了东西只顾自己;比如每次出门帮舍友捎带着垃圾扔下去可是自己值日的时候还是没有人帮你……

遇到这种情况,我是应该继续分享帮助还是管好自己就行了?选择前者会多多少少感到委屈,可是选后者又会一直怀疑自己:这么做我还算是善良地对待周围朋友吗?

请各位原谅楼楼的不大气……希望看到大神们是怎么对待这样的事的……

————————————————————————————————————————————————————————

@caoglish 解答

对于这个问题,我以前也这个疑问,如今我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

下面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个问题我要分成两个部分来解释:

1.低价值付出

2.付出的核心价值和原则

下面来分别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

第一部分 -- 低价值的付出与高价值的付出

在回答题主的问题前,你必须分析一下,你的付出是低价值的付出还是高价值的付出。

很多时候,付出的量和付出的价值不成正比,付出的价值高低,有很多因素来决定的。

先出几个例子:

  • 男生把所有零花钱全部用来追求女神,女神一打电话,男生就离开就到,端水倒茶搬东西,女神只要有要求,男生一定尽全力完成。女神最终还是没有接受男生的追求。
  • 附庸国每年进贡大量金银和宝物,还有大量布匹和粮食给宗主国;一连几十年没有中断过。有一年,附庸国实在没有财力去进贡了,宗主国就排大军攻打附庸国,最后附庸国还是砸铁买锅的把进贡的东西送给宗主国,请求不要攻打。
  • 有人贿赂领导,但最后领导给他穿小鞋,原来领导发现这个人贿赂他秘书的钱比贿赂他的多。

以上这些,你大致应该明白怎么回事了。以上都是低价值付出,甚至是无效付出,还有反效果付出等等不良付出。这些付出耗费自己大量精力时间,却没有结果。

但你大概明白,可是不知道如何定义他们,又如何归类他们。那么我来帮你归类一下。

(1) 锦上添花型低价值付出和雪中送炭型的高价值付出
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经常放在一起讨论,这里也是:雪中送炭是高价值付出而锦上添花是低价值付出。

  • 老板生意成功了,签了一个一千万的项目,你去参加胜利大会,给了500礼金。
  • 老板突然破产了,一下子身无分文,连吃饭的钱都快拿不出来了,你看到后,给了500元。

你说说看,同样500元,哪个对这个老板的价值更高?

如果你了解战国史,经常会发现谋士在讨论救援别国的时候,都是提议要在对方撑不住的时候,才进行救援(孙膑围魏救赵的时候就这样提出的)。这也是因为,如果在求救国还有实力的时候加入战局,那么胜利的,无法显示出救援国对求救国的实际救援的价值,如果是撑不住的时候加入战局,那么救援就变成救命了,价值远远不是前面那种情况可以比拟的了。

所以在付出策略上,一般就是雪中送炭情况,才进行帮助。如不不是,也要创造出雪中送炭的情况,才出手帮助。

(2) 地位不均等导致的低价值付出

如果位置低的人向位置高的人进行付出,那么价值在这个相对空间内,是非常低的。

比如说附庸国和宗主国的关系吧,附庸国无论付出多少供品,宗主国都觉得是对方应该给的,附庸国不给就是附庸国的错,攻打附庸国是来纠正错误的。

有比如穷人贿赂了贪官,倾家荡产凑齐了几万,可能贪官看都看不上。

但是如果反过来,宗主国给了附庸国一个宝物,附庸国可能会感恩戴德,并把宝物当作圣物供起来;上级给下级几万元奖金,下级就可能感激涕零,然后死心塌地的跟着上级了。

所以地位的高低,决定了付出的价值所在。

还有更加极端的案例,如果地位弱势到了大量付出只是为了基本生存的话(地位差距极大情况下),那就情况就更加黑暗更加不幸了

  • 耕牛辛辛苦苦耕地几年,最后不能耕地了,主人就把牛给屠宰了。
  • 太监一生服侍君主,但是君主心情不好,就把太监拉下去打死了。
  • 工人在资本家手下干活,当工人老了,干不动了,资本家就把工人赶出工厂。

很显然,弱势群体在强势群体面前,可能只是被物化的一个符号,有价值输出的话,也就是一个高性价比的财产。如果没有价值输出的话,就直接处理掉了。

(3) 需求不对称型无效付出
如果对方没有这个需要,你非要付出给予给对方一些东西,那么对方接受了你的付出后,对方根本不会感激你。

(4) 添乱型反作用付出
你对其的付出或者给予,可能伤害到对方的利益了,那么这样做就只会招恨。这种叫做帮倒忙,没人喜欢。更有可能加深对方对你的恨意。

比方说,对方在搬运东西,你好心搭把手,却因为你的动作不规范,把对方的贵重东西给弄坏了。

又比方说,别人在谈判(比如讨价还价),因为你好心插上几句,最后却破坏的谈判双方的节奏,最后可能双方都对你有成见了

(5) 泛滥的低价值付出
对谁都好,那么谁都不会觉得你好。
如果你长期做一件好事,最后会让人觉得这是你责任,哪天你不做了反而是你的错误
这个应该叫做边界递减效益

另外找了一个成语来支持这个理论:斗米恩,担米仇

原话是:斗米养恩,担米养仇。其意思就是如果你在危难的时候给人很小的帮助,人家会感激你。

如果你持续这样下去,突然某次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帮忙,对方就会记恨你,并且记恨一辈子!

这个是有个故事的: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的多。这两家本来没有什么恩怨的,可 是,这一年,老天爷发怒,降下了灾祸,田中颗粒无收。这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邻居的,就给穷的 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这穷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认为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往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次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这穷的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回家后,他的兄弟说了,这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来地里的 种子,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你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的很。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 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当一个人快被饿死的时候,你给他一升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可你要给了他一斗米,他可能会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能给我更多,你竟然不给我。你就成为他的仇人了。

(6) 能力责任内的低价值付出
举个常见例子
  • 你不是学电脑的吗,这台电脑老死机,帮忙修修吧?
  • 你那么有钱,这点小钱你还要催着我还吗?
  • 凤凰男故事中常有穷亲戚借钱不还的事情

感受到了吗,如果让别人觉得你有能力,很有可能就是变成了你的责任,变成这是你应该做的,做不到反而是你的错。

所以很多人都认同《蝙蝠侠》中的小丑说的一句话:如果你擅长一件事,就不能免费的给人做。。

(7)拥有否决权的付出的高价值付出
有能力帮忙但可以不帮忙(可以进行否决),这时候你去帮别人,才有可能高价值。

给个类比,皇帝赦免死罪是个大恩典,常能收获仁慈的美名,因为皇帝有杀权,能杀而不杀,这才能体现这个杀权的威力

权力相通的,都是有否决权的这一特性。然而否决权威力巨大,当他人知道你有否决的权利时候,才能明白你的同意是多么弥足珍贵。

如果你没有否决权,因为要服从“权力的命令”而去付出的话,那么就只是低价值的付出。

(这是地位不均等导致的低价值付出的一个补充)

(8)不可替换的高价值付出
没有你就完全做不了。

你能力独特性是你高价值的核心之一。
这件事除了你之外没人做得了,只能找你做,那么你的价值对这件事来说就是无人可比的。

相对的,如果所你的能力是可以被替换的,或者所低价替换的话,那么你的付出是没有太大价值的。这也是为什么弱势群体的付出没有太大价值的原因,因为他们是很容易被替换,而去很多人很多东西是抢着去替换这些弱势群体。

*总结一下规律
  • 弱势群体的付出是低价值付出
  • 随意付出是低价值付出
  • 不符合对方需求的付出是低价值付出
  • 别人感受不到的付出是低价值付出
  • 可以被替换的付出是低价值付出。

以上是我对高价值与低价值付出的一些看法。

题主可以通过以上一些分析,明白自己所谓付出是高价值付出还是低价值付出。
如果是低价值付出,就把低价值付出转化为高价值付出。如果是高价值付出,那就阅读下面第二部分
至于如何转化,我就不在这里写了。

第二部分 -- 付出的核心价值和原则

上面说了那么多关于高低价的付出类型,其实还没有真正回答这个问题。但如果你以为提供高价值付出,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华,那我也没有必要分两部分写了。

写第一部分的原因是为了提出这个问题:如果我一直提供高价值的付出和给予,却没有得到对方的回报,那我时不时应该继续下去?

回答这个问题时候,事实上应该问一下自己:
  • 我提供高价值的付出,只是为了得到对方的回报吗?
  • 我提供高价值付出,别人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吗?
  • 我提供高价值付出,真的和别人的回报有关系吗?
  • 我提供高价值付出,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前三个问题都是“是”的话,那么你的感受就完全建立在对方的回应上了,如果对方回应没有达到你所想的程度(或没有达到你的要求),那么自己会很痛苦。如果付出了很多,还没有好的回应,那么痛苦就可不是一点点了。

那么我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我的核心原则是:一切行动,都是以提升自己做更好的我为目标的。
(这个原则不单是帮人的,适用于其它一切自己的行为,包括现在写这个答案)

那么我回答以上问题就是:

  • 我提供高价值付出,不是为了得到对方回报,而是提升自己。
  • 我提供高价值付出,别人回不回报都没有关系,因为我已经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了。
  • 我提供高价值付出,我就是要提升自己,别人怎么想,怎么做,都与我无关。

所以我的感受,就更本没有建立在其他事物上,都是自己控制了。付出多,但自要自己能力提升了,更有经验了,拥有更多历练了,那么自己就会很高兴,要管别人怎么想怎么做干什么。我时间和精力那么宝贵,帮了人,自己还没有什么提升,那才是真正的对不起自己。

所以我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出来了:别人回不回报都没有关系,自要能让自己进步,能提升自己,那么就一定会继续做下去。

举个例子,我偶尔会去帮朋友接机或者送朋友去机场,从家去机场要开1小时左右路(要开来回),接机的时候可能飞机误点,那么我还要付昂贵的停车费(机场停车场的费用很高的),在算上油费,那么一次接机费用会是很高的。要我开车接送的朋友,一般关系都挺好,所以自然不会收他们的钱。那么我会是怎么想的呢:你有什么回报我最好了,如果没有什么回报,没有关系,那么我又开了一次机场线,熟悉了机场,也为我以后接送亲戚朋友积累了一次很好的经验,我也提高了一回自己远程开车的能力。这样的收获在我看来,比朋友的回报价值高多了。

———————————————————————————————————————————————

@王诺诺 解答

有人告诉过我,善是有三个境界的。

  • 最高境界,本性善。看到周围的人好了自己就开心,善良本身是一种回报。能做到这一条的,只有雷锋(假设他没有加特效)式的能上教科书的人物。
  • 次之,与世界为善。对周围的人好,不计较具体某人或某事能为自己带来多少回报。往小了说,你与小伙伴分享食物,其中一些人并不感激,但大多数人会觉得你是一个慷慨的人,从而也与你为善。往大了说就是统计学了,一生能维持这种不功利的善,虽说也时常吃亏,但当你遇到了足够多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会有所知觉的,你会有更多的朋友,更好的口碑,更棒的机会。
  • 再次,看人为善。这样做好人得会盘算,对某人好是否值得,他能否感知到我对他的好,他是否能在一定时间内给我足够匹配我付出的回报,或者对他好最终会为我带来什么,怎样能用最小的善意换回最大的回馈。这种人做到了极致,大家的评价一般不是好人,而是:精明。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我可以告诉你们隐藏的内容不过是我的2句话。

所以!

请不要水贴,看看,戳隐藏等的杀杀杀(重扣分)!!

且听风饮
世界无公平
展开Biu

世界无公平 每个人最清楚的心里那把标尺

[查看全文]
且听风饮
感谢科普
展开Biu

感谢科普

[查看全文]
semo
梦想是什么
非常好的分享
展开Biu

非常好的分享

[查看全文]
semo
兄弟让让没看见
展开Biu

兄弟让让没看见,这儿盖楼呢?

[查看全文]
semo
兄弟让让没看见
展开Biu

兄弟让让没看见,这儿盖楼呢?

[查看全文]
家智桑
该让就让吧
展开Biu

嗯,该让就让吧

[查看全文]
microjc
但是缺乏回报的话会是一种消极的打击
展开Biu

但是缺乏回报的话会是一种消极的打击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桜子喵
为什么有些父母会经常对子女冷嘲热讽?

本帖最后由 桜子の小号 于 2015-2-19 16:32 编辑

文/知乎 网址 图/点点running man 侵删

从小到大基本上没听过父母对自己有什么夸奖,而且父母完全不会维护自己,跟别的孩子吵架了不论谁的错都是我不好,劈头盖脸的责骂是经常的,有时候确实是我在理的话母亲会歇斯底里痛哭然后说我不孝之类的话。

且我父母特别希望我一直能跟他们生活而我本人则希望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不被他们干涉。

我知道周围大部分人的父母都是很维护孩子的,没太听过我这种情况。

我的性格已经收到严重影响,曾有过抑郁症,这跟这种家庭模式是不是有关系呢?

如何能有效的避免父母对我强加桎梏这种行为?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2372650626
路过帮顶
展开Biu

路过帮顶

[查看全文]
w2112515
智商问题
展开Biu

智商问题

[查看全文]
一杯白茶
可能他们觉得子女是世上自己唯一可以高高在上
展开Biu

可能他们觉得子女是世上自己唯一可以高高在上的人了

[查看全文]
我要睡觉
我妈就是那种人,我觉得她发火的时候可能根本
展开Biu

我妈就是那种人,我觉得她发火的时候可能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她觉得无所谓?(;′⌒`)

[查看全文]
带梦基腐宅
戳开看看 到底为什么
展开Biu

戳开看看 到底为什么

[查看全文]
龙卡大人
#33t害怕,我父母就没有对我冷嘲热讽过,
展开Biu

#33t害怕,我父母就没有对我冷嘲热讽过,是因为我喜欢卖萌??

[查看全文]
且听风饮
大多数父母都是为了所谓的面子
展开Biu

大多数父母都是为了所谓的面子

[查看全文]
semo
查看更多
赫连吃草
恋爱心理学:心动等于真爱?

本帖最后由 赫连吃草 于 2015-2-16 02:03 编辑

爱情这两个字,很多人都无法读懂,同样在爱情中,总会产生一些有趣的恋爱心理效应,让你在回首之时,发现曾经的一切都是多么的可笑。下面为你揭秘这12种有趣的恋爱心理效应现象,告诉你心动不一定就是真爱!

1、黑暗效应——光线昏暗的地方容易产生爱情。相比起敞亮的地方,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较容易产生爱情。很多情侣约会时多会选择浪漫的西餐厅,这个是因为在光线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都看不清彼此的表情,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也会跟着变高。

2、首因效应——初次见面很重要。初次见面是很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第一次交往时留下的印象,很容易在对方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所以第一次见面印象好的,以后发展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3、吊桥效应——心动不一定是真爱。当你一个人提心吊胆走过吊桥的一瞬间,抬头之时发现了一个异性,这是最容易产生感情的情形。因为你行走在吊桥之上,提心吊胆会引起你的心跳加速,让你误以为是看见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产生的反应。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英雄救了美女之后,到最后美女都会爱上那个救她的英雄。

4、契可尼效应——为什么初恋总是最难忘的。最懵懂,最青涩的恋爱总让人印象深刻,最让人刻骨铭心,那种小暧昧的滋生以及情窦初开时的羞涩懵懂,都会让你难以忘怀。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就做过了许多有趣的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总极易忘怀,而对那些中断了,未完成、未达成目标的事情又总是记忆犹新,这种现象被成为“契可尼效应”。

5、多看效应——擦出爱火花的必要因素。多看更容易擦出爱的火花,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向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会越喜欢这张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库露露法
本帖最后由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库露露法 于 2019-11-17 18:17 编辑

我觉得这五条可以很好的说明为什么去看牙或者做什么治疗的时候容易喜欢上医生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 对方真的很好`````

所以第一印象 超惊艳

看牙治病的时候是非常容易放松戒备感的 而且会有非常多的近距离接触

治疗时因为疼痛或不适很容易就 造成心理波动

一般都是周期性治疗囧 所以自然会见面很多次

一般治疗结束就会中断了 更难忘

加粗部分就是帖子里说的那五条叻!!!⁄(⁄ ⁄•⁄ω⁄•⁄ ⁄)⁄嗨咻

[查看全文]
萌萌哒鹌鹑
有意思哦
展开Biu

哎呦 有意思哦

[查看全文]
aobama74
ITrial
原来还有这麽好的版块
展开Biu

原来还有这麽好的版块

[查看全文]
Doooog
单身狗表示无所畏惧
展开Biu

Doooog 发表于 2017-1-31 21:55

单身狗表示无所畏惧,相比这个我更关心如何与异性正常的交流

呆了4年的工科大学加2年工科研究生,基本没有 ...

不行,想了一下,我还是不会自暴自弃的

感觉自己不能说这种话,这种话就当他不存在好了

[查看全文]
Doooog
单身狗表示无所畏惧
展开Biu

单身狗表示无所畏惧,相比这个我更关心如何与异性正常的交流

呆了4年的工科大学加2年工科研究生,基本没有跟异性说过话

是的,微电子,还是集成电路的模拟电路部分

苍天啊,大地啊,人不gay兮,君自嗨啊。

[查看全文]
uiojkl
StarCrew
据说就算牵手心跳得很快
展开Biu

据说就算牵手心跳得很快……那也不一定是喜欢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AA厨
为何你总爱上“渣男”?

来源:心理杂志

译者:斑马茶爷

作者:Rick Cormier

如果你曾经为几百对夫妇的婚姻关系工作过,你就能看到一些在他们身上的共同模式。最触目心惊的一个是:

我们和结婚对象发展出来的关系,正是我们在童年时最深恶痛绝的关系。

有没有曾经想过为什么这么多酒精成瘾者的孩子又嫁给了酗酒者?为什么那么多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又嫁给了施虐者?但这些情况又确实存在,而且数目惊人。

如果你有一个抚养者,他情绪变化无常or控制欲爆表,or反社会人格,or不支持任何你的想法和感受,等等。那么,你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爱上具备同样特质的某个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在恋爱对象身上感受到的熟悉感和亲密感,被我们体验为性渴望(譬如说“爱的火花”),这种熟悉感对我们来说非常的有吸引力。然而实际上,在潜意识层面,我们真正体验到的是“想重新回到童年最痛苦的关系中,去治愈自己的童年创伤”。

你甚至在没有知道恋爱对象有酗酒问题之前就成功地爱上了他,因为在潜意识里,你就是想找一个像父亲一样酗酒的男人。同样的,一个在童年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女生,会循着味地去寻找一个施虐者男友,早在这个男友还没有开始虐待你之前就爱上了他。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第一次婚姻”会失败的原因之一。我们在无意识地操纵下,将童年时最糟的关系在成年之后重演了一遍。

光我所知,就有人结了4、5次婚,结婚对象全是同类型的人,但她始终搞不清楚为什么她的婚姻总是失败。

当然,这些全部都在我们意识触不到的层面发生着,我们最初体验到的只是被某个人无可抗拒的吸引着。但随着关系的深入,我们的爱侣逐渐变成了“替代母亲”或者“替代父亲”的角色。我们需要把对方设置成那样的角色,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借由“跟爱侣对话”的方式,在象征层面再次跟糟糕的父母对话;又或者我们可以再次扮演童年时所固着的角色(照料者、调停者、牺牲者、教导者、挑战者、受害者,等等)。

如何跳出这个轮回呢?

列一个表,将你现男友和前男友身上最糟的特质填进去。想一想,这些特质的哪些会让你想起你糟糕的父母?继父母?或者年长的兄弟姐妹?而这些相匹配起来的特质就是你之后要尽力去避开的。

而且我们可以做得更多,列一个表,把父母身上最好的品质填进去。也把你希望出现在你将来组建的家庭中的特质填进去:譬如幽默,稳定性,彼此喜爱,是个好玩的人,等等。当完成这张表之后,你就可以去积极寻找目标爱侣了。可能你无法找到100%匹配的男友,但可喜的是你已经摆脱了与同类型渣男的纠缠,能够真正地去找寻自己需要的真命天子了。

家智桑
没有爱过渣男啊
展开Biu

没有爱过渣男啊。。

[查看全文]
西喵的美好生活
一直都是单身狗
展开Biu

一直都是单身狗,从未有过恋情和心动的感觉……

[查看全文]
米托
说真的很羡慕那些家庭美满的孩子
展开Biu

说真的很羡慕那些家庭美满的孩子,一般都会幸福一辈子吧

[查看全文]
吾乃无
传说中的因为爱
展开Biu

传说中的因为爱,

[查看全文]
董同传
说的好对说得好对说得好对
展开Biu

说的好对说得好对说得好对

[查看全文]
卷福
我有一个办法
展开Biu

我有一个办法,见一次渣男吃一次屎,然后再见到他就像见到了屎一样恶心(不要打我

[查看全文]
yuri1990
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知道对方是渣男之后依然不舍
展开Biu

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知道对方是渣男之后依然不舍得离开

[查看全文]
_日月星辰の
自己选的
展开Biu

自己选的、自己选的、自己选的~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