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橘たちばな 于 2013-5-12 14:28 编辑
前排占楼!!!!!!!!!!!
钢炼没看过#km stay night忘完了……鲁鲁修也记忆模糊了……西比拉可以写!
瞬间我就放弃赶文学区的三题了……估计会被拉进黑名单吧#km
首先西比拉吧。鲁鲁修和lancer坑着。钢炼我只有摊手了。
4.(《Psycho Pass》)西比拉系统是正义的么?为什么?
嗯,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来看待。
以及我并不想歪楼去评价“西比拉是否公平”“西比拉是否是使人们麻木”等一系列衍生问题。
何为正义?
http://baike.baidu.com/view/9243.htm 百度百科已经说得比较全了,需要的时候,我会引用一些。
首先,所谓正义,并不是一个法律法规,而是道德标准。
在伦理学中,通常指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作的事,也指一种道德评价,即公正。
“正义”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荀子》:“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正义观念萌于原始人的平等观,形成于私有财产出现后的社会。不同的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对“正义”有着不同的解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们按自己的等级做应当做的事就是正义;基督教伦理学家则认为,肉体应当归顺于灵魂就是正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正义与否的客观标准主要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利益。
即是说,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可以衡量一件事,一个人是否正义,而是凭借着人们的广泛接受能力、知识范围、常识、普遍的价值观等主观意识来评价的。
但是,西比拉系统在PP里面,是生活基础,是社会准则,是法律。既然是现行法律,那么就是绝对正义以及应该遵守的。
法律(Law)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然后,单纯就一个系统而言,并没有什么正义可言,能判断正义与否的,是这个系统所做的事。
西比拉把人们的心理活动数值化,读取,分析及判断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的所有心理数值,告诉他们自身是怎么样的,应该怎么做,应该去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等等。
今天醒来之后的pp值是怎样,正常与否,有没有危险预警,需不需要接受治疗。
考试成绩以及平时的社会行为是怎样,这样的成绩及分析结果可以去哪里学习及工作,量身推荐的工作一定是可以接纳自己的,找不到工作?那是不存在的。
走在身边来来往往的大众一定是可以完全放心的,不用担心周围有杀人犯,不用担心自身危险。
西比拉营造了一个安全及和平和谐的社会环境。
美国学者罗尔斯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其一,是每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的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制都应有一种平等权利;其二,是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依存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罗尔斯还指出了可表示如下的更一般的正义观:“所有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和基础--都要平等的分配,除非对其中一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
根据西比拉的分析,使每个人各司其职。
西比拉基于每个人的pp值,给了每个人相对于自身pp值来讲平等的权力及利益,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潜在犯去做潜在犯可以做的事,劣等生去做劣等生可以做的事,中等生去做中等生可以做的事,优等生去做优等生可以做的事。
这样,它保证了社会的日常运作,保证了人们不会因为“没事做”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就这点来讲,依我们普遍的大众意识判断,是正义的。
再者,西比拉对pp值的判断是否正义。
啧,这只能说西比拉对PP值的判断是否公平吧,我可以技术性的跳过么。其实是还没想好。
最后,西比拉系统的组成。
西比拉由特殊人群(免罪体制)的大脑组成。
所谓免罪体制,深见的解释是:这个设定是老虚构想并提出的。几百万分之一的概率。简单来说就是共感能力低下的表现。比如无法想象他人的伤痛,自己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没有罪恶感,即使看见大量飙血的场景也不会感受到压力,对于他人的惨叫完全无法产生共鸣。
不用我多说,也不用再引用什么论据来证明,这本身就不正义了不是吗?
总结起来,我对西比拉的观点是,西比拉的出发点以及做的事情是正义的,但是西比拉本身的组成我并不赞同。
以上。活动很美味!食用得好开心w
如果有观点不同,希望能心平气和的来跟我讨论,我不要求别人能接受我的观点,也不会接受我认为不对的观点。
吵架是不对的哟~~
@Rock_Cannon 我说的是这个啦,不会真以为我说的是吃的吧#7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