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录音一些心得1,关于话筒的距离:近距离低频较多,细节较多,动态较大,但是太近容易感觉过于“贴耳”而造成声场的不自然,以及出现低频的HUM声(不知中文怎么形容,大概就是用手拍话筒类似的那种“砰砰”声。远距离声场较为自然,但是细节,动态,会随之减小。 所以一个适当的距离是很必要的。
2,关于吉他各个位置的声音。琴颈处主要为高频,以及手指动作的细节声,琴桥到琴屁股处主要为中频。音孔处则低频偏多且混乱。所以,切忌把话筒对着音孔拾音!你会得到很不均衡的频谱。 正确的方式是琴颈MIC对着12-14品,琴身的MIC对着琴桥处。(如果只有单个MIC,则对琴颈。)
3,录音设备的大致介绍。我录音用的到设备有一只RODE大振膜,2只小振膜,FISHMAN拾音器,Focusrite话放,以及TC声卡。
★大振膜话筒声音比较温暖柔和,但是瞬态响应较差,而小振膜的瞬态响应快速,但是声音偏硬,冷。
★一个好的话放可以将话筒的声音提高一个甚至几个档次!可以让声音的动态,密度,质感得到飞越,信噪比大大提高。如果真的想做好吉他录音,千万不要吝啬花在话放上的钱。
一只1000出头的小振膜RODE话筒其实已经很不错,但是话放你需要买至少4-5K级别以上的,很多朋友把这个概念搞反了,用着很好的话筒,却用声卡自带的话放,出来声音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4,关于声学环境。只要房间不是太小或者太空旷,你只需要在录音话筒后方放置一些吸音海绵板之类的,然后在墙角放一些杂物(最好是类似沙发,毛绒玩具之类的东西)吸收低频驻波即可,房间的少许自然混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5,关于拾音器。这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不少指弹家使用拾音器经过木吉他箱子出来的声音用话筒收了以后,和直接电容话筒声音进行并轨。这种做法可以增加声音的现代感,线圈拾音器可以让声音变得更加的“甜”和“细腻”。但是也有不少录音师不推崇这样的做法,认为破坏了吉他的原声。(这个还是建议有一定录音基础的朋友有兴趣再尝试,比较复杂)
6,关于回放设备。一双正确的“耳朵”是必须的。你不用指望用几百块的多媒体音箱能做出好的录音,因为那些箱子失真太多,细节也太模糊。监听音箱和耳机,是很有必要的。有的人听了一辈子耳塞,连“低频”核“声场”的概念都没有,在录音的时候,他肯定很难找到一个正确的摆位,做出正确的混音。
7,关于录音本身。要想得到好的录音,你需要花时间最多的地方,是在录音前期,而非后期的修补。你需要多尝试各种话筒位置,以找到最佳的点,这比你后期调半天EQ要强100倍。
8,关于后期。首先需要明确,好的声音是建立在良好的录音基础上的,如果你录音都没有做好,我的建议是重录,而非做后期。 后期就像做菜,放上少许的盐和味精,让菜更加鲜美。而如果菜本身都馊了(前期录音失败),那任凭你如何调味也是不行的。
后期常用到的效果器分为几大类:★动态:即压缩器,限制器等。 ★滤波类:就是EQ等。 ★延时类:就是DELAY ,混响等。 需要明白的是,不是为了后期而后期,而是有目的的去调整。后期不是一两天能够学会的,只有多听别人的CD录音(当然你要有一个好的回放设备),多对比,多想,多尝试,才能慢慢积累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