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玄汐
君祭祀时所穿的服装
>>
完整版
爵弁服,为士助
君祭祀时所穿的服装,为士的最高礼服。士在公祭时穿爵弁服,自己家私祭时只能穿玄端;大夫则私祭时穿爵弁服,公祭时穿冕服。不过例外的是,士婚礼亲迎时,虽然是自己的私事,服制却可以上越一级,也可以穿爵弁服。
爵弁服为纯衣、纁裳、缁带、韎韐。 纯衣就是丝质的上衣,玄色;纁裳是赤黄色的下裳。 《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概取诸乾坤。”乾为天,其色玄;坤为地,其色黄。但土无正位,托位于南方。南方火色赤,赤与黄合,即是纁色。缁带为黑色大
带,韎韐为赤黄色的蔽膝。
按照大夫级别:纯衣的袖宽为三尺三,收袂一尺八;大带为四寸宽。关于蔽膝的具体形制,《礼记》上的记载是这样的:上宽一尺,下宽二尺,长三尺;下边镶五寸宽的素白边,之上部分,左右两边缘以三寸宽的爵色(红而微黑色)边,边缝之内嵌以五采色丝。
由于条件所限,我们制作的爵弁服上衣没有采用丝质;蔽膝仍做为垂斧形,缘边按照礼记上的规定,不过改用暗绿色丝代替五采丝嵌边。(需要说明的是,定陵出土的衮冕的蔽膝,无论梯形的整体形状,还是五彩的嵌丝,都严格符合周礼的规定,从中可见明代为恢复华夏衣冠所作的严格考证和努力)。
可能有人注意到了,关于蔽膝的字大多是“革”字旁。其实周代的蔽膝是皮做的,古人除了系大带外,还要系两寸宽的革带,蔽膝的上端就穿在革带上,而不是像目前替代的那样,用一条带子围系在腰上。革带也是礼服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明代的服制中
关于革带有明确的规定;可惜的是目前由于认识不足,大多数礼服都没有把革带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