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dlsdyc 于 2014-9-16 21:22 编辑
少年少女们,欢迎来到文史哲思(๑•̀ㅂ•́)و✧ 恭喜你们成功通过了上一关的考验(○` 3′○)但是不要太过高兴,文史哲思的脑洞可是以超级大著称的(๑´ㅂ`๑)
❤本次活动为联版活动,如果不是从头开始玩起的请戳这里进入初始关卡❤
❤下一关卡将用上本版的活动凭证,请在完成本版关卡后取得❤
❤任何跳关卡闯关,水贴,回贴不带有规定板块过关凭证的都将扣除3技能点(150积分)❤
这里一共有两道大题目,每道题目有两个问题作为一个仁慈的版主,只要在每道大题中选择其中一个小问题补脑洞就可以惹
答案按照逻辑的严密性、史料的丰富性以及历史的创建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共两道题目,每题50积分,每一题答题不少于400
每小题可以获得50宅币+1技能点,如有优秀者,上不封
无数的人淹没在那名为历史的大海中 随波逐流
1、说起欧洲的中世纪,我们就不得不想起那场长达百年的英法战争。
金雀花王朝和瓦鲁瓦王朝为了争夺卡佩王朝的遗产,而不惜大打出手,倒戈相向。
黑太子、圣女贞德,这些闪耀一时的人物,也最终化为了记忆的符号。
历史的分歧点,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角落。
那么,如果黑太子并没有早死,而成功继位成为了英格兰国王,历史又会怎么样呢?
又或许,勃艮第公爵没有背叛英格兰,那么历史的轨迹会发生新的剧变么?
谁不想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郑和下西洋,想必是一个大家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
我们为曾经拥有如此伟大的船队而骄傲,但是我们的心中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当三宝舰队踏上七海去探索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记得天片的那朵云彩。
历史,总有一些细节,等待我们的发现。
那么,如果郑和的三宝舰队不是向西,而是向东,发现了美洲大陆,世界会变得如何?
又或者若干年后,成化帝并没有海禁,反而大力支持航海事业的发展又会怎么样呢?
[fold]大家见识到文史哲思巨大的脑洞了
不过我才不会告诉你,版主会一不小心发更多的糖呢
总而言之 大家快点活动一下自己的脑细胞吧ヾ(´・ω・`)ノ[/fold]
❤【文史哲思】通关凭证↓(回复帖子后可见哟)❤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flash=741,310]http://www.xiami.com/widget/6845035_1773297098,1773297099,1773297100,1773297101,1773297102,1773297103,1773297104,1773297105,1773297106,1773297107,1773297108,_741_346_ba9aca_3c2f52_1/multiPlayer.swf[/flash]
[fold=密码]密码(9547289)[/fold]
[fold=1]
1428年10月,英军和勃艮地派包围了奥尔良,法军严重不利。1429年,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率军击退英军,解奥尔良城之围。 此后,法国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败退。
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不久,19岁的圣女贞德不久便被英军捉住,1431年以女巫罪处死。 这激起法国的民族义愤。
从勃艮第背弃英王的时间往前看,法军在这之前一直是一蹶不振,摇摇欲坠的状态,1428年10月这是一个转变,对法军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在这种情况下,1429年出现的圣女贞德,成了抗英英雄。在绝望之中给了他们希望,人品情绪非常高涨。但是这个希望却只存在了短短的一段时间,1431年贞德被处死,对于法军来说。这是把他们的希望之火熄灭了。这激起了法国所有人的义愤。如果说之前贞德出现的时候,带来的希望,大概还有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毕竟他们是有希望的。但是在希望出现之后又熄灭,比一开始都没有希望的打击更为强烈。就如掉下悬崖时抓住了绳子,但是绳子还是断掉的情况下,肯定比一开始掉下悬崖更不甘心。我觉得正是这种不甘心才会让法军反败为胜,当然勃艮第的反水加速了法军的胜利。即使是勃艮第不背叛英格兰,法军也会胜利,只是可能用的时间更长,付出的代价更惨烈而已。就像我国的抗战八年,在自己的主场肯定是有优势的,而且法军已经意识到再不反抗就要亡国,弱者的反抗有时候总是更出人意料。
百年战争是一场持续百年的屠杀游戏。当两国的皇族及贵族为了自己所夺得的利益而庆祝的时候,那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fold]
[fold=2]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1] (今苏州太仓市浏河镇), 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美洲、大洋洲以及南极洲。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东非的联系。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说法早就存在,而且有许多争论。并且也有说郑和有可能到过了美洲,而且哥伦布之前可能不只郑和一个人到过美洲。不是说到达美洲就能对世界进行改变。如果郑和是和哥伦布一样,走到哪里打到哪里的话,即使依旧向西,现在这个世界大概会彻底不一样吧。但是从当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来讲,侵略占领不是他的目的。
⒈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⒉扩展朝贡贸易(经济目的);
⒊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⒋出海目的是为迎佛牙
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在这些目的里,没有任何是为了扩张领土的。正确来说郑和只是为了去做生意的,所以才有了丝绸之路。但是如果是为了扩张领土,也许今天的丝绸之路也就么有了。郑和主要是为了商业目的。郑和带去了大量中国商品,当地人把中国认作富庶之地,很愿意与中国人做生意,仅仅是商人。郑和去过的地方在他走后依然如故,对当地影响很小,因为他对当地的管理政权根本不会插手涉及。郑和的远航,为国家发展和平外交和宣言中华文明做出了一定贡献,这种远航同样也满足了统治者骄傲自大的政治需要。郑和不管去西还是去东,只是开辟了商路,从本质上对各个地方的发展格局不会改变,对现在的世界也就改变甚微。可能也只是丝绸之路变换了个方向而已。
[/fold]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黄鸡吃葵花2333 于 2014-8-29 11:32 编辑
密码9547289
如果郑和不是下西洋,而是东,发现了美国大陆,把中国当时的技术还有粮食水果等东西带到了那里。郑和帮土著人一起把美洲建设起来ww然后美洲“中国”紧密联系起来,没有后来的黑奴贸易
会不会变成黄奴←_←后来的后来,经过土著人不断建设,而“中国”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两地的交易和往来一直很密切。土著人真是一如既往的淳朴啊~【滚 然后,美洲的人们就永远记住了郑和这个名字,记住了“中国”,后来中国闭关锁国,又被日本侵略,美洲人民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很快,帮助中国建立了新的政府,两国人民更加友好往来哈哈哈w happy end~【滚其实我想到的是很久以后,中国人民咱在美洲上引天长啸,这是我们的领土233333【【【【【脑洞不够用啊。。写的简直太烂了,废话一堆,我自己都不好意思看了。。。
[查看全文]
1.首先对于上述两个人物经过百度后了解的也不是非常详细,故此随便扯扯,有错请见谅。撇开两人的事迹不谈,中世纪实在是黑暗和混乱的代名词,百年战争,玫瑰战争,十字军远征乃至后来的拿破仑远征俄国以及滑铁卢战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极大的消耗了欧洲诸国的国力,阻碍了他们的发展。以及宗教,贵族,骑士,平民这种阶级制度的压迫,农奴制度的存在,黑死病等疾病的流行等等都导致中世纪的百姓生活严峻,文化程度极低,受贵族奴役压迫百年之久,农奴制度下的人民就是说其思想麻木,如行尸走肉也不为过。试问黑太子作为站在百姓一边对抗贵族领主能有什么好结果?最后无非落个被刺杀或政权被推翻的下场罢了。中世纪诸国林立,战争本就是家常便饭,历代君主有大多短命,而且各国联姻啊什么的极其混乱,不是还有威廉三世兼任荷兰执政和英国国王的说。百度:威廉三世被列入世界最有影响的帝王之中主要因为两点,一是他使荷兰度过了被英法两国夹击的艰难岁月,维持了“海上马车夫”的独立和强盛;二是他接受了《权利法案》,使英国跨入了君主立宪制。而后者对世界历史更为重要。结果死后,英国荷兰又是一片乱世。拿破仑战绩辉煌,无视教权,更是颁布拿破仑法典等等,最后依旧战败被俘,辉煌至此而止。黑太子想必也不过是这种下场,毕竟作为中世纪的君主想要作为明君阻力实在太大,人民是愚昧无知的,教庭和贵族又都是建立在剥削人民的基础上的,站在人民的利益上必然要和贵族集团相抗衡,要实力和金钱吧。那么科普一下,中世纪的君主无非只是个大领主,只是土地稍多罢了,名义上是一国之主,其实只拥有自己的小块领地罢了,由于分封制度的存在,土地由国王分给了公爵,公爵分给侯爵以此类推,土地被瓜分完了,子爵只效忠男爵,男爵只效忠伯爵,以此类推,国王只能直接命令公爵级别罢了,土地不是他给的所以低级贵族不会鸟他的,呵呵。历史上有君主穷到家族扮成土匪打劫过往商人来维持王室开销,所以中世纪的君主很可怜的,和末代的周天子一个性质!打起仗来没人帮忙,我们的黑太子殿下下场可想而知了,假如触犯了贵族和教廷的利益,在中世纪貌似还没人干的过他们诶,不要指望农奴什么的起义哦,人家没这个意识和机会(毕竟都是被圈养起来的奴隶)~喵的,扯了好多,其实都是在回忆高中的历史课了,瞎说的不要怪我乱说 哈哈~
2.郑和假如发现美洲,估计依旧是逃不开建立殖民地的命,毕竟当时美洲实在是落后的可以,连铁器都没有依然在用骨质武器,却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是人又不傻的话都会选着奴役他们吧,最多不会向欧洲殖民者一样屠杀印第安人,毕竟从中国过去实在有点远,应当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屠杀什么的貌似和中华民族的天性也不是很和。亦或者郑和什么的不回来了,在当地定居?也许吧,呵呵。不过从地图上看这个郑和发现美洲实在不现实,距离太远了,万一选错路线横跨太平洋沿路连个补给都没有,下场就只有呵呵了。外围又有日本岛等挡住了,按照惯性思维,充其量远征到海的对面即日本岛等岛屿就可以停下来返航了,郑和下西洋只是为了帮皇帝宣扬皇威而非寻找大陆或新的贸易路线什么的,才不会跑那么远呢~@dlsdyc
[查看全文]
为嘛我连弄了三次都是文宅呢@@21!!【题外话w。唔,如果郑和的船队是向西走的,是他发现了美洲大陆。
首先,明成祖并不是一个迂腐的帝王,这个由他发动靖难之役就可以看到一点点,然后他即位后所做的,北征蒙古,疏通大运河,招抚少数民族等,都可以看出他的野心与手段╮( ̄▽ ̄")╭
而当时的美洲大陆还是蛮荒之地_(:з」∠)_以郑和的手段怀柔神马的应该不是难事
将美洲大陆收入囊中的话,根据美洲的地理条件神马的,利用妥当的话明朝的经济实力可以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从而继续扩大版图_(:з」∠)_
而美洲大陆归了中国辣么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也无法使欧洲的殖民之路顺利开展,即开辟的新航路中国也可以分一杯羹
从而摆脱成为殖民地的危机。。。。。。
ORZ脑洞不大的后果就是硬掰了了这么多QAQ
以上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橘井流香 于 2014-8-28 18:44 编辑
内容1: 关于黑太子
在下是一名理科生,毕业已有一段时间,对百年战争的印象也不是很深了,这两天扒了下家里的《西方社会史》和百科·······
我个人认为,即使黑太子没有早死,继位成为了英格兰的国王,也难以再获得民心。
黑太子在少年时曾出色的指挥过百年战争初期的战役,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多次战胜法军后,他的名声却没有想象中的好。
“在阿奎丹领地黑太子的军队经常毁灭村庄,这点英国人也承认:1370年他曾集中屠杀了3000名无辜法国平民。”——摘自贴吧。
在人们的眼中,黑太子逐渐成为了一位“性格残忍、严苛,爱好奢华和排场”的领导者。
从长远来看,长期的战争持续的影响着经济,农民平民的负担也在不断的加重。然而两国的国王都以战争为荣耀,将其视作展示自己骑士气概的完美竞技场,谁也不曾想过用适当的政策应对本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矛盾,黑太子亦是如此。
我想即使拥有了王位,黑太子亦不能很好的胜任。
内容2: 如果郑和发现了美洲大陆 【理科生已放弃治疗】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
“强而不欺,威而不霸,这是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度与底蕴。”——当年明月
我想,如果郑和一路向东,发现了美洲大陆,那么在到哥伦布踏上这片大陆为止的时间里,陆上的印第安人将见识到一个东方大国的繁荣与强盛,他们或许会好奇,或许会恐惧,或许会用粗鲁的方式将对方驱逐出境,亦或许会为之深深地折服。
理由很简单,全盛时期的天朝极其的自负,从未想过殖民与掠夺一类的事,况且下西洋本身,就是以寻人和办外交为目的的。
以和平为使命。
在郑和第一次出航遇到第一个国家的时候,那个国家的士兵误杀了郑和一百七十多位船员,而郑和当时并没有出手攻打那个小国,仅仅只是派出了使者进行外交。
郑和记录下的不仅仅是航线,还有历史。
@dlsdyc
[查看全文]
如果郑和的三宝舰队不是向西,而是向东,发现了美洲大陆,那美洲的印第安人将以大量的黄金交换郑和的物品,然后两地建交,世界各地均已中国为枢纽联系在一起,欧洲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买卖茶叶丝绸,美洲通过郑和的航海路线向中国索取各种尖端科技等,中国会变成最富的国家,然后成化帝得到美洲大量黄金,便会大力支持航海事业的发展,各各国家相继与中国合作,中国人去往世界各地,而其他国家的人到中国,然后汉语变成世界通用语,我就再也不用学英语啦=622=
[查看全文]
答题前我想先吐槽一下。。。
为嘛我是文宅呀呀呀呀呀还有别的选择不?!( >﹏<。)~呜呜呜…… 虽然我是文科生,虽然我对历史有兴趣!可那都是3年前的事情啦!!!!上大学以后本人已经颓啦!!!于是不得不上网各种查资料QAQ又有种当年历史与语文结合的赶脚_(:з」∠)_写作文什么的最讨厌了!!(╯‵□′)╯︵┻━┻
由于对于第一题完全不了(英法战争还是知道的。。。但是黑太子什么的,金雀花王朝什么的完全不知道_(:з」∠)_
所以我选第二题QAQ(其实这个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
首先1405年7月11日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1407年10月13(永乐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岁 回国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1409年(永乐七年已丑) 38岁 九月又偕王景弘、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乐十一年癸己) 42岁 偕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乐十五年丁酉) 46岁 郑和率船队第五次下西洋。
1421年(永乐十九年辛丑) 50岁 偕王景弘、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六次下西洋,后人认为在这一次下西洋他发现了美洲。
1431年(宣德六年辛亥) 60岁 郑和偕王景弘、马欢、费信、巩珍等率船队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以上资料by百度
我们假设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就发现了美洲,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时间是1492年,也就是说咱们足足提前了87年的时间!然后那时候咱们国家就会有白薯(地瓜)、玉米和木薯 菠萝 烟草 可可豆 西红柿 南瓜、马铃薯了!!””\\( ̄ー ̄) ( ̄ー ̄)//””[鼓掌] (喂喂,吃货君快回来!!
其实我个人认为对美洲大陆的人民来说,郑和跟哥伦布比起来,郑和的杀伤力小很多,因为当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也就是到处送人家东西告诉别人中国有多富(作死啊。当时咱们可以比比到底哪块大陆的黄金多呀*´∀`)´∀`)*´∀`)*´∀`)好和谐啊好和谐。
当然这并不是说,如果郑和先发现了美洲,美洲就不会遭到侵略!个人认为在明朝有实力有船只有人力皇帝又具有野心的情况下还是会去侵略殖民的!不过比起欧洲国家我觉得中国的侵略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中国的科技落后。没那多技术支持中国人跨洋侵略呀!再说当时的皇帝把中国国内搞得好也就不错了。。地太大了。。所以就算郑和先发现了美洲其实也改变不了什么,美洲自身太弱了,不是被中国侵略也总有一天会被另外一个叫XXX的欧洲人发现然后被殖民。。
然后第二道题,如果成化帝并没有海禁,反而大力支持航海事业的发展会怎么样?
我百度了一下成化帝就是明宪宗纯皇帝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看了一下时间,然后又看了一眼哥伦布,我只能说呵呵呵,美洲你保重啊!!!其实我还蛮喜欢成化帝的,作为一个皇帝他是不合格的,但是作为一位男人他只能用情深来标榜吧!一个皇帝诶,后宫三千诶!却一生只爱一个人不容易啊!!(饿。。。-________-''好像扯远了
回到题目上来,如果没有海禁,那就意味着中国在明朝就可以与欧洲加大贸易和思想交流,中国的资产阶级无疑会逐步壮大,思想上也会得到进步,也许就会发生类似于明治维新的运动,中国最终肯定会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这样的中国肯定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日本侵华事件了!但这只是建立在中国不断强大的前提下,悲观的想如果当时欧洲人发现了中国这块肥嫩多汁的肉块,中欧之间的科技,实力又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欧洲人会放过中国?呵呵呵,也许侵华战争就提前开始了呢?不过,我是相信开放总是好的,开放就代表着这个国家在学习在前进在进步!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当时没有海禁中国成为现代强国的几率至少有百分之八十吧?!
[查看全文]
直接写第二个吧,第一个实在没想法.. 我还搜了百度百科,把全部字看完了.. 理科生表示整个人都不好了...
【问】
2、郑和下西洋,想必是一个大家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
我们为曾经拥有如此伟大的船队而骄傲,但是我们的心中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当三宝舰队踏上七海去探索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记得天片的那朵云彩。
历史,总有一些细节,等待我们的发现。
那么,如果郑和的三宝舰队不是向西,而是向东,发现了美洲大陆,世界会变得如何?
又或者若干年后,成化帝并没有海禁,反而大力支持航海事业的发展又会怎么样呢?
【答】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1405年~1433年,而发现美洲是哥伦布在1499,也就是说,
如果郑和选择向东走,很有可能会先哥伦布一步发现美洲大陆,然后进行殖民掠夺
等一系列活动,然后在世界范围的抢占殖民地,中国可能占有巨大先机,领先别的
国家。然后国家飞速发展,迅速向外扩张,甚至成为“日不落帝国”
但是如果郑和在半路失败了返航.. 那就啥都没有了。
不过个人觉得如果在那个时候成功发现美洲大陆,明朝也许会进一步强盛起来,也
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清兵入关,满族当政的情形了。或许会直接跳过这一步,到人民
不满压迫武装起义的地步?
关于海禁,这个问题历史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是满脸的鄙夷.. 说就是各种禁止外交的
政策和闭关锁国导致我们国家整体落后西方国家,导致后来的连锁反应。
个人想法和这个差不多,如果没有海禁,成化帝大力支持航海事业的话,中国也许
就不会落后这么多,被挨打了。不过成化帝在别的方面“因妃废后”还任用奸佞,
若是做出支持航海事业,很可能对外这方面的负责人根本不会负起责任来,反而会
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什么的,也许也是一大灾难。
就这么多了.. 有不对的地方请指出吧.. 毕竟初中之后我就没怎么好好学习历史了Orz
第一关没有凭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