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gy315
呱呱呱——《咏蛙》各人几首。

本帖最后由 wugy315 于 2016-4-1 09:54 编辑

前排召唤吉祥物@瓜瓜呱

毛泽东 我朝 李世民 唐朝

独坐池塘如虎踞。 独坐井边如虎形,

绿荫树下养精神。 柳烟树下养心精。

春来我不先开口, 春来唯君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却无鱼鳖敢作声。

薛瑄 明朝 张璁 明朝

蛤蟆本是地中生, 独蹲池边似虎形,

独卧地上似虎形。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张嘴, 春来吾不先开口,

哪个鱼鳖敢吭声。 那个虫儿敢作声。

严嵩 明朝 郑正鹄 清朝

独坐池边似虎形, 小小青蛙似虎形,

绿杨树下弹鸣琴。 河边大树好遮荫。

春来我不先开口, 明春我不先开口,

谁个虫儿敢出声。 哪个虫儿敢作声。

不要在意这些诗都长得差不多。也不一定李世民那首就是第一版。反正,中国文人爱杜撰。加个名人姓名,就是一桩轶事。

我朝太祖那首是他在什么什么高等小学堂(具体不记得,愿意深究的自行百度)的入学作品。大概也是看过前人文字直接套用。

其实这类现象在很多故事小说评书里面都能见到。

比如

一天,解缙摘来一朵花,摆在学堂座位上玩耍,猛见老师进来,吓得连忙塞进袖子里。老师见了,随口说出一联:“ 小子袖里暗藏春色;”解缙怕老师责怪,于是恭恭敬敬地对道:“大人堂上明察秋毫。”老师见机敏,出口成对,不禁笑了,没有怪罪他。

梁启超十岁那年,跟父亲入城,夜里住在秀才李兆镜家。李家正厅对面有个杏花园,梁启超第二天早晨起来便走到杏花园玩耍,但见朵朵带露杏花争妍斗艳,十分可爱,便摘了几朵。突然听到脚步声由远而近,原来是父亲与李秀才来了。梁启超急忙将杏花藏于袖里,但仍被父亲看见了。父亲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责怪儿子,便以对对联的形式来处罚他。父亲吟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仰头凝思,瞥见对面厅檐挂着的“挡煞”大镜,即念出下联:“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李兆镜拍掌叫绝,于是道:“让老夫也来考一考贤侄,‘推车出小陌’,怎样?”梁启超立刻对上:“策马入长安。”“好,好!”李兆镜连声赞好。在欢悦的气氛中,父亲饶了梁启超的过错。

以上。

  

 

[flash]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69443929/singlePlayer.swf[/flash]

尼多朗和尼多娜
太祖很喜欢改诗
展开Biu

太祖很喜欢改诗,改过西乡隆盛《锵东游题壁二首》,还改过陆游的《示儿》,“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这首挺雷人的。。。黄遵宪即视感。。。

支持趣评

[查看全文]
墨落笙萱
瓜瓜呱
其实我是收不到艾特的
展开Biu

+296+

好吧 其实我是收不到艾特的

话说为什么我是吉祥物啊

头两首明明是一样字数

但就是对不齐哎 这是闹哪样

[查看全文]
九命怪猫
目测艾特不到
展开Biu

@瓜瓜呱 目测艾特不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