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部电影着实让人惊讶,原因不仅在高水平的画面与动作,还在于这部电影的大家的一番心血。
可以说,这次,他们赌赢了。
引用这部电影导演在知乎的部分回答:
五年前,在成都可可豆工作室的小黑屋里,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要做什么?我要传递怎样的价值观?彼时,距离我自学动画已过去14年之久,终于等来了一个可以做长篇动画的机会。最终,我决定做一部与我经历有一定关系的片子。
我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从小就循规蹈矩。虽然我天然对绘画有热爱,学生时代历史课的课本上满布的涂鸦就是见证者(因为历史老师最和蔼可“欺”)。但在报考大学时,我依然选择了稳妥,因为父母都在医院工作,所以我报考了华西医科大,一个铁饭碗。
但捧着铁饭碗我反而感到憋闷,心中一直有团无名火在烧。直到大三的时候,一个同样“不安分”的同学(后来做了程序员)给我介绍了一个三维动画软件,我接触学习之后发现,有种全身经脉逐渐疏通的畅快感。
但毕竟我是自学动画出身,毕业去动画公司找工作的时候,难免会被对方的有色眼镜对待。我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外界不提供机会怎么办,那就索性自己开干!做一个能够展示自己实力的动画吧!于是,我开始着手做《打,打个大西瓜》。
没想到,这一做就是3年零8个月;没想到,片子获奖了,也替我敲开了更多机会的大门(虽然不乏“被骗”经历),包括彩条屋影业的创始人易巧。
在彩条屋找上我之前,我在创业的路上沉默了好多年。终于等到这一个机会,我就想做一部想打破成见的动画,这是我自己的心路写照。
后来就定位到哪吒身上,为什么呢?我们筛选之后两个角色存在这个主题,一个是齐天大圣,一个是哪吒,大圣已经有导演做了,我就做哪吒了。
导演的这一番传奇经历,很大程度影响了小哪吒在电影里的性格特点——保守却想放纵的矛盾心理。小哪吒在电影中看似“祸害百姓”,可实际上他却也想好好和人们相处,而当与人们相处与不与人们相处这两条路都行不通时,矛盾便在这里展开了。
接下来再谈谈这电影本身吧。个人对电影中印象最深的两个地方,分别是山河社稷图的内景和天劫时的雷景。
先看看山河社稷图。这位导演承认,这部电影有 1600 余人投入了制作,这么大的手笔,继而创造出来的便是每一处细节都接近于完美的世外桃源。我实在是无法以言语形容那个场景,但我还能记得小哪吒刚进去时乘坐的那条成了精的水柱,看起来在到处乱飞,但实际上每一处位置的动作都卡的很到位——河流扩宽,变为瀑布落下来,快落下来时继续冲,冲到天空去,然后再过山车一般地旋转两次……
总而言之,真美!我甚至有种将其制作为 Minecraft 地图的冲动。
第二处场景是天劫落雷的情景。当时看完电影后,我在自己所在的聊天组里吐槽,这个雷是不是汇聚了全球一半的元电荷聚起来的?这电压是不是得有几十兆伏特?
那个雷是真的恐怖,这雷如果在现实中出现,怕不是得有直接让几个国家灰飞烟灭那种等级……
雷景固然震撼,但同样令我震撼的是,哪吒他爸能为救儿子而拿改命符,哪吒又为救他爸撕了改命符,并来了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父爱如山啊……
另外,也推荐另一个回答:《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什么你印象深刻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