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
安乐死的两个角度——病人与病人家属

安乐死的两个角度——病人与病人家属

在很久很久以前,如果我听说安乐死,我一定会觉得这是不人道的,每个人都有生命的权力。

第一个故事是我身边的人,母亲的同事酒后骑车,结果半夜撞上了电线杆,医院诊断的结论是植物人,植物人这种说法大家都知道,昏迷的时间越长,苏醒的可能性越小。病人就这样昏迷下去,医药费、住院费就这样压在妻子和老人身上。半年时间过去了,这个普通的家庭的存款已经消耗殆尽,还有未成年的儿子和四位老人。人们谈起这家人的时候都会说:其实就是在等死,已经大半年过去了,人基本上是醒不过来了,结果那边医药费用还不能断,活生生拖累这一家人

死亡的阴影笼罩在这家人心上,还有高额的医疗费。这个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不可以安乐死呢。对这家人说,安乐死只不过是很短暂的悲伤,日子还是会过下去,而这样无穷无尽的等待和害怕才是最令人心疼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病人会突然死亡,就这样时时刻刻担心着,另外有无底洞一样的费用。也许有的人会想:如果奇迹出现,那个人会醒过来呢?可是有多少人能够等到奇迹发生呢?

第二个故事是我自己的故事:我的爷爷已经去世二十年了,他是吞药自尽的。

二十年前,他还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有大好的前程,但是他被确诊为尿毒症。每周的肾透析还有各种药物,他也很痛苦,治疗的时候很疼很疼,有的时候打嗝能够连续一周,给我奶奶留下来心理阴影,每次打嗝都要担心受怕,不停的看着我。我的家人们从来没有想要放弃他,但是他后来还是吞药自尽了,原因大概有二:一怕给我们留下负担,二每次治疗都非常痛,很痛很痛。时间抚平一切,二十年过去了,我的父母亲人对爷爷的死亡也淡然了,他们只记得他博学多才,性情温柔。每年清明,对逝者也只有追忆和怀念,偶尔在看到离我家相近处的另一个同样的老爷爷也是同样的病然而活到现在仍然好好的的时候才会多感慨两句。

最后我只想说,安乐死不管对病人还是对家属来说,都应按情形决定,对于无望的病情,安乐死未必不是一种解脱的方法。但是如果有一天,中国真的能通过安乐死,希望能加大执法力度,不要让冷血之人有可趁之机,明明可以是喜剧却硬是转为悲剧,就如同捐献肾,明明初衷是好的,可是因为执法不严,有多少无辜百姓的遭受人灾【好像有点走题了呢】不管是不是安乐死,最后的目的都是好的,那都是希望每个结局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