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ony168 于 2018-2-7 15:22 编辑
转自 → 百度贴吧 → 电影票房吧 → 原标题:国内被高估的十部影片 转自时光 → 原文链接 http://tieba.baidu.com/p/2519526341?see_lz=1&pn=1
正文:
在国内的口碑界,总有一种与本身质量严重不符,被过度高估,吹捧到神级境界的电影。可以归类为国人的审美水平,亦可以总结为过度的跟风,以至于这些作品被莫名的吹捧到神作的地步。品味这个东西是一种虚无的东西,国内的电影在起步阶段,在审美和口味上还有待提高,这些几乎都是清一色在国内受到强烈追捧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却波澜不惊,有的是过度的解析,将影片升华到连导演都想象不到的地步,有的则是人云亦云,认为不说好则是跟不上大众,或者被人嘲笑,下面归类总结了十部电影,亦算是十种典型的代表。
10.放牛班的春天
片子本身是中规中矩的唯美诗歌,是一部成长史也是纯真年代的孩子们真实的呼声,但在国内却俨然得到了巨大翻身,成为同类题材的翘楚,以至于盲目跟风者无数,完全提升了一个档次,很多人纷纷以不明觉厉为说辞,并且还是那种神片已出,翻案无效的态度,让人着实有些“不明觉厉”。
9.三傻大闹宝莱坞
把喜剧做到三个小时无异于自寻死路,这片子真的做到了,也兑现了从头笑到尾,可是不知是国内喜剧看得少还是片子本身的笑点低,这部影片竟然成了很多内地榜单最伟大喜剧,最搞笑喜剧之流,笔者绝非歧视阿三,可这片子甚至连吹点都没有啊,国产脑残粉们,此刻的冯小刚吹、周星驰吹都去了哪里?
8.海上钢琴师
笔者怀疑托纳多雷这些年的不作为完全是被“回家三部曲”捧杀的,尤其这部《海上钢琴师》,如果说《天堂电影院》还带着史诗的情怀和人性的震撼,那么这部确实是严重过誉。还是那句话,电影是好电影,但国内吹成这样了就有些反感,中间的斗琴名垂青史,然后,就真的没有什么然后了。
7.当幸福来敲门
父子档的催泪大作确实是不错的剧情片,但要说什么伟大、神作,完全有些捧杀的意思了,对这部作品捧到如此境界着实难以理解,以至于威尔.史密斯这个金子招牌被透支严重,今年的父子档漏出了破绽。推荐同类题材《偷自行车的人》,差了三个还是四个档次不重要,重要的是吹捧者别再傲骄了。
6.盗梦空间
笔者作为多年诺兰粉,不得不说他的很多作品在严重过誉,处女作《追随》的惊艳和《记忆碎片》的趣味完全没有了,在《黑暗骑士》这种宇宙第一神片的笼罩下,尔等只能心悦诚服,当然内地吹的最厉害的当属《盗梦空间》,这类题材也非常符合内地影迷的吹捧,连笔者这个脑残诺粉都开始心虚,开始望而兴叹了。
5.搏击俱乐部
大卫芬奇高端上档次精分题材影片,也是内地影迷必吹影片,如果痴男怨女是被两大帅哥所迷倒,那么所谓的理性粉怎么也开吹了?搏击会是精分的入门影片,也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作品,可这种莫名被封为神作的作为只能给大卫芬奇摸黑。或许芬奇粉是在内地是仅次于我诺的,可这种誓要吹破天的行为还是冷静点好。
4.这个杀手不太冷
电影是吕克贝松在筹备《第五元素》时闲着没事赶出来的,谁知却成了经典,甚至成了老吕的代表作,尤其在内地备受推崇,已经具备秒杀一切的实力,这部片子硬是被众人强推到神作的层次,如果不说是神作,就会被唾弃被讽没有品味,不能持有怀疑反对的态度,必须无条件认可它的神作地位,于是乎就严重过誉到老吕躺枪的地步了。
3.阿甘正传
说到94年北美三杰,当初个个都是神级中的神作,如今经历了时间的考量,除了《低俗小说》,其他还真打回了原型,可即便如此,也不妨碍内地影迷依然把《阿甘正传》当神作供着。一个堂堂的美国主旋律电影,如今北美都不吹了,内地反而集体高潮了,诚然,影片里经典的CGI特效和老汤的演技都是不错的。
2.霸王别姬
几乎所有的赞誉都是可以用到这部影片上的,但要说什么最优秀、最伟大之类的完全就是无脑黑表现了。在效仿致敬《悲情城市》的同时,远未达到后者的高度,可是莫名的捧到华语最牛的尴尬地位。随着时间的鉴证,《霸王别姬》终究未得到世界上的肯定,但这绝非偶然,“时代、题材”的局限导致了它注定是优秀的,远非伟大。
1.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伟大的作品之所以躺枪,与它的各种霸榜不无关系,抛开榜单来看,其史诗的剧情和震撼的故事不失为一佳作。可是不论任何的尺度,第一名都是一种极具幽默和讽刺的噱头,黑一部片子最高的手段就是把它刷到第一名,看它名不副实的尴尬,可这片子在内地不论是被吹还是被黑,都是一种缺乏理智的行为,肖申克的神话抑或笑话就这么出现了。
这些片子基本都符合一个特质:国人狂赞,但其他地方都是波澜不惊。倒不是说这些作品本身的质量,而是在内地有些过誉到无法理解,或者符合内地的审美标准,或者跟风集体打满分造就了这种局面,总之这种中国式神片还有很多,以上基本代表了当下国人的口味。当一部片子已经被打上了神片的标签,再有任何的吐槽都会被吐槽,可把片子往天上吹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正像如今的内地市场,票房与口碑的不匹配一样,如何在影院不受影响选择一部好电影,如何理性地看待一部片子,是当下国人急需加强的重要环节。
[查看全文]
第一次听说《暗黑者》的时候正值片荒,在朋友的推荐下,当然更重要的是前几集的截图实在太有爱了!于是看了下简介,嗯,是我喜欢的类型,再一看,艾玛,郭京飞演的,那必须看啊!想当年一部龙门镖局掉进当家的的坑里,从此在逗比的路上越走越远【当家的:怪我咯】,咳咳扯远了,今天的主题是暗黑者暗黑者暗黑者,重要的事说三遍【什么鬼】,对于剧我其实是挺挑剔的,自从接触网络剧之后在国产网络剧上回不来了,简直业界良心啊有木有!《暗黑者》是由周浩晖老师的《死亡通知单》改编的,第一次知道周浩晖老师是在三胖子的杂志《超好看》上看到的,那时候就特喜欢周老师的文,在杂志的众多文章中周老师的文是最吸引我的,当看到原著是周老师的《死亡通知单》的时候一直有拖延症的我终于点开了《暗黑者》的视频。
第一集开头很多人说害怕,而我当时感觉就是爽爆了!太特么带感了!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天天窝在电脑边等更新,这可比追日剧爽多了,想想追日剧的日子,一周一集都快忘了前情了,相比之下《暗黑者》从一开始的一周四集,然后响应影迷要求改成一周五集,简直太棒!【没有更新的日子度日如年啊!】
也有很多原著党喜欢把原著和电视剧相比,各种挑刺,说实话我也是原著党,《暗黑者》能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加入的各种新元素很接地气,前半逗比后半回归主线,这样的设定也是不错的。本来是为了当家的看的暗黑者,结果一不小心掉进了薛天的碗里,爬不出来了啊!梁大维超级大暖男啊!不容错过啊!
再说逗比剧情,尤记得罗飞第一次拿出“限量版”钱包时笑的别人当是发神经了的场景,;尤记得罗飞喝酸奶的理由是对皮肤好时穆老师的神吐槽:好成你这样?尤记得薛天吐槽小客户时笑着对罗飞说:再小也没你小。种种欢乐历历在目。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案件反映了社会现状,不由得让人思考darker的存在是对还是错,道德与法律的面前你会怎么选?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电视剧,不仅仅是娱乐而已。
另外暗黑圈也是我见过最魔性的圈子,白老大也说过:一入暗黑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亲,你们见过刷西皮tag的官方么?亲,你们见过和粉丝打成一片的演员么?亲,你们见过边播边后期的剧么?亲,你见过邀请粉丝做全民制片人的剧么?亲,包邮啊【划掉】不要错过《暗黑者》啊!此生无悔入暗黑圈!这里有一群真爱的小伙伴【@暗黑者电视剧后援团】,有一群接地气的剧组人员,还有超级萌的新浪官博君【@暗黑者电视剧】期待《暗黑者》第二季!暗黑者官方群还不时有暗黑者的官方消息可棒了,看过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来玩【暗黑者官方QQ群:254726948】,楼主才不会说因为在群里看到消息参加官方活动拿到了最喜欢的演员的签名,还见过真人了呢,错过暗黑者就错过了一群好伙伴啊。
最后说一句: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铁人17 于 2014-10-5 00:14 编辑
我脑子抽风,秀下限别介意……#41m
因为有看完电影上豆瓣打个分的习惯,所以是能看到自己看过的剧集数的……里面包括少量我看过的动画日英美德剧(除去零头好了)…
是个杂食动物#16m,对于限制级的片子也完全HOLD住…超爱剧情片和有趣的科幻片!#11m如果各位有什么不错的片请务必安利我!
总觉得不稍微列一下自己喜欢的片这个帖就会秒沉啊(不列好像也会秒沉的啊……
喜欢有趣的法国片!比如《天使爱美丽》《刺猬的优雅》《小淘气尼古拉》…
棒子国的犯罪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
日本的温情片《南极料理人》《入殓师》…
由于本人太懒剩下不分国籍直接放了,都是喜欢的片子:
《梦之安魂曲》《剪刀手爱德华》《控方证人》《热情似火》《后窗》《再见列宁》《暖暖内含光》《楚门的世界》《罗拉快跑》《猛鬼街》《杀死比尔》《狩猎》《浪潮》《通缉令》《辩护人》《坠入》《梦旅人》《无名地带》《美国丽人》《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海盗电台》…
好累不想写了#17m…
虽然是腐女但是看电影是会好好看不掐CP不刷yooooo的!#19m
另外,是谁都好请来勾搭我吧我太闲了#42m
[查看全文]
《极速前进》(英语:The Amazing Race)是美国CBS电视台从2001年开始按季播出的真人秀节目,记录多对选手在一个月中进行的环球竞赛。该节目的出品人为埃利斯·多哥聂瑞(Elise Doganieri)和贝塔曼·范·蒙斯特(Bert van Munster),他们和乔纳森·利特曼(Jonathan Littman)均为制片人,主持人是来自新西兰的菲尔·基欧汉(Phil Keoghan)。该节目由Earthview Inc.(Doganieri和van Munster执掌),Bruckheimer Television for CBS Paramount Television以及ABC Studios(迪士尼公司下属)负责制作。
该节目分为多个赛段进行,其中的淘汰赛段中最后一名出局,直到剩下最后三对选手完成最后的对决,冠军可以获得100万美元的奖金。比赛起始点均在美国,中间经过世界多个国家。各队必须按制作方给出的路线资讯指引周游世界,并在赛程中完成规定的任务。
《极速前进》从2003年到2013年,连续拿到9届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真人竞技节目的殊荣(Primetime Emmy Award for Outstanding Reality-Competition Program),击败了《幸存者》及《美国偶像》等极具影响力的真人秀节目。在2010年《高厨》(Top Chef)夺走了最佳真人竞技节目,一年后《极速前进》再次取回这一头衔,2013年该奖项又被《美国之声》(The Voice)夺走。2014年再次获得此项殊荣。
以上摘自维基的介绍
不造技宅那么多人有木有看极速前进的?
不造极速前进也不造冲刺中国的人应该很少吧@@17!!
冲刺中国是ICS和番茄台(东方卫视)拿到了极速前进的版权制作的中国范围内的,不过好像被他们抛弃了@@8!! (估计价值啊收视率啊什么没达到他们的期望就无情的抛弃了它)
极速前进饭了好久了,感觉作为一党竞技情感类真人秀很能掉人胃口而且吸引人眼球,不过能把后面组后来居上的悬念做的好一点就更好了@@5!!
似乎感觉剧组的脑洞在缩小啊,现在有些项目都是类似的,比如从沙子里面挖东西@@2!!
然后能看看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也素不错哒~
有谁来一起讨论来着?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ellengyq 于 2014-10-1 20:47 编辑
刚刚看完《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T.S是个与众不同的小孩,而T.S的妈妈,总是不懂物尽其用。
在这里,画面突然跳向那个戴着眼镜不停对着电话卖弄自己多么物尽其用的女士,她拥有比T.S的妈妈更加清晰的对T.S才能的认知与判断,并且也有足够的手腕安排T.S该怎么在众人面前以恰到好处的方式展开演讲,她的脑子里上上下下来来回回的把T.S的用处解析了个遍,甚至在T.S接受脑部检测的时候,检测师不合时宜的玩笑,也无法干扰她对于T.S能够精确的做哪部分事情产生偏差,是的,就像我们在社团里,总会有那么一个懂得物尽其用的人以掌控全局的方式出现,并对我们具体该做什么了解的很清楚,但这只是一种大脑左半球运转下的物尽其用,也就是,即便站在领奖台上的不是T.S,那位女士也能够将一切安排的看似合理又挑起舆论,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一整套有意义又不盲目的理论终于能够依附于实际的部件进而发挥其作用。
然而,令那位女士失算的是,T.S只是一个小孩,还是一个有羞愧心的小孩,虽然对于善恶T.S也并不是真的能够如那位女士解析自己能力一般那么顺畅的判断,但至少,T.S也察觉到,人们,并非那大部分人们,即使是那小部分嘉宾,也更容易被自己对弟弟的愧疚打动,而不是那位女士对自己的能力不知廉耻的在意,也即是能力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即便发挥到最大额度,人们依旧选择站在右半球的模糊和不能物尽其用中。
相反的是,在更靠近自然的蒙大拿,T.S以及他的家庭,只是顺其自然的过着每一天,专注于自己的爱好,各自误解又各自释然,那种真实而明朗的今天,远胜于那位女士有无限可能的充斥着名与利的明天,那位女士在T.S要做访谈的当下,考虑的也是在下一秒的T.S要如何的像人偶一样乖乖受自己牵动而表现,甚至于把右半球的关键部分完全忽略了。
而最后的最后,那个依旧不懂物尽其用的母亲出现了,她终止了这场和她的右半球完全不能融合的相遇,也扯掉了那位女士的人偶线,但她也使她的右半球能量完全发挥了出来。
作为一个母亲,而不是一个内心空空的女博士,家庭的力量最后斩断了名利场诱惑的橄榄枝,一个更懂得如何发挥自己内心能量的人,作为一名称职的母亲破壳而出,麻雀的来世,才刚刚开始。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佐乐7 于 2013-7-2 15:52 编辑
小时代观后感:5000字。
╭────────────╮吐槽批评情节夸奖搞笑片段╰────────────╯我是当初喜欢这个故事的“你们”之一,我还在,依然深爱着。
我不知道别人写电影观后感到底是先扬后抑还是先抑后扬,我的话选择先抑后扬,不吐槽我没办法再去说好的地方。
受不了批评的人可以直接跳过看赞美的部分,我说得絮絮叨叨不要介意。
下面的批评可以减缩成几句:
(1.)郭碧婷没有演出南湘“蛇蝎美人”的感觉。
(2.)除了搞笑,其他男女演员之间那些悲伤啊、愤怒等等的画面,都太容易出戏。
(3.)电影里一共有十位主演,戏份有限,每一个角色分一点,人物性格并没有完完全全的印在 「没看过书的人」的心里,突出的估计只有唐宛如。
(4.)没有看过小说的人,很容易不理解电影的一些细节部分。只能说电影不够详尽,有的情节有缺陷,要是能够删减一点,把某一些情节适当具体细节长一点,会好很多。整体来说没有简略有度。对于我来说,每一个情节都很熟悉,但是对没有看过书的人会有些地方很迷茫。要是能够拍成电视剧就好了(……)
(5.)对电影有些失望是因为情节都太熟悉+预告片把很多剧情都剧透了(……)。
(6.)看完电影没有想要再看一遍的强烈欲望。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失望。怎么说,走出电影播放一号厅看到旁边的电视放着预告片,只觉得小时代电影的预告片比正片还要好看。这绝对不是夸奖了。
我是说有些失望,并不是完全的失望。也许高潮和美好皆在下一部呢……
小时代拍了很多情节,像小说里面一样,有欢乐有痛苦有悲伤有甜蜜,但是情节跑得太快,刚刚还在换了下一瞬间就要上悲伤戏份让人跟不上节奏,于是看电影的时候在很多本该渲染悲伤或者哀愁的时候都有人在笑或者出戏,能哭的人好吧这样都哭实在是太不科学了。
悲伤的情节也不是不好,但是谁能够在 「咦突然旁边有个好帅的男生和好美丽的女生在吵架,男生气冲冲走了女生好伤心」 这样完全无感觉就觉得“哦呵呵=。=”
不是说 「受伤时未必会伤心哭泣,哭泣其实往往是因为想起了甜蜜的往昔,它与现实反差越大,就越让人心灰意冷。」 电影展现的那些甜蜜部分实在不够真正打动人心,感觉不到所谓的“甜蜜的往昔”,所以哭戏反而出戏。
甜蜜的情节完全没有让人觉得温暖,因为情节太多、故事节奏走得太快,悲伤让人觉得毫无感觉。
在顾源跟顾里吵架(就是叶传萍开车进学校,顾里和顾源“没有钱你会爱我吗”吵架那里)的时候,顾源连续问了两次“你还会爱我吗?你会吗?”电影院有个小孩也喊“你会吗~”全场大笑,我旁边有人细声说“小孩好可爱。”
然后顾源脱鞋子还给顾里,转身继续走。电影院里面有人叨念:“只脱一只啊?”我:“……”
小说之所以写得好看是因为郭敬明的文笔很好,小说故事写得非常有画面感,所有的事情一环接着一环,让人觉得激动和期待。但是小说毕竟不同电影,小说可以零零碎碎的情节拼在一起,反而会好看和好奇;小说可以开头用三句话就渲染一种悲伤的调子,可以几句话就虐到你。
但是电影需要连贯(?)的情节和细腻的感情,不可以跳跃得太快,所以我看到哭戏的时候情绪还缓不过来。电影的情节零零碎碎,说了很多,四姐妹带着故事一路轻快而美好,却又很像是什么都没说,没有让人跌宕起伏的感觉,也许是看过书的缘故,所以“好期待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的心情完全不存在。要是电影有适当的删减,然后把一些地方适当放慢节奏慢慢来讲更多的细节,这样也许会更好。
比如说唐宛如和卫海那个部分。说实话,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的戏份从“妈蛋你看了我的奶!”直接到“嗷我要跟他表白!——于是痴汉脸的看着卫海打完羽毛球扑上去献礼物”呃这情节也太快了点?中间的过渡呢?节操呢如如?
所以说没看过小说的人想起来会觉得——好迷茫啊别人看了你的奶于是你下一步就是告白?
电影非常高度还原了小说里面的世界,这一点倒是极度完美。
笑点的部分让人很喜欢OvO宛如出场让人很欢乐,每一次都很欢乐。顾源出来电影院里面的女生都稍稍在尖叫。但是每次看到简溪那个怂货我下一秒就出戏。
画面都很精彩,但是对我来说,下午看电影之前把小时代1.0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电影反而觉得有些失望,因为所有的故事情节我都知道,创新虽然不少可是整体而言还是有些失望。电影看得我有些悲催,爱情戏份总让我出戏,反而友谊的部分让人很喜欢,圣诞节四姐妹聚在一起的时候是最喜欢的了。
特别是今天下午在看小说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点问题。那就是南湘。南湘是蛇蝎美人,郭碧婷太符合南湘的外表,可是内在却不。看到南湘在说话的时候,每次说到那些毒舌的部分,她实在是太温柔无棱角,气势起不来,演不出南湘那种“蛇蝎”的味道,但美丽却是实在无可挑剔的南湘。
列举一段南湘的片段好了,在原版小说小时代1.0的第62页。
顾里疑惑地望着我和南湘,问:“她干吗?报仇去了?”
我心很累,说:“不要告诉我你看不出来她化了妆。”
顾里挥挥手:“别搞笑了。”过了一会儿,猛然抬头,“不是吧?真的假的?”
我和南湘同时严肃地点头。
顾里:“吓人……”
我和男想再次点头表示了同意。
顾里思考了一下,认真地问我们:“我靠,别不是被包养了吧?”
南湘难以掩饰地嗤笑一声:“包养?姐姐我谢谢你,要包养也是包养我吧。”
从上面那唯一一句南湘的话和表情来说,南湘绝对不是那种单纯的温柔的少女。她外表是清纯文艺长发飘飘,但是也是有棱有角。在电影里面,也有这么一幕,可惜南湘是弱弱的念着台词,太乖,那种书里面的“蛇蝎”南湘,并没有出来。
实际上,在这部电影里面,人物太多太多了,我觉得分给每一个人的戏份都有限,太难去知道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特别是对于没看过书的人。
我妈摔到腰,没办法跟我去看。于是没看过书的老爸跟我一起看的电影,他看完之后表示: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林萧这样穿着高跟鞋就能摔跤的人可以成功应聘ME这样高级公司BOSS的特别助理,这也太理想化了吧?
还有这不是大一开学第一天么?电影开始不久男主角还说着去注册什么的呢。大一都是很忙的很多课的,怎么有时间打工呢?
电影里面的歌都好老,特别是开场和两个男的出来之后的背景音乐,感觉像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其实这部电影是拍给我们看的吧?
那个叫什么……哦顾源,是高富帅,现在的高富帅都很有戒心很难接近的为什么会跟普通的一个小女生交往?肯定以后不会结婚。
郭敬明作为导演还是太嫩了啊。应该让别人拍的。”
我:“……”
我记这是似乎是大四开学的第一天?
高中的那些歌曲真心老,以至于顾源和简溪出场那时候的音乐一放出来全场笑喷。
其实顾里家也很有钱的,开篇不是介绍了是富二代么,别被叶传萍的话给骗了OTZ(摸墙
郭敬明表示要是小时代电视剧就算了,万一电影也砸在一个维尼导演似的电影导演手里,还不如自己来砸。
我基本上是怀着非常期待和激动的心情在看电影,坚持到了电影的一半我就觉得“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好吧实际上就是觉得情节都是在小说里面看过的,于是就只是反反复复觉得“啊这段我记得小说里有!”笑点都能预测但是有很多都别出心裁也很好笑。
一直在一心一意等高潮部分,可惜直到故事到了很后面,南湘作为设计师发言的时候我才有了那么点感觉。但是宫洺居然就这样跟黄薇说我觉得这货很好你可以签了她。——喂电影走秀里面也没有让人有一种“哇哦好漂亮好美好赞设计得很给力”的样子,这样随便签约真的好么?细节这么少真的大丈夫?
还有顾里的声音这简直是我最疲惫的事情。说实话在看预告片的时候我就在希望能够有后期配音把顾里的声音配得女王一点儿。但是OTZ最后看电影,顾里的声音还是太软了。更别提林萧的声音总让我有点儿……总是异常清醒的意识到这是杨幂的声音而不是林萧。
除了搞笑的部分,其他任何悲伤啊、愤怒啊都无法感染我,我都只是蛋定的路过。
我不是很失望,我只是有些失望,毕竟期待值太高,预告片太美好太棒。我以为会有很精彩的,但是都只是小说里面的。看过小说,能够完全可以看懂电影,但是失去了期待接下来发生故事的兴趣,也不知道这算是好还是坏。
对了还有在宫洺把戒指的盒子给林萧的时候,电影院里面有人说:“呵,叫你拿你就拿啊?!”想想似乎这的确有点儿蛋疼耶……
看完电影之后并没有想要再看一次,本来打算27号再去看一次,因为是首映,既然好看以后反正都要再看一次的,为了票房就再去看一次支持吧。
可是看完电影之后完全没有想要再花钱去电影院看一遍的感觉。只打算等网络的高清电影资源。(……)
下面是赞美OvO也是大篇幅剧透。
这部电影很欢乐。简直是高度还原了小时代。当然这是因为是郭敬明拍的。他知道所有的情节变成画面该是什么样子,要从哪个角度看最美好。
我太喜欢宫洺了>^<嗷!简直是泪流满面啊我太喜欢宫洺了嗷。他眨眼睛的小动作,还有逆光笑容>3<!简直是让人泪流满面!!我已经没有什么形容词了!小时代里面我最喜欢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宫洺。嗷嗷嗷!←好大一个花痴=。=
话说当我看到字幕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盯着英文字幕(……)。我很少看电影,但是更少看到中国电影刚刚上映就有中英文字幕的,……这说明我有指望能够在美帝的电影院里面看到新年的下部么我坐等!
电影的缺陷就是简溪!我太不喜欢简溪了好大一个怂货!(……)简溪肯定是投资方那边硬塞的人!要不然怎么会这么格格不入?四爹挑人的时候难道在一瞬间瞎了眼?不可能。
友谊地久天长什么的,简直是太喜欢了,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这个电影里面所有的情节都不要,就单单留下四姐妹的剧情就好了,24小时跟拍日常生活什么的OvO!
四姐妹的所有活动都让我爱得要死>3<!最喜欢的当然是——
圣诞节里四姐妹各自悲剧:林萧和简溪吵架分手,因为那枚戒指;顾里约顾源出来,扔给他他曾经送给自己的所有礼物;南湘被席城甩耳光,在宿舍里面冷敷;唐宛如给卫海礼物,但是下一秒卫海迎向女友,她瞬间失恋。
林萧打给顾里,南湘接到顾里电话,唐宛如接到顾里电话,四姐妹聚在顾里家里。欢乐的聚在一起,换衣服挑礼服,在露台沙发上过着雪白的毯子,天空放完盛大的烟花之后下大雪,欢乐而热闹。
圣诞节下雪什么的真是太棒,去年圣诞的时候我一个人窝在宿舍里大半个月,两个朋友从纽约打电话过来说明天见我们带了圣诞礼物回来,然后看到从未见过的雪,我>3<!!!
虽然圣诞第二天雪太大以至于场地毁掉,林萧被Kitty骂得哭死。虽然圣诞第二天雪太大以至于我从宿舍走到朋友家平时十分钟的路程走了将近一个小时,雪地靴踩在表面冰雪实际上下面是水差点摔跤。
高架桥那场戏的背景音乐太美了。(我大致把歌词写出来:
Do You Feel Me我呼唤你的声音
Are You Standing
这一刻把我抱紧
我不害怕
只因你一直是依靠在
Will You With Me
这是我们的时代
Come With Me
When You Stand With Me Tonight
连星空 大海
与我们同在
所有意义都只因为你
都是你
过去未来全都属于你
Are You With Me
在这孤独的时代
Come With Me
Cause We’re Frighting For My Life
Are You With Me
不再孤独的时代
Come With Me
When You Stand With Me Tonight
全世界都在
为我们喝彩
Are You With Me
Tonight
这整场电影放下来,我们笑了很多遍:
(1.)在林萧画外音说“我们四个连同全校的花季少女都以他们俩为蓝本,勾勒、描绘、编造、幻想、杜撰”的时候,全场笑疯了;
(2.)在唐宛如吐槽“哪有人开学第一天就去买鞋的啊?”,顾里回击“怎么?你每天早上买两个包子我都没说过你。”,而唐宛如一手一个包子捂胸的时候;
(3.)在林萧乖乖拿过顾里给她的鞋子,然后唐宛如躬身伸手捧书,上面有隐形的女王王冠,南湘拿过“王冠”,林萧接过,戴在顾里头上,顾里傲气地扶了扶王冠的时候;
(4.)在顾里说“每次看到这些天鹅我都想到两个字。”南湘:“哪两个?优雅?高贵?”顾里扬眉:“肥美。”的时候;
(5·)在唐宛如嚎着跟顾里和南湘说“我被别人看到了我的奶!”的时候,反复叨念,终于顾里不耐烦地说“好了~!”顺便塞给她一个方包。= =☞口╰T^T→T◇T→嗯这是如如叼着方包低头悲催表情。顾里和南湘“(﹁"﹁) ”看着她时;
(6.)在凌晨Kitty打电话给林萧说:“我今天有事。我需要你现在就开始你的特别助理的工作。”林萧说:“啊?我们这里的鸡还没叫呢!”“我们这边的鸡都刷牙洗脸了!”的时候;
(7.)在林萧第一次接办公室电话的时候,对Kitty表示:“电话里的男人真奇怪,吵着嚷着让我给他买咖啡也不说自己是谁╮(╯_╰)╭。”“(#‵′) 这是办公室内线,只有一个人能打!——YOUR BOSS!”林萧:“……(⊙﹏⊙) ”的时候;
(8.)在宫洺出差路上打电话要求林萧给他的酒店里面放充电器,林萧勇猛的把Kitty所知宫洺的所有手机型号的手机充电机都放去他酒店了,宫洺打开房门看到后:“……”的时候;
(9.)在四姐妹脱下鞋子跑高架桥,四姐妹往前跑,原地留下的就只有——宛如一个人的鞋子的时候;
(10.)在时装大赛上,顾里喊周崇光上台致辞,周崇光咬牙表示:“说什么?”顾里咬牙:“不知道。”周崇光咬牙:“杀了你。”顾里假笑:“不客气”的时候;
最后面的彩蛋也是非常非常的精彩←简直比正片还要好看(喂。
很多人看到结束就走,完全没有看到彩蛋,走了一半的人,有些人走在路上才发现“咦后面不是正常的片尾曲节奏么这是啥玩意儿留下来看么”,然后挣扎着站着看了……。
最后看到四爹和四位女主演的时候好欢乐啊好欢乐嗷!QWQ
好想看下一部啊嗷!
下一部是——
(1.)我心心念念的打雪仗QWQ
(2.)顾里生日,顾里和席城上床这件事让南湘泼她酒
(3.)顾里父亲的葬礼
(4.)崇光闯宫洺办公室、做手术blabla
(5.)南湘酒家女烫大波浪穿着玫红色礼服
(6.)简溪那个怂货跟林泉滚蛋了,林萧和崇光感情发展~
(7.)懒得列出来了=。=
嚼得下一部才是精彩的戏份,上部充其量不过是铺垫宣传而已,但是——我8月就回美帝上学去了嗷T皿T!明年暑假才回来。嘤嘤嘤只能等网络资源了T。T
全——●——评——●——完。
[查看全文]
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及其Amblin电视制片公司开发,根据著名悬疑、科幻、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的小说《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改编的CBS同名夏季剧昨日火热开播,最终的收视统计显示,该剧有1353万人观看,18-49岁年龄段收视率高达3.3,创造了近年来夏季档的奇迹。
据悉,《穹顶之下》的收视人数是CBS十三年来的夏季档的最高值,仅次于2000年的真人秀《老大哥》,收视率也是CBS 2005年真人秀《Fire Me...Please!》以来的首播最高值。综合其他电视网的首播成绩,在2002-2013年播出季,这个首播成绩仅次于去年秋季首播逆天的新剧《灭世 》,在夏季档斩获这样的收视成绩单,可见《穹顶之下》的强势。
《穹顶之下》描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缅因州度假小镇Chester’s Mill突然被从天而降的力场包围,从此失去了与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当地居民为生存而爆发了争夺资源的内斗。与此同时,他们必须动用一切手段来查明事情的真相:力场从何而来?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会不会消失?何时消失?
该剧由迈克・沃格尔(《泛美之旅》、《惊魂序曲》),娜塔丽・马丁内兹(《死亡飞车》、《时尚之家》),布丽特妮・罗伯森(《秘社》)等担任主演,主要制片人(兼导演)中包括经典美剧《迷失》制片人杰克・本德,首集剧本的编剧为《迷失》编剧组成员莱恩・K・沃恩,斯蒂芬・金也将为剧集亲自撰写剧本。另外,CBS剧集版《穹顶之下》将基本按照小说的思路推进剧情,但是将不再沿用备受争议的小说的结尾,如果该剧表现出色,CBS可能续订第二季;如果人气冷淡,就只是个有限剧集。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tony168 于 2018-2-6 18:56 编辑
由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手小说界大师史蒂夫·金共同执导的夏季惊悚剧《穹顶之下》即将在6月25日神秘来袭。《穹顶之下》改编自着名悬疑、科幻、恐怖小说家史蒂芬•金的同名畅销小说,由两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及其Amblin电视制片公司开发,首播集更由老版《龙纹身女孩》导演涅尔斯•阿登•欧普勒夫执导。至于演员阵容,也选择目前正在《惊魂序曲》里担任重要演出的好莱坞新秀迈克•沃格尔领衔,他的加盟为这个剧注入了一股新鲜能量。
史蒂芬•金出版过大量脍炙人口的小说,是当今世界上读者最多、名气最大的小说家之一,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他的许多作品成为好莱坞制片商的抢手货,被搬上大银幕的小说多达数十部,其中最着名的有《闪灵》、《肖申克的救赎》和《绿里奇迹》等。史蒂芬•金在畅销书市场上占有着独一无二的王者地位,他的长篇小说《穹顶之下》一经推出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早在2009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就确定和斯蒂芬•金合作,将《穹顶之下》搬上荧屏。四年磨一剑,“恐怖小说大师”和“电影织梦者”首次携手,这个华丽的幕后阵容已经让该剧成为年度最大亮点之一。
年度大剧 网友期待
《穹顶之下》描述了缅因州一个度假胜地突然被从天而降的力场包围,像苍穹一样笼罩,小镇从此失去了与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无论是枪支弹药还是坦克火箭甚至导弹都无法穿透这层透明物体。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小镇居民陷入了恐慌之中,为争夺资源而爆发内斗。与此同时,他们必须动用一切手段来查明事情的真相:力场从何而来?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会不会消失?何时消失?故事由此展开。
众所周知,CBS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罪案电视网”,其在播剧集大多是程序型的罪案调查剧,要不就是多镜头情景喜剧。从《陨落星辰》(Falling Skies)到《史前新纪元》(Terra Nova),美国电视网都在尝试着幻想类剧集的开发,或许是今年NBC推出的《灭世》(Revolution)收视表现让其它电视网眼红,如今随着《苍穹之下》的引入,CBS也正式迈入了“科幻俱乐部”。
《穹顶之下》还未播出就引起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强烈期待,更被誉为2013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美剧,它也是史上唯一一部第一季还没有播出,就已经续订第二季的美剧。有网友表示,“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过‘CBS+科幻剧’这对奇怪的组合,但更吃惊的是这部剧竟然是史蒂夫•金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袂打造。必须追!”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