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业的时候干嘛给自己找麻烦呢? 可是我就是总这样
这次要交一个5分钟的短片,但是我偏偏设定了有[世界各地风景]这个部分
问题我还没跑过[世界各地]什么的......
所以想到宅民们应该能帮到我!!
所以呢,我就是求所谓的[世界各地]的[风景]照片....虽然真心求清晰度高一点的,别加水印的(再怎么说也是放在‘电影’里面)
不过清晰度上面......要求还是不那么严格吧....毕竟是我有求于人`30`
当然说是世界各地也包括我们伟大的祖国!!
就是有地域风格的也行......秦始皇陵,明珠塔,还是梯田的都给我拿来!!
那个,我没什么可以回报大家的,只是用了的图呢,我会在电影最后打你们的名字鸣谢啦....
而且用了图的我也会发我作业的连接给你们(虽然我非常不想展示......)
然后电影里有我(也只有我)........你们还能看到动态自爆哟.....(真心活不下去了....)
以上.........那个.........愿意帮助我的大大们.....请回复小图样在下面!!
或者也可以直接发大图至邮箱[250453740@qq.com] (不用加我QQ,我很少用)
我以生命起誓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商业用途的个人作业........
感谢各位阅读完这么长的废话.......`83`
[查看全文]
我假设本文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但经过上周的3次对话后,我在3个人身上发现了同样的摄影问题,我觉得最好把它们总结一下。
1. 你并不随身携带相机如果你不拿起相机实际练习,就无法在摄影技巧上获得任何成长。如果你不随身携带相机,就无法进行练习。
这是否意味着你需要整天都带着笨重的单反和其他摄影器材?
也许——我的一些朋友就会这样做——但如果这并不实际,至少你也可以随身带一部便携数码相机,或者甚至只是一部拍照手机。虽然这样拍摄的照片画质并不够好,但你练习了构图、用光、色彩和其他摄影元素。
2. 你走得太快
很多人都把生命当作一场竞赛,而很少停下脚步看看眼前的机会以拍到出色的照片。
你可以一天24小时都带着相机,但除非真的停下脚步来观察世界,否则还是没有机会使用它们。
至少,你可以暂时停下来花一些时间专注于拍摄。比如进行一次散步,针对某一物体进行拍摄,或者在周末进行一次旅行摄影,又或者参加一个摄影课程或培训。
对我来说,这是把摄影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变成一种自然的习惯。
3. 你担心别人的看法
我最近遇到了一些患有“取景障碍”的人。
他们会带着相机,也会停下脚步来观察拍摄机会,但就是难以举起相机来取景拍摄。
经过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他们的问题是担心身边的人看到他们在拍照后会产生怎样的看法。自己是否看起来很蠢?别人是否在想自己是不是在拍摄他们?
我承认自己过去也有过这种感受,而且这种情况似乎还很普遍。
我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增强自己作为摄影师的信心。对我来说,拍的照片越多,心理负担就越小。我的另一个朋友的解决之道是寻找一个摄影伙伴,两个人一起行动会令人更加放松。
[查看全文]
傻瓜老是拍不出眼睛所见的精采景色?有时人变的模糊了,有时夜景拍成漆黑一片,倒是脸死白一陀,还以为贞子来了!唉,人家说要用单眼相机,可是又不好携带,我也搞不清甚么是光圈快门……
别丧气!中国摄影网这一回告诉您十大秘诀,保证不必换相机,也能拍的吓吓叫。
秘诀一、详阅说明书。大多数的人买了傻瓜相机,真的以为它很傻,说明书看也不看;或者只看了一回,出国玩时发现除了按快门,其它都不知道。赶快找出你的说明书吧!特别注意:(1)特殊拍摄模式--人像、风景、夜景等设定;(2)闪灯指数Guide Number或有效闪灯距离;(3)防红眼设定;(4)相机对焦方式--是否先半按快门对中心对焦,不放快门再重新构图拍照?(5)日期打印如何设定、消除。
秘诀二、善选底片。越来越多人买变焦傻瓜相机,举常见的Pentax Espio 140来说,虽有38-140mm大倍率变焦,但其光圈只有f/4.8-f/12,在需要闪灯的场合,如果你用100度底片,有效距离仅有1.1-1.8米(望远程),如改用400度底片,有效距离增为1.1-3.6米。所以结论是,变焦傻瓜在晴天拍摄选用100度底片,阴天或室内拍照选用400度底片。(200度底片?只比100度增感一级但粒子也没比400度细多少,故不推荐)旅游期间应携带足够的100度及400度底片。还要提醒您一点,当夜景的背景太暗时,打闪灯只有主体清楚,背景绝对漆黑一片,所以拍不起来的照片就别浪费底片了。(例如:国庆烟火拿全自动傻瓜拍人与烟火)除非,架脚架使用夜景模式长时间曝光配合闪灯,才能使人及背景都正确曝光。
秘诀三、拍照时的构图。虽然不是大摄影家,但是只要稍稍微注意一些细节,一张好照片不难拍的。(1)拍人像时,如果脸是侧的,请多留一些空间给他看的方向(如看向画面右边,请将人安置在画面左边);(2)拍一个人的相片,如果纯粹表现人像,请试试直幅构图;(3)拍人像不要死板板站在画面中央;(4)拍旅游生活照时,不要一二三照了就算,先在观景窗中看看周遭是否旁人杂乱?可稍候十秒钟等待画面清爽些,或移动您的脚步,用另一个角度拍照;(5)拍海或有水平面的画面,尽量保持水面成水平;(6)重要的主体或背景,不要在边缘被切成一半。(这些不难办到吧。)
秘诀四、好景多拍。看看你的生活照,有的眼睛刚好闭起来,有的头根本没转过来……好的景色千万别怕浪费底片,多拍几张!尤其风景照,尝试不同构图,广角望远皆拍拍看,直的横的试试看。横的照片表现宽阔和稳定,直的照片较有气势和深度。
秘诀五、对焦。有些人不在中央的照片对焦对到后面去了,对不对?没装底片时多多练习一下,半按快门对中心对焦(可以听到镜头转动的声音),不要放开,重新构图(适当安置人与背景景物)再按下快门。
秘诀六、关掉闪灯拍风景。前面说过了,变焦傻瓜相机的光圈小,常常在全自动模式下会引发闪灯。请了解如何关闭闪灯(强制不闪灯),这时相机会以慢速快门曝光,所以您必须稳定身体,先吸口气再闭气,轻松地缓慢的按下快门,避免震动。
秘诀七、买支小脚架。市面上的小脚架(或称桌上型脚架)大约四、五百元就有了,却有很大用途。可以自拍不求人,可以拍摄夜景慢速快门(加上自拍器激活,不会使画面震动),又不会加重您的负担(重量仅一两百克)。
秘诀八、有时要消去日期打印。生活照有日期很方便,但是纯风景照有日期放大就不好看了。再确定一次您会消去日期设定!
秘诀九、选择冲印店。绝大部分使用傻瓜相机的人都拍摄负片(一般底片),冲印店对洗出的相片品质影响绝对比您想象还大。选择一间您印象不错的冲印店,尽量不要去别家洗。如果您在外地需要立即冲印,我的经验是柯达连锁店(黄色招牌)冲印水准较一致。
秘诀十、多看多学。拍好照片的最后一项要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看别人的作品,多参与讨论,多拿自己的照片给懂的人评论;养成浏览自然写真、中国摄影网(http://www.cnphotos.net)的习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影像与拍摄过程的说明,并记下摄影展的时间地点,有空时去参观学习。
写了这么多,希望您暂缓打消跑去买单眼相机的念头,因为过去您可能还没完全了解手上的傻瓜相机。建议您按下浏览器控制列的打印键,将本文印出来作为备忘,或传给您的好友(因为出去玩时可能是您的朋友要拍您!)(只要不是将本文抄袭或作商业用途)最后祝您影艺精进!
【数据恢复帖】
ps.据说,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工厂生产胶卷了。。
[查看全文]
正如你从题目中看到的,这篇教程是关于旅行摄影的。旅行摄影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包括了很多内容。在这里,我只谈谈一些大多数初学者会犯的错误。无论我们是哪种风格,都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1:对器材的错误认识当我们准备出行时,对器材最容易出现的两个错误认识是:1、最新的、最好的器材拍得照片更好;2、手头上已有的器材不够好,因为用它们拍的照片不好。换句话说,你在抱怨自己的器材。相机是不会自己照相的,任何摄影器材都不会。照片是由你——摄影师来拍摄的。在某些极偶然的情况下,你可能会因为机身或镜头的问题遇到技术难题,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都不成问题。目前大部分的摄影器材都是最近5年内的产品,它们已经足够好了,但你必须了解如何用好这些器材。关于器材,我的建议很简单:忘记那些最新、最好的东西。带上你手头有的器材,学会如何最大地发挥它们的能力。学习何时该使用哪一支镜头,何时该使用三脚架,当然,还要学习摄影技术——如何设置光圈、快门和ISO。这些建议看上去只是些非常明显的道理,但不知为什么,还是很多有抱负的摄影师都认为是他们的器材的问题。我的建议中只有真相,除此之外一无所有。2:不搜集信息我这里说的“搜集信息”,是指搜集一切关于旅行目的地的资料信息——最好的旅行季节/时间、各种注意事项、当地特色——这些都是每次出行前必需的准备工作。但这些工作只是令旅行更加顺利,而没有考虑到摄影需要。在以摄影为主要目的的旅行中,除了以上这些必要工作之外,还值得花些精力研究一下目的地的哪些地方在视觉上有特殊之处,这类资料越多越好。有时这种资料不是很明显,你可能需要做一些深入了解。但是一旦你这么做了,拍摄机会就会随之大大增加。上面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就可以很好地说明,即使是一点简单的搜集工作也可以富有成效。这幅照片描述了Thrissur镇一座传统的Vedhic学校里的一位Namboodiri男孩正在吟诵Vedhas。这座学校本身不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前往Thrissur的普通游客并不会前往这里,但对于我来说,这里提供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拍摄机会。尽管由于这座学校远离镇上,导致我在那里一度迷了路,但总体而言找到去学校的路并不困难,困难只是知道这里有这么一座学校。我会知道那里的理由很简单:我搜集了一些资料,而且这并不难。我去了游客中心,和那里的工作人员聊了一会儿,告诉他们我是一名摄影师,想看一些这个小镇中在视觉上有趣的而且独特的东西。在“纠缠”了他们大约一小时后,我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这座传统的Vedhic学校就是其中之一,我意识到自己必须来这里看看。3:不关注主要景点之外的东西很多旅行目的地都会有一些“必须要看”、“必须拍照”的主要景点。结果我们纠缠于这些主要景点,错过了在它们周围的那些同样甚至更值得拍摄的东西。我过去曾犯过很多这样的错误,所以现在我都会有意识的去看看周围有没有什么可拍的东西。有时这会需要我在一个地方多待1、2天。我在主要景点拍完之后,就去那些不太出名但也值得一拍的地方。下面这张照片就是这么来的。拍摄于Bromo国家公园。在头两天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在那里拍照——从各种角度拍摄Bromo火山和周围的群山。第三天,我没有再找不同的角度去拍火山的日出,而是决定把注意力放在周边。我骑着起来的摩托车在这片地区转悠,注意到一幅引人入胜的画面:这些赶马人在浓雾中穿过围绕在火山旁的荒漠。4:不了解光不了解光意味着你只会在任何给定的环境下,简单地拍下你眼前的东西,而不会进行思考。你可能会得到长时间都有影响力的作品,或者有时得到一张完全表达了你想说的和所感受到的东西,但大部分情况不会是这样的。了解光是指,你知道光有不同的类型,而你的照片效果取决于拍摄时的光线。同时也意味着你能有意识的运用恰当的光线拍摄,来准确地表达你通过照片想表达的内容。看下面这张简单的样图。上图中这张风光照片看起来美丽、生动且带有戏剧效果,因为当时是日出时分金色的光线。我选择了在这种光线下拍摄,因为我知道它会使这片景色变得美丽动人。光线令我可以创造出我想要的照片——美丽的特兰西瓦尼亚乡村,观众通过照片也可以感受到和我当时同样的感受。如果我没有考虑到光线,也拍摄同一个场景,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没这么动人了。如果我在第一次看见一片景色时就拍下它,而当时恰逢阴天,那么光线就会使一切看上去都是阴沉且无聊的。5:不使用人造光
当我们熟悉光线,并开始了解光会怎样影响我们的拍摄时,大部分人就会倾向于不使用人造光,特别是闪光灯。大部分人这么做的原因是我们对人造光了解得不够。确实,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使用机顶闪光灯,但它并不是人造光源的唯一选择。拒绝使用人造光就意味着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你能用它做到什么。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大错。我认为对于旅行摄影者来说,最好的人造光源是一支带柔光箱或反光板的离机闪光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们允许你控制光线。这样可以创造极大的拍摄机会,甚至有机会拍出一些本来不可能拍到的照片。下面这张照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我能拍到这张照片完全依赖于一支带有柔光箱的离机闪光灯。没有闪光灯的帮助,仅凭篝火的光线是不够我拍出想要的照片的。在这张照片中看不到太多细节是因为上传照片受限制的原因。离机闪光灯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限于篇幅这里无法铺开陈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另外进行学习。6:忘记与照片交流——构图当我们在旅途中被异地风情深深吸引住时,就容易忘记拍摄一张照片,并不仅仅记录我们的记忆,而是要通过相机来表达我们对眼前景物的所想所感。换而言之,就是我们很容易忘记悉心地构图。在我早期的摄影旅行中,犯过很多次这样的错误,特别是在我前往印度的第一次旅行中。当我抵达这个奇异的国家后,无数难以想象的地方特色与景点,让我兴奋得有些忘乎所以。我拿着相机拍下一切引起我兴趣的东西,都是没有经过考虑的抓怕,我没有认真思考我的照片想表达什么,以及会被他人如何理解。当我返回之后,冷静地再看那些照片,我发现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照片还不错。有很多次,我靠着直觉和幸运拍到好片子,但更多的情况是你会看见人物身体的重要部分被“裁”掉了,就因为我构图上的失误。后来我明白,在按下快门前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暂停,重新审视和安排画面,梳理自己的想法,考虑这张照片到底想说什么,以及如何能最好的表达出来。7:认为那些捕捉到戏剧化或有趣的瞬间的照片是凭借运气拍摄的上面那张图看起来似乎是完全靠运气拍到的,我只是在正确的时间站在正确的地点,但这不是事实。我并不否认拍摄这类照片,运气成分占有一定比例,但却不是唯一的要素。有经验的摄影师经常会告诉你,好的抓拍照片需要运气与准备相结合,上图就是这种“结合”的结果。我有所准备是因为我思考过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照片,我搜集了资料并且我对这个地点很熟悉。我知道在这里我会找到有趣的东西比如Saddhu,同时我也明白哪些场景值得拍摄下来。那些鸽子飞向天空的场景我已经注意到好几次了,他们总是在每天早晨的同一时间出现,因为有人在这时来给它们喂食。为拍摄这张照片我需要做的就是让所有因素都恰好出现。你可以说我有运气的帮助,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那里会出现那条狗(我觉得它给照片增色不少)。但更重要的是我有所准备,所以我可以捕捉到这一刻的机会,运气也就来了。8:拍得不够多多少才够多当然是很主观的。我说“不够多”是指没有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个人在一个活动中的不同动作,没有尝试用不同的曝光设置甚至换不同的镜头拍摄。我和大多数有经验的履行摄影师都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一件事,那就是尽量多拍照片,比需要的拍得更多。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如果你有一个值得拍摄的机会,你不需要再去重现它或故地重游,所以尽量利用你的机会吧。我实际上拍了比你在这里看到的更多的照片,但你可以猜到我试图通过这些照片表达什么。我在以摄影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一场景,捕捉画面中妇女的不同动作。9:拍摄人像照片时不与对方交流
拍摄人像可能是一件会让人退缩的任务,而且大部分人都会不好意思和对方交流。用长焦镜头远远地拍摄一张直接的照片,而无论对方是谁都不用与他交流,这是可行的。但是这样会限制你的拍摄,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微小的机会来拍出一些特别的东西。有时摄影师与对方的交流和沟通会明白地表现在照片中。对方看向镜头的眼神显示着信任和自然。不过交流带来的好处还在此之上。当摄影师与被拍摄者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时,他就不再是一个路人。对方会变得支持摄影师的工作,这样的结果可以拍出非常有创造性的照片,否则是不可能的。上面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很好的说明了以上观点。照片中的男人是一名开采硫磺的矿工,他在印尼著名的Ljen火山口工作。待在这里的几天中,我已经和他成为了朋友。我跟着他在这周围四处走动了一番并并拍一些照片,因为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他对我非常配合,有时我要他慢下来或者看着某个方向,以便我进行拍摄,他都非常乐意地一一照办了。当我察觉到拍摄照片的最佳选择时,我建议我的朋友坐在那里抽支烟休息一下。我们之间的配合使我在这一场景中超水平发挥,拍下了一张很好的照片,而这是我不敢奢望和一个之前不认识的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期望简单地用一支长焦镜头从远处就能拍到。10:不独自行动这一条特别适合那些参加摄影旅行团的朋友们。这种形式的旅行当然有它的好处,同时也毫无疑问地存在一些缺点。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明显的问题:1、与被摄者建立亲密关系非常困难。一群人在同时进行拍摄时,被一群人同时围观和拍摄会让一个“正常”人感到不适。2、你通常不能自由发挥,因为你不能独自做决定。当我做好充分的准备时,自由发挥经常给我带来创意的火花,并且会拍出一些很特别的照片。3、你会获得的经验更少,不仅因为你跟随大流一起行动,也因为你难免受到别人的看法和经验的影响。我并不是说永远都不要参加旅行摄影团。我只是说有时自己独自行动会更好,去获得你自己个人的经历,以拍摄出与你自己产生共鸣的照片。你花多少时间独自行动取决于你,但即使只是绕着驻足的小镇进行一次漫步,也能带来难得的体验和有价值的摄影作品。我选择上面这张照片,因为它可以说明一次寻找有趣被摄体的漫步,可以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是一个简单的场景,你可能会说它很平常,每天都看得到。但这正是这张照片有趣的地方。这不是我跟着团队行动时能拍到的——孩子会出于巨大的好奇心在人群中跑来跑去。使这张照片生动的因素——安静和细腻,很快就会被打破了。[查看全文]
【数据恢复贴,原作者:Teru】
里面的教程比较水。
照片和新闻更新速度还算可以 = =
可以订阅一下邮箱的电杂,发的速度很勤快。。平均2天1次的频率。
推荐指数:3星半
http://photo.poco.cn/ poco摄影
这个……一般玩摄影的都会知道。
里面有各种牛逼的人存在= =
新人混的话也会比较容易,经常上传自己的作品可以接受到一些不错的点评来提高自己。这里奉劝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差评然后对自己失去信心……我觉得poco是个磨练自己不错的地方。另外还能欣赏到各种佳作。
内含一些比较实用的教程。
推荐指数:4星半
http://browse.deviantart.com/photography/ DA摄影
DA……是个神奇的地方。
里面不仅有摄影,还有各种艺术作品。包括cg绘画……素材以及cos之类的= =DA是个神站无误。如果觉得自己想法枯竭的话,去DA可能可以受到不少启发吧。
还能和外国友人交流什么的【喂
推荐指数:五星
美空摄影感觉很商业化。有点广告摄影的感觉= = 不过总得来说还是很有活力的一个站子……不乏许多好作品。是个能获取到灵感的地方。
里面除了摄影还有其他创意作品什么的。
推荐指数:四星半
http://dp.pconline.com.cn/ 太平洋摄影
欣赏发表的地方。
另外可以看到一些器材的测评什么的。
比较实用。
推荐指数:四星
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 美国国家地理官网
这个。。就不解释了。
http://www.cpanet.cn/cms/index.html 摄影家协会
虽然我是不太喜欢这个站子,大概因为太过官方的感觉……但还是要发一下。内容各种全= = 有兴趣的可以前往……
推荐指数:四星
http://fotomen.cn/ 摄影之友
这个有实体杂志。内容不错 = =很丰富。
能看到内容也很多,基本也以创意和新颖为卖点。
喜欢摄影之友的网站界面。
推荐指数:四星
更新
http://www.flickr.com/ 雅虎flickr
其实就是一个类似相册的东西,但是意外的有些比较有看点的摄影师的相册。
比如http://www.flickr.com/photos/brookeshaden 美国女摄影师Brooke shaden的作品集… 需要自己慢慢发掘
推荐指数:三星半
【说不定……会更新吧= =】
[查看全文]
【数据恢复帖~原作者:WM】
什么是LOMO?
Lomo是一个缩写, LOMO=Let Our Life be Magic and Open!Lomo本身指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一款相机,对红、蓝、黄感光特别敏锐,色泽异常鲜艳。现在Lomo是指拍摄时的一种态度,随意捕捉,想拍就拍。不用在乎光圈、快门,不用追求角度、构图。
就算拍出来的照片曝光过度或模糊不清,只要能吸引眼球,就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以下是一些LOMO风格的照片【图片均取自度娘···侵权请左转找度娘···
![]()
教程
预备工作:
首先,你需要Toycamera Analog这个软件,TA的作用是在照片上添加各种滤镜效果。
这个软件可以在TA的官网下载,因此我就不隐藏了。
PC版:http://pentatoys.com/pentacom/bin/toycamera_analog070_full.exe
MAC版:http://pentatoys.com/pentacom/bin/toycamera_analog070.dmg
官网:http://www.pentacom.jp/pentacom/toycamera_analogcolor/
然后,你需要一张照片,人物照,风景照都OK。
由于偷懒,所以我就直接用了软件自带的一幅图【如下
操作:
1、打开软件【魂淡淡,这不废话么···
2、载入图片,可以点击Load或者直接把图片拖进去。【魂淡淡,这不也是废话么···
3、调节各项参数,使图片达到你所想要的效果。软件本身带有不少效果可供选择,亦可对自带的效
果进行微调。
【Preview是预览的意思,点击可关闭或打开预
览,关于参数方面,应该不需要解释,颜色条什么的很直观。【( ̄ε(# ̄)☆╰╮o( ̄▽ ̄///) 你
以为大家都不懂英文么···
4、按SAVEFILE进行保存导出。
@97#怎么样,已经有些LOMO的赶脚了吧···
我这个渣货就只能做出这样的作品了···
不过,我相信你们各种碉堡~
那么,请不要大意地去尝试吧~
[查看全文]
今天,一位朋友问买相机的事情,我再次推荐了50/1.8这个镜头,后来我和她解释了为什么买这个镜头的原因,所以在这里我继续拓展开来,把我从网络上学习到的关于50镜头的一点点认识说一说,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无情的拍砖吧!
先说,我为什么推荐50/1.8这个定焦镜头:
很多树友都是第一次买单反,所以才来咨询购买意见,我作为一个花钱过来的人,总希望他们能够买了镜头后不会马上扔掉,或者扔掉不心痛,所以我极力的推荐50/1.8这个标准镜头。
1、这个镜头价格700块左右,应该是各家最便宜的定焦镜头
2、这个镜头至少在F2光圈的时候是可以使用的,那么它能够在暗光处很好的拍摄,这正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家在室内照片虚的问题
3、这个镜头和非全副机身配合,视角正好变成75-80MM,这个焦距非常接近“纽摄”上说的肖像镜头的焦距视角(这个问题,我后面说说)
4、这个镜头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成像质量在中焦距段绝对不输给上万的大光圈变焦镜头,而面对套头可以说在相同焦段上基本可以“傲视”了。
5、这个镜头很轻,很小,适合妈妈桑们拿着
所以,我推荐首次购买单反相机的同学们,多花700块买一颗这样的镜头,在一年前我的日记中我甚至推荐不买套头,只买50/1.8。但是我现在认为可以买套头,因为套头带给你的是方便,尤其是在最开始照相的时候,定焦的50可能会给你严重的心理打击,这个时候套头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当你熟悉了相机后,套头也就该下岗了。对于钱不忙的同学们,我建议你们直接买50/1.4,好处是至少以后你不会天天惦记1.4了。对于像小鸭这样的同学,我也不建议买50/1.2,因为你完全可以用买50/1.2的钱,买5个50/1.4,送我一个,领导丹斑竹一个,你用一个,扔一个,最后一个做你的“杯具”!至于蔡司的那个50/1.4,如果上学时做手工得过奖的同学,可以考虑,其他的看看就得了。
========================================================
下面,我来讲讲关于50镜头的一些常识,这些常识是我从书上和网上学习到的,我也不知道是否完全正确,至少在我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我认为它们是正确的。
50定焦镜头也叫标头(实际应该叫135相机的标头),为什么叫标头?是因为在135相机上使用这种镜头拍摄时的水平视角就是人们观察周围世界的视场。换句话说,也就是人们观看一个场景时所能清晰看到的区域与标头所得到的大致上一样。
在这里,大家买相机都是为了给孩子照相,那么50镜头适合给孩子照相吗?
人像镜头需要三个要素:
一、还原皮肤的质感与颜色。
二、大光圈成像锐度和面部层次的表现力。
三、虚化了背景的焦外成像效果。
所以,构成这三个要素的镜头称其为“专业人像头”,这一点是厂家最初设计人像镜头就已经充分考虑过的。
而“纽摄”上把肖像镜头授予了85MM镜头,所以各个厂家在设计85镜头的时候都考虑这些要素,但为什么50又出现了?因为数码单反是先出现的非全副相机,在这样的相机上等效焦距是镜头焦距乘一个系数,而50乘了系数后正好接近85MM镜头。所以,人们很愿意用这个镜头去代替价格昂贵的85MM镜头。但是,标头的焦距比人像镜头短,所以景深要比人像镜头深(景深反比与焦距、光圈,正比于摄距),所以虚化背景的效果相对就不如长焦距的人像镜头了。
所以你问虚化效果是85好还是50好?答案还是肯定的:85好,再加一句:人像摄影不光看虚化效果。
这时候有同学又要问了,那长焦的大炮虚化效果不是更好吗?是的,还是那句话:人像摄影不光看虚化效果。长焦镜头更容易带来美丽的虚化效果,但是长焦的透视效果把画面压得很平,所以人的面部层次也会被压缩,这就不符合人像镜头的第二个要素了。(实际使用中我感觉到了这一点,但没那么明显)
在35mm相机上,为什么85mm焦距镜头适合拍肖像呢?通常“肖像”是指人物的头、肩充满画面的照片。而要想拍摄这样的照片,35MM以下的广角,需要离人物很近才行,这样就会产生“透视畸变”,即“近大远小”的变形,最典型的就是“大鼻子”了。50mm镜头离人物也比较近,也有一定的畸变。只有 85--135mm之间的焦距最为合适,畸变很小,拍摄距离又合适,还能保持面部的层次。更远的焦距镜头畸变也小,但会带来压缩的效果,少了脸部的层次。所以,选择85mm镜头做人像镜头,还有一个主要是原因是:更小的“透视畸变”。
好了,现在基本讲清楚50头的定位和85头的定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再次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购买50头而不直接推荐85头?再次回答:50头便宜,而且方便!!!!
现在一定会有同学想到哪为什么不选择35定焦镜头那,非全副乘一个系数不是正好约等于50定焦镜头吗?
想到这个问题的同学已经基本进入状态了。我来说说我的理解:
35MM这个镜头基本定位为人文摄影,如果你拍摄的孩子是包括环境的,比如孩子的生活环境,幼儿园环境,那么这个镜头是非常合适。如果你拍摄的是孩子的头肩以上的大头写真,那85是最合适的。平衡一下,两者兼顾,50就变成最合适的了。如果你使用非全副单反相机完全可以选择35MM定焦镜头替代50MM定焦镜头。
尼康的35镜头有两只:35/2D,35/1.8,前者兼容全副单反相机,后者是专为非全副单反相机设计的。
佳能的35L是鼎鼎大名的,需要看效果请到快乐小鸭家中看,真的是名不虚传。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