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
我对哲学的疑问——科研人vs哲学家

本帖最后由 异形 于 2013-2-25 01:50 编辑

我对哲学有不少的疑问,于是我们在错误的地方展开了讨论,所以转移到这里来。

原帖子:https://www.gn00.com/t-237647-1-1.html

欢迎参加辩论

@异形:面具脸,普通黑

@水瓶座Blato :心,神秘紫

@甚没钱 :吉他手,红檀木

@水瓶座Blato :神秘紫

因为研究对象不同,所以你我的想法有差异的必然的。差异不一定是摒弃也可共存。可试着接受,因为存在便是种客观。

@异形 :普通黑

我不会接受其他人思考的,呵呵,我会批判。

搞科研的什么都要自己来,想法都得自己摸,不然找不到出路。

我的工作不辩论,data和数据证明一切,想说明问题?写Paper给证明,说半天别人当你废话

真是屁股决定脑袋

对了,刚刚想到了几个问题,如果人是搞科研的,我们说“这个是这样是这样是这样”靠的什么,因为有数据,有结果,有paper,有身份;我凭这个说世界是这样。

但是哲学又凭什么说“这个,是这样的”呢?

就连黎曼猜想也得带上统计做例证,哲学的例证又在何方,如何让人信服?

就靠高僧道理吗?

第二个问题。

我们读博士读硕士,要写论文。搞科研的写论文自然也要引用,而引用的文献自有实验过程,证解或全套完备的,可证的理论。

哲学谈到文献,证它的权威性,但文献的猜想却无的放矢

其三;

现实世界有一个真理等待我们去发现,因而有了形式主义数学过渡至直观主义数学的这么一段故事(见不完备定理),而不知是不是个人眼界狭隘,我未见到哲学有的类似变化

为什么?应该如何做?

其四,无证,何来反证?

哲学在于创造,在于用直觉与逻辑找出问题,问如此,不所以然。在于看透表象

而根据科研的经验,理解事物在于理清关系,寻找规律;哲学的问题在于,如何证?直觉告诉我原子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那这样就是真理了吗?辩论到了没人能够战胜的地步就对了吗?当然不是,辩论赢了,面对现实就是一道分水线,河这边是事实,河对岸是扯淡。

哲学的这条线,在哪里?

我觉的是这样,所以我归纳总结,然后理性判断,最后得到突破,写paper做出创新。

哲学的这四者又哪里找。

@水瓶座Blato :神秘紫

1、你不接受他人的思考,从此点就深感你行事的盲目。

不是必须认可一切外界的言论,你若要与人讨论,但你连对方的意思仍未理解,别人思考的路线都不弄懂,谈何讨论?

跳出哲不哲学,回归你专项。譬如你化学工程师遇到一个明显违背自然科学的物理命题,若你要反驳,是否你就要先去了解其原理以及相关物理定理?

盲目,浮躁是国人劣根,克服吧,这是善意的建议。

2、针对你这里的第二问题,此前也跟你谈过:科学研究的东西是客观事物,而哲学在于解释人、社会、世界。两者并不冲突,研究方法存在差别。

即便如此,我也很期待你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的的命题,例如:“文献的猜想却无的放矢“。希望能有实验过程,证解或全套完备的,可证的理论。

3、可以肯定告知:哲学也有发展和演变。

如经济学,在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观点是:政治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三位一体,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说道:“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科曾经认为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发展至今,各种分派与分支,体系和核心都产生了矛盾性的改变。

回归我自身的道教,其仪式、咒语、规定也随着人的进步,改变了许多不必的,非人的规定。

因为我们都是通过一门哲学来认知世界,人变,世界变,哲学不但也会变化发展,也会解释这种变化。

4、”哲学在于创造,在于用直觉与逻辑找出问题,问如此,不所以然。“这句直接是错误的。哲学在于解释,分析。通过无数的现象得出理解的方法。问题以及理据便是实际存在的活动和现象。

回归上面的”1、“建议在讨论时或讨论前好好理解对方。先弄清对面说的是什么。。。

甚没钱 :红檀木

1.我觉得 @水瓶座Blato 对于那几个问题的解答都超棒,假如这是在文史哲思,我会毫不手软撒糖。

2.关于那些问题,对哲学比较有研究的 水瓶座君和V君都能给你很好的答案,也绝对是值得你深思的答案。我想跟你说的是,网络很多是虚妄的,是浪费时间的,是垃圾;但假如水瓶座和V君都跟你持有相同的观点,对跟你的关系、跟你讨论不屑一顾的话,那又何必花费这么多时间思考然后再给你组织回答。(当然你不一定是在问问题,而就如同水瓶座君说的那样,单纯出于对方观点跟自己不一致而又看起来比较有趣的样子跟他辩论或者讨论。)

单纯地出于善意觉得你不该那么偏激地看待某些问题,单纯地出于“我觉得应该跟他解释清楚”这种心态来回复你的帖子、跟你讨论,单纯地出于对他人德性或者才能的欣赏而回帖,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这种态度是虚妄的吗?这种回复是垃圾吗?这种做法难道不是尊重你的行为吗?

不要把所谓文理科的区别强加于他人。理科生不一定都像你这样,而文科生不一定都是感性动物。不要因为对方观点与你不一致而觉得对方不值得自己结交认识;不要因为对方对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帮助而嫌弃他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是物化的,就如同你一直认为的那样;但有多少的人从来不那样认为呢?我认为是很多的。

你是如何对待这个世界的;这个世界反过来就如何对待你——这种叫做报应或者报答。你打了这个世界一巴掌;世界却不因这一巴掌而复仇——这就是这个世界对你的宽恕。

对待朋友应该是真诚的。朋友不是几道题能测试得出来值不值得的。朋友不是诱饵。朋友是不能被放到天平的两端衡量哪一个对自己更有价值的。但愿你能真诚待人,同时找到真心待你的朋友。

3.以上发言纯属个人主观感受,无定理可证,无paper、data可提供,亦不属于哲学范畴。

但愿今日之后,你能放低姿态,虚心请教。他人与自己观点不同,而又有理有据,愿意跟你讲述自己的观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实在是很可贵的一件事,请珍惜。

异形:普通黑

@@34!!

嗯嗯

不是,比如你想搞个领域上的创新,那怎么做?

步骤就是0.发现不同之处发现可能之处 1.不接受旧思想 2.实干做出创新

不接受的意思是这个。

纯粹不接受肯定是不可能的,哲学的问题就在这里了,没有实事求是的去分析。比如我说了不接受思想,我的意思是这个,然后一想之后就出了个哲学假设,说你的思想肯定是这样这样这样。

这些假设通常有一个通病:不思考执行的根本

我执行了 → 因为我执行,我一定遵守了法则 → 因为我遵守了法则,我认为法则是如此

这个是典型的科研人“切入角度决定一切。”

哲学直接界定你认为这样你认为那样,然后却没有能够相互对应的东西来检查自己是否正确,别人说不是啊不是啊反而让哲学家分辨不清哪些是人的诡辩,哪些是人的心里话了。

在科研界里,有些东西你不接受也没办法,该来的都会来。

比如你想说氢氧结合之后ABCD,有什么用,数据出来之后还是该怎样怎样;我觉着哲学就这个大问题——过早出假设,超前预测。 要做出氢氧结合领域的突破,要钻数据,用不同的思路想这个问题

现代科学已经非常完备了,有进化,没有革新。

媒体上你们看到的那些“科学界创举”都是对旧系统的延续。

如果有任何违背自然科学的物理命题,那早被MIT那群疯子找到了,哪里轮的到我。

ID:L1
是神圣的
展开Biu

异形 发表于 2013-2-26 23:19

DATA是神圣的,强加在DATA上的,靠人想象出来的假设、理论,才是可以被推翻的东西,也必定被反 ...

一但有答案就是科学了。。无解的问题就在哲学

而科学目的就宇宙的谜题不可能被全部解答

哲学是提出终极问题。。

[查看全文]
异形
哲学其实就找问题学科
展开Biu

ID:L1 发表于 2013-2-26 22:10

哲学其实就找问题学科。至于分析什么全是错误。。会根据时代科技发展和发现瓦解

只有流下终极问题永远有人 ...

@@34!!

DATA是神圣的,强加在DATA上的,靠人想象出来的假设、理论,才是可以被推翻的东西,也必定被反复推倒重建的东西。

哲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大堆假设拼在一起

但也有科学家说过一切话,比如“宇宙的谜题不可能被全部解答,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一个谜”

无论对错,感觉算是给哲学扶腰了

就这点上,理哲得碰一起,或者理科自己独行都有可能*(比如心理学,基于实验和DATA的软科学)

软硬科学的差距就是一个拿了DATA放假设之后就开始在假设上建立假设

硬科学还有那么个假设测试理论测试最后还能成“法则”的可能性

二者都有一个共性:DATA。

无证,何以求证

[查看全文]
ID:L1
本帖最后由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ID:L1 于 2013-2-26 22:16 编辑

哲学其实就找问题学科。至于分析什么全是错误。。会根据时代科技发展和发现瓦解

只有流下终极问题永远有人去解释但是永远只能片面的冰山一角的解释。。结果这答案解释只是个人的坐井观天青蛙之行为

那些问题就被其他学科的慢慢的分析实践后又延身发展新学科分支。。

想科研创造新的分支学科难度也是非常大。还要解释实践。。不已其数实验论证。数据统计等等。

哲学问题诞生了科学而科学又发展分支学科而哲学又会用科学所以得到论证起自己哲学所能说的冰山一角的问题。。

至于分支是综合广度和深度又是一个自挖坟墓的过程。。。

让以前那些神圣不变的

变成支离破碎。这也许就是完美的代价

而以前的人基本那个时代基本全是全才。。

一切为了哲学而主导。。

其他学科只是为了把问题解决而已。。

解决了让自己所认为哲学系统成为最

完美无暇。

[查看全文]
Vigour~O~
我不是哲学家
展开Biu

甚没钱 发表于 2013-2-25 20:27

我不是哲学家,对哲学的了解甚少。其实没必要把我这种局外人扯过来讨论……

1.哲学何来的没有分析。你觉得 ...

唉......我是觉得N君的那个介绍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帖子对异形认识“诡辩”这个问题非常有启蒙价值,只是跟这里大部分好贴一样,对于没有一点的哲学小基础的童鞋太吃力了。

dlsdyc君的几个哲学史入门贴也非常不错,不过现在普遍的哲学导论教学都是从讲哲学史或者用胡适的那种哲学史大纲的方法开始,比较有自我实践价值和魅力的思辨部分,都让学生自己去发掘了,期待如果有哲学专业的童鞋愿意整理几个有意思的比较好理解的哲学悖论,比如说芝诺悖论,版主大大放在比较醒目的地方供来本版的同学都思考一下,不知道会不会让他们对哲学这个学科的认识会更加全面一点。

唉,我专业跟哲学还是有不小距离的,在古典哲学上学识过浅。纯粹个人兴趣,比较长的时间在研究存在主义和西马的社会及文化批判理论,真希望能看到有更多的同学愿意坐下来静心思考,而不是对哲学思辨抱有抵触心理的纯粹实用主义价值观,まあ~いい——都是生活压力学习压力过大浮躁的苦逼孩子,但总希望这个版能够帮助更多的同学。

以上,

[查看全文]
甚没钱
我不是哲学家
展开Biu

我不是哲学家,对哲学的了解甚少。其实没必要把我这种局外人扯过来讨论……

1.哲学何来的没有分析。你觉得哲学没有分析是因为你没认真看过哲学。哲学的分析和论证比比皆是,只不过所用的不是数据。

2.哲学的创新不常见,即便有创新也不来自于实干,而来自于思考。

其他的 @dlsdyc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