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希
【再整理】【那些被遗忘的古老风俗】唐朝·一

本帖最后由 宫本希 于 2013-11-5 16:48 编辑

【整理】那些被遗忘的古老风俗【唐】

(图出《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

【唐·饰梅花妆】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

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事物记》载:东方朔最初置『人日』。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名目。其实,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唐·送穷】

年年晦日送穷神,柳车草船载出门。

沥酒再拜早离去;老穷方走新穷临。

送穷之俗,自汉已有之。西汉扬雄有《逐贫赋》。据《金谷园记》云:“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衣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传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在这天熬粥、扔破衣、结柳为车、缚草为船,在巷口焚之。祝送穷神,永不回来。至唐仍有此俗。韩愈有《送穷父》文;姚合有《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唐·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

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苏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成为元宵诗经典之作。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不禁夜”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唐·内宴冷餐】

御赐冷食满宫楼,鱼龙彩旗四面稠。

千官尽醉犹教坐;归来月上金殿头。

唐张籍《寒食内宴》:“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来由。”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唐·祭扫】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按:传说介子推于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唐王建《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垅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在唐代寒食扫墓,后来与清明祭扫合为一事。《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唐·走马射箭】

垂杨金堤翠幕连,健儿走马射堂前。

国家尚武多才俊,方显干城诸英贤。

孟浩然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唐·浴佛节】

佛光普照遍长安,吃斋诵经建寺庵。

居士男女多布施;为求来生结善缘。

相传夏历四月初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佛寺常于此日诵经,以各香浸水灌洗释迦之太子诞生像;纪念佛之诞生,称为浴佛节。唐代佛教信仰极盛,长安善男信女多于此日施舍。此风迄宋明依然。《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

【唐·蛛丝乞巧】

七夕织女赐新妆,挑来蛛丝盒中藏。

明朝结成玲珑网;试比阿谁称巧娘。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即指一种小蜘蛛。唐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也写过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宋代《东京梦华录》:“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唐·拜新月】

妆楼鸾镜拜月明,再乞嫦娥驻美容。

蛾眉新月今相似,如水流年叹无情。

唐代妇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驻。常浩《赠卢夫人》:“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中唐大历才子吉中孚之夫人张氏有《拜新月》之诗:“拜新月,拜月汝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看来,拜新月应是年轻妇女的事。

dy12345
xueyao97
很喜欢这个帖子
展开Biu

很喜欢这个帖子

[查看全文]
墨书白
很喜欢这个帖子
展开Biu

很喜欢这个帖子,搬走了,,大爱顶起%7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