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箫吟
本帖最后由
>>
完整版
本帖最后由 竹溪箫吟 于 2012-5-3 15:21 编辑
历经蒙元的残暴统治,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上全面倒退。蒙元末,中国经济与社会陷入彻底崩溃和混乱。为重塑礼仪与汉民族的自尊心,明朝复国以后,十分重视整顿和恢复服饰制度,采周汉,下取唐宋,全面恢复了汉族服饰的特点。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多采自明代服饰。明代的襦裙,与唐宋时期的襦裙相比,只是在年轻妇女中间,常加一条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动,有些侍女丫环也喜欢这种装束。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
明代襦裙:
明制袄裙、女衫较有特色,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女袄衫长度有长有短,有交领、竖领、方领、对衿等。此外,明代的女袄衫和男袄衫一样,也有直袖和箭袖。
明朝的霞帔、禙子(背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成年妇女的服饰,随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比较朴实,主要有襦裙、禙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明代禙子,有宽袖禙子、有窄袖禙子。宽袖背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背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需要注意的是明立领、清立领以及扣子问题。
明朝由于气候寒冷,故出现了立领款式,但是,虽然是立领,和满清的满族立领有着差别,这点请各位明晰。
1.明制是“一”字领,清制是“人”字领。
2.明制是斜襟,清制是厂襟。
3.明制的扣子都在领上,且是金属扣;清制从衣到襟都有扣子,且是盘扣。
上图:
来个大版的明立领:
各位亲想必已经明白了吧~~66!
扣子问题:
大家看到的明立领上的扣子,不是盘扣,满族服饰是盘扣,汉族服饰是金属扣。
盘扣就不用解释了……大家都知道,旗袍、马褂上面的。
来几张金属扣的
这是个明朝立领+扣子:
放大之后,是这个样子:
明代 定陵出土金银扣:
好了!释疑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