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这个帖子我突然发现我忘记你是汉纸了0.0
嘛,我觉得在大学的时候为非自己专业的兴趣花功夫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因为在很多的企业也很重视你个人的特长,例如运动类的: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长跑等等的,公司都会定期举办一些比赛,多参加也可以在公司认识更多的人~其实我现在很后悔大学的时候没有充分的利用空闲的时间来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对于语言类的学习我也是很喜欢的,不论是文科类的语言还是程序语言,真的就感觉学习一门新语言就跟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一样,看到了许多不曾见过的风景,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把语言当成一门艺术而非工具来学的话,会获得更多的乐趣~
大学里的第一门课设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东西,那个时候刚对自己的专业有个比较初步的认识吧,然后从来没搞过课设这种新鲜的玩意儿,我们小组被布置的题目是电子钟(说是小组其实只有两人啦)。从最初的电路设计到最终的实物成品出来是在一周的时间内需要完成,包括设计的说明书(也就是每次整排版整的很头疼的论文)。我们不需要焊板子,直接用的是面包板,只需要去买电子元器件然后插上去就行了。说来之前从来没进过电子市场,没啥经验,然后买电阻的时候跟那个老板说我要买几个,结果那个老板说电阻不散卖都是一板一卖的。
最初是用protel来画电路图的(现在这个都升级改名叫Altium Designer了),然后用multisim来仿真。当时这些都挺顺利的,就是最后调试的时候花了好大的功夫。线太多了在面包板上挤成一团,有时候接错了直接就把数码管给烧了又得重新去买(数码管是里面最贵的器件了)。那一段日子每天除了吃饭上厕所洗澡之外真的是全身心的在搞课设,有deadline的压力也有动力,怎么调都调不好的时候也会停下了和同学讨论一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发现。最终实物完成并且能运行起来的那一刻真的是有非常大的成就感,虽然只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小东西。
另外关于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我觉得在工科类的好像也没那么不对口吧,我觉得工科类的招聘相较于文科来说更直接一些(当然也取决于各个公司的行事风格),完全不对口的话是不会招的。而且相较于专业的来说,不对口的在公司里会更吃力一些。电子也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是对硬件比较感兴趣?还是对软件编程比较感兴趣?这些对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方向也是有一定影响的(虽然工作以后也能改方向就是了)。如果能够确定自己对哪一方面更喜欢的话,就在那一方面上多下功夫,因为学的精一点总是好的嘛~
电子大赛真的是非常好的一个东西,所谓实战出真知(后悔当初没参加过),而且在写简历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添上一笔,通常公司都会对这个比较感兴趣啦,这样也和招聘的人有话题聊不是么w
好吧,我乱七八糟写了一堆。
最后来吐槽一下你运行TC也会蓝屏的笔记本,不过怎么外观看起来跟我的有点像_(:3」∠)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