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突
国学与哲学日常活动第四期

本帖最后由 阿突 于 2012-12-23 23:56 编辑

国学与哲学日常活动第四期

那么,开始这一期的活动吧(^U^)ノ~YO

这一期又回到了【哲♂学】咯~~~~

【活动内容】

还是回答问题~~~

上期的《秦妇吟》被虐到了么_(:3」∠)_于是,这一期的【哲♂学】会被虐到么?#6988!

【活动要求】

┏ (゜ω゜)=☞1.嘛,嘛,活动期间不能水哟w

想水的话去豆瓣儿

2.跟帖回答问题,大问题不少于200字,尽量原创,允许借鉴,但借鉴引用的记得用引用框_(:3)∠)_

3.可以先占楼,但记得来撸满_(:3)∠)_

4.回答请标题号,可以不回答全部问题,奖励根据回答给_(:3)∠)_

【发糖规矩】

1.参与即有50糖

2.质量达标即有50宅币+7宅贡

3.质量更高的有技能点和感谢←看手滑=w=

【题目】

1、来,告诉吾辈,你的第一本哲学入门书是什么?你读到了什么?【这是什么低端问题@78#

2、“羞耻”一词来源于印欧语系skam一词,是“隐藏”的意思。羞耻感与喜怒哀惧四大情感有着本质区别。羞耻感的诡计在于它让你自己惩罚自己,而这样的惩罚却比其他的惩罚所带来的感受又截然不同。那么,“羞耻感”的起源是什么?你所认识的“羞耻感”是什么?

嘛,嘛,这期的哲♂学还是论述了少年们接着敲你们的键盘吧!!

【活动时间】

12月17日——12月23日

在这段时间内,回帖将仅作者可见
期限一到,开仓放粮!(>▽<)

吾辈将在活动期间不定期发糖

玩儿得开心(^U^)ノ~YO【滚!

没钱子@甚没钱 媚者@媚_者无疆 墓墓 @After✟墓✟


#34m于是,一样的,第三期的糖会陆续补上的(* ̄︶ ̄)y

BuLacX·YouLing
本帖最后由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BuLacX·YouLing 于 2012-12-17 20:22 编辑

答1.①:第一本哲学入门书..应该是《论语》吧。那时退学闲得慌、到处逛没人陪、宅家里没网线、一连读了十几本经典的文言文名著、以至于现在语文的文言文部分无压力呀无压力!

答1.②:读到了自己..因为是狮子座(就让我扯吧)、看什么都可以绕几个弯联想到自己、身边。或许俄是实用主义+环保主义,认为看了书、学到了知识不用就是莫大的浪费,当然在应用知识造福他人之前俄总是习惯于先造福自己、还是因为狮子座么..

答2.①:(结合中国古代史..I think)羞耻感的“起源”是脑袋的进化..在人类还不能称之为“人类”时、过着野兽一般的生活时又怎会有羞耻感这一类东西。当接触了火、解放了四肢、发育了脑袋后发明了骨针,也就意味着“美感”诞生了..呵呵、“美”使人快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公有制进入私有制、贫富分化日益明显、标志着“贫富荣誉感”诞生了..呵呵、“荣誉”使人快乐。安逸的日子结束后即是中国的轴心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饱受战争的洗礼、思想家们争鸣了、“美感”和“荣誉感”得到了深刻的升华、那就是孟子提出的四心之一-“羞耻之心”、即“羞耻感”..华丽丽地登场了!..呵呵、“羞耻”使人不快乐。在那些觉醒的脑袋中、不仅仅以财富为荣、不仅仅以衣冠为美,进入了..那谁来着?“当代著名的哲学家XX”提出的人类四个境界之一的“道德境界”,而以仁义礼智信为美、为荣,反之、则以作奸犯科为耻、以统治阶级的暴政为耻。

答2.②:综上所述、我所认识的“羞耻感”即是与“美感”“荣誉感”相对的玩意儿、正如同美感、羞耻感使人“快乐”与羞耻感“不快乐”所相对一样。

My answer is over.Thanks for your questions.#34j

[查看全文]
嘛哟妹子
我还是先去撸四级了
展开Biu

我还是先去撸四级了。。@45#

[查看全文]
guichong
事实上我连自己算不算入门了哲学都不清楚
展开Biu

1.事实上我连自己算不算入门了哲学都不清楚……大概是没有,硬要说的话,估计是高中政治的哲学生活(……

个人认为,哲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耳熟啊这是抄袭了吧),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哲学入门书籍……

至于我们能读懂什么,也只能凭借自己的人品了(这么模糊真的没问题么

2.看见起源就联想都棒子……(别跑题了喂

一种答案是,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感受羞耻的能力,即是说,羞耻是心理进化的结果。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进化使儿童具备了进入社会的能力,产生对他的需要。

http://www.fafaw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2170

儿童的话很多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做羞耻……因为他们心理还没进化也不具备进入社会的能力。虽然好几年前有个很出名的QQ签名就是“树不要脸,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把不知羞耻(或者说脸皮厚)的优点完完全全地体现出来(……),不得不说这种人也能活得很好,但是,显而易见这种人不多,大多数人都很容易受到各种原因引起的羞耻感……比如说躯体,能力,人际,情绪体验等等……

至于我所认识到的“羞耻感”…… 怎么说呢……我很难回头看自己发出去的每条含有自己想法的回复,评论,文章……这大概是因为……能力吧……每次按下发送键心理压力跟按核按钮一样OTZ(总觉得没回答对题目= =

[查看全文]
御前带刀侍卫
哲学启蒙书
展开Biu

1.哲学启蒙书 可以说 是政治咩 确实是高中政治啊 大学政治也有_(:з」∠)_

不过更深的看 还是教材 专门有一本政治的一大篇 是哲学为标题的啊

这就是很不浪漫的启蒙啊

2.

羞耻感的起源

羞耻感既然如此威猛,它究竟从何而来呢?一种答案是,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感受羞耻的能力,即是说,羞耻是心理进化的结果。事实上,羞耻感使我们对有害情境产生警觉,例如被贬低、被降服、被拒绝以及被驱逐等。这些情境对人和动物都具有强烈的威胁性。百万年来,人类逐渐在大脑中进化出警觉能力,以便采取相应的防御行为。羞耻感的指导原则也是“安全胜于后悔”(见第三章),换句话说,大脑的决策是:“掩饰或改变(自身的某些方面)胜于冒被厌弃之险。”

关于羞耻感的起源还有其他学说。一种观点认为,进化使儿童具备了进入社会的能力,产生对他的需要。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我们进入社会的标志是,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与他人交流;需要被爱、被认同。照料者对我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充满信心(成长过程中不断经历积极体验的结果)还是产生羞耻感、不完美感及无价值感。研究表明:照料者与婴儿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婴儿的神经系统、情绪系统以及自我意识都有深远的影响。

认为不够优秀、强迫顺服,以及直接贬低或攻击,是一些父母(或其他照料者)对待处于生命初期的孩子的态度。羞耻感正是他们对这些态度的反应。

羞耻感

羞耻感的成份非常复杂,包含:自卑感、敏感的自我意识、愤怒、被压抑感以及恐惧感。强烈的羞耻体验往往包含两种感觉,其一是异常感,其二是自卑、自我缺陷感。我们常感到:“如果别人发现了我们的缺点,他们会讥笑我们,对我们感到愤怒并排斥我们。”从这一点上说,羞耻感是丧失认同感的极端表现。

有时,我们会感到自己完全被羞耻感击垮了。我们能真实地感到,自己成了别人品评、判断的对象。羞耻不仅会使我们感到自卑、软弱、糟糕透顶,而且还会让我们体验到某种威胁感。如,我们感到某些对我们很重要的人将离弃我们(如果羞耻被他人发现,人们将不会再帮助我们,不再做我们的朋友,更不会爱我们、尊敬我们)。典型的羞耻观念是:“如果你了解我,你就不会再喜欢我。”羞耻感另一个主要成份是孤独感。我们会感到自己很孤独,从心理上远离他人,像个局外人一样被他人孤立。

我认为的羞耻感 很狭隘 我一直以为对于做错事情 或者很丢人的事情才会产生这种情绪

百度之后 才知道原来羞耻感 包含了这么多的情感

我想自卑占羞耻感很大的一部分

先天后天形成

╭→ 贬低、排斥信号 —╮

│ ↓

自我标识:将自己看作是 认为自己比他人差

劣等的、不合时宜。 (消极社会比较)

↑ ↓

顺从性行为 折损自身的积极方面

↑ │

╰— 预见他人会嘲讽、←╯

羞耻感会有个羞耻圈

一个经常自卑的人 不自信就会产生这样的恶性循环

[查看全文]
吾即世界
本帖最后由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吾即世界 于 2012-12-18 18:56 编辑

1.

……表示关于哲学的的书没看过

但哲♂学的东西倒是被动的看了不少

2.

羞耻么……

吾的第一反应是羞耻PLAY(自重

咳,吾认为羞耻感的来自于自身行为与普遍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的

这里举一个电磁炮里的栗子

理论上来说内衣其实和比基尼没什么差异,当人们为什么穿比基尼不会感到羞耻,但当众穿内衣会呢?

差异就再于在普遍的认知中,比基尼是可以外露的,但内衣不能(能就不叫内衣了

但如果在除沙滩游泳池之外的穿的话,正常人都会感到羞耻

其区别就是前面说的差异

在人们普遍认知中,比基尼是在海滩之类穿的,在大街上穿是羞耻的

这里的羞耻指的是与大众意识形态违背的当众露出身体(如果全人类都不穿衣服,那就不会有这种意识形态,同时也就不会感到羞耻了

当然,这里的大众意识形态是个体认知中的

比如天朝的妹子穿比基尼应该多多少少会有一点羞耻感的

但国外妹子来到天朝以后不会有这种感觉,原因是她理所当然的认为天朝对比基尼的看法跟那边一样(就跟上面的全果一样

羞耻存在的原因吾认为是使个体的行为与普遍相差不太大,以便于帮助个体生存

不知有没人看过《变态王子与不笑猫》(听说要动画化了?)在正常情况下,把羞耻心卖掉的家伙一定会被抓起来

……写了一串发现大部分都在写比基尼

吾现在就感到羞耻#km

原因就如上面所说,吾认为当众讨论比基尼什么的是与大众意识形态不符的@jgzhx#

另外,喜欢玩羞耻PLAY什么的家伙一定是个M(羞耻是惩罚机制

咳,那喜欢让别人羞耻的家伙呢

大概是S吧

[查看全文]
JUST^WE
生活与哲学
展开Biu

1.生活与哲学

生活处处有哲学

2.【一种答案是,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感受羞耻的能力,即是说,羞耻是心理进化的结果。事实上,羞耻感使我们对有害情境产生警觉,例如被贬低、被降服、被拒绝以及被驱逐等。这些情境对人和动物都具有强烈的威胁性。百万年来,人类逐渐在大脑中进化出警觉能力,以便采取相应的防御行为。羞耻感的指导原则也是“安全胜于后悔”(见第三章),换句话说,大脑的决策是:“掩饰或改变(自身的某些方面)胜于冒被厌弃之险。”

关于羞耻感的起源还有其他学说。一种观点认为,进化使儿童具备了进入社会的能力,产生对他的需要。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我们进入社会的标志是,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与他人交流;需要被爱、被认同。照料者对我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充满信心(成长过程中不断经历积极体验的结果)还是产生羞耻感、不完美感及无价值感。研究表明:照料者与婴儿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婴儿的神经系统、情绪系统以及自我意识都有深远的影响。

认为不够优秀、强迫顺服,以及直接贬低或攻击,是一些父母(或其他照料者)对待处于生命初期的孩子的态度。羞耻感正是他们对这些态度的反应。 】

我对羞耻感的理解:做了违背大多数人意愿,也就是所谓的“道德”的事情之后,对任何事情格外敏感

[查看全文]
早餐还是包子好
本帖最后由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早餐还是包子好 于 2012-12-18 09:12 编辑

1...手机打真的好麻烦啊。。咳咳。。

其实说是哲学的入门书。。其实是玄学的。。吧。。再其实也不是玄学。。好吧。。其实最开始是看了抽屉的文然后开始喜欢上魏晋文学喜欢上稽康。。然后捎带着的。。再后来就是初中高中历史课了。。老师讲完以后总觉得哪里不对然后就开始乱想。想的多了就开始思考哲学【大概是吧 了。。其实要说入门书还真没有,都是先看了文学的东西然后开始对某方面感兴趣然后就开始找相关的看,周围的人没几个对这些感兴趣的,就算问了也会得到『滚去学习』这样的答案。。所以每次都是自己想啊想啊的,有点形状了的就记录在纸上啥的。。其实哲学啥的,最开始也只是脑袋里的胡思乱想里藏着的奇思妙想而已嘛~

2...嘛。。算是找到了吧。。“羞耻”一词来源于印欧语系skam一词,是“隐藏”的意思。在《圣经》中是这样说的:亚当和夏娃吃智慧树上的果子后,便有了自我意识,发现自己全身赤裸,那时,他们便有了羞耻感,用无花果树的叶子遮盖自己。他们之所以感到羞耻,部分原因是,他们害怕因违背上帝的旨意而受惩罚。这是宗教的说法,要是论到人类中来说的话,其实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感受羞耻的能力。也就是说,羞耻是心理进化的结果。。人类所进化出的警觉能力可以使人们对事件的发生采取相应的防御行为。在一些方面来说,哪怕是日后后悔,也要掩饰或改变以求自身安全不受他人厌弃只险。

我觉得吧,羞耻感就是来自:别人对你的某些行为习惯的看法,然后这种看法会使你感到尴尬或是难堪。

其实这种感觉,或是说能让人有这种感觉的现象最开始或许是由一个人,一件事物而开始的,最开始这件事根本没什么特别的意义,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其他人事物有目的性的像最初的那种状态靠拢或远离,而后,当绝大多数人都达到了那个状态,剩下的小部分人就会产生或被产生这种感觉。所以可以说,羞耻感可以来源于自卑感,恐惧感,自我缺陷感,丧失认同感,异常感,孤独感,被压抑感,敏感的自我认识还有愤怒。。

这种感觉通常是被植入。本是顺应自己的思维做出的事,然后在事后被人说“你这样是不对的”或是回想起前人所说的话,然后就有了自己背离了前辈或其他人的感觉,从而产生羞耻感。这种感觉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有事可以控制,但有时我们也会完全丧失对它的控制。但总归来说,羞耻感,就是丧失认同感的极端表现。

[查看全文]
小哥,你节操
被召唤了压力好大
展开Biu

#nm被召唤了压力好大

1、来,告诉吾辈,你的第一本哲学入门书是什么?你读到了什么?【这是什么低端问题

初中的《历史与社会》【喂 我读到了。。马克思。。从此好讨厌学政治【喂

2、“羞耻”一词来源于印欧语系skam一词,是“隐藏”的意思。羞耻感与喜怒哀惧四大情感有着本质区别。羞耻感的诡计在于它让你自己惩罚自己,而这样的惩罚却比其他的惩罚所带来的感受又截然不同。那么,“羞耻感”的起源是什么?你所认识的“羞耻感”是什么?

羞耻感既然如此威猛,它究竟从何而来呢?一种答案是,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感受羞耻的能力,即是说,羞耻是心理进化的结果。事实上,羞耻感使我们对有害情境产生警觉,例如被贬低、被降服、被拒绝以及被驱逐等。这些情境对人和动物都具有强烈的威胁性。百万年来,人类逐渐在大脑中进化出警觉能力,以便采取相应的防御行为。羞耻感的指导原则也是“安全胜于后悔”(见第三章),换句话说,大脑的决策是:“掩饰或改变(自身的某些方面)胜于冒被厌弃之险。”

关于羞耻感的起源还有其他学说。一种观点认为,进化使儿童具备了进入社会的能力,产生对他的需要。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我们进入社会的标志是,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与他人交流;需要被爱、被认同。照料者对我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充满信心(成长过程中不断经历积极体验的结果)还是产生羞耻感、不完美感及无价值感。研究表明:照料者与婴儿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婴儿的神经系统、情绪系统以及自我意识都有深远的影响。

认为不够优秀、强迫顺服,以及直接贬低或攻击,是一些父母(或其他照料者)对待处于生命初期的孩子的态度。羞耻感正是他们对这些态度的反应。 (来自http://www.fafaw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2170

我所认识的“羞耻感”:一、做了坏事被抓住时的无所适从 二、与新环境或者不习惯的周遭格格不入时产生的情绪。

三、不为人知的一面忽然展现在外人面前,即使在别人看来也许无所谓,自己却觉得很严重时,会产生羞耻感。

以上。。爬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