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fter✟墓✟ 于 2013-4-1 22:04 编辑
近些天又看了看《红楼梦》,不得不感叹一下曹老先生实在是碉堡了。。。废话就不过多赘述了~~下面是摘自百度的介绍—— 《好了歌》及《好了歌注》均为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经典诗词。这两首歌出现《红楼梦》在第一回中。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直正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癫落拓、麻履鹑衣”的跛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甄士隐听后,诵出《好了歌注》。
说起来好了歌体现了道家和佛家一切皆无的思想~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人到老年的话如果有这样的境界,也可以说得上是得道高人了,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过于消极,虽然吾辈对此甚是喜欢,但是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锐气,根据原注的格式,吾辈又附注一首,以一个大学生的视角来解释好了歌,吾辈才疏学浅,能看得了多少就看多少吧~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原文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渣渣注
十年寒窗,皆为纸半行;夜夜苦想,来日全忘光;都说仿刺股悬梁,转眼今又在电脑旁。皆渴望颜如虹,色如蔷,胭脂似毒颜已伤。春来天涯海角立誓言,秋去物是人非唯彷徨。情千两,爱千两,唯留二人独心凉。今日立志做豪强,明日又窝暖床上。岁未荒,年少轻狂亦不勉强。何曾想,锋锐散尽灵魂亦无芒!因惧现实苦,逃入幻想乡;前怨暖语少,后嫌唠叨长。迷糊糊走过青春好韶光,于国于家亦无望。莫黄粱,人亦处世何时醒悟何时无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