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ZeRy 于 2015-7-17 17:11 编辑
我来这里的时候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地方——一侧是繁忙的高架桥路段,一侧是宜家那醒目的黄蓝色建筑外观,香炉礁旧货市场置身其中。我觉得这是个新奇的地方,虽然它贩卖的大多是旧物。在大连,不知道香炉礁旧货市场的大概都是些像我这样的人了吧,有点自命清高实则什么都不懂。
头一次去香炉礁旧货市场是跟淼酥去宠物市场时经过的。当时我不知道大连还有这么个地方,而我见到了那些穿着打扮很老旧甚至是破破烂烂的人贩卖着在我看来根本不会有人买的、同样破旧的商品的时候,我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淼酥倒是很淡定,因为“存在即是合理”,何况这只是个旧货市场。看看这个破旧的市场吧,它几乎什么都有——从吃的(我不敢吃)到用的。你觉得很可能或者干脆就是假货的东西,这里有;你觉得没人会要甚至毫无价值的东西,这里有;那些来路不明很可能是走私或者偷盗而来的赃物,在这里说不定也会有。卫生状况很差,占用车道,人多且横冲直撞,这些都是构成香炉礁旧货市场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
某天在豆瓣上看到一个逛香炉礁旧货市场的活动主题。活动照片中,有发帖者淘到的老式相机,有小人书,有毛泽东选集等旧书籍,有军用品等等。我一个朋友说,像这样的地方就需要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淘宝吧,略去你眼中的废物,发现掩藏在底下的所需之物。旧货市场的存在意义或许正是如此——他人眼中的废物或许是你眼中的宝物,个人所在的位置决定其发现宝物的眼光,就像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之后我对香炉礁的印象变成了或许会有宝物的地方。
之后再经过那里时,都会来来回回逛上一会儿,卖旧服装的、卖日用品的、卖旧手机的、卖杂货的、卖花鸟鱼的……看他们交易时的神情姿态,就跟普通的商家小老板一个样。可是我哪清楚这日交易额不明的市场中隐藏了多少大鱼呢,俗话说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嘛。我热心于在摊子间留意旧物,像小人书这样的东西是绝对不能放过的,不过至今没寻到;也热心于观察他们的言辞形态,或喜或急;我还想寻一盆月季,盛放时花香四溢,饱满热情。香炉礁旧货市场已不像之前它在我心目中的样子,与青泥洼或西安路商圈差不多,既来之则乐之。平日里可能不需要它,但来到这里,就要有一副寻宝的心情。
香炉礁旧货市场还是那副样子,脏乱混杂。不过这里的交易和普通市场没什么区别,甚至要比高档商厦里势利的打量有人情味得多。这让我想起我家里居民楼下的那片早市,日出而作,不到中午便散去。不论买卖,皆是为了生活。只要买到了需要的东西,它一定是以后生活中不可缺的宝藏。
很久以前我老爸在早市上买回来一本《成语典故》,书页起了毛边,封面摇摇欲坠。我高兴地用透明胶带粘了又粘,现在它还躺在我家的柜子里。大概是书出版的年代较早,整理的作者的言辞还充满了革命口吻。不过这的确是本好书,它将一个个历史故事讲得栩栩如生,让我觉得这比童话要有趣得多。这本从摊子上的旧物堆中走出来的书,其印在封面上的砖画图案都是美的。
[fold]@sora-liu @宅腐仔莹 @李不令 @sheepfish @Whisper1166 @亦别离 @公子墨 @散发长歌 @噬梦貂 @No-捍卫 @coral非欢 @青光_秋季综合症 @阿嫣Meen @觉醒 [/fold]
该贴已经同步到 __卷仔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