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本帖最后由 熊三家的女儿 于 2014-8-19 23:42 编辑 [attach]340991[/attach] 三月细雨打碎如镜深潭,她年方及笄,乘画舫游湖中夜景,雨水从手中纸伞流下,打湿一双白色绣花鞋,她却似并不在意,满心惦记的只是心上人能如期赴约,圆了承诺。又是一年春,桃花抽出的花苞在雨中略显憔悴,有些在还未绽放前就已凋零。待得繁花开尽,便是她出嫁时至,可那人依旧渺无音信,纵使再多思念,也融化在这早春细雨里无法传递。 五月杜鹃铺满山坡,上空不时有鸟儿划过,却不曾带来任何书信,她靠窗边坐下,手中拿着早已做好的嫁衣不住叹息,一针一线都已完成,唯有那人还未到达。红色的杜鹃经不住山风的呼嚎,花瓣跟泥土相伴,依旧不悔自己短暂的灿烂。她对镜穿上嫁衣,却发现衣带比之前又长了几分,嫁衣的红色和身后的杜鹃一样鲜艳的扎眼,簪子坠下的式样模糊在镜中,看不真切。 七月初七,河灯点亮夜色,她沿着河边漫步,步子慢的像失了魂一般。即使不仔细去听都无法错过那些关于永远的誓言,她看着少女们欢笑着从身边略过,心中愁绪万千无人可解,只得放手将花灯点亮,任它飘向湖心,与那些带着期待的各式花灯一起燃至天明。她依稀记着,满月之夜,少年是如何拉她跑向河边,相握的双手,传来的体温现在只能是她记忆中的柔软,只是如梦似幻的昨天。 九月,山坡上的绿色消失殆尽,百花开尽,又是一年仲秋时。城中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鞭炮声响个不断,喜宴上人声鼎沸。人们纷纷传说,新娘身材窈窕,由喜娘背上大堂拜堂,前来道贺的人在小镇的石板路上笑谈着,感慨着这家女儿嫁了大人物。喜宴一直持续到当天深夜。次日,上山拣柴的孩童一脸惊异的跑下山来,说在山上的湖中发现一具女尸,一身洁白的裙装,脚蹬白色绣花鞋。手中紧紧握着一根白色的流苏簪子,脸上还挂着一丝笑容,看起来死的很安详。 人们打听到女子本是小镇上的一名歌女,与喜欢的男子约好相守终生,男子励志成为人上人,进京赶考,并得到贵人相助会镇上做了官。一切看起来都是这般顺利,直到这位恩人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了他。他相约女子告知对方自己即将娶妻,并告诉女子等他有了权力定会回来找她,虽然不能给她正妻的名分......女子拒绝了,她将男子送来的所有礼物都推了回去,唯独留下了从前男子所送的白色簪子,次日便死在里湖中。 写了个小故事,感悟的话其实就包含在里面,和男人不一样,女人一生只会钟情一个人,无论要经历漫长的等待还是冷酷的背叛,她的心给了对方就无法再赎回。这痴痴缠缠的一生都会伴着那个人,无论对方的决定是什么。可是女人又都是有尊严的,她渴望得到平等的爱,她不能接受将所爱之人交给别人服侍,她宁愿一死成全对方的愿望,告诉对方自己并不是附属品,这份感情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