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本帖最后由  ̄へ ̄ 于 2014-12-23 22:40 编辑 终于写到这期了!!!黑洞是我最喜欢的!!!没有之一,它的神秘它的强大它的美丽无一不吸引着我!! 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的天体。 [attach]374278[/attach] 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 黑洞的质量极其巨大,而体积却十分微小,它产生的引力场极为强劲,以至于任何物质和辐射在进入到黑洞的一个事件视界(临界点)内,便再无力逃脱,甚至目前已知的传播速度最快的光(电磁波)也逃逸不出。 [attach]374279[/attach]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热而放出紫外线和X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推测出黑洞的存在也可借由间接观测恒星或星际云气团绕行轨迹取得位置以及质量。 科学家最新研究理论显示,当黑洞死亡时可能会变成一个“白洞”,它并非像黑洞吞噬邻近所有物质,而是喷射出之前黑洞捕获的所有物质。 黑洞就是中心的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奇点和周围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区,这个天区范围之内不可见。依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一颗垂死恒星崩溃,它将聚集成一点,这里将成为黑洞,吞噬邻近宇宙区域的所有光线和任何物质。 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某一个恒星在准备灭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塌陷,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体,同时也压缩了内部的空间和时间。 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由于高质量而产生的力量,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黑洞开始吞噬恒星的外壳,但黑洞并不能吞噬如此多的物质,黑洞会释放一部分物质,射出两道纯能量——γ射线。 [attach]374284[/attach] 也可以简单理解:通常恒星的最初只含氢元素,恒星内部的氢原子时刻相互碰撞,发生聚变。 由于恒星质量很大,聚变产生的能量与恒星万有引力抗衡,以维持恒星结构的稳定。 跟中子星一样,黑洞也是由质量大于太阳质量好几倍以上的恒星演化而来的。 [attach]374285[/attach] 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 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到最后形成体积接近无限小、密度几乎无限大的星体。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一定小于史瓦西半径),质量导致的时空扭曲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黑洞”就诞生了。 黑洞拉伸,撕裂并吞噬恒星 [attach]374286[/attach] 黑洞喷射物不断变亮 [attach]374282[/attach] 恒星被黑洞吞噬 [attach]374280[/attach] 另外还有巨型黑洞和特大黑洞! 美丽的黑洞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今天的科普就到这了!!!相约下期再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