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棒棒哒纯文字二次元技术社区

正文

墙内开花墙外香

作者:荷卷卷
[i=s] 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6-4-5 10:31 编辑
思辨堂·墙内开花墙外香

其实想问这个问题很久了。尤其是前阵子看《中国好歌曲》山人乐队出现之后。
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山人乐队,山人乐队之前在云贵地区十分有名,音乐非常有云贵地区的民族特色,是云南本土发展的最成功的乐队之一,几位成员也是广大认真做音乐的音乐人。但就整个中国的音乐大环境而言,属于小众。通过《中国好歌曲》这一平台,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而在节目当中呈现的出的是,当下具有民族特色的事物在国内与国外有很大反差的尴尬。
以下是山人乐队出现在《中国好歌曲》的两期节目《三十年》&根据水浒的命题创作曲《上山下》
《三十年》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2NjUzMjg2NA==/v.swf[/flash]
《上山下》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5NzUzMDkzNg==/v.swf[/flash]
上面这两首歌,就我个人的听歌品位而言,山人乐队有着岁月的沉淀,而折射进音乐的,则是他们对生活的深思与乐观,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也符合大众审美。但是遗憾的是,他们在国内乐坛默默无闻了十几年。我们自诩是拥有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但为何当下传承我们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反而是外来的东西越来越多呢。
抱着这样的疑问,有了这一期活动。
有没有什么你觉得符合“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习俗?或是科学研究?
请试着分析,为什么我们自己的鲜花,无法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香起来呢?

基本奖励:
10宅贡,技能点与宅币随机掉落
艾特小伙伴一个2宅币上限10宅币
讨论原则:
1.拒绝一句话评论,至少200字
2.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3.可以回复别人的评论,但是请理智讨论,不要吵架
此帖禁水
思辨堂所有活动没有截止日,祝君三次元好。
@dlsdyc @OOOOO @这里是miku君

[flash=340,86]http://music.163.com/style/swf/widget.swf?sid=70288&type=2&auto=1&width=320&height=66[/flash]

回复

黑猫小丫头

作者:opheliascarlett
黑猫小丫头 发表于 2016-3-23 19:35 “就拿过年举例,有多少人会贴年画?有多少人会贴窗花?又有多少人还坚持手写春联?上街上走一走,90%的春 ...
这种事一步步有人做起来了真好!但是没有更好的公关宣传,就没有人知道,事倍功半,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反思,把事情做更好!(顺便一问你是做什么的听起来好有趣啊
查看回复

在墙外的人来说句公道话

作者:opheliascarlett
在墙外的人来说句公道话,祖国的爱国教育真的有待加强(会不会被跨国?) 我觉得爱国教育不应该这么政治化,而是应该更多的告诉小朋友们,我们几千年来,都有过什么样的光荣传统,作为一个民族我们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文化,学学茶文化,学学武术,学学传统服饰,学学字画的欣赏,学学传统音乐知道大部分民乐不是把鸡呀羊呀都送给八路军,就算是科普全国各地的美食也好。而现状是,国内的爱国教育在强调不到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个政党的光荣战绩,去要求一群在和平年代长大的孩子去理解他们未曾经历过的残酷。明明因为他们的牺牲,我们在和平年代可以享受文化;明明因为和平,我们从小可以多花时间去学习当年他们没时间学习的传统,然后等到了可以理解战争的年纪,自然就会对这些先人感恩。这几年在国外我看到那些在街上走的,大大方方的穿着自己民族服装的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印度人甚至只露眼睛的穆斯林都很羡慕。对,我知道我国传统服饰它争论很多,旗袍和汉服天天掐,汉服内部也各种掐(顺带一提我是觉得明国才出现的现在广义的旗袍它真的不算传统服装,旗袍很漂亮,但那是满人的服装+西方的裁剪;然后咨询过民国年间生上海人我外婆,她表示她小时候也见过不少人穿襦裙的,汉服这个词近年才出现但是大家都在用我就不引战了),然而就是在国内,又有几个人会换上自己认可的传统服装过个传统节日?经过某个十年国人有整整一代没有经过什么教育,缺乏基本的文化,更不要谈什么品味,还记得什么节日吃什么已经是极限了。现在喊的素质教育,确实是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然而我觉得方向还是错了,你与其搞那么大动作,不如鼓励学校在这些传统节日带着学生去重现传统,考试压力不那么大的部分地区(比如上个高中要军训三次的我大魔都)是可以做到的。总有人会感兴趣的,但首先,你得让人家有机会接触到 所以我不觉得中国人现在普遍崇洋媚外奇怪,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有多璀璨。他们现在眼睛里只能看得到钱,用钱无法衡量的价值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那他们当然去崇拜最有钱的人,最有钱的国家(预感有人要说美国还欠中国钱了,但是这个钱没人想过美国会还,然而中国还是要借,不问这里面的弯弯绕,但是不用还的借来的钱,真的还算是借的吗)(其实在美国这么些年,我也没看出来他哪里有钱了,政府都能关门,到处都很破旧,公共设施还没我大魔都一半方便,每天我都在感叹我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年不想决定出国的时候脑子里进的水) 至于墙外香的部分,真的,外国人就只是觉得新奇看个热闹而已。就像中国人也没几个会真的去搞清楚西方的那些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骑士绅士之类的传统。举例说明,你看我国的瓷器,就是古时候还是神秘的东方的时候,出口去欧洲的不大部分还是欧式造型吗;再举例说明,都知道浮世绘对西方艺术史影响深远,然而影响出来个印象派……梵高之类的画你真的一眼能看出来这和浮世绘有关系?
查看回复

本帖最后由

作者:灰蓝格调
[i=s] 本帖最后由 灰蓝格调 于 2016-3-23 21:15 编辑 有没有什么你觉得符合“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习俗?或是科学研究? 关于“墙内开花墙外香”这种现象,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有一次有个大约是推销日语学习课程的推销员课间到教室里来做广告,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等他走了以后,老师对我们班同学说,如果没有很大的兴趣,日语可学可不学,毕竟考研工作都主要看英语。但!是!如果你要进行古代文学的研究,那就要学日语,因为日本人研究我们的古代文学,做得相当漂亮,你得学他们的语言才能看懂相应的著作。 听完我们都有点不爽,但是老师讲的的确是事实。上古代文学史时介绍的参考拓展书目里都有日本学者的著作,甚至现当代文学里鲁迅研究也有许多日本学者做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我们古代灿烂的文化,到头来我们自己做的研究还不如外国的学者,这应该算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了吧…… 请试着分析,为什么我们自己的鲜花,无法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香起来呢? 嗯……这问题太难了。不同的鲜花,没香起来的原因也不同吧。仅仅就山人乐队的情况看,就是当前我们的音乐从创作到接受的审美水平都没有上升到一个整体上较高的阶段,加上人口众多需求复杂,就很难在国内这样一个音乐的环境里红起来。虽然我平时也爱听音乐,但是满惭愧的我是今年年初才系统地接触了一位华语的音乐创作人——崔健【= = 也不是崇洋媚外吧,也不是没听说崔健的名字,就是一直都没在听而已……崔健音乐里让我印象深刻的元素一是他吹的小号非常非常有感染力而且小号编曲也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他在摇滚乐里用了古筝!我见识少,第一次听到《最后的抱怨》的时候真的好想把膝盖剜给崔健——就是那种你只听这俩名词搁一块,你会觉得违和感爆棚但是听了之后觉得没了其中一样都不会成就这么一首曲子的五体投地的feel!!!【咦答着答着为什么开始卖安利 Anyway,其实外国也有许多这种国内不红国外红爆的情况,前几年有部片子叫《寻找小糖人》说的就是一位在美国籍籍无名的歌手在南非成为精神领袖的故事。再举例说,在美国最有名的中国诗人不是李白不是杜甫,而是唐代的一位诗僧寒山;三国演义在泰国非常流行,衍生了一大批改编同人以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以上我说的这俩例子,都是比较文学的经典例子,是文化在交流碰撞之中产生的奇妙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甚至跟花本身香不香没有关系,而与文化的传播与接受有关系【红楼梦那么棒但是因为翻译的原因外国就很少能真正读懂的OTZ 回到问题本身,我认为出现“墙里开花墙外香”这样的现象肯定有我们对文化本身的重视程度和接受程度的原因,但是也不必太过担心。近来央视举办的汉字书写大会、成语大会、诗词大会这些都在把公众的视线从外国的东西那里吸引过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慢慢地去学习和接受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经典是永远不会消逝的。 P.S.补充一点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问题。山人乐队以及我有位同学很喜欢的杭盖乐队都是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我非常支持这种艺术形式,自己也很喜欢老黑的云南民歌同雷鬼乐的结合,觉得非常棒。但是毕竟少数民族的音乐属于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相比它少了许多商业包装少了许多夺人耳膜的哗众取宠的元素,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令人不易接受的缺点吧【想起在宿舍放老黑的通撒黑被宿舍同学嘲笑“你怎么听山歌”啊【先不说宿舍里大半壮族人三月三都是要回去赶歌圩的了就我听山歌这件事为什么要遭到嘲笑我现在依旧get不到point啊TUT
查看回复

本帖最后由

作者:黑猫小丫头
[i=s] 本帖最后由 黑猫小丫头 于 2016-3-23 19:36 编辑 “就拿过年举例,有多少人会贴年画?有多少人会贴窗花?又有多少人还坚持手写春联?上街上走一走,90%的春联内容都差不多。” 卷卷,你这句点评,我要辩驳一下←∪ ←【只是学术讨论,不要伤感情哈Hhh】 我们市里今年春节就联合书法家协会、各地正府、文联等等,组织了一批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进行“送春联下乡”,就专门到社区里,包括乡镇的村里去写春联、对联、福字。这不是某一个村,而是一次组织了几十场,从腊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快过年前。 而且年画窗花的话,我们这边也有剪纸的非遗传承团队专门会组织活动,联合老年大学、各地的剪纸爱好、摄影队什么的,专门去弄这些活动。也就是说,不存在越来越少的问题,而是说之前可能是存在思想上不重视的问题,可是现在越来越重视了啊,正府重视么就会搞很多活动,包括民间团队也会搞很多活动,现在非遗项目,包括文物保护,这些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呀。并没有,越来越少。 在说了,春联90%都差不多,没错。可是你看,每年正府行为也会召集大家弄春联比赛,包括央视春晚也会有念春联的环节。你看到的只是一小片,你有没有全国每个地方都走过呢? 再说了,现在新闻报道也有很多是炒作,有的时候,信息会经过一些加工。包括一些数字,一些统计数据,百分之多少多少,都可能是有一定水分的,眼见还不一定为实,更何况一家之言?你着眼点是一个省,还是你知道的那么几个地方,还是全国呢? 退一万步说,是,就算是现在情况不好,没多少人要传承这些东西。可是文化工作者也有一大批啊,每年都会干很多事情,慢慢的就会影响力越来越广。就像那个山人乐队,不可能说你一个地方都不出门,啪一下全世界都知道了,你以为你是恐布分子么,全世界都要知道你?还不是要一点点打造知名度,一点点走向世界么? 【PS妈呀我好暴躁,自从我入了文化这一行,就容不得别人说我文化很糟糕,因为我每天上班包括有些下班时间都在跟文化打交道,我知道有些事做起来多么难,所以不可能一步登天的,文化很多都是精神上的东西,要潜移默化,不可能一下子就到位的。。。可能我比较激动,请谅解~】
查看回复

请试着分析

作者:黑猫小丫头
请试着分析,为什么我们自己的鲜花,无法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香起来呢?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三次元的我是做文化工作的,我接触到的文化,包括文艺团队、非遗项目等等,很多都在自己土地上保护起来,传承下来,香起来。更有一些是我们本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 最典型的,中国功夫。墙内开花墙外香了吧?外国人练习太极的,练习其他中国功夫的大有人在。还有比如饮食文化,中国菜,你看看,外国开的中国餐馆,生意不要太好哦,当然,这不是文化习俗,有点跑题就不多说了。 而且看你题目里说“为何当下传承的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这个也说的不对。毕竟是咱们老祖宗骨子里的东西,并不是现在外来的一些快餐文化可以替代的。比如我们的传统习俗,过年。西方人过年么,也过啊,人家过圣诞节。但是呢,中国人圣诞节放假还是春节放假?农民工圣诞节买车票回去还是春节买车票回去?虽说这年头年味没有过去那么足,但我们的春晚还是办的轰轰烈烈,我们依然在坚持着自己上下五千年的东西。 再说,山人乐队这事儿,卷卷你一楼的文字里也说了,他们是云贵地区的一个乐队,这个带着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也是在自己的土地上香起来,哪怕他小众,好歹在云贵一带是有知名度的,这也算是香的吧。 就像一棵树,长得越大,根系越要发达,要是参天大树,没有那么厉害的根系,他迟早也是个死。所以,山人乐队就像一棵小树,也在自己的土地上生长,慢慢汲取营养,同时滋润一方土地。我们不能要求他一个乐队,一棵“小树”,占据全世界的土地,对吧。但是他通过这么一个舞台,通过电视平台,被更多人熟知,知名度打起来了,并且能够拿出自己的东西,就像小树会长大一样,汲取更多的营养,拿出更多自己的作品,获得更多的知名度,最后才可能香到墙外去,要是墙内还香不透,直接香到墙外,这也是不稳当的。以上……
查看回复

有没有什么你觉得符合

作者:wugy315
有没有什么你觉得符合“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习俗?或是科学研究? 请试着分析,为什么我们自己的鲜花,无法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香起来呢? 来说最后一个问题好了。其实我想说小众音乐之所以小众是因为它不为大众审美所接受。山人主打的民乐(是否是真的民乐有待商榷,这方面我不懂。但我知道不是杂糅了民族乐器的音乐就能叫民乐的。虽然真的好听。)就属于小众的范畴。所以这是墙内不那么香的原因之一吧。再者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存在原因更多的我主观认为是墙外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国内好像相对缺乏这种尊重的土壤。且他们的音乐于国内相对更熟悉,人说距离产生美。神秘的东方。这大概也是原因之一? 以上是我在不那么了解情况下的主观判断。
查看回复

本帖最后由

作者:Crs.C.AliCe
[i=s] 本帖最后由 Crs.C.AliCe 于 2016-3-23 17:42 编辑 我错啦!没发现是禁水贴的说。 这个歌怎么说呢,我不是很喜欢听这种风格的曲子,不符合我中二骚年的氛围,这种音乐,算是民谣风么,我不是很懂这种东西,找不到我的兴奋点,激发不出来我继续听的欲望,另外云贵那边的故事我也不太懂,所以没有那种既视感和了解基础上的听下去的动力。不过BGM的跳动的旋律还是挺洗脑的,听了一会,差点就停不下来了。 另,超级不会写这种文字,有写的不对的地方的话,那也就酱紫了吧,啊。
查看回复

这音乐我有点欣赏不了

作者:misalia
这音乐我有点欣赏不了_(:зゝ∠)_ 完全听不懂歌词,趣味减半了_(:зゝ∠)_ 至于墙内开花墙外香,太普遍了,小到茶杯茶叶,中有书法文字,大到立世思想,比比皆是
这是个很正常的现象,现在全世界都在交流,互相学习模仿,好的广为流传,劣的就惨遭淘汰,我们也在吸收外来的优点,外界也在吸收我们的优点
不过常常被忽略的一点是,所有的事物都在发展,固定不变的话,就会无法流传开来;外边吸收了我们的部分,我们看到的墙外香,也是在适应他们自身的基础上做的改良;我们自身传承千年的部分,美则美矣,受众面却很小,难以做恰到好处的改变,不改则无未来,一改则易失本性
查看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0%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喵宅苑 静态版
宅喵RPG地图编辑器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日常
魂研社
Nothentai
0xffff
欲望之花
泽泽社长
淀粉月刊
HA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