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单细胞动物叫Erythropsidinium,有一只大眼睛,具有探测光的能力。科学家现在认为,这只小动物可能用它确定猎物。
Erythropsidinium单眼状的前方有个透镜一样的结构,而后面有个黑暗的光敏感区域。照片展示了它的这些独特特征。但这只动物没有可以处理这只眼睛获取的信息的大脑。
照片展示了一只Erythropsidinium的单眼状的不同视图。它体内有一个透镜一样的结构(照片中标H的区域)和一个光敏感区域(照片中标R的位置)。据信,这个相机一样的眼睛类似于脊椎动物所用的眼睛,可能有助于科学家弄清楚眼睛最先是如何开始进化的。 (杨孝文) 北京时间6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非常小的单细胞有机体只有一只眼,没有脑。它应该是地球上最奇怪的捕食者之一。科学家发现这个叫Erythropsidinium的单细胞有机体,它进化出一只相机一样的眼睛,用来探测透明猎物。 这只捕食者的独特眼睛叫单眼状(ocelloid)。它是一个结构类似于眼球的透明球体,通过探测极化光使这只动物看到猎物。然后,它会射出一个刺一样的飞镖,打昏猎物,将其捕获。 巴西圣保罗大学生物学家费尔南多-戈麦斯一直在研究这个有机体,将这只动物描述为微小的“狙击手”。他对《新科学家》杂志说:“它知道猎物在哪里。它静静地观察猎物,然后向正确方向发射飞镖。” Erythropsidinium属于一个存在于海洋浮游生物鞭毛藻类的有机体家族。鞭毛藻类用一个小尾巴在水里游动。它的一些种类像植物一样从日光中获取能量,还有一些种类向猎物发射刺一样的飞镖。 许多鞭毛藻类通过探测猎物产生的细微振动进行觅食,但它们射出的飞镖非常不准确,需要尝试几次才能捕获一顿美餐。Erythropsidinium就不同了,它们好像更擅长发射准确率极高的飞镖。戈麦斯认为,这是因为这种动物可用一只从细胞内突出来的独特眼睛发现猎物。 这只眼睛叫单眼状,有一个黑暗的对光十分敏感的半球形结构。它类似于人类等脊椎动物的相机一样的眼睛。《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报道了这项最新研究。科学家撰文说,它的前方有折射型透镜,通过集中微光增强它的敏感性。 科学家发现,Erythropsidinium生活在最深90米的海洋深处。戈麦斯指出,该区域的动物可以使用来自太阳的自然光。据信,这个单眼状是修改版的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的细胞内细胞器,可将光变成能量。但几乎没有研究人员认为Erythropsidinium具有用它的眼睛观察猎物的能力,因为它没有处理这些信息的大脑。 可戈麦斯发现,Erythropsidinium用它的单眼状指向不同方向,这意味着它没有将其用作一个简单的光感受器。他认为,Erythropsidinium可用它的眼睛确定猎物大小、猎物位置以及弹射飞镖的轨道,甚至发现潜在的捕食者。 在另一项研究中,加拿大温哥华市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鞭毛藻类身体中心发现细胞核。Erythropsidinium就用它捕获极化光。戈麦斯认为,它可能使Erythropsidinium看到在正常日光中看不见的猎物。他还拍到Erythropsidinium使用了一个叫活塞的结构。这是一个细长的突出物,可发射飞镖,用作一个抵抗潜在捕食者的防御机制。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的负责人布莱恩-利安德尔博士表示,很难想象这个有机体是如何处理进入单眼状的信息的。他说:“一个单细胞是如何处理图像的?这是一个你很难解决的问题。” Erythropsidinium单眼状的发展还可能为科学家了解眼睛的进化提供重要线索。许多创世论者称,眼睛的复杂性是上帝造人的证据,而不是通过进化过程形成的。但查尔斯-达尔文坚持 认为,即使一个像眼睛一样极其完美和复杂的器官,也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很多科学家为检验达尔文的这一理论研究了眼睛的进化过程。
| ||||
| |||||


研究人员发现,现代数字设备会导致人类注意力的分散,人类的平均注意广度甚至比普通金鱼还要短1秒。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微软公司科学家近期在开展一项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注意广度的影响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现代数字设备会导致人类注意力的分散,志愿者的平均注意广度已从2000年时的12秒下降到如今的8秒,甚至比普通金鱼还要短1秒。
微软公司的这项研究工作主要在加拿大开展,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现代科学技术及数字设备对人类(设备使用者)注意广度的影响。所谓注意广度就是指一个人在单项行为中集中注意力的持续时间。研究人员采用索尔伯格和马蒂尔的注意力模型,对200多名志愿者进行了注意力相关测试和调查,并对112名志愿者进行了脑电图扫描。
经过测试及扫描,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注意力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持续性的,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第二种是有选择性的,在没有其它事物分心的情况下,能够自我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第三种是易转移的,注意力会随着事务及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调查研究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及游戏观测两种方式。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将志愿者的注意广度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在游戏观测环节中,研究人员会要求志愿者玩一些游戏,这些游戏其实就是用来测试人的注意广度。此外,在脑电图扫描过程中,志愿者在观看不同类型媒体的同时,还要参加各种不同的活动。这一过程目的是要观测人们的关注目标转移的时刻。
微软公司科学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后发现,志愿者的平均注意广度为8秒,而2000年所测量的平均注意广度为12秒,下降幅度多达4秒;而且比金鱼的平均注意广度还要短1秒。但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使用数字设备会导致人们多任务技能的改进。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使用数字设备较多的志愿者,比其他志愿者更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到被要求的活动环境。早期过多使用数字设备的志愿者,经过长时间的适应,他们已经学会了提前集中注意力,即在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设备上之前,已有大量信息的流入等待处理,这样会导致人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的高度集中。研究人员认为,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哪些信息是需要关注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使用多屏幕的志愿者(比如,在观看其它屏幕上的节目的同时玩手机),很难分得清信息究竟是来自哪个设备。研究人员认为,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大脑也在不断适应新技术,从而导致注意广度的下降,而注意广度的下降也许只是正常的副作用。(生物谷Bioon.com)
“注意广度的下降也许只是正常的副作用。”这句话很耐人寻味啊代价什么的。。。
人脑和电脑到底哪家强?我个人偏向于人脑,毕竟电脑是人脑的产物啊#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