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棒棒哒纯文字二次元技术社区

正文

朱毫染墨书

作者:系统
{"name":"朱毫染墨书","sizeType":1,"icon":"","order":9999}

回复

摸鱼儿 初来乍到多指教

作者:尼多朗和尼多娜
摸鱼儿     负斜阳,重城艾草,依稀岁岁萧鼓,荷间并雨当年路,水上渔樵同曲。悲故土。尽在望,平城野客孤舟渡。杨花在处,渺万里湖光,征尘洗彻,岁去再不复。    销魂客,自道身将迟暮。凭桥独作私语。江鱼肠断白鸥泣,鬓上星星堪数?人不聚,愁河汉,今朝月下静如许。经年冷雨,彻夜对子规,寒樽自引,夜久绝鸿语。
查看回复

谁家笛箫又起声

作者:萌塔酱
旋系亭台西楼,不锁离愁。 斜月舞清风 谁家笛箫又起声 万般无奈在心头 月吟萧笛欲解愁 却是凄冷断肠声 月落乌啼 晓风残月 万俱死灰 心乱如麻 痛如刀绞 等不到破晓 唯有漠漠昏暗独相守
查看回复

如何写好近体诗之谋篇

作者:wugy315
【写在每一篇转载教程之前】 其实很想自己写教程的。但是时间精力以及能力实在有限。只好转载他人发的教程。 本着为大家负责的态度,转过来的教程我提前都看过。 大家有什么看法也欢迎在本帖下讨论。但是禁止水贴。 侵删。 以上。[flash=350,86]http://music.163.com/style/swf/widget.swf?sid=5253685&type=2&auto=1&width=320&height=66[/flash]
如何写好近体诗之谋篇(上)
余芳古典诗词社(一苇一苇讲师)
前 言 从今天起咱们分两讲来介绍律诗谋篇之法。 所谓谋篇,无非就是“起承转合”四个字。对于律诗来说,一般情况下,一联对应一个层次,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绝句四句,则每句一字, 谋篇之法是可以借鉴的但又不尽相同)。 我们作诗的时候,或是有感而发,或是命题而作,总是有个“由头”,诗篇便是顺着这个由头生发出来的。有感而发的情况 比命题的快了一步,少了“解题”的过程,但其实都是给自己的诗作安排一个主题。有了主题,我们就要想,我怎么去写这个主题。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讲的各种起承转合之法,如同咱们前面讲的句式分析一样,是让大家知道这些方法,你真的写诗的时候,要照着这个这么死抠着写,准定完蛋!这种东西要——学懂用熟,掌握它而不是死套它。 一、起 句 总体来说,起笔要突兀,醒目,有劈面而来的效果,力求做到先声夺人。 1、对题直起 这是明起之类,就是开笔点题(甚至点出题中之字),这样的好处是开宗明义,大家都清楚的知道你在说什么,你要说什么事。要求或者说难点在于点题点得准、点 的巧,给诗作安排一个好的切入点。 要是点得不准则直可毁掉全诗,古说法叫“骂题”,这种原打算开门见山,结果却把门开到洞里的效果,您就可想而知啦。 这种起法的要求是感情充沛、诗意盎然,起得猛后面要托得住。如同唱歌,你调门起得高自然好听,但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么好的嗓子,不然后面的华彩部分唱不出来了, 岂不难看? 所以初学诗词者,这种起法要慎用。当然,起好了,绝对是出彩的。咱们找几首大家熟悉的作品来看看。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唐代•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此作起手就是“独有”二字,第二句紧接着一个“惊”字作为陪衬,有登高一呼的感觉吧,让人为之一振。
晚行口号
唐代•杜甫
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
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
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
诗中首联明着写了“归路晚山稠”——三川今天是到不了啦,回家的路,在晚山里显得格外的阴暗、稠密。此句点题明事之外,还给全诗布下了一种阴暗、沉郁的基调。   
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作起句“夜”“月”二字皆出,扣题紧而且明,第二句“闺中”“独”二字进一步说明月夜要写的内容,那么接下来的几联便如流水一般,汩汩而出了。 2、对景兴起 以景物起笔,景中有情,暗里扣题。这么写的好处是含蓄、内敛,情绪不外露,但又可以从景物描写里明显的透露出来一些信息,这便是好起了。这种起法的好处是在情绪不明或者不宜明说之时有特殊的效果,但坏处是如果你笔力不到,景中之情不足或者不准确,那么等于这个头就白起了。
秋兴八首•其一
唐代•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此作的起笔就是一派秋天景色:露、凋、枫树、萧森,这些语汇放在一起,随便是谁一看,也知道是秋天了,扣了“秋兴”之题。而“凋伤”“萧森”则明确的告 诉了我们作者的情绪,他不是很愉快的在欣赏秋天的风景,而是伤感的、惆怅的,于是此作的感情基调也就出来了(甚至引导着这一组诗的整体情绪)。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代•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此作的起句说寒山转换了苍翠之色,秋水却日复一日的潺湲轻流,这句说的是辋川山色的秋景,隐隐的透出一丝“闲”的意思。这个“闲”很深,但你想,他天天看着山中草木的变化,天天听着溪水的潺湲,可不是闲么? 3、比兴陪起 这个就更深一点了,看起来起笔说的是跟题目不相干的人或者事,或者用一典,或者用别的事,但细琢磨这个典故或者这个事,就能把思路引回题目上来了。 这种比兴之法是最高端的写法喽,要求是知识渊博,你要用典得先知道这个典故,然后能把典故与题目联系到一起,从一种特殊的切入点下笔,带来古朴、厚重的艺术效果。 当然,这个要求还是很高的,如果积淀不足,用典不准确就满拧了。而作为本体与喻体的人或事也必须要有与题目相关的共同点才成,不然这个“比”也就失败了。
送平澹然判官
唐代•王维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
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
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
此作起手“阳关”暗指边关,“定远侯”则是班超的封号,由此便应了题,原来这位平澹然判官是要前往边塞。
蓟北旅思
唐代•张籍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起句写“望乡”,接着写“白苎词”。张籍是南方吴地人,《白苎歌舞》是吴地的民歌,以“空歌”乡曲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既点出了“旅”,亦引出了“思”。 二、承 句 律诗通常以第二联为承,有的以意承,有的以景承,有就是直接承,无论何种承法,要点只有一个:就是要承得紧,与首联衔接紧密,不能有所松泛。起笔往往点到即止,既说不透也不能说透(不然后面三联干什么用啊),那么醒神点题,全在颔联。而且颔联还不能说尽,必须得留下余地以供转合句生根落足之用。 1、直承式 就着起笔之意,直陈所见所闻,此种承法最讲究炼字的功夫,炼好了很容易出彩。名句多多。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唐代•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老杜爷爷这篇实在太经典了,“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紧承“物候新”的“新”字,海曙云霞、江春梅柳,自然是新的。语句华美,画面亮丽,让人眼前一亮,春意自在诗中了。此联不仅诗界出名,在一些乡村的春联里都经常能见到的,可见深入人心啊。
春日忆李白
唐代•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老杜作品中精彩纷呈,此作的颔联亦是大大的有名。在起笔思李白,评价是什么?“不群”。如何不群呢?“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是以两位前世大家作比,来显示李白同学如何的“不群”。承得紧凑,严丝合缝。诗中对李白的景仰与看重,尽在此联,情意表达充分。 2、景承式 景语皆为情语,好诗中是没有照相一样平铺直叙的写景的,景中一定能品味出作者的情怀(好照片当然也能),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做到这一点。
临洞庭上张丞相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此作颔联咱们讲炼字的时候用过,这是洞庭五言诗中排名第二的名联,就诗中来说,起句平实,虚实结合。这种起笔必须要有过硬的颔联才能拉起来,不然全篇就 蔫巴了——于是有了这幅名联,大气恢宏,景色壮观,而且顺着首联的意境,承得也是虚实结合,有实景有意象有夸张。承到这个地步,差不多到极致了。
至德中途中书事寄李僴
唐代•卢纶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
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
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这个颔联也很出名的,上句对实景自况,下句写虚景自比,紧承起句的“伤情”而来,“独”“空”二字很准确也很传神的表达了情绪。 3、意承式 这里的承句是由情承之,紧接着起句(首联)的情绪或者意绪,顺势而下,加深加重,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和艺术效果。这种以情意为承的写法往往以虚写为主,但不能飘了,一定要在“实”的基础上“虚”起来,让诗句虚得有依托,不然成了空中楼阁,也就白写了。
军中闻笛
唐代•张巡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门闲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这里的颔联写得就比较虚,“风尘色”“天地心”都是很虚的概念,再加上“不辨”“安知”一切都是不可知的,又无从得知,那么人的情绪如何?迷茫、无奈、 悲凄……与起句结合起来,敌兵就在城边上,“附”字说明挨得相当相当近了,作为守将的张巡,他是最清楚战争是什么的,其心中的悲凉便在这颔联上了。顺便说一句,张巡是安史之乱中的著名爱国守将,死守睢阳、杀妾食肉的,我们中学时学过《张中丞传后叙》便是他,还有南霁云、许远等名将。
登兖州城楼
唐代•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此作颔联顺着上句“纵目”而写,老杜就是拿着望远镜,从兖州也不可能北看青州南看徐州的,所以此句貌似景实是意,是夸张的写意手法来表达开阔的思绪、壮丽的景色,一来写了城楼之高,二来写了兖州枢纽地位,表现其地势之要。
如何写好近体诗之谋篇(下)
余芳古典诗词社(一苇一苇讲师)
前 言 今天咱们来一起学习转、合之法。 所谓转,顾名思义,这句的功能是要改变前面诗句的思维方向。通常律诗(绝句也差不多)在起承之后,扣题部分已经完成,主题的进一步发掘就看转得如何了。需要提醒一下的是:“转”并非一定要转一百八十度把前面的全盘翻过来才行,有的转是递进一步;有的则是拐了个小弯,在承的意思上进行一下生发或者宕开;当然也有由此及彼、由外转内等真正转得很厉害的。总之,“转”是一条射线——起点在“承”句上,而转的方向和尺度,则如同射线的角度和长短,要看画线 人的水平了。 转的好,可以加深作品表现的意象与情感,可以丰富作品的层次,这里需要注意转的起点与终点:起点,前面说了,自“承”而来,要紧扣承句(颔联)笔意, 就着承句的意思作为发散思维的基础;终点,则可以放得远一些,就是扯再远,也不能离题。无论是以哪种转法,一定要让转句的终点与起点有联系。理想的转笔, 要做到“活而不僵”——太活则转得太猛,会使得转句与承句“隔”,导致语意不畅;太僵或者太平则起不到“转”的效果,作品归于平庸。 一、转句 下面我们来大致说说几种常见的转法,有关转法的解说有很多,我是按照思路方向来说的。 1.递进作转 在起承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与前面的承句来说是线性关系(基本没有转弯),就是同一方向上再走一点,A到A+。这种转法比较容易写对,不大会出错,但出彩不易,因为你进的这一步必须恰到好处,既是对承句的补充与推进,又是为结句张目,还要写得精彩,难度很大。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此作的颈联“云俱黑”与“火独明“紧接前面的“潜入夜”,而把前面的叙述对象进行了描写,通过径、云、船、火等具体事物进一步写“夜”。并为结句的“晓”做好了铺垫,便是好转了。
送李补阙之上都
唐代•刘长卿
独归西掖去,难接后尘游。
向日三千里,朝天十二楼。
路看新柳夕,家对旧山秋。
惆怅离心远,沧江空自流。
这里颈联“路看新柳夕,家对旧山秋”还是顺着题目写送别时的场景,通过“路”与“家”的对比来叙写离别之情,“夕”与“秋”皆为伤怀意象,为结句的“惆怅”张目。 2.旁推作转 这是在原方向上侧跨一步,有点A到B的意思,思维方向由此及彼,由线到面,这种转法在丰富主题与层次上是有很大好处的,关键在A与B要有某种自然的相关联系,无须解说大家就能明白的。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作中颈联的“烽火连三月”是对前文的总结,“家书抵万金”则是推开一步,由物到人、由景到情,是前面烽火连绵的果,是后面“白头搔更短”的因,故此作之转饱受赞誉。
咏迹怀古五首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此作的颈联由明妃生前画图之误切入“空归月夜魂”,由故事到感慨,由生前到身后,为结句的“千载”伏笔。 3.反转 这是在原方向上进行一百八十度的掉转,基本是与承句相反的,是A到-A。这种转法也很常用,特别适用乐景衬哀情的转接,很警醒,也容易写出深度。难度在于这种急转一定要转得圆融自然,转得硬了会给人以突兀之感,就失败了。
昼梦
唐代•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此作中颔联安逸闲适,很舒服的一个白日梦;颈联则是梦的内容,笔锋忽的一转,由梦而写故乡门巷因为战争频频而隐没在荆棘底下,更进一步想到中原君臣居无宁日的虎狼环伺,如此险恶的大环境,让前面的美梦彻底成了梦,梦境与现实形成巨大反差,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冲击。
听宫莺
唐代•王维
春树绕宫墙,宫莺啭曙光。
忽惊啼暂断,移处弄还长。
隐叶栖承露,攀花出未央。
游人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此作转在第七句,前面六句极写宫中莺儿啼之巧、啼之长,隐叶攀花的环境,似乎很欣赏很喜欢,然而转句却写“游人未应返”,大家就会奇怪,这么好听的鸟叫声,怎么不回头多听会儿呢?这一疑问由结句来回答,前面的怡然全盘翻转,四两拨千斤之效也! 二、合 句 合,就是收束,使之完整的意思。诗句的结尾犹如缝衣服最后打的那个结,没有这个结,你前面缝得再好、再结实也没用,一抖落就全开了。作结句的方法有很 多:有以情作结的,有以景作结的,有以事作结的,还以有意作结的,好结句是对作品情感的总结,主题的提升或者挖掘,以期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此 为上佳之结。 无论结句的内容如何,作者收束的方向不外两个。 01 向外,高远广大作结,在主题的外延上作文章。这种结法的好处是悠远、昂扬、舒展,由小而大,从个性而共性,从小我到大家。比较容易引起广泛的感受与共鸣, 适合写愉悦的、正面的作品——万一写不好,就容易弄成“老干体”,为高大而高大,勉强硬往大里拉,显得有点莫名其妙的昂扬与兴奋。 找两首好的作品来看看吧。
小寒食舟中作
唐代•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此作结句由时节起笔,徐徐道来;写到春水如烟,眼花如雾;写到蝶戏鸥翔,幔闲湍急——全篇似乎全是写景,细品可得景景中之情。结句视野放开,阔朗明亮,白云青山,千里万里,隔不断春愁片片,隔不断故国长安。于是我们懂了,这首七律的主题是思国怀乡!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义山此作极为有名,对仗工整,字句精致。结句以“蓬山”引入仙家之境,暗指对方如仙子般住在蓬莱这种可见不可及之处,那么只能指望有人能像王母家的青鸟那样殷勤点,为我去看看她。此结空灵中透着惆怅与期待,情深如海,令人感叹。 02 向内,深沉低郁作结,在主题的内涵上作文章。这种结法的好处是意境深邃、含蕴不尽,耐读耐品,深化主题,言浅意深,让读者从诗作看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或者 由表面现象领悟到作者隐含的用意。这种结法坏处在于,若是深度不够,则如同没结一样(让人觉得没写完),或者过于含蓄而让人无法理解,便失去了审美的意义。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此作转在第七句,结句“况乃”一词把情绪再推进一层,何况战事未休!其中对现实的不满、对兄弟的担忧、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尽在其中。
蜀先主庙
唐代•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凡讲结句的,都喜欢提此作——这一尾联貌似与先主已经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说蜀国的舞妓们,到魏国的宫殿前跳舞。但这里的意思其实极深:蜀国的舞妓如何 来到魏国的?蜀亡了,她们也是“战利品”之列,被迫远离故国。蜀国怎么亡的?“生儿不象贤”啊!与颈联结合紧密而且紧扣主题,含蓄而沉重。 有关转与合就讲到这里,下一讲再见,谢谢大家!
查看回复

【清明活动】清明祭(死掉的ID)

作者:demoa
清明祭(死掉的ID)
Demoa
去年今日此站中,把帖言欢情更浓。
马甲不知何处去,只余空楼笑春风。
ps:看到挺多以前活跃的ID死掉(虽然当时我还没来),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感触,借此缅怀一下吧。(画外音(神秘人):啊喂,我还没死好伐@1#)
查看回复

清明怀故

作者:瓜瓜呱
[i=s] 本帖最后由 瓜瓜呱 于 2016-3-23 20:23 编辑 清明怀故 v1.0 清明雨纷纷,独酌醉醺醺 故人眠土墩,悴颜映黄昏 清明怀故 v2.0 清明雨纷纷,独酌醉醺醺 故人眠幽坟,忆昔愁断魂 +44+ 坑爹啊,我本来是打算参加活动 结果我用清明做主题后,才发现 原来这次的活动是以春分做主题 话说..........我这次押的是粤语韵 三汪你不会介意的吧【话唠mode @wugy315
查看回复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节气系列活动之立冬)

作者:wugy315
欢迎来到朱毫版节气系列活动之立冬篇
活动时间:2016年11月10日——11月21日
立冬时节。你补冬了吗
活动参与形式:
一、在本帖回帖对主楼的诗词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在本帖回帖推荐主题节气(立冬)相关诗文。并附上推荐语。
三、在本帖回帖发布对
主题节气(立冬)
相关诗词的抄写或诵读、吟诵。
四、在本帖回帖发布自己的
主题节气(立冬)
相关原创诗文。
(四种方式任选其一即可,糖量由上到下依次递增。全部参与有额外奖励但奖励不叠加)
待评诗词:
立冬日野外行吟 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说明: 基础糖由方式一至方式四依次递增。全部参与有额外奖励但基础糖不叠加。基础糖与额外奖励均视质量增减,下限为1zb上不封顶。 单纯复制黏贴直接扣分,上不封顶。 召唤小伙伴有额外糖奖励,上限10zb。
查看回复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节气系列活动之霜降)

作者:wugy315
欢迎来到朱毫版节气系列活动之霜降篇
活动时间:2016年10月29日——11月6日
霜降过半。
下月7日便立冬啦。
今年似乎还没穿过长袖。
活动参与形式:
一、在本帖回帖对主楼的诗词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在本帖回帖推荐主题节气(霜降)相关诗文。并附上推荐语。
三、在本帖回帖发布对
主题节气(霜降)
相关诗词的抄写或诵读、吟诵。
四、在本帖回帖发布自己的
主题节气(霜降)
相关原创诗文。
(四种方式任选其一即可,糖量由上到下依次递增。全部参与有额外奖励但奖励不叠加)
待评诗词: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说明: 基础糖由方式一至方式四依次递增。全部参与有额外奖励但基础糖不叠加。基础糖与额外奖励均视质量增减,下限为1zb上不封顶。 单纯复制黏贴直接扣分,上不封顶。 召唤小伙伴有额外糖奖励,上限10zb。
查看回复

柳经寒露看萧索(节气系列活动之寒露)

作者:wugy315
欢迎来到朱毫版节气系列活动之寒露篇
活动时间:2016年10月10日——10月22日
寒露完了是霜降。
然后就是冬天了=-=
啊,再感叹一次时间过得好快
活动参与形式:
一、在本帖回帖对主楼的诗词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在本帖回帖推荐主题节气(寒露)相关诗文。并附上推荐语。
三、在本帖回帖发布对
主题节气(寒露)
相关诗词的抄写或诵读、吟诵。
四、在本帖回帖发布自己的
主题节气(寒露)
相关原创诗文。
(四种方式任选其一即可,糖量由上到下依次递增。全部参与有额外奖励但奖励不叠加)
待评诗词:
授衣还田里 韦应物 公门悬甲令,浣濯遂其私。 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 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 山明始重叠,川浅更逶迤。 烟火生闾里,禾黍积东菑。 终然可乐业,时节一来斯。
说明: 基础糖由方式一至方式四依次递增。全部参与有额外奖励但基础糖不叠加。基础糖与额外奖励均视质量增减,下限为1zb上不封顶。 单纯复制黏贴直接扣分,上不封顶。 召唤小伙伴有额外糖奖励,上限10zb。
查看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0%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喵宅苑 静态版
宅喵RPG地图编辑器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日常
魂研社
Nothentai
0xffff
欲望之花
泽泽社长
淀粉月刊
HA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