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近日启动了K2任务,科学家仍然希望该望远镜能够发挥余热,对系外行星进行观测。为了进一步拓展系外行星的调查范围,美国宇航局决定在2017年8月发射“行星狩猎望远镜”,能够对凌日系外行星进行观测,发射地点仍然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任务时长为两年,以确定系外行星上能否支持生命的存在。为了发射“行星狩猎望远镜”,美国宇航局需要获得合适的火箭,比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雅典娜2C或者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运载火箭。
科维理研究所天体物理和空间研究任务的首席研究员乔治·里克认为美国宇航局还有一个选择,即使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这样一来火箭的推力就足够把望远镜送入预定轨道,而不再需要类似Star 37这样的第三级发动机。按照美国宇航局的设想,“行星狩猎望远镜”的轨道高度将达到20万英里,大约为32万公里,两级猎鹰9号火箭V1.1版本能够满足将望远镜送入高椭圆轨道,然后望远镜会继续提升轨道高度,利用月球的引力场进入永久性轨道,以保持望远镜的稳定。
“行星狩猎望远镜”所进入的轨道被称为月球共振轨道,高度大约为6.7万英里至23万英里之间,绕地球运行一周需要13.7天,这里的轨道环境能够满足望远镜寻找系外行星。根据美国宇航局的预算,发射成本大约为8700万美元,其中包括了发射费用、航天器处理、有效载荷集成、跟踪、数据和遥测、还有发射周边的一些费用等。美国宇航局对任务的费用控制为2亿美元,望远镜将由轨道科学公司制造,基于该公司LEOStar2卫星平台,发射质量为325公斤,大约717磅。
SpaceX公司目前主要为美国宇航局完成货运补给任务,该合同属于美国宇航局载人航天计划中的一个单独部分,如果猎鹰9号火箭用于发射“行星狩猎望远镜”,可对大约50万颗恒星进行观测,并发现凌日状态的系外行星。科学家预计“行星狩猎望远镜”会发现数千颗系外行星。
第一次发主题帖,转载的新闻,不太会排版,大家凑合看。
【在过去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卡西尼号飞船对土卫六进行了飞掠观测,探测到三个独立的海洋分布以及海洋表面上出现的涟漪波。】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议上,科学家披露了一个新的发现:根据卡西尼号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土卫六“泰坦”表面出现了疑似海波涟漪的信号,这说明土卫六上可能存在液态湖泊和海洋,而且还有比较活跃的表面风。科学家计算发现土卫六的表面涟漪大约0.6英寸(1.5厘米)高,风速为每秒2.3英尺,即每秒0.7米。美国宇航局艾伦·斯托芬博士认为从目前的研究可以看出,土卫六“泰坦”拥有一个活跃的表面环境,风速的存在可以使得土卫六“泰坦”上出现季节性的变化。
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探测器正围绕着土星这颗巨型气态行星及其卫星系统进行研究,此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土卫六上充满了液态烃类物质的海洋,如果这一信息被证实,那么土卫六比想象中更像地球,拥有令人惊讶的天气系统,这一点就使得土卫六足够特别。在过去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卡西尼号飞船对土卫六进行了飞掠观测,探测到三个独立的海洋分布以及海洋表面上出现的涟漪波。
当然土卫六上的海洋并不是液态水海洋,与地球的海洋有着非常大的不同点,前者的海洋充满了烃类物质,主要由甲烷组成,这些液态碳氢化合物比水更加粘稠,与焦油比较相似,因此要想“吹动”这些液态烷烃可能需要一定强度的风循环。无论如何,本次在土卫六上发现的涟漪证实了土卫六的大气环境更加接近于地球,美国宇航局首席科学家艾伦斯·托芬认为土卫六是个吸引人的地方,这个发现令人兴奋。
卡西尼号飞船还探测到土卫六上一些惊人的地质结构,比如深度为160米的海洋,有些地方的深度可能达到200米。最新的雷达反射显示,这些液态海洋中几乎有90%的甲烷,而不是乙烷,而且土卫六还有某种形式的季节性变化,这些信息进一步暗示土卫六是个值得探索的地方,也有可能发现地外生命。毕竟科学家认为土卫六与地球数十亿年前的环境类似,地球之所以拥有生命,是因为地球此后出现了氧气,最终形成了大气层,为生命的演化提供了大环境。
腾讯科学讯 据欧洲空间局(ESA)报道,“金星快车”(Venus Express)探测器燃料耗尽,无法继续和地球联络。该探测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揭示出金星的地质活动可能还很活跃。
欧洲空间局表示,该探测器是在执行金星大气层的研究中耗尽燃料的。除了“金星快车”之外,目前没有其它探测器围绕金星运转。该探测器于2005年11月9日发射升空,2006年4月11日抵达并绕金星飞行。“金星快车”是欧洲空间局最成功的探测器之一,它绕飞金星工作8年,原计划设计寿命仅为2年。
延伸阅读:
“金星快车”是欧洲首颗金星探测器,于2005年11月9日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搭乘“联盟”运载火箭升空。“金星快车”的研发工作耗时4年,造价3亿欧元,主要任务是对神秘的金星大气层进行更精确的探测,分析其化学成分。此外,探测器还将就太阳风对金星大气和磁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观测金星气候变化。
“金星快车”携带有7种仪器,有空间等离子体和高能粒子分析器、高分辨率红外傅立叶变换光谱仪、紫外与红外光谱仪、无线电科学仪器、紫外-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低频雷达探测器和金星探测照相机。
想起了月兔号月球车,想起了旅行者一号 完成使命后的它们大概都不会再回来了
【科学家模拟银河系中央黑洞与G2气体云的场面】据国外媒体报道,2011年天文学家们兴奋地发现大量的气体云滑向银河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并预计银河系黑洞会将这团气体云吞噬,但直到今天科学家仍然没有发现气体云消失的信号,恰恰相反,这团气体却处于远离黑洞的位置上,并稳定地存在着。在发现这团气体云时,科学家将其命名为G2气体,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没有观测到“银河烟花”,这表明这团气体仍然云仍然没有被黑洞吞噬。
2014年7月,科学家一直在寻找G2气体云的变化,天文学家通过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阵列对其进行了跟踪,结果发现黑洞周围出现了新的气体被吞噬的信号,确认有物质落入黑洞之中,但并不是G2气体云。科学家还探测到黑洞吞噬气体产生的强大辐射流,但在最新的观测任务中,G2气体云最终被确认没有被银河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吞噬,非常意外地从黑洞口中溜走。
对此,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银河系中心组成员安德烈·盖兹等人认为这可能是黑洞的一次“失误”,G2气体云成功避免了成为黑洞的盘中餐。安德烈·盖兹还发现G2气体云仍然以之前的轨道运行,并没有受到黑洞的影响。科学家推测气体云附近可能存在另一颗恒星,黑洞的引力对这颗隐藏的恒星产生了影响。事实上银河系内许多恒星都以双星的形式存在,只不过太阳比较例外,而且在其他星系中双星系统也是比较常见的。
科学家使用莫纳克亚山上的凯克天文台对气体云进行了观测,该天文台的自适应光学系统能够调整大气湍流产生的干扰。安德烈·盖兹认为银河系中央附近的恒星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大部分都是双星系统,可能有许多恒星被我们忽视了,当恒星通过黑洞附近时,被黑洞的引力捕捉到,而G2气体云则幸运通过了黑洞附近。科学家认为黑洞是宇宙中神秘的天体,由此我们开始了解黑洞运行的方式。
其实我好想知道为什么能逃掉......但是文章没有说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哭
【科技讯】8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宇宙之中除了地球存有生命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生命呢?这一直是科学家长久以来重点探索的课题之一。据尼尔斯-波尔协会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宇宙中存在着已进化数十亿年比地球人类更先进的外星文明。这项最新研究表明,120亿年前宇宙婴儿期的早期星系进化比之前科学家预想的更快,这意味着宇宙早期历史中潜藏着可以孕育生命形式的行星。 

一颗巨大球状发光气体恒星通过熔合氢和氦成为较重元素产生能量,当没有更多的能量被萃取,恒星就死亡,并向太空释放灰尘气体云。这些较大的灰尘气体云在一个巨大宇宙周期中,将压缩并循环成为新恒星。
新生形式的恒星具有高含量的较重元素,远超出之前科学家的预期,每一代的恒星形式越来越多的较重元素和金属物质。众所周知,较重元素(尤其是碳和氧)是形成行星和生命的必要条件。
研究人员认为恒星需要数十亿年才能形成,同时,星系拥有大量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但是来自尼尔斯-波尔协会的最新研究显示,对于一些星系它们的形成时间会更短一些。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波尔协会黑暗宇宙中心的乔安-费恩波教授解释称:“我们对早期宇宙的10个星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这些星系的光谱,我们观测发现这些星系释放的光线需要100-120亿年才能抵达地球。我们认为这是一些相对原始、且缺少较重元素,但观测结果令我们惊奇的是一些星系中含有气体,且拥有大量的较重元素。其气体富含程度与太阳系相近。”



【SpaceX公司重新在火箭发动机上设置了矢量推力点,能够控制火箭的下落速度,并最终降低到2米每秒】据国外媒体报道,SpaceX公司计划在下周进行一次尝试,让已经起飞的火箭降落在海上移动平台上,“猎鹰”9号火箭的第一级发动机将在起飞完成工作后实现自主降落,目前SpaceX公司正在进行相关测试工作。“猎鹰”9号火箭的发射任务本应该在去年12月中旬进行,最后被推迟到1月6日进行,“猎鹰”9号火箭第一级发动机有14层高,能够为火箭提供每秒1英里的飞行速度,在发动机工作结束后将通过返回装置降落在移动海上平台上,这是SpaceX公司今年第一次重要的尝试。
SpaceX公司此前已经展示了在海上移动平台的软着陆技术,其实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与传统的陆地着陆场不同的是,海上移动平台降落需要更高的精度,而且海面不太平稳,对火箭第一级返回而言是个不小的难度。SpaceX公司在6日的发射中计划向空间站运送物资,仍然使用龙式宇宙飞船,去年9月,龙氏飞船已经将5000磅的货物运送到国际空间站,本次任务除了常规货物补给外,还增加了测试“猎鹰”9号火箭第一级发动机返回的软着陆技术。
为了帮助稳定“猎鹰”9号火箭的第一级发动机,SpaceX公司需要为第一级发动机准备额外的燃料,以供其垂直返回使用。为此,SpaceX公司重新在火箭发动机上设置了矢量推力点,能够控制火箭的下落速度,并最终降低到2米每秒。根据SpaceX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火箭的第一级返回精度可控制在10米之内,满足在海上移动平台上着陆的能力。
SpaceX公司开启了研制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时代,以往的火箭属于一次性的产品,发射后几乎没有回收利用,“猎鹰”9号火箭的第一级发动机不仅能够自主返回,还能重复使用,这也是太空商业化后一大进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行星和空间科学教授威廉•纽曼认为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能够降低太空任务的成本,以后进入轨道的载荷能更加便宜,大幅度削减运输成本。在接下来的一年中,SpaceX公司计划再进行一次这样的发射,测试火箭可重复使用的性能。
【研究人员称,土卫六或成为未来人类理想殖民地。】太阳系所有的卫星几乎都有着贫瘠的表面,但土星的巨大卫星土卫六却是例外,它拥有许多巨大的湖泊和许多山脉。
土卫六的大气与地球大气相比拥有更多的氮,但它的表面却与地球千差万别。它的湖泊是甲烷湖,阴暗的天空呈现褐色,永远都没有阳光也看不到星星。
被云雾笼罩的土卫六表面对我们来说一直都是个谜,直到惠更斯号探测器在2005年降落到它的表面。惠更斯号发现土卫六的湖泊和海洋中含有的天然气和液态烃,是地球储备的数百倍。
Arthur C. Clarke把土卫六视作未来“太阳系的工业中心”,而自称太空技术专家的Robert Zubrin把它称作“太阳系内人类殖民最舒适的地外星球”。
土卫六至少有一座活火山喷发出水冰而不是岩浆,而且在表面或许还有一片水和氨水构成的海洋。水能够产生用于呼吸的氧气,而氮、甲烷和氨水能够用于为作物施肥。至于飞行,土卫六的大气如此浓厚甚至于都不需要飞机,人类就能够像飞一样在空中翱翔。
想法还是不错的,不过你能不能把地球上的破事先搞完了【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