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中外电视剧,电影都会提到穿越,也就是通过偶然,或者是人为的方法回到过去或者去到未来。那么,问题来了,他去到的,真的是我们的过去或者未来么?
量子物理中有说到,我们的现实通过各种可能性作为波逐渐减弱直到确定一点。那么,假设我们回到了秦始皇登基那一瞬间,把秦始皇杀掉,然后自己当上皇帝,会怎样呢?难道因为这个原因会导致所有历史改变然后你消失?不,你可以安安稳稳当你的皇帝,而且历史会从这里开始改掉。在这一段开始也说了,现实通过各种可能性作为波逐渐减弱直到确定一点,本来,秦始皇登基这个就是一个波减弱后确定的事实,但当我们到了秦朝,从那一刻起,因为你本来是不属于当时那一时刻的事实,但现在你却存在于那里,也就是说你的到来改变了波的确定点,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你原来世界的平行世界。当然啦,这些都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关于这个里面的相关理论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去查一下平行宇宙理论。
我写的这个也许会有很多写的不恰当的地方,希望各位大大可以点出来#11t
穿越什么的果然还是不可能吧,"把时间倒回去"甚至没有"把粒子的状态倒回去"这件事更现实...嘛,本来时间就不是有实体的物理概念,也不是很本质的东西,只是人类发明的测度工具而已...这个工具粗糙得会在相对论速度下失效...
所以真要实现'时光倒流'的效果,不如让accelerator把世界上所有力改成反向...
反正动量定理f=d(mv)/dt在每个已知的物理学框架下成立,所以有
-f = d(mv)/d(-t),也就是F = d(mv)/d(T),(F,T是新世界的物理量) ;推而广之有,所有力乘以-K,就等效于时间以-K倍速倒流..
当然..要严肃考虑这个问题的话,人体也是新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记忆也会被消除...
额,,要更严肃考虑这个问题的话,假设accelerator只在一个半径K*t*c的范围内发动能力...那人站在范围之外也是可以不受影响的,假设我们不承认超距作用的话...
不过一旦完事儿后人以光速飞回来,那飞行的时间为K*t,又正好和T抵消...貌似白干了 = =
[查看全文]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这个东西。。。感觉很有趣,于是就像用银子买,几经周折,得知貌似要很贵,而且是外国的,很想自己做一个,没有图纸,不知道原理。。。。。求助各位大大,小弟在这里感激不尽了~~~

本帖最后由 轻舟过 于 2013-5-26 13:31 编辑
引自果壳网:http://www.guokr.com/article/205957/
空气阻力可以救命
长久以来,许多人都认为从摩天大楼上掉下来的硬币如果砸到人身上会要了他的命。他们的理由就是自由落体定律: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落的物体一直在加速,只要下落距离足够长,硬币总会达到使人致死的速度。然而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其实答案是……卖个关子在这里先不说。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考虑平时做题目从不考虑的空气阻力,空气阻力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通常的低速情况下,空气阻力自然是可以如计算高中物理题一般忽略不计;然而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例如研究摩天大楼上掉下来的高速下落的硬币、或者是从特别高的地方跳下来企图获得极高的速度穿越时(没错,我在说《黑衣人3》),空气阻力则不可忽略,他们甚至会大到成为决定最终运动状态的关键因素。在高速情况下的空气阻力的公式如下:其中 ρ 为空气的密度; C d 为阻力系数,它非常依赖于物体的形状; A 为物体的横截面积, v 是物体相对于空气的速度。从空气阻力的表达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速度越大,空气阻力也就越大。然而空气阻力也不会无限制地增大,当空气阻力大到与重力 G = mg 相等时,物体的受力就平衡了。于是此时物体不再有加速度,将稳定地以这个速度匀速下落,这时的速度被称为收尾速度 v 0 ,它的大小可以通过 F d = G 求得:这种由空气阻力与重力平衡的匀速下落实际上非常常见:通常的雨滴,下落到地面上的时候,都是匀速的。而雨点越小雨滴飘落得越慢这一生活经验,也正可以由上式中 v 0 与 m 的 1/2 次方成正比得到解释。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上来,硬币最后的收尾速度是否会对人体造成足以致命的伤害?让我们代入硬币的具体数据来计算一下。以 1 元硬币为例:它的质量约为 6.3g,直径 d 约为 25 毫米,厚度 h 约为 2 毫米。通常温度压强下的空气密度 ρ 为 1.2 kg/ m 3 ,我们设它是恒定的。阻力系数Cd在硬币的圆面水平下落时为 1.15(见参考文献[3]),而在硬币的圆面竖直下落时没有确切的数据可以查询,但是也约为 1。代入这些具体数值就可以分别计算硬币的圆面水平和竖直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作为其最小值和最大值,得到结果:也就是说不论硬币从多高的地方掉下来,最终的速度也不会超过 45.4 m/s。真实情况下,硬币下落时会在空中翻滚,因此可以认为真实情况下硬币的收尾速度是介于以上面两种情况之间的。极限速度不是致命速度
让我们来考虑最极限的情况,最大的收尾速度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致命?为此我们需要估算一下这么大的速度的硬币砸到人身上时,人所受的力及压强。用动量定理可以做一个很好的估计:一般而言,硬币与人体皮肤作用的时间为 10ms 量级(详见参考文献 [1] ),因此 F ≈2 9N。如果假设硬币与人体皮肤作用的面积为硬币厚度 h 的平方那么大,即 4 mm 2 ,则人体受到的压强为 P ≈ 7.2MPa。这么大的压强会不会死人呢?按照参考文献 [1] 中的说法,人体皮肤所能承受的压强为 P = 20.89±4.11MPa,高空坠落的硬币产生的压强比这一极限压强还是小很多的。由此看来,高处落下的硬币基本是不会致命的啦!事实上,美国的一位物理教授 Louis Bloomfield 还曾经做过实验来证明高空落下的硬币并不那么可怕。他在一个氦气球中安装了一个硬币发射器,然后将这个气球升到数百英尺的高处( 100 英尺约等于 30 米),按下遥控装置让发射器每次放下一枚硬币,然后 Bloomfield 教授试着伸手去接,由于他自己运动神经比较菜(教授自己的说法),他一枚硬币也没接住,反而被砸到了下巴,“就像被一个小虫咬了一口的感觉”。最后他总结到,虽然摩天大楼高达几百米,但硬币的收尾速度终究有限,高处掉下来的硬币,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当然高处掉落的硬币也有可能砸到敏感部位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受伤。他同时指出,如果高空落下一支流线型的小物体,比如头朝下的圆珠笔,那被击中的人可就惨了,应该跟“膝盖中了一箭”差不多。不过想让圆珠笔头冲下竖直落下并不容易,通常圆珠笔都是会翻滚的(不过还是很危险)。所以,行走在都市中摩天大楼中间,我们不必担心偶然落下的一枚硬币击穿头颅“带走”了自己。即便如此依然不建议大家站在大厦楼顶随手扔东西。

记得有一个实验,是将一块銣磁铁投入一根铜管,铜管产生的感应电流使得磁铁受到极大阻力,最后变成匀速下落的样子
那么撸主想了,如果铜管按同样的速度匀速上升,那磁铁就相当于悬浮在搬空了吧?能不能设计一个在局部等效成匀速上升的铜管的机械装置,使得磁铁一直保持悬浮呢??
第二个问题是,由于磁铁受到向上的阻力,那根据牛3定律铜管也一定受到向下的阻力。假想磁铁向上运动,受到向下的阻力,那么铜管会受到向上的力,如果磁场够强或运动够快的话,就可能抵消掉铜管的重力~~ 能不能设计一个在局部等效为匀速上升运动的(电)磁铁,使得铜管(带孔的、不含铁钴镍的其他金属)一直保持悬浮呢??
哎,一年半之后的今天,一个类似的idea被实现了,可惜不是我。
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 ... rst-real-hoverboard
[查看全文]
光可以理解为由光子组成(波粒二象性),光子在以光速运动下是有质量的。E=mc^2, E=hv,m=hv/c^2.
影子不是实体,只是光被遮挡以后形成的,谈不上质量。
[查看全文]
Elizabeth 发表于 2012-10-3 03:51就是说……黑洞是一直存在在固定一点的,还是说持续存在但是可移动,还说是在时间上不连续,在空间上也跳 ...
您的问题是个好问题,可惜的是我们人类科技水平非常有限,对太阳了解都甚少,何况黑洞。目前关于黑洞的都是理论,相位猫的回复是对宇宙中大部分可见星体而言,但黑洞很难说。时空轴的理论也只是上世纪闵科夫斯基〈爱因斯坦的恩师,ETH的数学教授〉提出,爱因斯坦同志在相对论中使用了这一四维系〈量子力学前的力学是分析力学,使用的坐标和实坐标不同,是依据自由度给出的描述可能轨迹的量度〉。在近现代物理中并不考虑物体实际具体运动状态和物体与坐标的相对运动状态。
按照鄙人自己〈和鄙人好友〉的观点,宇宙就是整个复平面,黑洞就是无穷极点,以上~
[查看全文]
相位猫 发表于 2012-10-3 09:39初中的时候同学在看动漫打游戏,我在看解剖学和微生物学,高中时同学在打游戏看小说谈恋爱,我在看天体物 ...
这个…记忆是不连续的,不连续的怎么会可积呢〈炸~〉。说笑停止…最重要的是保有一颗不断求索的心,忘记很正常,我们学识渊博的凡尔纳都是靠做知识卡片写作,何况我们…虽然鄙人一心想穿越到汉代解剖一下许慎同志的大脑,9000个单字什么的真心不是人能记下的…不过初中高中看的东西都不系统,成不了知识结构树,忘得快很正常…像欧氏平面几何,您要是开始将五公理五公设理解清楚,大部分欧氏定理都能看到后忘不了〈此人举例有些问题,请忽略〉
[查看全文]

内容简介
《费曼的彩虹:物理大师的最后24堂课》满载费曼对于人生的各种思考,也记录了他在最后旅程中对现今物理学界重要理论“弦理论”的研究。是一本心灵上与知识上同等丰富的书。侧写现代爱因斯坦、二十世纪传奇物理学家费曼人生最后几年的故事。一九八一年冬天,一个正努力寻找自我定位的年轻物理学家,与来日无多的物理大师费曼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深入对话。在关于科学、关于人生的思索中,绽现了二十世纪传奇科学家费曼最后的智慧之光。
作者简介
里昂纳德·曼罗迪诺,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物理学博士,曾任教于加州理工学院,并任德国宏堡研究员(Alexander von Humboldt fellow)。后成为好莱坞剧作家,创作了《星舰迷航记:银河飞龙》(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以及多部电视影集剧本。他的第一本书、介绍几何学入门的《欧几里得之窗》,已有八国语言译本。
以上内容引述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