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wuhello
Fred Wilson:我对用“InvestorRank”算法对顶级VC进行排名的一点
展开Biu

编者按:本短文由Union Square的Fred Wilson撰写,他简要谈了一下上周最新出炉的顶级VC榜的排名算法“InvestorRank”。

上周,风险投资机构General Catalyst的Chris Farmer采用新的“InvestorRank”(类似Google的Page Rank)的排名算法对世界顶级VC进行了最新排名。他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参与一家优质公司的第一轮融资,那么你就获得了“InvestorRank”的提升,而如果你是接力其他VC进行的投资,那么你的部分“InvestorRank”则会被转移给前面投资的VC。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评估早期风险投资的方式。因为早期风险投资者的最大目标就是参与优质公司的首轮融资并促成日后更大VC的跟进。这是我做风投所学到的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我所参与创办两家VC时用到的理论。

我还没有具体研究Chris的数据,所以还无法对他提出的最新排名榜单给出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让我作为有限合伙人加入对VC的投资的话,他的“InvestorRank”排名算法将是我做出决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投资回报非常重要,但是它更多的是反应的过去,过去的回报情况并不一定预示着将来的回报。而更为重要的是团队,战略和抢到首轮优质投资和让其他VC跟进投资的能力。在这方面来看,很显然InvestorRank是一个不错的可以量化指标。

该贴已经同步到 nekor的微博

[查看全文]
xiaowuhello
做一个Paul Graham机器人
展开Biu

如果你看过Y Combinator创业孵化班全景揭秘,或者从其他什么渠道了解过,你就知道YC在接受创业公司面试时,时间是10分钟,并且一般都不到10分钟,在这期间,Paul Graham会问一些几乎每个创业者都会被问到的经典问题。

今天有人写了一个测试版的机器人程序,让机器人代替Paul Graham来问这些问题:

(defparameter *phrases*

'("Who needs it?"

"Who uses it?"

"Who *really* needs it?"

"What problem does this solve?"

"Does that problem *really* need to be solved?"

"What is the worst problem in your life?"

"In any given day, how many people use it? Do they return?"

"What do you do for them once they get to your site?"

"Why do they need you? What's special about you?"

"Beat a chicken and egg problem with a tiny subset of the market that's small but *driven*."

"No, who *needs* it?"))

(defun random-elt (seq)

(elt seq (random (length seq))))

(defun answer (prompt)

(declare (ignorable prompt))

(random-elt *phrases*))

但是我想每个创业者都应该用这些问题问问自己:

谁需要它?

谁使用它?

谁“真的”需要它?

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真的”需要被解决么?

你生命中最坏的问题是什么?

平时有多少人使用它?他们会成为回头客么?

他们到你的网站上之后你能为他们做什么?

为什么他们需要你?你有什么特别的?

事情没有绝对的,除了这些问题,你可能还有5个问题会被问到

Good Luck!

该贴已经同步到 nekor的微博

[查看全文]
xiaowuhello
调查:能够在微博上获得产品公司回复的用户更愿意消费
展开Biu

你要是给你关注的产品公司在微博上留言获得了回复,会不会更愿意购买他们的产品呢?现在至少一项针对Twitter用户的调查得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Twitter问答搜索服务inboxQ在针对2049名Twitter用户进行调查后发现:在获得了产品公司回复的情况下,64%的受访对象表示会更愿意购买该公司产品,24%则表示不影响其购买意愿,仅有12%表示会更加不愿意购买。

另外,受访对象还表示获得了产品公司的回复后,他们会更愿意关注该公司:59%的人表示更愿意关注,29%表示不影响,12%表示更不愿意关注。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产品公司更愿意对粉丝数量高的用户进行回复:粉丝数量超过100的受访对象中有41%的人表示收到过产品公司的回复,而粉丝数量低于100的,该比率则下降到了21%。(可能是公司认为粉丝数量太少回复宣传力度也不大吧)

不过不论如何,这一调查都证明了如果你是一家产品公司的社交网络管理人员,去真诚的回答用户问题总是有好处的。

那新浪微博腾讯微薄等是不是也是类似的情况呢?

ViaTC

该贴已经同步到 nekor的微博

[查看全文]
xiaowuhello
创业公司基因组报告的精华部分
展开Biu

创业的朋友们有没有想过是否会有一个创业公司成功的公式?现在就有4位创业者联合发布了这样一份创业公司基因组的报告——到底是什么使得硅谷的创业公司会成功,什么又会降低其成功的概率呢?

4位创业者(Bjoern Herrmann,Max Marmer,Fadi Bishara和Aleksandra Markova)总共收集了超过650家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数据才得出这样一份基因组报告。

此外,他们的这个项目还得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的支持,希望能够创建一套新的更好的理论通过考察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一般门槛和发展进程来更加有效的评估这些创业公司。

以下为该基因组报告中列出的14个创业公司最有趣的趋势,有许多还会令你大吃一惊:

1.善于学习的创始人更能成功:那些拥有良好的导师,有效的数据监测体系和善于学习的创始人的创业公司所能拿到的投资是一般公司的7倍,其用户增长率也会快3.5倍。

2.那些pivot(变革方向)过一到两次的创业公司能拿到的投资是从未Pivot过或者Pivot超过两次的创业公司的2.5倍,并且用户增长率也会快3.6倍,而且其在冒然拓展方面的 概率也会小52%。

3.许多投资者投给那些还未到达problem solution fit阶段(具体指找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阶段)的创业公司的资金一般是其真正需要的2到3倍。另外,尽管有指标显示单个创始人团队和那些没有技术性共同创始人的团队的成功可能性更低,有许多投资者也会对他们进行过度投资。

4.投资者手把手的对创业者进行帮助几乎对创业公司的运营 情况没什么影响或者影响不大。不过合适的导师能够大大的影响一个公司的融资能力。(不过这并不等于说投资者对公司的估值和收购没有重大影响)

5.和有2个创始人的创业团队相比,单个创始人的团队通常要花3.6倍更多的时间将公司带到快速发展阶段,另外他们Pivot的可能性也要比双创始人团队小2.3倍。

6. 业务型创业团队在发展销售型创业公司的成功可能性上要比发展产品型创业公司的成功可能性高6.2倍。

7.技术型创业团队在发展没有网络影响的产品创业公司的成功概率上要比发展有网络影响的创业公司的成功概率高3.3倍。

8.一个既拥有技术创始人又拥有业务创始人的创业团队融到的资金一般会比起纯技术团队或者纯业务团队高30%,用户增长率也会快2.9倍,并且冒然拓展的可能性也会低19%。

9.大部分的成功创业者更多的是靠影响驱动,而非人们通常所说的经验和资金。

10.在Product Market fit阶段(具体指的就是你生产多少产品,消费者就买多少产品,你增加多少服务器,用户就会增加多少的这样一个阶段)到来之前,创始人通常会高估IP的价值超过255%。

11.创业公司证明产品的市场的实际时间通常是创始人起先预计的2到3倍,另外这种创业前对市场开拓所需时间的低估也正是后来创业者冒然拓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12.还没有融到资金的创业公司通常会高估其市场价值超过100倍。

13.冒然拓展是创业公司失败的一个最为普遍的原因之一,由于快速拓展的时机并不成熟使得他们失败。

14.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生意规则,B2C对B2B已经不再是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一个有意义的领域了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4种主要不同类型的创业公司,它们在顾客获取,时间,产品和市场,团队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行为。

希望以上这份创业公司基因组报告的精华部分能够帮到创业的朋友们,增加创业成功的概率。

另外,点击此处可查看完整版的报告。

ViaTC

该贴已经同步到 nekor的微博

[查看全文]
xiaowuhello
亚马逊2天内销售0.99美元Lady Gaga专辑损失近320万美元
展开Biu

对于Lady Gaga的粉丝来说,圣诞节似乎提前了,因为亚马逊在周一和周四以0.99美元的价格销售Born this way专辑。

Billboard的消息来源称截止周五,该专辑一共卖出44万份,几乎所有的都是0.99美元版本(他们同时提供另一价格更高版本)。

那我为什么说亚马逊损失320万美元呢?一起来算一算:在iTunes上这张专辑的价格是11.99美元,根据零售商可以拿30%提成来算,亚马逊每销售出一张专辑,需要向环球音乐集团支付8.39美元(70%),所以每销售一张专辑,亚马逊就损失7.40美元(8.39-0.99),那么乘以430000张(还有1万张是更高价格版本的),一共就是318万美元。

但是这损失真的是损失吗?这0.99美元的促销带来了更多的流量与曝光,可以用来推广新产品:云存储和云播放器。Google已经发布了他的云音乐服务,苹果音乐帝国也已经初现,考虑到这次促销带来的媒体效应,不难想像给亚马逊的产品带来了同等价值的回报。

另外,亚马逊是一个电子商务巨头,它要考虑到还有每位消费者的平均消费。

在MP3市场领域,亚马逊同样需要提高市场份额,而价格战正是它的有力工具,尽管这一部分不会带来很大收入,但是却能够通过便宜的专辑去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该贴已经同步到 nekor的微博

[查看全文]
xiaowuhello
Kick to Pick:一款帮助肚子里的婴儿自己给自己取名字的应用
展开Biu

看来,应用真的不需要技术有多强,重要的是有趣,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一款名叫Kick to Pick的应用就是这一类,它允许用户还未出生的小孩自己给自己起名字。

应用的使用非常简单,装好后,将iPhone放置在大肚子上,然后其中内置的加速仪就会感知婴儿的动作,并从其丰富的名字库中挑选出一个名字,就像是婴儿自己选的一样。

据悉,该应用由Nathan Parks开发,目前售价0.99美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此下载。

考虑到其新奇有趣,估计会火,很有可能会赚疯。你觉得呢?

ViaThenextweb

该贴已经同步到 nekor的微博

[查看全文]
xiaowuhello
Peter Thiel:一起来看看这些打算从名校辍学创业的人都是什么
展开Biu

此前我们曾报道过Paypal教父 Peter Thiel将拿出200万美元挑选20个20岁以下的年轻人辍学创业(包括团队共24人,每队10万美元,共2年)。近日他已经正式完成了挑选过程,我们来看看这些被选中的人的背景吧:

生物技术领域

Laura Deming

目标是至少延长人类的寿命几个世纪。12岁时开始在一家生物老龄化现象研究所工作,14岁时被MIT 录取;今年17岁,正计划通过打破传统古板的研究资助模式来变革当前的研究惯例。此外她还计划大规模商用抗老研究成果。

Alexander Kiselev

19岁的莫斯科移民,希望通过创造更为廉价的科学工具来使实验成本更加便宜因而更快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他的第一个项目将是开发一套更为廉价的液相色谱仪。

Darren Zhu

已经在包括分子自旋电子学和治疗性药物开发等多个尖端科学领域做过研究。最感兴趣的是合成生物学,希望从耶鲁辍学后能够制造出一台诊断性生物传感器。

职业发展领域

Daniel Friedman,Paul Gu和Eric McKay

3人都对怎样以信息武装人们从而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定充满了激情。希望能够借助他们在数学,程序和社会企业方面的才能创建一套更好的基于对等评估体系的高效人才招聘流程。

Dale Stephens

从小在家接受教育,希望创建一个叫做RadMatter的平台来变革人们传统使用的培养和展示人才的方法。今年19岁,成长的大部分岁月中他都是一个不受传统约束,特立独行的人。

经济和金融学领域

Jeffrey Lim

从MIT辍学后,他希望自己能够创建一套技术来帮助人们自我组织起来解决社会问题,他对怎样更好的保护人们的财富不受通货膨胀的侵害尤其感兴趣。

Faheem Zaman

5次SAT测试,5580分。由于认为贫穷国家的存贷非常困难,他希望能够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引入移动支付系统来逐渐取代银行的地位。

教育领域

Nick Cammarata和David Merfield

他们两人希望开发一个网上教学平台。此前Nick曾有过10年的编程经历,并且为微软,斯坦福,Mozilla等著名公司和机构工作过,而David则设计过上百万人使用的网络界面。

Andrew Hsu

10岁时开始在病理实验室做实验。12岁时被华盛顿大学录取,随后很快获得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3个专业的学位。早先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神经学博士,现在已离开创办了自己的实验室Airy Labs。

John Marbach

有多年的网络营销经验,高一时曾创办过一家度假租赁网站。现在希望通过网络视频和移动应用来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

能源领域

Tom Currier

9岁时开始创业,对企业家精神,成本减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特别感兴趣。2年前与他人共同创办Black Swan Solar机构以加速推广一项双轴光电追踪模块发明。

Jim Danielson

致力于为电动汽车创造一款动力更强效率更高的发动机。过去的成果包括已经为保时捷924S设计过电能驱动,目前与他人共同创办了一家名叫Makt Systems LLC的公司以加速其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Eden Full

19岁,拥有一家太阳能创业公司Roseicollis Technologies,15岁时就开始创业。

Sujay Tyle

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学生之一,对研究廉价生物燃料非常感兴趣,11岁进入实验室工作,09年赢得国际可持续能源奥林匹克竞赛大奖。

信息技术领域

James Proud

9岁自学编程,曾经为可口可乐,环球音乐等公司开发过产品。高中毕业后,决定创业,成立了GigLocater.com,帮助音乐爱好者找到更多的直播音乐节目。

Christopher Rueth

他认为完全自由上网是一项基本的人权。高中时曾创建一个网站协助同学逃避网络监控。

Ben Yu

刚刚攀登完乞力马扎罗山归来。希望接下来从哈佛退学后能够创建一个完全革新比价方式的电子商务网站。

Sebastien Zany

致力于实现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帮助人们在移动设备上更好的使用信息流的最大潜力。

残疾领域

Gary Kurek

过去4年来一直在致力于为残疾人开发辅助移动设备,今年19岁。

机器人领域

David Luan

6岁时来到美国,3年级时开始学习大学课程,12岁时获得计算机科学证书。在Andover和耶鲁期间,他总共已研究机器人5年了。希望将来能够开发出一款家用机器人。

太空领域

John Burnham

就如同当初的从发现美洲大陆到加州淘金热一样,他认为征服太空的关键就是从太空获取珍贵的资源。他希望自己能够使用Peter Thiel资助的这笔资金来开发出可以发掘太空资源的技术。

Viafastcompany

该贴已经同步到 nekor的微博

[查看全文]
xiaowuhello
DryerBro:一款及时通知你什么时候洗衣机停了的应用
展开Biu

智能手机的应用已经逐渐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铺开了,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款能够在洗衣机洗完衣服后及时通知你或者你的室友的应用DryerBro

该应用的使用非常简单,设置好你想要发出通知的几位联系人,然后将iPhone或者iTouch放在洗衣机上,洗衣过程一完成,你设置好的几位联系人就会收到通知信息(SMS,email或者电话),然后他们也可以赶快开始洗自己的衣服了。

该应用开发者Eric Kerr说:他们总共有11个人住在一起,然后大家都想在周末洗衣服,所以开发了这样一个更方便的通知应用,以保证不会浪费太多的空闲时间。

那这个应用会不会有前景呢?

ViaTC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该贴已经同步到 nekor的微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