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nk 电子书阅读器出来的时候被讨论了一阵子;平板电脑热潮开始的时候又被讨论了一次,教科书的电子化和电子书包似乎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可是虽然技术都在,却一直没有要成真的迹象。韩国打算在这方面用力地向前推进一步,在本周宣布了将投入二十亿美元发展数字化的教科书,并颇有野心地预计在 2015 年时逐步取代纸本的课本。所有的教材都将放在云端,学生除了在平板上学习传统的课堂内容外,也可运用多媒体加深学习印象。该系统同时可以让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就学的学生在家也可以跟上进度 -- 所以以后生病就不是考试考差的理由了。
电子书包要成功需要的因素非常多,但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质量,以及硬件的成本不会成为学生和家长的负担。韩国这次的计划如果成功,对教育来说具有颠覆性的意义,也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参考对象,只是我们更希望看到政府能加快自己的动作,毕竟教育决定了国家的竞争力,这一轮输掉了可是会差相当多的呢!
[查看全文]
该贴已经同步到 RadiationTeam的微博
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
1 下载Android SDK
http://code.google.com/android/download.html
这是官方网址,进入后跟着流程走,选择适合于自己平台(这里是Windows)的SDK包下载。下载后直接解压就可以使用了。
为了在DOS控制台中直接使用SDK的工具,可以将SDK的目录添加到Windows的path环境变量中:在桌面上右击“我的电脑”,依次点击【属性】>【高级】>【环境变量】。双击【系统变量】里面的Path项,将Android SDK中tools目录的完整路径添加到这里。
2 下载JDK6
http://java.sun.com/javase/downloads/index.jsp
下载并安装Java开发包。
3 下载Eclipse3.4.1
http://www.eclipse.org/downloads/
在“Eclipse Packages”标签页中选择“Eclipse Classic3.4.1”进行下载。这是目前最新的版本。
对于Eclipse来说,直接解压之后就可以使用。
4 下载Eclipse的Android ADT插件
许多教程在这一步都是通过Eclipse自身的update功能进行下载:
启动Eclipse,选择【Help】 > 【Soft Updates】 > 【Find and Install…】
选择“Available Software”标签页,点击【Add Site…】按键。添加update站点:https://dl-ssl.google.com/android/eclipse/
这时窗口中新增了“https://dl-ssl.google.com/android/eclipse/”项,选中该项,点击【Install…】按键即可下载。
注:许多国内的网友都无法完成这样的升级,通常是进行到一半就没有任何反映了(其他插件,例如pydev也是这样)。
没关系,我们直接到Android官网去下载这个ADT插件:
http://code.google.com/android/adt_download.html
下载完成后解压,将“features”和“plugins”目录中的文件拷贝到Eclipse的对应目录中就可以了。
重启Eclipse,进行Android SDK设置:
选择【Windows】 > 【Preferences…】打开编辑属性窗口
选择Android属性面板
加入Android SDK的目录(点击【Browse…】进行选择,这里是“android-sdk-windows-1.0_r1”所在的目录)。
设置Eclipse的Java JDK属性设置
选择【Window】>【Preferences…】打开编辑属性窗口
选择Java属性面板
选择Java编译器为6.0
点击Apply,和OK。
注:这是大多数教材提到的步骤。可是很奇怪,在我安装的时候并没有经历这样一个步骤(实际上,根本就没有“Java编译器为6.0”这个选项)。
我这里的Eclipse版本为最新的3.4.1,可能与它有关。
创建一个Android工程
搭建好开发环境之后,我们来创建一个Hello World工程,体验一下Android的开发。
1 选择【File】>【New】>【Project】
2 选择【Android】>【Android Project】,点击【Next】
3 创建一个新的Android工程
Project name(在计算机中存储工程的目录名): HelloWorld
Package name(包名,请参考Java相关的概念): com.china.hello
Activity name(UI界面窗口的类名,从Activity继承而来): HelloChina
Application name(应用的标题名字): test Android
这样一个Android的工程就创建完毕了。
在Package Explorer窗口中选择【src】>【com.china.hello】>【HelloChina.java】文件,编辑代码:
package com.china.hello;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widget.TextView;
public class HelloChina extends Activity {
/** Called when the activity is first crea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main);
TextView tv = new TextView(this);
tv.setText("helloWorld");
setContentView(tv);
}
}
运行
在“Run As”窗口中选择“Android Application”,过一会儿就会出现图1所示的模拟器窗口:
图1 Android模拟器
点击模拟器中的“MENU”键解锁,我们的程序就出来了,见图2。
图2 helloworld程序
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此贴来源:http://hi.baidu.com/zhao_gw/blog ... 12ff9bb901a017.html
[查看全文]
该贴已经同步到 血のばら的微博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4MzYxMTY0.html?firsttime=129
[media=x,500,375]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4MzYxMTY0.html?firsttime=129[/media]
[查看全文]
[media=x,500,375]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wOTU4NzYw.html?firsttime=39[/media]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wOTU4NzYw.html?firsttime=39
[查看全文]
见过太阳能发电的笔记本,见过脚踏发电的笔记本,甚至还有手摇发电的笔记本,现在可以通过打字来发电的笔记本也即将出现!聊聊天、动动手指头即可为笔记本供电,永续电池和自供电的便携电子设备将不再是梦想。
近日,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发表了一项技术突破,研究人员首度将压电薄膜(piezoelectric thin films)转换机械压力为电力的功能特征化。这听起来很像是科幻小说里头的故事,但是事实上这一技术最终可能使得人们只需要打字即可为笔记本供电。
压电材料是一种可将压力转换成电力的物质。早在19世纪人们就发现了压电效应,所谓的压电效应就是指在受外力作用发生机械应变时,在晶体中诱发出介电极化或电场的现象,或者说是在这种晶体加上电场使晶体极化,而同时出现应变或应力的现象。
压电打火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打火时,首先受压缩的弹簧瞬间推动圆柱形的击锤,撞击点火器底部的压电晶体组使其出现一个瞬间高电压,电压被引向丁烷气体的出口并在其上产生放电火花,同时点燃在下压弹簧时被同时释放的丁烷气体。论文的共同作者马杜·巴斯科兰(Madhu Bhaskaran)说道,离散的或块状的压电材料(比如晶体、陶瓷)已经被人们彻底得研究了,但是对于压电薄膜研究算是比较新颖的。
科学家现在已经能够测量出压电薄膜涂层所产生的能量大小。“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薄膜涂层,因为我们相信这是唯一有可能实现将压电技术与现有电子科技整合的方案,”巴斯科兰说道。
她还指出,利用压电纳米材料来采集能源的概念已经被证实,但实现该架构的过程会很复杂,而且不太适用于大量生产。“压电技术还能整合到慢跑鞋中来为手机充电,或是让笔记本电脑在使用者打字的过程中获得电力,甚至还能将人体的血压转换为心律调整器的供电来源。这一技术基本上可是说是创造了一种永久性的电池。”
目前,该技术主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结合压电性纳米材质和薄膜技术成本与尺寸。这些技术一旦获得突破,以后我们边打字边充电的愿望就很有可能美梦成真,这就能够避免各位童鞋带着笔记本外出却找不到插座的尴尬。
[查看全文]
该贴已经同步到 RadiationTeam的微博
支付宝开始向手机端扩展领土,这次开似乎支持手机条码支付,商户只需要四步就可以完成付款:第一步商家登陆网站输入收银金额;第二步,用户打开支付宝客户端,选择条码支付;第三步, 商家扫描手机条码;第四步,用户确认付款。手机条码支付不需要手机的额外改造,只需要下载安装客户端,就可完成线下消费,比如去超市买可乐,Android、iPhone、 Symbian三大智能机系统已经开始支持。
比较麻烦的是在扫描的时候可能会耗点时间,另外条码的扫描处理速度也会影响付款时间,但这样子可以省去找零钱的麻烦,也不错,不过如果未来能够和NFC结合,那可提高支付速度;另外,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是个因素,毕竟手机丢了不好办啊。
[查看全文]
该贴已经同步到 RadiationTeam的微博
IBM 的工程师有多神?这是一群在百岁生日上还能继续为世界带来超级大改变的人啊!这次的发明,是一种新的相变内存(Phase Change Memory,PCM),这种内存的原理,是运用一种有两种形态 -- 结晶和无定形 -- 的合金做为基础,这种合晶在结晶时导电性良好,但在不定形状态下电阻就变得很高。因此只要通电改变结晶的型态,就能在这种合晶上储存数据,电阻高的不定形状态是零,而电阻低的结晶状态是一。虽然原理不完全一样,但这种合晶在效果上颇接近忆阻器,相较于现有的闪存,读写速度可以快上 100 倍,而且可以稳定地使用数百万个写入循环(闪存几千次就不行了)。
IBM 的技术还不止如此 -- 他们成功地发展了一套方法,可以可靠地在一块晶体中储存四种不同的电阻「等级」,让本来只能储存一个位,变成可以存两个,大幅提升信息的储存密度,不过就像大部份这种令人兴奋的新科技,IBM 只能给出「五年之内发生典范转移」这样笼统的数字。现在我们眼前既有答应 2013 年推出的忆阻器,又有 2016 年的瞬间内存,只要撑过了 2012 的世界末日,小弟小小的谜片收藏应该就终于有快速而安全的 SSD 可以存了吧?
[查看全文]
该贴已经同步到 RadiationTeam的微博
现在的3D产品已经很多,裸眼3D的电视,播放器也是层出不穷,不过定价都较普通产品贵,同时如何让手中旧有的机型发挥3D效果,也是个问题所在。日本的公司Global Wave推出了其Pic3D贴膜,按照其官方说法,这副"药剂"就是一贴即可达到"裸眼3D"疗效,其实,该产品的2D-3D转换并不是简单的一贴,还有Windows和iOS下的应用程序辅助才可以达到效果,下载并安装应用程序后设置使用的屏幕分辨率,并通过该应用内置的播放器打开本地/在线视频,透过贴膜就可以看到3D效果了,价方面,最便宜的iPhone/iPod Touch版本定价2000日元(合人民币160元左右),尺寸最大也是最贵的桌面显示器23英寸版本定价1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200元左右),8月份可以买得到,点进来有视频演示:
[media=swf,500,375]http://www.tudou.com/v/sN4l576iXAg/v.swf[/media]
[查看全文]
该贴已经同步到 RadiationTeam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