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软的上嘴唇
写给测试人员:不是所有的bug都需要修复
展开Biu

本文来自微软中国官方博客,原文标题为《为什么Bugs没有被修复?》,作者Alan Page是微软卓越测试工程总监,译者为卢玥俪、陆梦嫣和汪宏。

近来我遇到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会发布还有bug的产品大为惊讶。而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这些人中还有许多是软件测试人员,我本以为他们应该对此早已经有所了解。建议大家先阅读Eric Sink较早写的(但是很棒的)文章。不知道我还能对此话题有多少贡献,但我想试试。

许多bug并不值得去修复。“你这也算是测试人员吗?”,你肯定会冲我大叫,“测试人员是产品质量的扞卫者。”我可以再重复一次(如果需要的话)许多 bug并不值得去修复。“让我来告诉你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修复bug就必须要修改代码。而修改代码需要投入资源(时间)并会引入风险。这真是很糟糕,但这却是事实。有时,如果风险和投入远超过修复bug的价值,因此我们就不会被修复这些bug。

我们决定是否修复一个bug并不是,也不应该是靠“感觉”。我喜欢用“用户痛苦”的概念来帮助我做决定。我会用三个关键因素来考虑并确定“用户痛苦”:

1、严重性 —— 这个bug将产生什么影响 —— 它会让整个程序崩溃吗?它会导致用户的信息丢失吗?或者并不是那么严重?有更简单的解决方法吗?还是它仅仅是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2、频繁性 —— 用户碰到这个问题的频率高吗?它是程序主要工作流程中的一部分?还是隐藏在一个并不常用的功能中?在最常用的那部分程序中存在的小问题很可能是需要修复的,而一些不常用到的那部分程序中存在的大问题,也许我们会放在一边。

3、对客户的影响 ——如果你之前准备工作做得好,你应该已经知道你的客户是谁,你的每个客户群中会有多少(或者是你希望有多少)用户。这样你就需要判断,这个问题将会影响到每位用户一,还是仅仅一部分人。如果你能追踪出客户如何使用你的产品,你就能得到更准确的数据。

以上3点因素就构成了一个公式。给上面的每一个因素都分配一个数值范围,并且用一些计算 —— 你可以直接使用加法、乘法或是基于你的应用程序以及市场因素加上权值。打个比方,我们只需要执行加法并且对每个bug赋予10分的数值范围。

Bug #1:比如它是一个会让程序崩溃的bug(10分),它存在于程序的主要部分(10分),它影响了80%的客户(8分),因此这个bug的”用户痛苦“量值为28分,我们打赌我们肯定会修复它。

Bug #2:它仅仅是一个关于排列的bug(2分),它出现在二级窗口中(2分),这个bug所在的那部分程序只会在旧版本中被使用到(2分)。因此这个bug的“用户痛苦” 量值为6分,我们很可能不会去修复它了。

遗憾的是,很多情况并不像上面所说的那么简单。Bug #3是一个数据丢失问题(10分),它存在于一个应用程序的某个主要部分中,却只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出错(5分)(顺便提一下,数据是主观编造出的)。客户研究证明它很少会被使用(2分)。因此它的 “用户痛苦”量值为17分,这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数据,修与不修都可以。一方面,修复它所需要的投入可能并不值得,只要这个问题能够被理解,并且它没有任何盲点,不再理会这个bug很可能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微软宣布开放MSDN测试人员中心

测试人员容易遗漏一些隐藏的缺陷

测试人员如何赢得开发人员的尊重

惠普软件孙鹏专访:如何提升测试人员工..

编程对软件测试人员意味着什么?

从另一方面来看,你必须把它和系统中的其他bug进行权衡。我们在这里应用“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 如果应用程序中有太多此类中等阈值的bug,产品的质量(或者最起码,从质量的感觉上)一定大受影响。你在考虑系统中每一个bug的时候,还应该结合考虑系统中其他(已知的)bug,并且以此来分析、决定哪些bug是需要被修复的而哪些则不值得被修复。

正式发布的软件中有bug的确是一件十分糟糕的事 —— 但基于我们现有的开发工具和开发语言,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法。

补充:

写出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我遗漏了公式中的第四个因素:发布日期。临近发布日期时,这个因素在修复/不修复bug的决定中也起了关键作用。然而我并不确定它是否是第四个因素,也无法确定在临近发布时期时,修复一个bug所需要的 “用户痛苦”量值的阈值是多少。

本文来自:鱼C工作室<a href=http://www.fishc.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fishc.com/a/bianchengjiqiao/haofangfagaoxiaolv/1004.html

[查看全文]
残月翔
超级火新人【每周跟新】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小翔 于 2012-5-19 15:38 编辑

这档节目是私家车107快乐广播电台晚间的一档节目,播放时间在每晚21:30-23:00。主持人叫马丁、雪峰。本节目包括了今日头条、生活中的科技、以及互动三个板块。节目主持人风趣幽默。

这个节目倒是蛮新颖的,主要是电脑啊手机啊各种问题及注意事项等说明。学生党晚上必听……

[查看全文]
软软的上嘴唇
Facebook上市 你应该知道的七件事
展开Biu

以今日闭市值计算,FB市值将接近1400亿美元

社交网络FB的股票定价为38美元,估值为1040亿美元。技术公司的第一天平均涨幅为32%,如果FB也能按此幅度上涨,今日结束时它的市值将达到1370亿美元。

大量聪明投资者退出了

诸如Accel Partners等风投公司等正在出售大量的FB股票。今天出售的股票中大约60%来自于内部持股者,而Google2004年上市时这一数字为37%。高盛大约卖出了所持FB股票的一半,这远远超过了其当初预期数量。

若想证明其估值是对的,FB需要激怒用户

38美元的股价使其市盈率高达107倍,而苹果的市盈率只有13倍。要想大幅提高收入,两个最好的选择是要么在网站上投放更多的广告——这会激怒用户,要么找到更多的地方投放广告。

或者,做些广告之外的事

目前,FB的费广告收入是数字货币——即人们用来购买虚拟商品的FB信用币。在2012年第一季度,这一收入达到了2亿美元,约为FB总营收的18%。大概不到2%的FB用户目前在用FB信用币购买虚拟商品,这意味着增长潜力很大。

FB在广告和支付之外还有大量收入选择

根据网络浏览统计公司Experian Hitwise的数据,FB的点击量占据了美国市场9%的份额,而每个访问FB的美国人平均花费了20分钟。全世界而言,约10亿人有FB账户。投资者认为,FB可以用其他商业模式实现货币化。比如创造社交智能手机,售卖数据分析产品,推行视频储存收费服务,或者卖马克扎克伯格帽衫。

FB拥有Google不会有的照片优势

FB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照片图库,每天上传的照片超过了3亿张,而其面部识别结束可以浏览全部照片。目前,FB存储有600亿张照片,每秒钟展示的照片超过55万张。这是使隐私批评者不安的地方,也是Google不愿意FB可能会做的事情——Google的Eric Schmidt去年曾经表示,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可以拍摄其他人的照片,并识别出来他们是谁,但公司决定因隐私问题不发布这项技术。

可能受到诅咒的FB新园区

去年末,FB搬迁到了新办公区Menlo Park.,这一57英亩的地方原来居住的是Sun Microsystems。在Sun公司搬迁到这里后,财富急剧缩水。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方——软件制造商Borland, Silicon Graphics, 甚至Apple身上。不过,好消息是,搬入原来就存在的园区看起来好像很不错,比如Google搬入了SGI的旧寓所。

在北方,FB是唯一比曲棍球好的东西

FB是除中国外的每个国家的2大网站之一,在加拿大尤其受到欢迎,在那里FB拥有12%的线上访问者。削减线下门店销量的说法,谭飙认为,从最终发展来看,电商和线下门店会共存发展,目前阶段,对于厂商而言,电商渠道是线下渠道的有益补充和尝试拓展的方向。

[查看全文]
软软的上嘴唇
「互联网迫切十问——寻找中国互联网思想者」
展开Biu

答案总结抓起手,什么都没有,张开手,你将得到一切。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与人沟通的方式,让世界变得如此小、如此近……

互联网的发展缔造着庞大的互联关系社会关系,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个体意愿乃至个体行为。

互联网的真谛就是让大家畅所欲言,邀请每一个人来思考、分享、探讨、创造价值!在这个互联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作为个体的我们则是推动洪流的一份力量;

所以请不要放弃每一次可能推进互联网发展的机会。点滴成河,让我们站在提出互联网十问的名家的肩膀上,一同思考,思考互联网的良性成长,思考互联网的创新方向,思考如何寻找更多的蓝海……

「寻找中国互联网思想者」活动介绍:

知乎网与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将于 2012 年 5 月 7 日起联合发起「寻找中国互联网思想者」活动,活动将邀请包括马化腾、凯文凯利、李开复在内的十位互联网顶尖名家共同发起「互联网迫切十问」,并公开征集回答。如果您对于互联网有着长期深度的思考,如果您对于中国互联网发展有着成熟的观点,如果您希望将您的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那么诚挚邀请您的加入,也许您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中国互联网思想者!

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在未来将支持第三方进行互联网与社会问题研究,打造具有开放性、前瞻性、建设性、公益性的互联网与社会研究平台,创建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产业生态环境。主要研究方向为互联网产业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研究等。

「寻找中国互联网思想者」,需要您的参与,让我们共同寻找答案!您的思考就是改变未来的力量!

活动安排:

1、问题发布周期:5 月 7 日-5 月 11 日

2、从 5 月 7 日起,每天将有两位互联网名家各发出一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回答时间为两周,共十位名家提问。整个活动将从 5 月 7 日持续到 5 月 25 日。

参与方式:

1、登录知乎网活动主页参与活动。

2、登录腾讯微博「寻找中国互联网思想者」话题页(k.t.qq.com/k/%E5%AF...)参与活动。

研究经费和奖励:

1、每个问题将评选出两位优秀回答者,参加线下专家委员评审会,与互联网专家面对面交流。

2、评审会将对于每个问题评选一位最终优胜者,获得由腾讯提供的一万元研究基金,进行深入研究、完善课题。

3、研究成果经由专家评委会进行审核,并根据评审结果发放额外的最终研究成果奖金。

http://www.zhihu.com/thinkers

[查看全文]
石头肉丸子
IT版块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展开Biu

突然想到一件东西很想吐槽。

你们经常觉得编程,IT,做不起来,没气氛,没人讨论。。。

可是,尼玛的,叫做版主,没一个人去做!!!

然后把问题推到我。

端木看不过眼了,一个文科生,去设计理科版块改版。还去学习python,然后辛辛苦苦翻译国外教程发出来。

改版后,各种莫名,各种脱离。个人觉得“创世者联盟”,这样一个氛围,不太适合IT人,做IT开发的,一般都比较低调。

依然还是没版主,没人去做。。。。端木忙考试神隐后,整个版块也空缺状态。虽然,秋声赋,踢馆帝什么的,有一些比较好的主题。但是,缺乏一个核心管理,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版块怎么可能昌盛起来?

无论是现在看起来人气的PS区,视频区,还是那些正在崛起的版块,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没什么人讨论的,都是版主慢慢地去搞活动,去建设版块,才有了人气。。。

之前的互联网世界火过一时,因为有几个版主每天都转资讯贴过来,然后也确实有人去看去讨论。之后版主辞了以后,就沉寂了。。。。。。

所以,IT版,没人愿意去花太多精力去建设,还整天吐槽说人气怎么怎么不够,去讨论的人都是群里神马的,这是很矛盾的事情。

没有付出努力,自然就没有收获。

目测,秋声赋的C#教程还是吸引了不少这方面讨论人士的。所以,并不是IT圈子人不多,大家对这个都不感冒的原因。

一时兴起,吐槽完毕。。。

[查看全文]
石头肉丸子
石头肉丸子
石头肉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