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ge110
滚蛋吧!小情绪

本帖最后由 songge110 于 2015-11-14 21:25 编辑

当我们的身体被尖锐物体割伤,我们知道消毒,贴上创可贴防止伤口感染,进一步恶化。

但是当我们面对失败、拒绝、失败等划伤我们心灵的伤口时,我们要不是忽略它,要不就任期自由发展,让时间安抚了一切。我们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立即防止伤害扩大呢?Guy Winch教授提供了一套情感急救箱。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Q3ODE1MDU2/v.swf[/flash]

本书处理的情感伤害包括:拒绝、孤独、丧失与精神创伤、内疚、反刍(大体上就是反思,给自己带来负面情感的回忆)、失败和自卑。

书正在阅读中,每周更新一类型的Guy Winch提出的应对措施。本周已经更新第一个伤害拒绝。

第一种情感伤害:拒绝

拒绝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经常的发生,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向心仪的TA告白,十动然拒,甚至一不小心成了热搜;在集体之中被小群体隔离等待;亲人拒绝我们关注他们的生活等待,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拒绝对心理的伤害可以称作是切割伤和刮擦伤,将我们的情绪表皮撕开,刺入血肉,甚至在割出深长地伤口,“血流不止”。

1挥之不去的内心痛苦

当心理学家请人们将遭到拒绝的痛苦与身体上的痛苦进行比较时,他们会将遭到拒绝的痛苦程度与自然分娩或者癌症治疗的痛苦相提并论!事实上,这有一定的依据。心理学家对大脑扫描显示,当我们经历拒绝和体验身体痛苦的时候,被激活的脑区域是相同的。然而,其他的不良情绪,例如尴尬,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拒绝造成的创伤比其他情感的伤害更为剧烈,源自于我们身体中亿万年不曾改变的基因。在远古时期,被部落或者社群拒绝,意味着一个人获取食物而生存、繁衍后代的权利。一个被部落排斥的人,无疑宣告了这个人的死亡,这套早期预警系统根植于基因之中,让我们能够生殖繁衍下去。

2.拒绝容易引发愤怒和攻击

拒绝往往会引发愤怒,让我们有攻击性的冲动。如十分想要打什么东西,特别想在那些拒绝我们的人面前做这些事情。不仅如此,也会引发我们的愤怒情绪,但任由肆意发展,会对我们的精神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和伤害,所以造成伤害或者自我伤害的行为屡见不鲜,例如某警察被姑娘拒绝,利用工作便利,不断骚扰对方。

3.受伤的自尊

经历深刻或反复的拒绝,对我们的自尊极为的有害。事实上,即使是回忆起过去遭受的拒绝,也足以让你对自我的价值判断降低水平,自尊心也随着降低。面对他人的拒绝,我们很难保持理性,面对决绝,我们有一种倾向,将受到拒绝的原因个人化,并且据此总结一些缺点。例如被女生拒绝,男生回想是不是我不够的高?我外表不够的帅?我还应该如何如何就好了……这些误解不仅不会起到有益的作用,反而通过增加不必要的、极不准确的自责,继续加深我们的痛苦,进一步伤害我们的自尊。

4.对归属感的威胁

人的属性是社会性,我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就是要感觉被他人接受。(这一点写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不曾改变)

20151114 今天继续更新。

昨天讲到决绝会造成4种不同的情绪创伤:挥之不去的内心疼痛愤怒和攻击性冲动对自尊的伤害对归属感的伤害。接下书中提出了A、B、C、D四种方案。其中治疗方案A(处理自我批评)和治疗方案B(恢复自我价值)的主要目标是安抚情绪痛苦、修复受损的自尊;方案C(修补社会关系)目的为了修复你受到的威胁的归属感;方案D(降低敏感度)是备选项,因为其副作用较大。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闲瞎匠
戳开看看
展开Biu

戳开看看

[查看全文]
caren0907
觉得是缺乏安全感吧
展开Biu

觉得是缺乏安全感吧

[查看全文]
一肥猫无思且行
卧牛居士
我们一定要控制好情绪
展开Biu

我们一定要控制好情绪

[查看全文]
落彬王
有点意思啊
展开Biu

有点意思啊....感谢楼主

[查看全文]
Babyface
挺不错的
展开Biu

挺不错的

[查看全文]
jiujiu308
情绪低落了
展开Biu

情绪低落了,就听听音乐吧!

[查看全文]
kakarottoz
戳开看看
展开Biu

戳开看看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龍飞11
父母如何劝导老大接受一个弟弟或者妹妹

【新民网·独家报道】随着相关条例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沪版单独二胎政策有望落地。那么,面对爸爸妈妈可能为自己带来的“小弟弟”、“小妹妹”,萌娃们乐意吗?如果不乐意,有什么疏导办法呢?新民网记者一一探究。

  萌娃:就是不想要弟弟妹妹

  “我不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小朋友坚定地告诉记者,不希望妈妈再生个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不要就是不要”;也有小朋友给出了不希望爸妈再生孩子的理由,“小弟弟小妹妹他们很小的”、“我也很小的”。

  但记者也发现,有不少孩子还是对弟弟妹妹充满期待,“我喜欢小妹妹,因为小妹妹很乖”、“如果有小妹妹,我会喂她吃奶”;还有孩子则已经有了照顾弟弟妹妹的经验,“我的小妹妹1岁了,我很喜欢她,她很乖的”、“我也会帮妈妈照顾她”。

  采访中,有家长坦言,自己的孩子曾经也是坚决不要弟弟妹妹的,“但是后来看到别的小朋友家有孩子,自己也开始觉得羡慕起来,于是就慢慢变得乐意接受小弟弟、小妹妹了。”

  但也有家长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已经怀了第二个孩子,“虽说现在我家大宝只有3岁不到,但感觉他也开始有点意识,在我怀孕后越来越粘我。”

  案例:妈妈要生二胎 一年级小姑娘“作”起来

  “生育二胎,绝不是家长之间简单的决定,不能忽视小朋友的心理变化,”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儿童心理专家陈默在接受新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母亲决定再怀孕,到养育出第二个孩子,再到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都需要“当父母的智慧”。

  这几天,陈默就碰到了这样的案例。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晴(化名)平时乖巧可爱,可最近却让家里的大人们伤透了脑筋。“这孩子怎么突然这么作啊,大人不让她做什么,她偏要做。”家人无奈之下求助心理专家,最终找到了答案。

  原来,据小晴外婆回忆,春节期间,亲友聚会说起单独二胎政策放开了,让女儿女婿抓紧再生一个孩子,而这些原本半开玩笑的话却让小晴听到了,而自从那以后,小姑娘就变样了。

  心理专家支招:家有俩孩 家长怎么做

  陈默说,听到妈妈要再生育,确实会有一些孩子跟小晴一样有抵触心理。他们本能地会想“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而对于像小晴这样刚上小学的孩子,则还会产生“妈妈是不是嫌我不聪明”的想法,从而做出一些异常的行为,为的只是得到妈妈的爱。不过,也还有一些孩子,尤其是性格大大咧咧的男孩子,则表现的很无所谓,有的还会主动说:“我一个人太没劲了,给我生个小弟弟小妹妹吧”。

  如何让小朋友能够接受父母再生育的决定,并且平稳度过可能存在的心理波动期呢?陈默认为,直接告知或事后再告知都不是好的选择。她建议,父母不妨带着孩子到已生育二胎的家庭里做客,看看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这期间,孩子自然而然能体会到“两个人一起玩多开心”、“两个人做伴不孤单”等等父母想向孩子传递的信息。“这往往比父母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孩子理解,”陈默表示,这时再问“你想不想也要一个”,效果也更好。

  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家长同样面临巨大挑战。比如,两个孩子年龄相差较小的,第一个孩子似乎感觉妈妈的怀抱还没抱够,就被弟弟或是妹妹占据了。陈默建议,妈妈在抱小的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大孩子的表情,不能顾此失彼,可以鼓励让大孩子试着抱抱小的孩子,以此避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落差。

  另外,陈默认为,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今后的一个大问题,时刻需要父母的智慧。比如,传统上,往往提倡“大的要让着小的”,父母的过分强调,反而会造成大的要欺负小的。陈默认为,如果从对培养孩子个性有利的角度上来说,一旦两人发生争执,家长不妨冷处理,“妈妈不管了,你们自己处理”或者“石头剪子布”公平解决。同时,父母也要尽量避免当着两个孩子的面打骂或是表扬其中任何一个。(新民网记者 李欣 李若楠 徐寅冬)

我觉得还是要根据小孩的心理进行言语教导,看看那些比较有童趣的电影,其中的家里面孩子多的可以产生很多乐趣的那一类更好。

可以去有多个孩子的家庭(前提是要健康和谐的家庭)去看看,去走走,慢慢的让老大心里面想要一个弟弟或者妹妹,这样的话,应该会达到目的

我们知道,小孩子是最容易去教导的

所以父母在家里也要跟他灌输分享与帮助的快乐,而不是教育他如何的为自己考虑

浅薄意见,欢迎批评指正

lulingjie
教你如何读心术

本帖最后由 桜子 于 2015-11-13 15:25 编辑

很多朋友对读心术有误解,认为读心术万能,也有朋友认为读心术根本不可能。总的来说,读心术能推断出人类的一些行为,但也不能说百分百。

这篇经验就教你如何读心术,希望对大家日常生活工作有些许帮助!

教你如何读心术

读心术,主要是观察是观察不寻常的动作,那么如何观察不寻常的动作呢?

当然,观察不只限于刚碰面的几分钟而已,愈到中后段,愈能看到对方真正的行为反应。因为除非接受专业训练,否则过了一段时间,便会不经意露出马脚。

因此,在过程中你必须特别注意突然出现的异常行为。例如当人在紧张或是有压力时,常会不自觉做出某些动作:

  • 触摸或按摩颈部:我们的颈部有许多神经末梢,只要稍加按摩,就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与心跳速度,消除紧张。另外,按摩额头或是摸耳垂,也都是一般人紧张时会出现的动作。而如果男生拉着领带,或是女生玩弄颈上的项链,也代表同样的意思。

  • 深呼吸或是话变多:深呼吸是立即平缓情绪的最简单方法,因此当你看到对方深呼吸,就知道他可能在压抑自己的情绪。或是在过程中对方不太爱说话,却突然话多了起来,也代表他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

  • 用手放在大腿上:紧张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双手放在大腿上来回摩擦,试图平缓自己的情绪,因此这个动作也是另一个重要的线索。

  • 有时候当你发现对方动作快速,决定很果断,通常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没信心。真正有自信的人会深思熟虑,而不是不假思索就做出决定,急着展现自己的信心。

当你观察到以上的行为时,就可以依据情况决定自己是否要趁胜追击,迫使对方答应你的要求,或是说些话让对方放松,以利接下来的对谈。

baihua
今天又有新收获
展开Biu

今天又有新收获,感谢楼主

[查看全文]
桜子
百度图片直接复制是显示不到的
展开Biu

百度图片直接复制是显示不到的

[查看全文]
释梦
你读过的哪些书让你有所收获?

不分类型,只要有收获的都行。

obliviousstory
天才在左
展开Biu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异常心理学老师的推荐,不过深究是大忌

《别和她说话》精神分析老师的推荐,虽然是小说,但是收获真的不少,关于暗示和共情等等

《心理罪》教化场那本简直让我对行为主义的理论有了一些抗拒…

[查看全文]
正能量先生。
叶玄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展开Biu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以及……灼眼的夏娜

[查看全文]
人间浩劫
以前看的这本书
展开Biu

《正能量》

以前看的这本书,感觉很棒的~

[查看全文]
竹下桑
噗我会说是漫画
展开Biu

噗我会说是漫画【不是有些漫画上人物啊场景啊什么的经常会有一些不错的句子么】么...然后就是心理书【捂脸】

[查看全文]
释梦
释梦
随园诗话
展开Biu

jojo098 发表于 2015-10-24 22:06

《随园诗话》

稍微治愈了我一点强迫症,别问我有什么联系

嗯嗯

[查看全文]
释梦
中华文明史
展开Biu

荷卷卷 发表于 2015-10-22 19:55

《中华文明史》《金枝》 目前能想起来的

嗯嗯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royalkiller
【转载】主导-第三功能组与常见人格障碍

转自豆瓣小组 MBTI WIKI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范围是功能组,这个在国内的讨论是很少的,因为天朝人民不太喜欢那些往人格深处挖掘太深的东西。先把这篇转载发在主页,如果有盆友感兴趣,我再发一篇自己的原创分析贴。

原帖地址: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140208/

【译者注:作者基于实践提出了这样的看法,我倒是很想知道如果他知道有八维的测试排序后,会有怎样的见解,虽然他仅仅局限于讨论主导-第三组的可能情形,依然有参考价值。另外主导-第三组(Dominant-Tertiary Loops )其含义是指最常用的前两项八维的功能是主导和第三功能,LOOPS有循环之意,有其两个功能相互作用的涵义在里面,但是因为我们通常对八维的理解就是基于互动关系,所以就没有翻译出来。想必也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众多的人格障碍类型有兴趣的自己查阅下,我就不摘录了。另,如有翻译不当之处,请斧正。】

英文原文见此贴: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092774/

主导-第三功能组与常见人格障碍

作者:simulatedworld

这篇文章是我不久前写给Per-n的。有一些人他们看重第三功能,抑制第二功能平衡作用,我认为理解他们的动力学,关键之处在理解,为什么某些人与标准类型不同,看起来像“混合”类型一样。

事实上,这里没有混合类型——但如果你不理解当某些人主要依靠在相同指向【译者注:外倾内倾在荣格的观点中是指力比多的流向,力比多向外发展为外倾,象内发展为内倾,而相同方向是指功能的流向,例如Ti,Ni,是指T、N向内流向的结果,文章后面有解释】上的两个基本功能会发生什么,那么你很容易就会觉得迷惑。

我们来看看:

人们常常问,为什么我的最高两个功能不能同时是内倾(或者外倾)?答案是他们能够,但是这总是引起人格失衡/障碍,如果你是这样的话,你可能不是你想象中类型。

最近我注意到许多类型学的错误和误导是功能结构几个不正确描述的后果。我愿意献上此文,描述关于主导-第三功能组已知的现象,这里天生的第二功能被压抑,第二功能很少发展或者个体的自我没有像第三功能一样予以高度的重视。

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16类型的标准功能排序,这仅仅表示,将16个不同的抽象化我们和现实的方式中的每一种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现实中,他们常常没有准确的展现出强调的排序。让我们看个例子:

我以我的类型ENTP做例子。这是我们的功能排序:

主导功能:Ne

次要功能:Ti

第三功能:Fe

第四功能:Si

但是如果Ti没有很好的发展呢?这通常很容易发生,因为第三功能的指向与主导功能的指向是一致的,因此它看起来比第二功能更令人舒服!我们的感知(显然)依赖Ne,但Ti没有发挥起作用,我们被迫放弃Ti而使用第三功能(稍逊的)Fe。

我们最终使用Ne+Fe作为最常用的方式。如果你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请查看下内倾和外倾的定义。

外倾态度试图将内在的自我按照外部世界的客观的理想的摸样来塑造。

内倾态度试图让外部的世界按照自己的主观的理想的摸样来塑造。

需要在内部与外部刺激中保持一个平衡的心理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太过内向,我们将完全退回到我们内心的世界,忽略外在世界的影响,达到一种不健康的程度;太过外向,我们将不能与我们主观内在的自我保持接触,变得更多依赖外部环境和他人的态度。

我经常看到大家做出这样的错误推断:使用T比F多自然就是XXTX类型。在健康平衡的个体中这是正确的,但是当自我变得比第二功能更加依赖第三功能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

例如,我一次误判INFJ作为INTJ,因为他的第二功能Fe少的可怜,依赖的是Ni+Ti模式。当时我仅仅使用MBTI的维度,还不知道功能维度,因此我看到主要功能是N和T就指出他应该是NT类型。漫不经心的观察他使用的N比S多,T比F多,因此他就是NT类型,对吗?错!他不是NT类型,除非他的N与T的指向是相反的。

这种混乱一个真正有意思的结果是每一种主导-第三类型与之相似的主导-第三类型仅仅在第一个字母一致。例如:

INTJ: Ni (Te) Fi Se

ISFP: Fi (Se) Ni Te

这准确的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不平衡的人格很难将他们归为单一的荣格原型。一点都不惊讶,如果INTJ在努力提高他的TE,ISFP在努力提高他们的SE,每种类型能够平衡他们目前视角中的垄断的内倾态度,引导他们走向更大的个人平衡和满足。

例如:人格类型中心的一个客户纠结她的类型几个月了,绕了N个圈圈,不断的修改她的想法【译者注:在说俺么,在说俺么,俺都纠结几年了。】我最初感觉是ENFP,但是她果断的拒绝这一结果。在读了功能态度描述后,她指出,Te和Ne是她主导功能——基于这点,我猜测她是ESTJ,如果你不懂主导-第三组功能,你会觉得这看起来是个奇怪的转变,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ENFP: Ne (Fi) Te Si

ESTJ: Te (Si) Ne Fi

因此如果你认出某人是Ne和Te主导的话,不要假定他是NT类型——事实上,他可能不是。依靠主导功能,他可能更像ENFP(Ne+Te,Fi较弱)或者ESTJ(Te+Ne,Si较弱)

比较讽刺的是,这个客户主导人格未能很好的发展她的第二功能Fi,她实际上是一个ENFP,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过度发展外倾态度的例子。她被形容为一个这样的人:过度关注他人的认同,不能通过足够的内省来指出她真实的类型。没有有力的内倾功能,她自我感知薄弱,她主要依据别人的看法来确定她的类型。她寻找了所有地方,除了正确的那里。

因此每个类型在这种过度依赖内倾(或者外倾)是怎样的状态?我相信这些现象表现为(至少是包括)众多普通人格障碍:

ENTP/ESFJ: Ne/Fe or Fe/Ne——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一类型常常表现的冲动和具有操纵力,需要经常被他人认同和羡慕,不断的追求新鲜的事物,永远不会发展强大的主观角度的自信。Fe消极的使用于感知他人的文化水平,为了满足Ne对他人反映方式的好奇心,故意的冒犯和捣乱他人。如果Ti/Si起到应有的作用,它将会给他们一个平衡的个人感知,认识到主观的重要性和将他们从依赖于奉承和绝对接受他人中解放出来。(可怕的例子:《American Psycho》中的Patrick Bateman)

INTP/ISFJ: Ti/Si or Si/Ti——分裂型人格障碍(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我看到INTP主导-第三组(Ti+Si)相当普遍,这种模式导致完全放弃试图获得社会/人际联系,这种联系是第四功能Fe被压抑到潜意识的渴望。分裂型被看成(典型的是他们自己看他们自己)有不寻常的思考和行为,这些不可能被社会所认可。Ti想:“我找不到任何社会礼仪的逻辑性”,Si常常提醒他们:“还记得你最后一次尝试是如何糟糕吗?”,这增强了这种孤立,规避风险的行为。如果Ne起到应有的作用,它将提醒他们持续的尝试,直到找到新的方式。在ISFJ看来,Si变成超级的风险规避和拒绝使用任何新的或者不熟悉的尝试。如果Fe起到应有的作用,ISFJ会学会某些冒险是对他人的必须的义务,这样可以避免生活在完全孤立的环境。在内心深处,这些类型真的不想要社会联系和礼仪(Fe),但发现他们自身很难简单的就此放弃尝试。

ESTP/ENFJ: Se/Fe or Fe/Se——表演型人格障碍。这是倾向于以夸张、激进的性行为和生理冲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因为反映出外在世界是唯一的事情,无论震惊、印象深刻,或者其他对他人的影响,都在他们所需做的的社会角色得到充分的展现。当他们的需求不断的刺激和抵触,真正的共情很难出现——对ENFJ来说,这经常结果是过度敏感的感到“粗鲁”或者不尊重他们更喜欢的社会习俗(Fe),结合第三功能Se通过恐吓暴力的方式来做出具有攻击性的响应。(例如:Vito Corleone:“我会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提议”——给一个表面上尊重文明协商的规则,但是暗示如果拒绝这个“提议”,接收方将变得很不愉快!)如果Ti/Ni起到应有的作用,他们能发现感知平衡和舒适,赋予他们发现主观的重要性,而不是跟随文化和社会趋势的潮流。

ISTP/INFJ: Ti/Ni or Ni/Ti——类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这一类型因缺乏尝试导致社交无能,因为他们看不到与他人互动的意义。他们生活在他们自己的抽象世界,当Ti对问题构建了一个框架后,Ni因为其太过精确的定义从而推翻它,他们自身经常如此重复这一过程。没有任何真实的外部输入,这两个功能会为他们凭空想象出各种复杂的系统和影响,只会重复他们自身适得其反的行为,永远尽力将他们任何深刻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经常无视规则、法律和其他行为准则,这对他们来说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因为没有一个功能提供任何外部影响的意义。如果Se/Fe起到应有作用的话,他们将能意识到与他人联系的价值,关注他们需求、偏好、习惯和外表的价值。

ESFP/ENTJ: Se/Te or Te/Se——强迫型人格障碍(跟强迫症不是同一东西)!我看到大家将那些有SE+TE主导-第三组的ESFP误认为是ESTP,因为他们如此坚持的控制他们的环境。这种类型可以概括为九型人格的第八型,因为他们富有攻击性、直率、对抗和一点不害怕伤害别人的情感。内部他们需要别人认可的远远高于他们承认的,因为TE坚持控制和组织外部环境的程度达到荒谬的比例,并且Se用极具侵略性的方式和不准拒绝的态度将反对者推开。他们划出势力范围,并寻找任何展示他们的力量的理由,这种类型中是所有主导-第三组中最难处理的。如果Fi/Ni起作用,这些类型能停下来思考他们对他人的负面影响,那些强力的处理方式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ISFP/INTJ: Fi/Ni or Ni/Fi——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类型是典型的阴谋论者;他们深切的依赖他们的个人价值观,并能在他们所见的任何地方找到阴谋袭击和攻击他们的价值观。长期毫无正当理由的怀疑他人的动机,这种类型确信他们是唯一真正知道“真相”的人。第四功能Te/Se,能在某些时候导致无意识的引人注意或者引导/组织他人积极的揭破那些他们总是在任何地方发现的邪恶阴谋。如果Te/Se起作用,这些类型能够看看他们周围,观察他们大多数的理论的经验证据,可能并没用在真实中反应出来,但因为他们完全依赖内部验证,ni会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FI的基于情感的怀疑。(我前文提及《 King of the Hill》的Dale Gribble,他是个极佳的例子)。在类型中心,Victor这家伙也是的完美例子,这是绝对荒谬。:)

ENFP/ESTJ: Ne/Te or Te/Ne——边缘人格障碍。我描述的ENFP是这种类型中的一种。他们同时渴望用他们非凡的领导才能和雄辩的演讲口才控制和迷倒他人。对于ENFP,会倾向于坚持采取一贯的方式,有预谋的引发他人对他/她的艺术天赋或者创作天赋的关注;对ESTJ来说,当他人拒绝遵循他们的”远见卓识“的领导风格制定的每一个细节,会倾向于展现出愤怒的一面。这种结合,讽刺的是,让他们极端的依赖别人赋予意义,不能真正的找到内部的平衡感,不管他们多努力的去创造和赋予。当Te导致这种类型渴望结构化和纪律,Ne频繁的因坚持创造自由的冲动性的表现而反对。常常基于无能的自我贬低控制Ne冲动性的探索,Te会不择手段的让他们处于有权利和影响力的位置,在那里别人必须服从他们的权威。如果Fi/Si起到应有的作用,这种类型可以意识到他们想寻找的在他们自身之外是无法找到的——他们必须学习仅仅为他们自己生活,仅仅他们自己,忘记外部世界一会会。

INFP/ISTJ: Fi/Si or Si/Fi——回避型人格障碍。经常有因为过去放开太多他们私人情感,而被伤害的强烈消极的经验的伤疤,这种类型强迫回避社会环境和与他人交流。他们高度敏感,可能对别人的言语或者行为夸大或者曲解为负面的情感动机。他们会将他们的负面感情投射到他人身上(Fi),当Si告诉他们,如果我采用这种方式,我将会心烦意乱,因此任何人他们必定也是这样。这种类型常常有信任他人意图和动机的长期的问题,拒绝分享私人信息,哪怕是他们很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他们如此高度的敏感,他们拒绝与他人保持较近的距离,以此避免伤害——你会看到这在ISTJ中有很多艾斯伯格症候群。如果Ne/Te起到应有的作用,这种类型能保持健康的方式处理,让过去变成过去,这点很重要,并以完成完全更伟大的目标的名义尝试些新的东西,但他们中的一部分将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生活以完全隐居的方式度过。

对上面注释下:我相信当前取缔的用户JTG1984的是一个例子,因为他一致的描述了他最强的功能Si和Fi。他被认定为ISFJ,但我相信他简单的因比T使用了更多的F而把他当做是F类型,事实上不是。他的Fe薄弱,因此这可能不是FJ类型。他看起来更像ISTJ主导-第三组,SI+FI。

我想今天就说到这里。如果任何人想分享他们的与其中任何类型的体验或者对任何组的人格障碍有不同见解,都请展示出来。

三千无节操
认识一个人,他总是感觉有人要害他,怀疑所以人

他总是怀疑有人要害他,在他的食物里面放药,怀疑有人进他家门,怀疑别人动他东西

他最爱看侦探小说了,只要是侦探剧情他都喜欢=-=

他甚至会在家门口发头发,包括记住家里的钥匙走向=-=

要不我以后见他就再也不买食物给他了好吧

龍飞11
你是怎么做的呢
展开Biu

你是怎么做的呢?

是开导

还是?

[查看全文]
Phania
真是无解
展开Biu

唉,真是无解,看看他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吧

[查看全文]
saoiorj
看啊看啊看
展开Biu

看啊看啊看

[查看全文]
三千无节操
eeeeeeeeeepeop
清醒生活的勇气

清醒生活的勇气(译者:SPC原文作者:Steve Pavlina

转自译言网http://select.yeeyan.org/view/357091/456002

我想让你从这篇文章了解到的最重要一点是,真正的勇气实际上是种思维技巧,而非情感表现。


Security is mostly a superstition.

安全大抵虚幻,

It does not exist in nature,

世间无处寻觅。

nor do the children of men

芸芸众生,

as a whole experience it.

无人有此经历。

Avoiding danger is no safer

避险难计久长,

in the long run than outright exposure.

不如现身搏击。

Life is either a daring adventure, or nothing.

抑或险中求胜,抑或碌碌无为,人生非此即彼。

To keep our faces toward change and

让我们直面改变,

behave like free spirits

行如自由之灵,

in the presence of fate is strength undefeatable.

翱翔命运天际,是为不败之力。

— Helen Keller “Let Us Have Faith”(海伦·凯勒 《让我们心怀信仰 》)

(此诗译文作者朱敏琦,刊发于《新东方英语·中学生》杂志2011年第6期。感谢“舒夏”提供的线索。译者注)

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勇气这种美德并未收获太多关注。勇气是给战士、消防员和社会积极分子预留的性格品质。安全感才是人们今天最看重的。也许你就曾被教导,要避免过于大胆或勇敢。那样做太危险。不要冒毫无必要的风险。不要在公共场合吸引人们注意力。追随家庭传统。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留心那些可疑人士。保持安全。

但在生活中过度看重个人安全感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它会让你进入反应型生活模式。与设立出个人目标,为达成它们制定计划,并放胆追求相反,你只想采取安全玩法。即使难享心满意足,你也一直紧守着稳定工作。就算与曾有的激情相比,现在感到内心一片死寂,你也仍停留在索然无味的感情关系里。你以为你是谁,敢去反抗整个制度?接受你的生活现状,尽力过好这种日子吧。随波逐流,而非击桨前行。你唯一能希望的,就是生活之流会把你带向自己满意的方向。

毫无疑问,生活中存在你必须躲避的真正危险。但在莽撞和勇气之间,有着巨大鸿沟。我指的并非那种英雄式勇气,需要你冒生命危险从燃烧建筑里救出某人。我说的勇气,是指降服那些想象出的内心恐惧,重获你一直否认,但自己本该享受的有力生活。

害怕失败。害怕拒绝。害怕破产。害怕孤独。害怕丢脸。害怕演讲。害怕被家人和朋友排斥。害怕身体上的不适。害怕后悔。害怕成功。

这些恐惧有多少在拖你后腿?假如没有任何恐惧,你又想如何生活?我们都拥有个人智慧和常识,能安全引导自己躲避真正的危险。但若不再有心怀恐惧的情绪感受,尤其当最坏情形其实也将毫发无损时,你是否就更愿去冒险?你愿意更大胆发言,和更多陌生人交谈,寻求更多销售成果,一头扎进那些始终梦想实现的雄心项目中吗?如果你甚至学会享受这些眼前恐惧的事情,又将怎样?这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何种不同

你此前是否说服过自己,认为你实际上并不害怕任何事情... 你之所以不做它们,总是有合乎逻辑的良好理由?向陌生人主动自我介绍会显得粗鲁。你不该尝试公开演讲,因为自己没什么好讲的。要求加薪不太恰当,因为你该等到下次正式业务评估时再提出。但这些理由都是心理辩解 — 请想想若你能毫无恐惧,自信勇敢地做这些事情,你的生活又将发生何种改变?

什么是勇气?

Courage is not the absence of fear, but rather the judgment that something els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fear.

勇气并非没有恐惧,而是判断出有比躲避恐惧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做。

— Ambrose Redmoon (安布罗斯·雷德蒙,美国作家)

Courage is resistance to fear, mastery of fear - not absence of fear.

勇气是对恐惧的反抗和掌控 — 而非没有恐惧。

— Mark Twain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Courage is being scared to death, but saddling up anyway.

勇气就是怕得要死,但仍驭马前征。

— John Wayne (约翰·韦恩,美国影星)

我喜欢上面对勇气的定义,它们都指明勇气就是让自己采取行动,无论恐惧是否存在。英文单词courage(勇气)源自拉丁语的cor,其意思为“心”。但真正的勇气更属于一种智性,而非心理感受。它要求人们利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新大脑皮层,夺取你和其他哺乳动物共有的情绪性脑边缘皮层对自身的控制。你的脑边缘皮层常会发出危险信号,但新大脑皮层可通过理性分析判断危险并不真实,因而你能在依然恐惧的感受下采取行动。你越是学会在不畏恐惧的情形下行动,就越能展现作为人类的伟大之处。你越是追随恐惧行为,就越会活得像个低级哺乳动物。因此“你到底是人还是只老鼠?”这种问题,与人类神经学事实完全相符。

勇敢之士依然害怕,但他们不会让恐惧瘫痪自己。那些缺乏勇气的人们多半爱向恐惧投降,这其实会给强化恐惧带来长期影响。当你回避面对恐惧,之后为躲过它而感到解脱放松时,这样的行动就像一种心理奖励,强化了胆小如鼠的躲避行为,使你更有可能在未来回避直面恐惧。因此,你越是回避邀人外出约会,就越会在未来对这类行动感到无能为力。你本质上就是在驯化自己,变得更担惊受怕和胆小如鼠。

长此以往,这种回避行为就将造成停滞不前的生活状态。随着自己越来越老,你对个人恐惧反应的强化,甚至能达到连去面对这些恐惧都难以想象的程度。你开始认为自己的恐惧理所应当;它们对你而言也变得更加真实。你把自己包裹在隔绝了所有这些恐惧的生活里:比如一场稳定但毫无幸福可言的婚姻,一种无需你冒任何风险的工作,一份令你始终都很舒服的收入。随后你会对个人行为进行心理辩解:我要维持家庭所以没法冒险,我太老了所以没法转变工作,我有“肥胖”基因所以没法减重。五年… 十年… 二十年就这样过去了,然后你意识到个人生活毫无变化。你已经安定下来。生命中真正剩下的,就是尽可能心满意足地过掉剩余日子,然后让自己安然入土。你终于在那里实现了彻底的安全和保险。

但这种人生背后好像有其他什么东西在挣扎,不是吗?那从脑后传来的细小声音,让你想起这并非你要的活法。那个声音渴望更多,比这种安全生活要多得多。它想让你变得更加富有,拥有一份不同凡响的感情关系,让个人身体处于巅峰状态,学习更多新技能,环游世界,结识众多美妙朋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给世界带来有意义的改变。那个声音告诉你,安于一份后半辈子都去卖零件的工作根本毫不值当。当在镜子里或上楼时瞟见自己的大肚子,这个声音会朝你皱眉。当它看见发生在你家庭的现实时,也会流露失望。它会告诉你,你难以激励自己行动的原因,就是没有干自己生命真正该做的事情… 因为你充满恐惧。倘若你拒绝倾听这个声音,它将永远存在那里,为这种平庸结果叨扰着你,直至你死去,让你心中满怀对本可实现的美好生活的无限遗憾。

你该如何回应这个不肯闭嘴的顽固声音?当生活里总有觉得什么事情不对的直觉感应时,你又该怎样行动?为了让它安静下来,你最喜欢的解决方法是什么?也许就是看电视、听广播、在毫无意义的事务上长时间工作,或用消费酒精、咖啡和糖品的方式来淹没它。

但不论你何时用这些方法麻醉自己,都在降低自身的意识水平。你向着依靠本能行动的动物状态陷得越深,距离一个完全清醒的个人也就越远。你对生活只是被动回应,而非积极主动地追求人生目标。你坠入一种逐步习得的绝望状态,导致自己开始相信那些目标都不再可能实现,或是现实可行。你变得越来越像只老鼠,甚至试图劝说自己相信,像老鼠一样生活可能也没那么糟,因为身边所有人似乎都对这种生活毫无问题。你让周围遍布鼠类同伴,只是偶尔才遇见一个完全清醒的人类。想起自己丧失掉多少个人勇气,会把你吓得魂飞魄散。

提升个人清醒意识

Life shrinks or expands in proportion to one's courage.

生活会随着一个人的勇气成比例地收缩或扩张。

— Anais Nin(阿娜伊斯·宁,美国传奇女作家)

Courage is the price that Life exacts for granting peace.

勇气是生活在赋予人心灵平静时,索要的代价。

— Amelia Earhart(阿美利亚·伊尔哈特,美国飞行家)

You gain strength, courage and confidence by every experience in which you really stop to look fear in the face. You are able to say to yourself, "I have lived through this horror. I can take the next thing that comes along." You must do the thing you think you cannot do.

每次令你面带惧色的经历,都会让人收获力量、勇气和自信。你将能告诉自己:“我已历经这番恐惧,可以直面随后而来的下次挑战。”你必须去做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 Eleanor Roosevelt (埃莉诺·罗斯福,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

脱离这种恶性循环的出路,就是召唤自身勇气并直面心声。带上笔纸(或电脑和键盘),找个你能单独待着的地方。倾听那个声音,勇敢面对它述说的内容,无论听取过程有多么艰难。(声音在此只是抽象比喻 — 你可能听不见任何言语;也可能会直接看出自己该做什么,或从情感上直接体验到这份感受。但我会继续用声音来比喻举例。)这个声音可能告诉你,自己婚姻已名存实亡十多年,但你拒绝面对事实,只是因为害怕离婚。它可能告诉你,自己害怕创业后很可能要面对失败,而这就是你停留在一份难以挑战自我成长的工作中的原因。它可能告诉你,自己准备放弃减肥想法,因为你已失败过那么多次,而且你对食物过度上瘾。它可能告诉你,自己现在拥有的朋友,与你想成为的那种人毫不一致,你需要远离这类人群,创建一个新社交群体。它可能告诉你,你一直想成为一个演员或作家,但现在安于一份销售工作,只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安全保险。它可能告诉你,你总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但从没用自己应当采取的方式行动。它还可能告诉你,你正在浪费自己的天赋才华。

看看你能否将此声音缩减至一两个字词。它在告诉你该做什么?离开。辞职。演讲。写作。跳舞。表演。锻炼。出售。交换。前进。放手。询问。学习。原谅。不管你从中想到什么,直接把它写下来。或许你在生活中的每个领域甚至都有对应的不同词汇。

现在你必须迈出艰难一步,清醒承认这就是你真正想要的结果。若你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完全没问题。如果你看不出自己到底该如何获得这种结果,也没有问题。但不要否认你想要此结果。当你否认时,就在降低个人清醒意识。当你看见自己身体超重,就承认你确实想要身体匀称健康。当你点燃下一根香烟,不要否认你想成为不吸烟者。当你遇见自己潜在的梦想对象,不要否认你愿和此人共享爱情。当你遇见似乎能完全平和处世的一个人,不要否认你也渴望那种层次的内心平静。将自己拖出否认的泥沼。向着完全承认事实的领地移动:“我真的想要这样,只是现在感觉没能力实现它。”你想要拥有自认为无法获得的事物,这完全不是问题。匆忙得出你无法拥有它的结论,几乎肯定错误。但是首先,请停止对自己撒谎,别假装你并非真的想要那种结果。

从恐惧走向行动,即使你预想自己会失败

When a resolute young fellow steps up to the great bully, the world, and takes him boldly by the beard, he is often surprised to find it comes off in his hand, and that it was only tied on to scare away the timid adventurers.

当一个果敢的年轻人,走到恶霸、俗世面前,大胆扯其胡子时,常会惊讶发现,胡子都脱落在他手中。原来这些胡子被粘到脸上,只是为了吓走那些胆怯的冒险者。

— Ralph Waldo Emerson(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美国思想家。)

Most of our obstacles would melt away if, instead of cowering before them, we should make up our minds to walk boldly through them.

若我们下定决心勇敢跨过,而非畏缩不前,大多数困难都将融化消散。

— Orison Swett Marden(奥里森·斯维特·马登,美国励志大师)

Courage and perseverance have a magical talisman, before which difficulties disappear and obstacles vanish into air.

勇气和毅力乃神奇护身符,困难与障碍在它们面前都将烟消云散。

— John Quincy Adams(约翰·昆西·亚当斯,美国第六任总统)

现在你承认了自己一直害怕面对某些事物,感觉如何?你很可能仍对采取行动感到畏缩不前。这没什么。虽然一头扎进其中,直接面对自身恐惧会是非常有效的做法,但那可能需要更多勇气,超出你当前可以召唤的程度。

我想让你从这篇文章了解到的最重要一点是,真正的勇气实际上是种思维技巧,而非情感表现。从神经科学方面讲, 勇气意味着用主管思维的新大脑皮层,去压制主管情绪的边缘皮层的冲动反应。换句话说,你要利用人类的智慧、逻辑和自由意志,来克服自身作为情绪性哺乳动物所遗传的行为局限。

虽然上述解释完全符合逻辑,但说出来远比做到容易。若你要登台在1000人面前讲话,可能从逻辑上,你知道自己并未处在真正危险中,但还是会产生恐惧心理。那想象出的威胁会阻碍你从事任何诸如此类的志愿工作。或者,你可能知道现有工作是个死胡同,但依旧难以让自己说出这句话:“我要辞职。”

然而,勇气并不需要你在这些情形下采取激烈行动。勇气是种必须通过训化才能学会的思维技巧,就像通过负重训练来强化个人肌肉一样。你不会首次走进一家健身房就试图举起300磅的重量。所以,不必认为要变得勇敢,你就必须立刻处理自身最惊怕的恐惧。

我建议用来建立勇气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途径类似于渐进式负重训练。先从你能举起但仍颇有挑战的重量开始,然后随着自己不断变强,逐渐用越来越大的重量进行训练。所以请首先处理你面对的最小恐惧,再逐步训练去克服越来越大的恐惧。假如你能举起290磅重量,训练自己举起300磅就没那么艰难。与之相似,一旦你能面对900人演讲,在1000人面前演讲就没那么可怕。

所以,请拿起一张纸,写下你想克服的个人恐惧之一。然后从一到十,为此恐惧写出十种轻重表现层级。数字一表示最轻的焦虑,数字十表示最重焦虑程度。这就是你的恐惧层级体系。例如,若你害怕邀请某人外出约会,那么个人列表上的第一层恐惧可能就是去往公众场所,对某个你发现很有魅力的人士微笑(非常轻微的恐惧)。第二层恐惧可能是一天之内向十个很有魅力的人士微笑。第十层恐惧则可能是,当你几乎确定自己会被彻底拒绝,而且现场所有人都将哄笑时,仍在双方共同朋友面前,邀请理想对象外出约会(极端恐惧)。现在,请开始设定一个目标,先克服列表上的第一层恐惧。一旦你获得那个成功(此处成功就是指采取行动,不管结果如何),再移向第二层恐惧。以此类推,直到你准备好处理第十层恐惧,或者你已感到不再受恐惧的任何限制。你可能需要调整自己列表上的事项,使其在实际体验中现实可行。若你感到下一步过于困难,就将其细分为另外几步行动。如果你能举起290磅重量,而非300磅,就先尝试295磅,甚至是291磅。请根据个人需要逐步完成此过程,使下步行动对你来说是个轻微挑战,但又觉得可以自信完成。自由自在重复练习上步内容,只要你发现这样做有助于为下步行动做好准备。让自己从容掌控进度。

通过这种逐步训练过程,你将成就两件事情。你会停止强化以往所表现的“恐惧/回避”反应模式。而且你将训化自己在未来更勇敢大胆地行动。因此你对恐惧的感受,将随着不断成长的勇敢表现而烟消云散。在神经系统方面,你的勇敢行动会弱化边缘皮层的控制力度,同时强化大脑新皮层的控制力,让自己逐渐从无意识的鼠辈表现,转移到清醒自主的人类行为。

建立勇气的第二条途径,就是在你所恐惧的领域,获取额外知识和技能。迎头面对恐惧可能对克服它有所帮助,但如果你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无知和技能匮乏,那你就可通过接受更多信息和培训,降低或消除这种恐惧。例如,若你即便显而易见热爱经营自己的生意,仍害怕辞掉工作开创个人事业,那就开始阅读有关如何创业的书籍并去上这类课程。花一下午在当地图书馆研究此主题,或是在网上做调查研究。加入本地商会,以及任何你所在行业的相关贸易组织。参加各种会议。建立各种有益关系。获取某位导师的帮助。培养自身技能,使之达到你开始相信能取得实际成功的程度。而且这份知识将帮你在做好准备时,更大胆勇敢地采取行动。当你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未知感时,这种方法便尤其管用。经常只是读一两本相关主题的书,就足以驱散恐惧,让你能开始行动。

这两种方法是我个人最爱,但还有其他许多方式可训练你克服恐惧,包括神经语言程序法(NLP),恐怖症外压疗法,系统脱敏法,以及自我对质法。假如你想学习这类方法并增加个人武器库里的破恐工具数量,完全能通过网上搜索来研究它们。这些方法中的大多数都可轻松自行实施(恐怖症外压疗法例外)。

你用于建立勇气的具体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清醒自主地这样做。正如你的肌肉若不经常锻炼就会萎缩一样,如果你不持续挑战自己去面对个人恐惧,你的勇气也将萎缩。当缺乏这种清醒自主的训化练习时,你会自动变得在身体和思维上都很虚弱。倘若你没有经常锻炼个人勇气,自身恐惧就将默认得到加强;两者没有中间地带可言。就像肌肉在缺乏使用时会自行萎缩,你的勇气在缺乏清醒训化时也将自动衰弱。

上面的说法听起来可能过于沮丧,但我们还有一种看待它的积极方式。沉重杠铃可以是身体上的负担,但它们也是塑造强健肌肉的有益工具。你不会盯着一个45磅的哑铃说:“你干嘛要这么重?”它该是怎样就是怎样。过于沉重是你的想法,而非哑铃本身的固有属性。与其相似,你不必看着自己恐惧的事物然后说道:“你干嘛如此可怕?”恐惧只是你的个人反应,而非你焦虑之物的固有属性。

恐惧并非你的敌人。它是一个指南针,指向你需要成长的领域。因此当你遇上一种新恐惧时,请把它作为一次成长机会来庆祝,就像你为自己在负重训练上达成的最佳新成绩而庆祝一样。

看出你自身的伟大

Everyone has talent. What is rare is the courage to follow the talent to the dark place where it leads.

人人皆有天赋。罕见的是追随个人天赋,步入幽暗未知领地的那份勇气。

— Erica Jong(埃丽卡·容,美国女作家)

The highest courage is to dare to appear to be what one is.

勇气的最高表现,就是敢于展现真我。

— John Lancaster Spalding(约翰•兰卡斯特•斯波尔丁,美国作家)

Whatever you do, you need courage. Whatever course you decide upon, there is always someone to tell you that you are wrong. There are always difficulties arising that tempt you to believe your critics are right. To map out a course of action and follow it to an end requires some of the same courage that a soldier needs. Peace has its victories, but it takes brave men and women to win them.

无论做什么,你都需要勇气。不管要下出何种决定,总有人说你是错的。生活里也总有艰难困阻,诱使你相信那些批评家都是对的。制定行动计划并坚持到底需要战士般的坚强勇气。和平终将胜利,但它需要勇敢的男人与女人奋勇争取。

— Ralph Waldo Emerson(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美国作家、思想家)

你该用自身新拓展的勇气做什么?它将使你前往何处?答案是,它将引领你进入更加让人满足和富于意义的生活。你将作为一个勇敢无畏的人,而非一只胆怯畏缩的老鼠,真正开始生活。你将释放和拓展自身最伟大的天赋。你将开始比自己曾经做到的,更清醒自主和从容沉着地生活。不再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被动反应,你将积极主动地创造自己热爱的各种活动。

勇气是你只能独自一人经历的体验。它是种个人胜利,而非公众所有。召唤勇气,倾听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绝非一种群体活动。也非跟随他人一致行动就能获得的结果。卡里·纪伯伦在《先知》中写道:“独到的洞察力是私人之羽翼,无法外借。”你存在于世的意义价值只有你自己才能发现。这个世界上没人有过和你完全一样的生活体验,也没人会有跟你完全一样的思维想法。

另一方面,这是种颇为孤独的领悟。无论你是单独生活,还是与相爱伴侣享受着最深层的亲密感,在内心深处,你都必须依然面对一个现实,就是你的生活只能独自体验。你可以选择暂时将个人生活的控制权交给其他事物,不管是一家公司、一位配偶,还是每日生活的各种压力来源,但你永远无法摆

脱对最终结果应负的个人责任。无论你对生活采取直接清醒的控制,还是仅对发生在身上的事情被动反应,你,也只有你自己,必须承受所有选择的最后结果。

假如你承诺追随充满勇气的道路,将最终被迫面对也许是人生最大的恐惧 — 那就是你远比自己最初意识到的更强大和能干,你的终极潜能远比你以往经历过的任何事物都更加伟大,而在这份力量面前,巨大的责任也随之而来。你可能无法解决这个星球的所有苦痛,但若你承诺100%全力实现个人真正潜能,你就可以显著影响许多人的生命,而且这份影响会通过涟漪作用传递给未来的世世代代。

与那些拥有这种影响力的传奇历史人物相比,你和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你们都有众多同样的恐惧。你们都天生在某些领域具备才赋,而在另一些领域拥有弱点。唯一阻止你伟大的东西就是恐惧,而唯一能让你超越平庸的,便是勇气。你在生命中该做什么,并不取决于你的父母、老板或配偶。这种选择取决于你,也只能是你。

看出自身的伟大一面,也许是你能想象到的,最令人心神不安的体验之一。而更让人难以平静的,是你意识到,如果接受这种伟大本质,就将面对在前路等待自己的各种巨大挑战。清醒自主地生活绝非一条轻松道路,但它是种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它要求你做出承诺性决定,永久舍弃内在的鼠辈心态,勇敢追求个人最伟大和雄心勃勃的梦想,经历种种挫败和失望体验,奋力抗争自身最感羞辱的人类局限,而非靠着已经发挥的一点潜能舒服生活 — 这些恐惧我们所有人都共同拥有。

头几次碰上这些恐惧时,你可能会像只老鼠那样,很快缩回自己虚构的安全生活里。但只要你持续锻炼个人勇气,终将成熟到能作为一个完全清醒自主的人类,开放接受生活的各种挑战和责任。你对继续像只老鼠一样生活不再有更多兴趣。你会在个人存在的最幽深之处,承认自己生命的意义。我已领悟到体内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潜能,而且我接受它对我的种种要求。不管实现它要付出什么代价,无论追随这条道路必须牺牲什么,全都放马过来,我已做好准备。即使自己仍会经历恐惧,你将识别出恐惧的虚幻,而且你知道如何利用人类自身勇气去直面它,使恐惧不再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你。

拥抱勇敢无畏的冒险历程

Before you embark on any path ask the question, does this path have a heart? If the answer is no, you will know it and then you must choose another path. The trouble is that nobody asks the question. And when a man finally realizes that he has taken a path without a heart the path is ready to kill him.

在你投入任何道路前,先问此问题:这条道路是我内心所向吗?倘若答案是不,你会心知肚明,之后你必须重选另一条道路。不幸的是没人问此问题。以致当一个人最终意识到走进一条毫无心灵追求的道路时,这条道路已做好杀死他的准备。

— Carlos Castaneda(卡洛斯·卡斯塔尼达,秘鲁裔美国作家)

The deeper that sorrow carves into your being, the more joy you can contain. Is not the cup that holds your wine the very cup that was burned in the potter's oven? And is not the lute that soothes your spirit, the very wood that was hollowed with knives?

镌刻在你们身上的忧伤愈深,你们能盛装的欢乐愈多。斟满了美酒的杯盏,难道不是曾在陶工炉火中锻造的杯盏吗?抚平了心弦的诗琴,难道不是曾在木匠利刃下雕琢的木材吗?

— Kahlil Gibran(卡里·纪伯伦)

(中文翻译源自林志豪的《先知》译本。译者注)

Inaction breeds doubt and fear. Action breeds confidence and courage. If you want to conquer fear, do not sit home and think about it. Go out and get busy.

懒散会滋生怀疑与恐惧。行动则能带来信心和勇气。如果你想征服恐惧,不要呆在家中左思右想。直接走出门去忙碌起来。

- Dale Carnegie(戴尔·卡耐基,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

当你去拓展发掘个人生命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就可能开始在当前生活情形,与自己展望的人生前景间,产生一种令人不安的断连感。这两个世界也许看起来如此不同,以致于你无法从思维上想象怎样在两者间架起联系桥梁。当面对现实世界的责任义务,比如赚钱付清账单和税款,取悦上司老板,赡养家庭,跟那些甚至无法理解你生活经历的人维持社交关系,再想到自己迫切渴望走向的全新愿景,你该如何处理好两者间的平衡?这种看起来难以实现的转变,就可能突然制造大量新生恐惧。你将如何支持个人生活?你的感情关系又会发生什么改变?你是否在哄骗自己相信那个愿景?

我能在此给出的最好建议,就是忘掉试图架设联系桥梁的想法。直接专注于独立自主地,从零开始实现个人新愿景的过程。就像它是你生活里完全隔离的一条发展路线一样。假如这种做法会在生活中制造出暂时的不和谐一致感,也别在意,请依然继续干下去。例如,设想你当前工作是名离婚律师,但内心勇气告诉你终该舍弃这种对抗性工作。你展望自己会充满激情地教授夫妻如何治愈他们受损的感情关系。但你甚至还无法想象自己身为一名法庭辩护律师,去试图谈论健康感情关系。而且除此问题之外,你也看不出在新职业道路上,能获得体面生活水平的任何工作方式,至少短期内无法如此。这份新愿景与现实生活间存在巨大断连。因此,与试图在鸿沟上架设桥梁的做法不同,你直接从零开始创建这份新愿景。无论自己何时有空,就算每周只在上面工作一两个小时也行。继续作为律师完成个人日常工作,但在空闲时段,你可以匿名在感情关系论坛上发言,为各对夫妻如何治愈感情关系提供建议。利用你身为律师发展而出的雄辩技巧,开始向小型团体演说有关治愈感情关系的内容。或许你还可创建一个新网站,针对自己新的激情事业,开始写作和发布文章。你不必隐藏自己是名律师的事实,但也无需担心要将这两个世界连接起来。你可以生活在矛盾之中。只管开始发展全新的自我,同时允许旧的自己继续并存一段时间。

随后将要发生的,就是你会在新事业上拓展出技能,并终能靠它支持个人生活,即使你当前还无法立刻看出如何将其实现。你也许不能马上看出在新愿景下支持个人生活的方式,这不是什么问题。只管开始去做,免费也干,不必顾虑如何将其转变为一份新的全职工作。耐心等待清晰感的最终出现;你终将找到一条管用的路线。然后当时机恰当,你便可平静地对旧职业放手,将全部精力专注于新事业。在某一时刻,你将能对崭新的自我许下全面承诺。你对新工作的激情,将最终盖过放弃稳定生活旧有来源的恐惧。所以,与试图将旧职业转变成新职业相反,只用开始创建你新职业的进程,然后让旧职业逐渐消退。即使你在新事业上每周只能投入一小时,你也很可能发现这一小时要比其他所有时间加起来更令人心满意足。而且这份激情将驱动你找到一条逐渐扩大新现实的道路,直至让它填满你大部分生活。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现在就开始将全新版本的自我带进每日生活,即便自己最初只能以微小方式从事这份事业。

不管它看起来有多难,请做出清醒生活的选择。不要屈服那基于恐惧思维的半清醒世界,用各种分神事物填充个人生活,以回避面对在各种思绪之间的安静空隙里,自己感受到的内心恐惧。假如不锻炼身为人类一员的勇气天分,逐步建立个人力量来面对自我最深层、最黑暗的恐惧,像个真正强大的个体那样生活,你就会承认恐惧远远压倒了自己,最后像只老鼠那样拥抱生活。请清醒自主地做出选择,并全然意识到这种选择将有的结果。如果你允许恐惧赢得自己的生命之战,那就直接宣告它的胜利,放弃这场竞赛。若你想要避免清醒自主与充满勇气地生活,那就等同于放弃生活本身,你今后延续的存在也不过是身体死亡前,等待结束的一段时期 — 与勇敢冒险之旅相反的空无一物。

别在还未拥抱你生命真正意义的勇敢冒险前,就黯然逝去。你可能会破产。你可能反复经历失败和拒绝。你可能忍受多次难堪的感情关系。但这些全都是勇敢生活征途上的里程碑。它们是你个人的胜利,是在你内心一次次刻下,再由丰盈喜悦,还有幸福与满足感来填平的深痕。所以直接上前感受那些恐惧吧 — 召唤你的勇气,无论如何都追随自己的梦想。那就是人生的不败之力。

Steve Pavlina

winiso
目前的我做不到这样
展开Biu

目前的我做不到这样

[查看全文]
saoiorj
看啊看啊看
展开Biu

看啊看啊看

[查看全文]
桜子喵
【心理学课堂】每周感悟与诉说(四)

本帖最后由 桜子 于 2015-7-27 11:58 编辑

久违的活动来了+293+大家请活跃参与呀~
不然我就.......+291+

按质量不等+10~80宅币 0~20贡献 艾特10个基友 +5宅币

此周话题 — 梦游症(俗称“迷症”)
这次来说说身边或者听说某人梦游的事吧~~
或者因为某人梦游症发生过什麽恐怖的事吗?
说起梦游,以前学校,隔壁班有个梦游的~晚上半夜跑到别人宿舍窗前,把人吓的半死2333


[fold=百度:]

 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夜游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故夜游症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前2-3小时。梦游症多发生在小儿期(6~12岁),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持续数年,进入青春期后多能自行消失。在小儿期,偶有梦游症的比例为15%,频繁发生的比率为1%~6%。男多于女。同一家系内梦游症发生率高,这说明梦游症有一定遗传性。夜惊发作多发生在入睡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小时。

治疗:厌恶疗法马克吐温曾恶作剧式地对一个梦游者说,只要在床前撒上一把图钉,保准梦游可治好。虽然此法具有伤害性而难以叫人接受,但它很合心理治疗的原理。治疗梦游症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仍是厌恶疗法,只是施行的方式要温和得多。通过病因分析,已经知道梦游多少是一种象征性的愿望补偿,通过厌恶疗法把梦游者从梦中喊醒,打破了梦游者的行为定势,使这种下意识的行为达不到目的,那么梦游就会逐渐消退。

有一个人梦游时常把一支装有弹药的猎枪对准自己的妻子,这种危险的举动搅得生活得不到安宁。治疗方法很简单,让妻子睡床的外侧,丈夫睡内侧,这样当丈夫起床梦游时便会把妻子闹醒,这时妻子立即取来一个警笛,对着丈夫的耳朵使劲吹。警笛尖锐的声音很快将丈夫弄醒了。这样仅试过两次,患者的梦游症便被治愈了。

采用厌恶疗法有两个关键之处,一是设法在患者梦游时唤醒治疗者,二是及时中断患者梦游行为。

精神宣泄法从前面的病因分析可以得知,梦游是精神压抑造成的,所以要根治梦游症状必须要做的是解除内心深处的压抑。其实要寻找梦游者的病因是非常简单的,梦游者的梦游行为十有八九代表了他内心深处的想法。那位丈夫把猎枪对准妻子,是在梦游中借助自己的意象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如果梦游是夫妻间隐性冲突造成的,可参照本书第一篇中有关的自疗方法进行心理调整。解除患者内心深处的压抑感是治疗梦游症的关键之处。上述那位患者的妻子就必须与丈夫促膝谈心,努力解决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事实上,梦游症在儿童中的发生率颇高,这些梦游往往是想念亲人所致。家长或孩子的管教者应给孩子更多的的温暖,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减少孩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有可能的话,应尽早让孩子与亲人相见,或通个电话、写封信,这些方法可有效地消除孩子对亲人的过分思念。

预防保健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日常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和高度的紧张状态,注意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使睡眠节律调整到最佳状态。2.注意睡眠环境的控制 睡前关好门窗,收藏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梦游发作时外出走失,或引起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

3.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在孩子面前谈论其病情的严重性及其梦游经过,以免增加患儿的紧张、焦虑及恐惧情绪。[/fold]

watermelondy
我没有过梦游
展开Biu

我没有过梦游,但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跟我们讲的一个关于一梦游症患者在住院时拿器官吃自己却一直浑然不知的事害我对梦游有了阴影,一直害怕自己也会梦游做出什么可怕的事,不过我现在长大了,想说的是我们语文老师干了什么事儿啊这是!!!竟然跟小学生讲这么的恐怖的故事,明明是语文老师,而且还是班主任,稍微爱护下祖国的小花朵幼小的心灵啊,虽然我现在可以一边看血腥画面一边吃饭,但那时候我还只是个孩子啊!!!!!@@18!!

[查看全文]
qq277085213
梦游的话自己应该没有
展开Biu

梦游的话自己应该没有,不过以前有遇到过。

高中时候,半夜起来发现宿友站在我床前,那时刚醒过来没什么感觉,问他干什么,没说话就继续睡了,现在想来好可怕。

还有幸好第二天没有什么菊花痛之类的现象,好险好险= =

一次隔壁宿舍半夜有人起来翻垃圾,还把宿友吵醒了,吓到他们了。

真是幸好没有宿舍没有偷养宠物,不然说不定他会翻到什么鬼。

还有一次不算是梦游的,同学有次睡觉,他下铺睡着睡着突然踢了上铺一下,说“不要离开我。”

现在算来原来我已经单身那么久了= =

后来去查了下梦游的事,说是不能吵醒梦游的人,真是好险啊。

最最后@沫帛殇 @funball99 @bigmagic @甘樂akira @wjjucwj @soul0000 @sakura0o

@一下新盆友们,提前祝元旦快乐撒

[查看全文]
锆君
梦游的故事我只听说过一个
展开Biu

梦游的故事我只听说过一个,我有一个同学有时候会梦游,因为自己不知道所以很危险,她家里有楼梯,她差点摔下去,她妈妈醒过来正好看到拦住了。

不过长大了之后就好很多了。

说梦话自己也不记得的,很担心自己说了什么不得了的话。

[查看全文]
小小角落
没遇到梦游
展开Biu

没遇到梦游,,,但是经常遇到说梦话的。。。

包括自己。。。

有时候也会被大声说梦话的自己吓醒。。。。。

ps.,....炒鸡想回复关于洁癖那一期的话题~~但是因为很久没上,,,错过了,,,

请斑竹见谅。。。

我觉得我有洁癖,,,

虽然很少被人察觉,。

大概是心理洁癖,,,

不喜欢肤色偏深的人,,,因为,,,会觉得洗不干净。。

QAQ并没有肤色歧视、、、、

感觉没法和异性相处,,,

对方稍微碰我一下就会觉得炒鸡脏。。。。

自挂东南枝了@8#

[查看全文]
royalkiller
小学梦游过一次
展开Biu

小学梦游过一次,

那件事是这样的:

有天半夜我妈起来上厕所

然后发现我在客厅里走动

并且一幅拿着机关枪扫射的样子

还说了一句:

“妈,我没子弹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查看全文]
黑猫小丫头
每次都能准确补刀
展开Biu

雾草!每次都能准确补刀……

我表示梦游真的是我小时候的毛病……【虽然三天前刚刚横着躺下竖着醒来2333】

一般的情况就是翻身,翻滚,滚到床下

文艺的情况就是不知道梦到了啥玩意儿,就开始各种凹造型,假装我是一只喵,一条蛇,一只鸟,然后醒来的时候会发现,唉呀妈呀我咋在这头呢,整个人旋转了180呀!

最2的情况是小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我被关在一个很狭窄的空间里,像那种百叶窗的感觉,脚动不了,手也动不了。后来眼睛睁开,我站在床头,脚塞在枕头下面,枕头是荞麦还是啥玩意儿的内芯很重,所以脚动不了,然而那时候我家床头就是一个百叶窗,我把手指卡在里面了OAO……够~

从那以后,梦游奇迹般地好了!再之后,每次做梦要么不记得,要么就是我自己能记清楚事了【废话,就你一个人睡谁敢叫醒你!】

@尉迟辰 哈哈哈 轻轻地艾特我家哈尼,快来看我小时候的鱼唇事情╮(╯▽╰)╭

[查看全文]
查询用户名
本帖最后由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查询用户名 于 2015-7-27 13:08 编辑

然而我不梦游

我弟弟倒是经常这样

一起小时候住在一起 我住在阁楼上 隔音效果不好

总是能听到楼下有水声

我开始以为是太阳能漏水就没在意

后来大概有一个星期就觉得特别不对劲

然后有次一直等到凌晨下去就看见我弟弟睡在浴缸里

水还是开着的orz

@@3!!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查看全文]
Elizabeth♐
梦游什么的应该很少吧
展开Biu

梦游什么的应该很少吧

以前听个朋友说起过

那还是在她小时候

她晚上经常会起来

然后像个鬼魂一样来到衣柜面前

打开衣柜然后钻进去==

然后衣服也不知道怎么的就乱掉了

这种情况在以后就少了

现在也没有发生

【反正我不信@@17!!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