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6-5-3 15:31 编辑
夫·妻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两性关系从出于繁衍目的的欲望发泄,到现在的追求伴侣之间灵魂的合二为一,两人相伴终老,婚姻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中国的婚姻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如今确定为一夫一妻制,但即使婚姻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应的感情约定形式,也依旧无法阻止逐年攀升的离婚率以及“小三”、“小四”们的出现。
我们歌颂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浪漫与伟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有着对于美好的事物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向往,面对配偶以外的人亦是如此,一夫一妻制度的实施是不是成为了我们追求美满的绊脚石呢?
不考虑法律限制,请设定一个角度谈一谈,对个人而言一夫一妻制是否有悖于人的本性。←请明确人的本性是什么 & 讨论的是一夫一妻制,不是婚姻制度本身。
基本奖励:
基础糖20宅币,宅贡&技能点根据内容质量掉落
艾特小伙伴一个2宅币上限10宅币
讨论原则:
1.原创内容至少200字,复制粘贴直接扣分,上不封顶
2.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3.可以回复别人的评论,但是请理智讨论,不要吵架
此帖禁水
思辨堂所有活动没有截止日,祝君三次元好。
@dlsdyc @OOOOO @opheliascarlett @这里是miku君[flash=350,86]http://music.163.com/style/swf/widget.swf?sid=409149449&type=2&auto=1&width=320&height=66[/flash]
人的本性?苏格拉底的人性论是围绕着善而展开的,认为善是最高的哲学范畴,康德则认为人性无善恶 ,既承认人具有本恶,又承认人具有去恶向善的可能,人是可以通过道德自律由恶向善的。海德格尔认为人性的共通性是诗性,人的诗意地栖居存在的审美人生境界。
姑且认为人的本性是丑陋的,自私,贪婪。可是问题来了,就自私来说,一夫一妻制满足了人性自私的一面,就贪婪来讲,一夫一妻制又违背了人性贪婪的一面。矛盾总是存在的,只是某一时期某种思维占了上风。谁能断言,未来不会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
如果人性是善的,坚贞也算是美德之一吧。那么一夫一妻制也不算违背了本性。可是据说一个人会在一生爱上很多人,如此说来,一夫一妻制又有了局限性
所以,在一夫一妻存在时依旧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在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时也有一夫一妻。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随性的,想随性时谁拦得住?
[查看全文]
某种程度上,我是不赞同一夫一妻制的,但是也说不上反对
单单从意识形态上来说好了。如果两个人要结婚,为什么?(基本上不会有人说是为了繁衍的目的吧,因为我们的结合能生出最强的后代?噗)一般来说,是因为互相爱慕吧。但是为什么会互相爱慕?是因为你至少要对这个人看得顺眼,也就是说,意识形态相符,基本价值观合得来——就比如说如果我说我今天想去吃火锅,你说哎呀我正好也想!这样我们就能一起愉快地去吃火锅了,但是你要是总是和我的意见不相符,什么都说不到一块去,比如我很喜欢这个人物但你偏要说这是个变态那自然就没话说了。意识形态的相符是因为环境和个人发展造就的,但不绝对,基本上没有两个人意识形态完全一样,就算现在差不多,但是将来呢?谁都不能保证。更何况如果不是一起居住还好,但是一旦一起生活,那么一切不同的点都会慢慢暴露出来,有可能有一些是你之前不知道而实际上觉得难以适应的。于是两个人继续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下去,你不知道自己以后的好恶会不会在特定的条件影响下而发生较大的偏差,另一个人就更不能保证了。那么,如果婚后越来越互看不顺眼怎么办?
好吧,这种分歧总是存在的。一般来说并不会因为分歧而发展到离婚的地步,因为一开始发现有分歧的时候,分歧总还是不是很大,或者说从价值观上来说,离婚这种事情,总要发展到实在相看两厌不能忍受的时候才会有。于是只好慢慢磨合,不能接受的就逼着自己去接受,心里告诉自己,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接受也要接受,就像老话说的,什么夫妻间要互相包容啊之类的。
但是,累不累啊。你这一辈子难道就要这样和一个人栓在一起,同住一个屋檐下,默默互相容忍?何异于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是多么没有安全感才想着要绑一个人一直和自己呆在一起?这就像蚌壳里的沙,你在意时就会感觉总有不对的地方,但是生活那么繁忙又复杂,充满了麻辣烫店一样烟火气息,你要是真的不想理会这些细节上的,精神上的东西,忽略掉也一点也不难。就像很多夫妻现在做的一样,有什么事情交代一下,思想交流可以一直没有。——于是,这是属于一种怎么样的关系?生活上的搭伙么?(这也是我不反对一夫一妻制的原因,因为有些人的大脑里根本就没有任何思想层面的东西,柴米油盐抚养孩子奔波于生活闲来一局麻将流于表面也就够了。你还能对他们有什么要求么?活着的意义?别想了
摒弃以上那种。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一定要找个人结婚然后开始无尽的磨合之旅的,一个人的想法总是在随着不同的经历不停地变化的,你这一刻,和下一刻的想法也不会完全相同的,就像人不能两次迈入同一条河流。如果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现在喜欢的花,喜欢的书以后有可能完全不喜欢,那么对异性为什么不能这样呢?那么为什么不在不同的阶段去和自己喜欢的人呆在一起,那时候我们刚好想法相近,相处愉快,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分歧。那么分道扬镳,前方依旧是大千世界,海阔天空,前路漫漫,于是我们再次踏上征途。你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尽量地去,而不必瞻前顾后,考虑良多。
这不就应该是人生的真谛么?你来人世走一遭,不知道是否有前世今生,也不知道死后会不会有灵魂,能做的就只能在你现在活着的时候尽量去做的事情.
[查看全文]
不考虑法律限制,请设定一个角度谈一谈,对个人而言一夫一妻制是否有悖于人的本性。←请明确人的本性是什么 & 讨论的是一夫一妻制,不是婚姻制度本身。
要明确人的本性是什么的话,得先明确人是什么。常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思想,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个观点是人是一种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明确了这点之后,人的本性是什么就出来了。最能够把本性形容得恰得其所的观点应该就是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善,即好,从字意上看,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只是刚出生的小婴儿,思想还未形成,如何有善恶的区别的呢。所以挖掘深意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人的本性都是向善的,只是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人的习性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的差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话,一夫一妻制满足当前的人类习性需求,那这个制度就不会违背人的本性,其他的婚姻制度也是如此,端看这个制度本身是不是顺应当下人所在的环境所需要的。
话说这样差不多就把论题阐释完了,不过忍不住还是多想一点。从历史演变来看,最初的母系社会是因为身体强壮的男性在面对大自然的凶险下所能获得的生存资源少,而女性在原始采摘的过程中所能获得的生存资源多,那个时候更多的是遵循男性纯播种,而女性负责抚养后代的形式。再到工具的应用进入到农耕社会,男性与女性的差异就颠覆了,富有体力的男性在工具的帮助下所能获得的生存资源远远大于女性了,演化而来的就是男女地位的转变,这时候社会主流就是男主外,女主内了,常说的一夫多妻就是这个社会形态下的婚姻制度了,但是仔细去看历史资料其实会发现,这个并不是所谓的一夫多妻,应该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不要插入什么两头大,平妻的#7036!,电视小说上看的很多,但是没有看到过关于这个的历史记载什么的)。再到思想解放,男女地位平等的提倡,国内的婚姻制度落实在一夫一妻制。我觉得这个也是看社会环境的,有多少男性能够高举双手说我一个人可以撑起一个家庭的?所以,你只能享受一夫一妻的待遇啦。至于那什么小三小四的,都是非主流啦,真正男女平等的家庭是不会有这些硬伤的。
[查看全文]
人的本性是贪婪且愚昧的,一夫一妻制使得有人不满,就想要改变
而改变以后呢,性欲又会使有人不满,再次改变
如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从头开始读吧
认为只要改变了就会好起来的想法本来就不一定正确
更何况是面对如此众多的人心
正如判断题,答案错了就改变
然而改了还是错的
那么还有改的必要吗
既然如此,那么就顺其自然吧
而改变就是自然
也就是说我们什么都不用做,是么
可那么做,我就违背了自然了
最后,看来只有人择原理能解决了
[查看全文]
呵呵这算是什么答案
不考虑法律限制,请设定一个角度谈一谈,对个人而言一夫一妻制是否有悖于人的本性。←请明确人的本性是什么 & 讨论的是一夫一妻制,不是婚姻制度本身。
对于一夫一妻或者一夫多妻,个人感觉这个还是比较难定义,究竟那个是好的,那个是坏的,那个是进步,那个是落后,这种问题不是简单的东西,就类似理念和观念的不同,人的差异型真是太大了,看到的书有这么一句“不要试图用一种理念解释一切”,如果真的是一种思维的话,今天的世界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了,至于我针对这的感觉,很是抱歉,无法说清,因为到现在了还是个单,但是可能就所接受的社会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目前我比较认同一夫一妻制的,以后结婚了之后是否如此,就不知道了,至于你说i的本性是什么,我认为i人是具有差异性,从而不同的差异决定了人的本性,可以说好人的人性是好,坏人的人性是坏,但有时可能又追求需求上的东西,放弃好,放弃坏,马斯洛的5大需求,或者在一定上是这样的,但当在一定的因素下却又会出现逆流的现象,如同革命先烈为了理想,或者说自我价值的需求,会放弃生存的第一需求,而选择第五需求自我价值的需求,总之我心中人性是因人而异,并且在一些外在的因素下,也会产生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本性,而本性的表露之时,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改变,比如一个罪犯可能一个所有人不知道的细节,从而选择放弃,而一个正常人在某中情况下,也许会做出不正常的事情,甚至感觉后期的社会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因素,以及国家制度的好坏与否,对人的本性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人自身的因素,而发生改变,常说的刚入社会的人比较热血,可是在几年之后,是否如此呢?人有时是决定不了自己的,相对一切,人还是太渺小了,时势造英雄,没有了时势,还会有英雄么,或者说没有了时势,英雄还是英雄么?
感觉有点乱,个人文化水平较低,只是平常喜欢看书,外加瞎乱想,如果有不认同和错误,请多指点指点
[查看全文]
不考虑法律限制,请设定一个角度谈一谈,对个人而言一夫一妻制是否有悖于人的本性。←请明确人的本性是什么 & 讨论的是一夫一妻制,不是婚姻制度本身。
人的本性啊,说到这个就会想到七大原罪吧。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
这样看来,一夫一妻是有悖于人的本性的吧。同时喜欢多个人这种事是可能存在的吧。说到这里就想起legal high里的一集,里面就存在一个女的同时和多个男子交往,然后以一周为一个单位分配时间分别和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很久。
但是我觉得”小三“”小四“的出现的绝大原因是因为”性欲“而不是因为爱情。当然不否认也有婚后发现灵魂伴侣之类的,比如《廊桥遗梦》,虽然这个是小说啦,但我想现实也有这样的情节吧,毕竟故事来源于生活。
但是阻挡追寻幸福的脚步呢....首先要看幸福的定义吧。如果说你觉得”幸福“就是你左右拥抱天下美人(或者是美男子)尽有的话,或者说之前所说的,同时喜欢上很多人,而对方也能够接受这样的你,那一夫一妻制的话,应该是阻挡了的吧。
如果说在意的是那种一生一世一双人,是只和对方这一个人心有灵犀,那种完全接纳,相爱之类的话,那我觉得一夫一妻制什么的对他们没有影响啊。不过话说回来,左拥右抱就此满足感觉幸福的可能性我感觉很小啊,毕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啊@ou#
(我觉得这次的回答是我歪楼最少的一次了,简直不能再正!)
[查看全文]
看到這個突然想起“親子”這種血緣關係w
啊其實是跑題了
雖然很老土但也還是要說人之所以有別于動物是因為思想。諸位談及的“雄性使更多地雌性懷孕以保證自身血脈的延續和種族的壯大”這個觀點,只能說是和人作為物種的“本能”有關,維持物種的延續和盡可能多得佔有社會資源,在同階層中有利於掌握更多的話語權,這不能算是本性只能說是從社會角度來考慮發展的需求。
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而社會關係有很多種,“夫妻”作為私密性和接觸度都比較高的一種關係,如果是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的話總有一方是感情中的不平等,人作為群居物種,所要求的“被關注”的“本能”在這種關係中較難得到相對公平的對待。這種一對多的關係從歷史上來說多發生于生產力不高的地區和時期(並不是說生產力高的地區和時期沒有),除了“孩子”較為確切地可以作為連接的紐帶,很難說兩人中間還存有多少其他東西。當然這裡不討論精神上有共鳴的柏拉圖式。
從省力原則來說,一夫一妻制也保證了人在關係中不需要耗費同時面對多個人的精力,增加一對多關係中的不平等感。如果你真的對只有一個配偶不滿,私以為可以在結束與A的夫妻關係之後再與B構建新的夫妻關係。
所以一夫一妻制並沒有違背人的本性。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ataraxia 于 2016-5-8 22:19 编辑
对个人而言,人的本性是原初的倾向,即在不考虑经验的影响,特定情境下将会采取的行动。
其实蛮搞笑的,不考虑经验,人类也不会知道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什么。
考虑了经验和个人的脑的机制,也就有了本性,但也是无法推广到全人类的,无法得到全人类的本性。每个人有自己的本性。
个人认为本性和人格这种东西挺像的。
固然人类的本性不是一个合理的概念,但还是可以继续的。
先从一夫一妻谈起吧,指的是配偶数目的关系,也有一妻多夫制、一夫多妻制。
且以男性视角为主出发,进行三者的对比。
一夫一妻比一妻多夫而言保护了男性能得到的爱,
一夫一妻比一夫多妻限制了男性能体验到的新鲜感。
想到了有趣的问题,同样的人口比例,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哪一个能促成更多的家庭呢。
一夫一妻制能有效减少家庭竞争(主要是多名同性争夺与异性交配的竞争)
想起了《理想国》里也有提到公婚制,共夫共妻,
共夫共妻就不存在家庭啦。竞争可能就没了,不过共夫共妻的前提是适用者都是接受过特殊的教育的,和我们的讨论差得有点远。
但我觉得婚姻制度必然是要和社会经济水平挂钩的。因为能够一夫多妻的人必然是能养得起两个老婆的人、这样看来本性之上似乎是要考虑个体经济水平。
但也可以做这样的考虑,如果一名雄性/异性能够选择,他/她将选择何种婚姻制度。
那么得出这样的结果如何 对于性欲强的。或者想要尝试更多女性滋味的,一夫一妻制是有悖他的本性的。
对于性欲不强的,一夫一妻制其实无伤大雅。
但我还想补充一点,一夫一妻制只是婚姻形式。想与更多的女性发生性行为和想与更多的女性结婚不是同一件事情。
想与更多的女性结婚其实是不太符合被一夫一妻制潜移默化的我们这一代人的观念。
爱、喜欢这样的概念也好,在一夫一妻制的文化氛围里成长起来的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至爱应只有一人。
但人类到底是不是在一群人里只会喜欢上一个人,这点还有待研究。
本人的猜测是人应当不会产生同时与多名异性性交的念头,注意是同时,先后是可能的,先后的必然性比同时大,
那么可以推论人类在同一时间最多喜欢一名异性。要注意到一夫一妻制是一种对长时间性行为的保护形式。
但其实长时间的性行为和 同一时间最多喜欢一名异性 没啥关系
花心的人也不会同时想着两个。
我并不能判断出一夫一妻制是否有悖于人的本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