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6-6-25 00:06 编辑
真 实 or真 实这里有很多已经踏入社会的小伙伴。曾经的我们都怀揣梦想,踌躇满志,但路上似乎有很多猝不及防。
这里有一个例子,就这个例子谈谈想法吧。
小明是一个新闻网站编辑,一开始他也在自己的岗位以事实为基准认真申稿,兢兢业业。但后来发现这样的稿件并不能为网站做出什么点击量的贡献,饭碗岌岌可危,为了保住工作领工资付房租水电费养活自己,他的标准逐渐降低,更偏向于夸张的标题党,甚至是未加核实极有爆点但有严重误导性的新闻。他知道这样不对,但,大家都是这样啊。为了生存,为了活着,我只能这样。他这样想着。←并不是特别了解这个职业,不知道网站编辑具体干啥,随手举个栗子,顺着我的例子分析就好,不要在意细节【正经脸顶锅盖跑
为了生存,为了更多的钱,我们都做着这样的事,或多或少。在生存与求真之间挣扎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为了生存,放弃对真实的追求,这个问题对错的界限在哪里?
基本奖励:
基础糖20宅币,宅贡&技能点根据内容质量掉落
艾特小伙伴一个2宅币上限10宅币
讨论原则:
1.原创内容至少200字,复制粘贴直接扣分,上不封顶
2.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3.可以回复别人的评论,但是请理智讨论,不要吵架
此帖禁水
思辨堂所有活动没有截止日,没有标准答案,祝君三次元好。
[flash=300,200]http://www.xiami.com/widget/10245220_1769939869,_300_200_cccccc_dddddd_1/multiPlayer.swf[/flash]
在生存与求真之间挣扎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为了生存,放弃对真实的追求,这个问题对错的界限在哪里?
其实看到这个文题就一直在思考生存和求真难道是不能共存的选项吗?在我的想法里,一个完美的人,他肯定是能够处理好真实和生存的关系的(辛苦是肯定的),而需要挣扎找平衡点的人要么是缺乏能力,要么是缺乏热爱。
不得不说的是现实生活确实很残酷,有太多灰色地带,可能在学生时代没有这么直接地面对过灰色事件,但是一旦踏入社会,灰色事件就开始扑面而来了。从学生时代,座位问题,老师的喜好问题,补习补课的问题等等,这些家长都给解决了,但是进入社会之后,除非家里的能量很强大,不然从毕业找工作开始就不断地面对灰色事件了,有的人屈从了,就像栗子里的小明,也有的人不屈从,结果要么是灰头土脸,要么是开创新天地。
但是不管是屈从也好,不屈从也好,所有面对的这些事实上都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都是人性趋利避害的一种,对与错的判断就在于人的底线了,不是从本心的去伤害别人我觉得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从本心的去伤害就是错了。只能说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请大家都要好好地思考后果,可能会造成的伤害,不要太自私。
[查看全文]
这只能是有点说是避重就轻,刻意避开比较真实的问题存在。面对老板,甲方,客户,观众,有时不得不这样,久而久之,人也会习惯变了吧。像推荐某样东西,你知道它的问题,你肯定不会说它的缺点,要不然谁会要啊。然后在某些方面大做文章,就算有点不符又怎样,要不然吸引不了人。
感觉人出了社会,很多东西都是被逼着去做的,就算有时候是被着良心,被逼着去变。如果你能一脸淡定认真的说出一堆违背良心,似乎本来就那样子的事,恭喜被社会成功改造了,往往能成功的就是这类人。
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很多是事与愿违的,而且这根本就没有什么平衡点。一直想着什么平衡点,你只会变得很纠结,会很内疚的,而且别人很容易一眼就能看出了你心里想什么。这也没有对错,因为这世界本来就么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很多时候都是我们的主观意识在作祟。
[查看全文]
斑竹好久不见!给你一个涌抱!
单说这个例子的话我其实觉得小明做的没什么错,新闻行业的竞争本来就取决于谁能挖掘更深的八卦,能起更爆炸性的标题。至于真实,真的有真实存在吗?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好恶三观不同,遣词不同,表达出的情感和观点自然不同,所以说如果各媒体能对同一件事情写出不同的报道,可能反而有助于民众趋近于事情的真相。
跑题了_(:3」∠)_我觉得生活就是一直妥协。前两天看的小说还是电视剧什么的提到——如果你发现你和这个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样,努力去适应它,因为你会发现反对的结果是微小的,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的本质其实没有什么变化。我当时心里想反驳却不知道怎么说。社会进步了吗?还真不好说,zf怎么改革还是那副样子,同性恋都移出精神病结婚都合法了大众一听还是说恶心,人人都觉得交往中该多点真诚却还是互相算计,大家都想活出真实的自己可谁不是最后戴着面具才能活下去:可能最后还要回到那个问题,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才能判断牺牲是否值得吧。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灰蓝格调 于 2016-6-26 11:47 编辑
为了生存,为了更多的钱,我们都做着这样的事,或多或少。在生存与求真之间挣扎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为了生存,放弃对真实的追求,这个问题对错的界限在哪里?
小明的故事让我想起上个月看的一部老剧《男亲女爱》。里面有几集是讲一位八卦杂志的小编辑阿Man因为不忍心爆某大佬太太的丑闻而被解雇,于是满街找工作的故事。他面试了许多杂志社都不成功,不靠谱的表哥介绍他去工口杂志社实习,他拍了一天的妓女实在是心力交瘁。然后!转机来了!他在朋友打工的店里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递给他一本杂志《良朋》,他发现上面有招聘启事,于是就去了。经过了一系列奇怪的(就是你们能在鸡汤文上读到的所有考验人品的奇葩面试题)考验,阿Man可以在这家“众人皆浊我独清”的杂志里工作了。
看到阿Man被录取我是高兴的。因为我的梦想也是在那样一间有人文气息、有人情味的杂志社里工作。但是我忘了这是一部喜剧。
下一集,这家杂志社就倒闭了。
虽然我一直把剧当消遣看的,可是这情节依旧hurt到我了。可能因为部分自己的梦想也寄托在阿Man这个人物身上了吧。他热心肠、讲道理、即使是为了生存也没有把他认为不该发的报道发出去(所以才被解雇了),好不容易我以为他终于能在新杂志社大展宏图,那本严肃杂志却因为不接广告、不报八卦而撑不住倒闭了。原来的老板毅然转型,把原来的《良朋》改成《浪友》,摇身一变也挤进了八卦杂志之流,阿Man依旧是每天蹲点找料的小狗仔。当然,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他觉得不能发的报道也依旧不能发。所以整部剧里我最爱的人物是阿Man,他做到了也许我们都做不到的事情。
我对康德一点都不了解,但是有一句他的话却如雷贯耳: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道德定律是在心中的,因人而异的。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风俗观念都有可能导致道德观念的不同。你觉得罪大恶极的抄袭,在定罪以后依然有人紧咬牙关不承认,粉丝们洗白的理由也千奇百怪,而罪犯却依旧逍遥笑着赚无知少年的钱。别说心中的道德能起多少作用,甚至犯了法也有死不悔改的人,这些人心里,对求真与生存的界限在哪里,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我认为界限就是每个人心里的道德定律。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人们可以做许多许多旁人看来不可饶恕的“罪恶”。但是只有当事人清楚,他在违反自己的道德标准时内心的煎熬,他每天晚上也许都在拷问自己的灵魂,他也许背着自我的谴责度过不愉快的一生……当他想到自己的行为会招致这样的后果,他行事当然就小心了,他会尽量避免他的行为突破自己的底线,因为夜深人静回首往事时,没有人不愿意问心无愧。
当然,不否认生存的需要有时高于一切,但是当一个人(被迫)跨越了他心中的那条线,再不把那条线当回事,他也许仍然不能获得永久的安宁。因为线只是被跨越了,它依旧在那里。
它永远在那里。
[查看全文]
界线在哪?
呵【高冷吐烟圈】这年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有人能戳到公众的X点,总有人明明没错却被骂的无地可居,总有人摆弄着手上二两权利总有人得瑟着身后的背景,界线 法律的下限 道德的下限 舆论的下限,什么是真的 什么又是假的?人心不一,各有各的下限各有各的标准,为了生存不择手段什么的,谁能说对 谁又能说错。这两天刷的美剧 频频有这种人出现,杀人的理由 就是被抓住了把柄 一旦被戳穿了 自己就会失去一切。讲真 看到这种理由 一半的我在骂白痴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一半的我在说你TM的会失去一切你怎么不说被你杀的人命都没了呢。还有一些的 为了家人的安全或者xx或者xxx所以干掉了威胁隐患,这种你说ta对吧 ta保护了ta的家庭和家人,对家里其他的人来说 是个好丈夫好妻子好孩子,可是对其他人来说ta就是个凶手,夺取他人性命的坏人。看到这种我也是矛盾的, 天使的我是矛盾的,一半觉得保护了家人 是个好人,另一半说凶手 坏人,而恶魔的我 呵呵的嗑着瓜子看天使的我人格分裂中~
说的乱七八糟的,主题什么被当瓜子的配菜了23333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demoa 于 2016-6-25 21:41 编辑
在生存与求真之间挣扎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为了生存,放弃对真实的追求,这个问题对错的界限在哪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一句:活着,有错吗?关于这一点,有一本书值得推荐,那就是余华的《活着》。“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样的生存写照就像子弹一样击穿人心。对于有些人,活着就是就是最大的奢望。只要活着,哪怕像狗一样!因为活着就会有希望,就算至死的那天也还未到达。 扯得有些远了,就题论题,为了生存,放弃对真实的追求有错吗?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大错特错,追求真实加以报道是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是基本素养!但如果抛开这重身份,单以社会个体而言,为了生存而采取这种具有欺骗性质的行为,道德上是站不住脚的。但这些在活着面前,似乎什么也不是。就像芥川龙之介所描述的那般,人性背后隐藏着赤裸裸的利己主义。你无法奢求每个人都如同那些在历史中闪耀的圣贤一般,把真理视作一切,那不现实,也很恐怖。
所以,我的回答是,为了生存,放弃追求真实是错的,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妥协。妥协不是放弃,只是无计可施之后,以退为进的无奈之举。还是是题中的事情为例,为了生存,我们可以选择去寻找更吸引观众的新闻点,去创作更有趣的内容。也许,你会说,如果能做到,谁会去欺骗呢?不,不是不能做到,只是你不愿意付出百分的努力去获得那只有一分的收获(工资)。再退一步,在不改变真实的前提下,运用一些语言技巧让新闻变得更有吸引力,也不能断然说就是欺骗。如果这也做不到,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一个不违背本心的工作呢?假设只剩下欺骗这一种可能,为了生存,理性地妥协恐怕也是可以接受的吧。毕竟,为了一群对你所在的网站并不是很感兴趣的所谓看客把自身置于粉身碎骨的境地,怎么想来都是不值当的吧。
ps:最近事情好多啊,都一个星期没上基宅了,难道咱也要神隐了。不不不,怎么可能,咱这种死宅,离了这还能去哪?(额,还有A.B站哦,不过咱素有始有终的银,不会突然消失的说)
[查看全文]

觉得这一期的话题我是有发言权的@@22!!
故事是这样的:大宝石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好吃懒做的家伙,好不容易义务教育出来又去上了大学,终于考研玩了一趟司考也打了酱油圆润的滚回老家顺从家人的安排成为了一个社会份子,工作也算是家里找的,然后领导同事们也都看上去特别的团结。
然后工作了有快两年的时间了,大宝石发现自己没有编制就算了,还总是在背锅,最近的一次就是某文明办的领导暗访检查社区的未成年人活动室家长学校等的建设情况,大宝石是文化科技方面的社区负责人,虽然没有编,但还是认真的把该做的准备都准备好了,活动准则啊精神文明建设海报宣传啊什么的,就等领导检查了,然后有一天就被通报批评了,说大宝石没有做好相关的工作,一脸蒙蔽的大宝石看了一下通报,上面赫然写着【XX社区没有未成年人活动室精神文明建设相关配套设施】这个所谓的XX社区实际上是大宝石所在社区管辖范围里面的一个居民住宅小区,WTF!大宝石非常生气,但是却不得不为这份通报写出一份整改措施来,hhh大宝石深刻检讨了自己没有在XX小区写上这里不是社区的LED电子屏,深刻反省了自己当时没有在XX小区等待领导的暗访并给领导指一条通往社区的大路,痛哭流涕之余为自己给街道抹黑给大领导丢脸而真·跪了,然后在第二次复查的时候,大宝石跟在二次到XX小区的领导身后,拍摄着所谓的【某文明办领导不辞辛苦到我社区来视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并对此做出重要指示】的照片,并且发布在了办公网上
这里挂一下,因为要夸这群害大宝石背锅的人,所以大宝石没怎么有心情写一堆废话
所以,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领导们非常敬业也很严格的样子,连小区和社区都分不清这种笑话怎么可以明晃晃的就写出来呢?所以话要变一下,大家在看到的时候就知道哦原来领导们要下基层,要亲自去验收工作,亲力亲为很是辛苦呢!!!←加重语气!!!
说道写一堆废话的事情,因为社区发新闻的锅一直是大宝石背着,所以有什么检查什么活动的都是丢给大宝石几张照片,然后就说要发新闻,刚开始的时候大宝石一脸Excuse me?如今就直接轻车熟路一通夸一通赞扬,假设现在大宝石社区来了一个领导,现场发来了照片让大宝石来写新闻,大宝石通过照片发现这里是某商场的一个施工地,因为之前别的地方刚着了一顿大火而之前也开过安全消防的会议,浴室大宝石告诉现场说放心三分钟新闻上架热乎的,文字版就是时间精确到分钟,然后呢些个领导到这个商场的施工地了解消防安全工程的施工情况,在详细了解了工程进度后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视察←【详细了解突出领导心细,然后深入施工现场又突出领导胆大】领导们对工程进度做出加紧加快保质量的要求,督促施工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大宝石根本不知道什么施工要求,但是必须要让别人知道领导们是知道要求的】并指出要努力为居民建设一个稳定放心的生活环境←【关心民生什么的】
所以真实情况是什么呢,大宝石根本都没见过什么领导,更不知道领导去什么地方都说了些什么,但是新闻是要求要发的,怎么办呢,就有什么好话都给说上好了,重点是突出领导,只要把领导伺候高兴了,自然就不会有太多麻烦,然而大宝石还是太年轻,很快最近进行了一次人事调动,大宝石就像中奖一样被调去了一个特别变态的岗位,美名曰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去锻炼也好增加见到大领导的机会也罢,但是大宝石用脚趾甲想都知道,分明就是去遭罪,什么大领导,大领导跟自己中间还隔着中领导和小领导呢,要是那么容易就能跟大领导接触攀上关系的话还用在这里呆着了?分分钟都想甩手不干了啊,要不是没钱出去玩谁特么伺候你们这群小婊砸,干活让我上背锅上我去,现在还随便就把我当成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啊!
可是呢,大宝石虽然心里百般个不愿意,也只能笑着和原岗位的同事们惜别,听着一群人不愿失去自己因为已经建立了深厚友谊的谎言,玛德可不是我走了就没人给你们干活帮你们拿工资了吗!想想真是人生如戏hhh
回想义务教育时候因为i额班主任有病讲垃圾桶要时刻保持干净明亮不能有垃圾在里面什么的拍桌而起就叫板,大学时候因为班里发放的助学金无故被斩去理论扔了学生职务,身为社团空降兵缺少后盾而使得后辈被打压什么的直接撂挑子走人,这种洒脱已经都是历史了,如果不是还有着那么多的身不由己谁不想做一个洒脱的人呢,我也想开个小店玩个音乐随心所欲的生活无忧无虑的说不定能活一百岁,可是我现在要面对的是下周一的报到和看上去从来没接触过的任务,说是看上去,实际上这份工作我是经手过的,毕竟曾经一人干活一群人吃喝不愁的时候干活那个就是我,但是我要假装不懂,这样才能延缓工作的交接并且在出错或者被出错的时候全都归结为自己的少不更事实在搞不完上,你看我找到了一个平衡工作的点了,虽然这种行为听上去是那么的不耻但是我不得不这样,如果放到两年前我是万不敢想到自己会变成这种无聊的人,但实际上我在想到两年前的自己会觉得庆幸,好在能洒脱的时候洒脱过,想拍桌就拍桌,一言不合就甩手走人,哪怕事情并不会因我而改变结果,至少我心里是坦荡的
#shao给两年前的自己点蜡,祝安好@@32!!
[查看全文]
真实其实也不一定就是真的。比如你拍一张照片,有些人喜欢随手按下去,那个叫做真实。但是,随手按下去就是真实了么?好,随手按下去分为两种情况,你认为是真实的,其实可能①,真的是真实。②,可能是别人故意策划了这样一个场景,你拍下来了,那么你拍的是真实的么?是,是真实发生的。可这件事本身是真实的么?它是别人精心策划的,故意演出来的东西啊。
我自从毕业之后,接触了很多社会上的东西,就觉得,很多时候,太分清楚真实和生存,是活不下去的,那个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为什么?难道追求真实不好么?可是太过追求真实也不好。当然,我说这一些,是假定“真实是好的,为了生存而不顾真实是坏的”。
你说网站编辑,你说新闻,我大学里学的就是这些。老师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真实,不一定是真相。比如之前网上经常出现峰回路转的新闻。比如监控拍下画面,一个男的,暴打女司机。卧槽,打人是不对的啊!!这个男的有病啊,女司机好委屈啊,不就是技术差点么,至于你下车打人?后来咋说的?两人开了一路斗气车。如果不知道后来的事情,那真实就是“男人暴打女司机不对”。然后呢,这不是真相啊。所以说,真实这个东西本来也是相对的。
反过来,生存也是相对的。只要活着,不管活的好不好,都叫活着。为了生存,你做一个新闻,夸张一下标题,吸引人家点进来,那就不真实了吗?可是如果做到极端一点,为了生存不择手段,乃至捏造假新闻,那就是不对得了。
所以说,还是度的问题。
古人又说得好啊,“过犹不及”!
综上所述,“这个问题对错的界限在哪里”,那就是把握一个“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