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
呦...
ID:L1
呦...
ID:L1
呦...
ID:L1
我看完了
展开Biu
继续引用因此我们要看到的是,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前提下,以指称模式理解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造成的恶果是人们将认为世界只有一种显现方式,即物理世界的方式,认为只有那能够被理性所把握的客观实在的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然而,这“唯一真实的世界”冰冷而没有生机,人在其中找不到生存的意义,在这样的世界中,人只是存在着,而非生存着。维特根斯坦正是看到了这一危险,而以一种近乎激进的方式——完全否认私人语言存在的可能性,誓将龙头扳回来。因为他知道软绵绵的中庸调子根本就不能和根深蒂固的“心灵说”相抗衡,只有激起广泛的争议,才能推动对成见的纠正。而在这一通龙争虎斗后,身心之分离最终在斯特劳森这里走向了“人”的概念之融合统一,难怪维特根斯坦说,“在哲学上,竞赛的获胜者是能够跑得最慢的人。或者:最后到达终点的人。”反过来说,我想如果当时的思想风气是抓住行为不放,维特根斯坦也会跳出来强调心灵的重要性的。
我觉得相对客观和客观都是局限产生的。正确性是人确定。正确确有一套系统。不正确也有一套系统。。
[查看全文]
呦...
ID: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