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喵喵喵丶
国学和哲学版块萌化活动(第一期)

本帖最后由 灼热的喵子 于 2013-5-11 20:33 编辑

国学和哲学版块萌化活动(第一期)

主题:二次元中的哲学!(是哲学而不是哲♂学哟)

  

活动规则】

   1.题目只有简答题,有四个,可选其中任意数目的题目回答。

2.每个题目的答案需超过250字。若超过500字,可考虑独立成帖并贴上链接。

3.可先占楼,但记得日后补上。

4.记得标题号,可以参考之前同学的回答,有引用的记得用引用框。

5.本帖禁水,多用点评

6.在答题过程中若与他人有不同意见,欢迎单独开贴讨论。

【发糖规则】

 ——答得一般:20/题

——论述有力有理:30/题+宅贡献

——有理有力,旁引博证,深入浅出:30/题+宅贡献+技能点

(不设上限)

针对每一个回答,我会尽力在其后跟帖做点评。

 【题目在这里】

1.(《钢之炼金术师》)

既然“一是全,全是一”,那为什么世间万物是多样的?

2.(《fate/stay night》)

为什么Lancer的因果律武器能被回避?

3.(《反叛的鲁鲁修》)

鲁鲁修整个革命的意义在于什么?

4.(《Psycho Pass》)

西比拉系统是正义的么?为什么?

结束时间:5月27号

最后说几句,我认为一个有哲学素养的人同时能具备以小见大的能力。虽然我们现在似乎是在做一个和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活动——哲学?二次元?乍看之下确实和自己的生活半毛钱关系没有。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大家通过参与这种有点游戏性质的活动,多多少少能逐渐培养起一种哲学的思考方式。而这种思考方式对自己的生活是很有裨益的。

哦,对了,如果大家在平时也想到过其他类似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也请一并私信给我,也许下一期的出题人就是你

@dlsdyc @monicwe @Moy @甚没钱 @阿突

好友就这么多怎么破?

[flash]http://www.xiami.com/widget/7096006_1769552493,1769552495,1769028309,_235_346_5695c1_457cb4_1/multiPlayer.swf[/flash]

喵喵喵喵喵丶
以后还会有吗
展开Biu

GammaAmano 发表于 2013-6-4 23:32

以后还会有吗! 还会有吗!

有我肯定来~

会的,等我这几天忙完。。以及目前这个一起穿越的活动弄完

[查看全文]
GammaAmano
灼热的喵子
展开Biu

灼热的喵子 发表于 2013-6-4 23:28

活动已经结束了哦,不过如果你感兴趣,还是能在下面答的,也会给分。

以后还会有吗! 还会有吗!

有我肯定来~

[查看全文]
喵喵喵喵喵丶
只有第一个感兴趣
展开Biu

GammaAmano 发表于 2013-6-4 23:27

哇哇 只有第一个感兴趣 有时间来絮叨絮叨~

活动已经结束了哦,不过如果你感兴趣,还是能在下面答的,也会给分。

[查看全文]
GammaAmano
只有第一个感兴趣
展开Biu

哇哇 只有第一个感兴趣 有时间来絮叨絮叨~

[查看全文]
NCarrot
本帖最后由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NCarrot 于 2013-5-22 19:49 编辑

灼热的喵子 发表于 2013-5-21 01:38

这么晚了你还不睡OTZ

嗯。这里顺便再问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这种标准,尽管你觉得达不到,但是 ...

康德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追求真正纯粹的实践理性,那么我们就是在追求道德。

但是语言的意义由其用法决定,日常语境下我们不会因为康德的标准而否定一切行为的善(虽然日常中的善行要么就是出于无意识的习惯,要么就是出于本能,要么就是出于对于道德资本(如荣誉)的追求),我们日常中还是有善的行为的,而这种认定又是普遍可接受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难去信服地接受康德的一个绝对的标准。

而且关键在于,纯粹的趋向会导致一种无所适从,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基础,那么理性是得不到任何东西的,在康德对于撒谎的论证中是说,如果所有人都撒谎,那么谎言就达不到目的。但是这个地方实际上隐藏了一个标准:人类的行为要达到目的。而这个标准是一个结果论的标准:达到目的的行为才是好的,如果一个行为背离了它本身的目的,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好的。也就是说,单纯的追求实践理性是不足够的。因为我们还是缺乏标准,就像是追求德性那样,我们可以说我们要追求好的德性,但是我们进一步就必须要问,为什么某些德性是好的德性。伦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划归为别的东西,比如说心灵的满足,情感上的愉悦,身体的舒适等等……

[查看全文]
喵喵喵喵喵丶
简单来说就是他的要求太高了
展开Biu

NCarrot 发表于 2013-5-21 01:22

简单来说就是他的要求太高了

康德对于善的要求是,即不是因为物质上的利益,也不是因为精神上的愉悦(比 ...

这么晚了你还不睡OTZ

嗯。这里顺便再问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这种标准,尽管你觉得达不到,但是你觉得值得在现实意义上去追求——或者说趋向它么?

我归纳了一下,你似乎觉得我们在实践上与“追求理性本身”这一目的之间总是隔着一层东西,导致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的达到康德的要求?

[查看全文]
NCarrot
本帖最后由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NCarrot 于 2013-5-21 01:26 编辑

灼热的喵子 发表于 2013-5-21 01:16

我觉得,康德的伦理学虽然确实并没有给大家一个具体的判断,但是似乎在他看来有一个最根本的标准,就是所 ...

简单来说就是他的要求太高了

康德对于善的要求是,即不是因为物质上的利益,也不是因为精神上的愉悦(比如说因为嘉奖)或者是荣耀,同样不是出于习惯或者是本能,而是来自于完全的实践理性。但是我认为这是达不到的。

并且我觉得这并不冲突。

关于快乐机,如果甚至他能够让你忘记这些问题的话,那么就更加无所谓了,问题在于现实中这些 问题是摆脱不了的。

理性的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幸福,为了追求理性而追求理性是目的上错误的,虽然在醉心于某种事业的过程中可能可以达到幸福,但是这并不是因为追求理性本身,而是因为「醉心」。

[查看全文]
喵喵喵喵喵丶
康德的道义论
展开Biu

NCarrot 发表于 2013-5-21 00:28

道义论?康德的道义论?

康德的伦理学不是一个实践性的,正如他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并不是告诉你具体的形 ...

我觉得,康德的伦理学虽然确实并没有给大家一个具体的判断,但是似乎在他看来有一个最根本的标准,就是所有人都要让自己成为普遍的立法者,这一点我觉得和你所认为的快乐机的结论相冲突,所以我想知道你的看法是什么。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OTZ

……但我总觉得即便是这样的康德,似乎在某些地方能沟通??有种强烈的这样的感觉怎么破= =

等我以后细想一番(现在对康德实在提不起兴趣),也许这学期或者下学期的论文写这个吧OTZ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