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sdyc
【西哲入门】简易哲学史(十六)亚里士多德其五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dlsdyc 于 2013-1-7 16:11 编辑

大家好,吾辈继续来填坑了,这两天感冒中,状态不是很好。好吧,是空调吹多了的缘故,现在鼻子基本失灵了。恩,我们继续来讲亚里士多德吧。上次我们讲到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神学的部分。在这里吾辈需要再次说明一下,不要把这里的神和基督教的上帝混合在一起,虽然托马斯阿奎那的确试图这样解释,但是在基督教之前,并不是这个样子。(哦,这也的确是理解哲学的一个难点,变化多端的样子)

现在,我们来继续探讨亚里士多德的神学,讲到了纯形式、第一推动者,也说到这些东西实际上是一回事情,并且最后讲到那是质料对于神的渴念。实际上也就是说,这个不动的动者,是愿望的对象和理性的对象。愿望总是以好的东西,也就是善作为自己的目的。(不要忘记了这里的善也不是伦理意义上的,称之为本质更合适)而真正能够是善的东西,只有理性才能认识到。所以愿望是服从与理性的。两者都以善为目的,唯有理性才能达到真正的善。所以诸君是否还记得,亚里士多德将机械因和目的因分开,也是为了这个。一种活动是由于它的善才得以完成的,它是被追求的目标。而这种完全现实性,也是最完满的存在,其本身是必然的,而不是偶性的,它的存在方式也必定是善的和最好的。

哦,然后我们再回来讲努斯的说,(纳尼,不记得了啊)还记得上一段讲的理性么,只有理性才能真正把握它,那么这个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最高的实体就是理性本身,也就是说努斯。(神=第一推动者=纯形式=努斯=理性,自行脑补吧)理性的对象是善,当理性完全认识到了善,理性就和善达成了统一,也就是说完全的理性等同于完全的善。这就是上次说,神的对象就是它本身。在它那里,理性和理性的对象是同一的。

那么,具体点说,理性又是如何与善同一的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静观(theorein)的方法。因为理性思想善的同时,也分有了善的属性。而静观本身就是神圣的和善的,是最高的认识能力,它包含着对于最高实体的直观。所以理性在静观中找到了最美好的善。但是由于人本身只是有限理性的存在,所以并不能总是达到这种最高的神圣境界,只能暂时感受到它。但是神作为永恒的非感性实体,本身就是永恒的思想,就其自身而言,始终处于最美好的状态中,神就是努斯。
“神是赋有生命的,生命就是思想的现实活动,神是现实性,是就其自身的现实性,他的生命是至善和永恒的。我们说,神是有生命的、永恒的至善,由于他永远不断地生活着,永恒归于神,这就是神。”

再让我们重新回到质料对于神的渴望上来,世界是一个由纯质料向纯形式不断递进的过程,当把这一过程看做整体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就将其称之为自然。(汝们现在懂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是神马了吧)
“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本质在于阐述事物的分级,事物分级对于估价响度价值有双重标准。据此,等级从两种不同的系列发展,此两种系列按照此体系的基本概念最终获得彻底而又令人吃惊的统一。”

解释一下,所谓的两条路,一条是“现象的系列从地球上无秩序的变化上升到星群永远匀速的运转”,而另一条路是“我们从只有机械的位移运动走向灵魂的活动”,也就是说理性认识。

关于第一条道路,亚里士多德明显带有了柏拉图的特征,认为整个宇宙有最完美的形式,最完美的是返回自身的原则运动。亚里士多德所描绘的宇宙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在这里就简单描述一下,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由五大元素构成,其中最为特别是的以太,以太构成了星群和透明的中空球体,而外面最远处,是最接近神性的绝对不变之处。而地球上的生命则是由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组成的,特点是直线运动。这四种元素的相互结合,构成了尘世间偶性的东西。

而另一条路讲白了要处理的关键就是身体活动和心灵活动之间的关系。大体上,对于它们来说,身体是质料,而心灵则是为其提供形式。灵魂就是身体的隐德莱希,是身体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它本身是非物质的,但是作为推动身体的粮食才是现实的。所以这一等级系统,使得亚里士多德将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所独有的理性。(感觉又要讲好多啊,可不可以不讲啊)所谓的植物灵魂,是有机物的第一形式,它主要是同化作用和反繁殖作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动物灵魂则更为高级,它的本质是空间中的自发运动(也就是自己会动的意思)和感觉。

哦,好吧,我们来讲感觉吧。动物的自发运动来自于欲望,而欲望来自与痛苦和快乐的感觉,或者说,就是趋利避害之类的。所以感觉构成了整个动物观念活动的中心。
“在处理整个课题的生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全面地利用了他的前辈,·······在知觉生成过程中,他赋予灵魂自我运动更大的重要性,他指出意识的同一性,动物用此意识的统一性与个别感官的个别知觉所取得的东西结合起来,以形成集体知觉,或形成将对象作为整体的知觉,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也就掌握了数、位置和运动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个别的感官之上,还有共同感官。共同感官不仅蕴含我们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记忆,同时,也是内在知觉的开端。(拍砖,去看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吧,吾辈感觉写起来太麻烦了)

在动物灵魂之上,不,确切的说,植物灵魂和动物灵魂在人的身上表现为质料,而理性则是人所独有的形式。
“理性作为一种新的、更高的东西,进入了一切心理活动,······知觉材料从身体存在中来,为理性提供可能性和机会,最后被理性改造、成形。”

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在人所独有的理性中,亚里士多德找到了柏拉图都没有找到的伦理问题的特征,或者说是关于善的特征的解答。这个东西,在亚里士多德的体系中,被认为是一切行为的最高目的。(我们终于可以进入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了有木有,好开心啊)

大家还记得我一开始说的么,亚里士多德将知识以目的为依据,分成了三个部分,而他的实践知识就包括了家政学、伦理学和政治学。而亚里士多德关于伦理学的作品《尼各马可伦理学》同时也是一部政治学的重要作品,它实际上是《政治学》的姐妹篇,不相信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最后一句话,这足以说明两者间的密切联系。(哦,什么话,自己看去看吧,一段话打起来太累了。这里算是打个广告吧,吾辈觉得国内《尼各马可伦理学》翻译的比较好的是邓安庆的本子,人民出版社的,大家有兴趣自己去看看吧)

伦理(ethike)这个词实际上是出自于ethos,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种是理智的,一种是伦理的。理智德性主要是通过教导而形成的,需要时间和经验。而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沿袭而来的,或者换句话说,伦理德性不是自然生成的。因为自然的东西是天生的,比如石头一定会掉在地上的说。亚里士多德自己是这样说的,
“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也非反乎本性,而是自然地接受了它们,并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成。”

(这句话不懂,恩,待会我会在下面解释的,不要急)

也就是说伦理道德并不是和理智道德一样,并不是完全由教育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由自然所生的,而是从自然中接受过来,然后通过习惯来使它完善。
“伦理道德产生于意志的锻炼;意志因锻炼,习惯于按照正确的洞见而行动。意志使人在决断中遵循实践理性,即遵循他对于正确的或恰当的东西的洞见。”

所以伦理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以认识作为自己的目的,而是实践。伦理学必须处理的是那些处于我们掌握之中的东西,人依靠自己的行为来获得幸福。不过在这里我需要澄清一点,德性(tugend)这个词其实应该被译成德行会更加准确一点,因为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实践的,德性和行动的分类,恰恰是亚里士多德最为反对的地方。(擦汗,估摸好多人这个地方应该都没有注意到)

感觉篇幅有点不够啊,哦,好吧,那么在这里我们就先不讲下去了,再把上面的温习一下好了。大家还记得刚才讲的灵魂吧,恩,灵魂和德性到底有什么关系估摸大家还是不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Seele)现象有三种:性情、能力和被称作品质的稳定品格。而德性就是第三种,也就是说,伦理德性实际上是一种状态(state),这也是为什么德性可以和中庸联系起来,而《尼可马各伦理学》的第二卷主要探讨的就是伦理德性和中庸之间的关系。而对于伦理德性处于自然而非自然这一点上,一方面,我们的确具有自然的天赋,但是另一方面,自然与与生俱来的东西,本来只是潜能。我们必须具备感官知觉的潜能,之后我们才能使用它。但是对于德性来说,我们是先实行了德性的活动,然后而获得了德行。

额,这次感觉逻辑有点混乱,吾辈一会儿跳到东边,一会儿跳到了西边,额,一方面是吾辈逻辑混乱的结果,一方面是本身结构复杂的原因,所以,恩,大家看着办吧,吾辈哪天有空重新整理一遍的说,然后下次我们主要讲的是德性和幸福的关系,以及中庸。唔,运气好可以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也讲完的样子,所以估计下次大概,或许,可能,把亚里士多德给讲完的样子。(好激动有木有)所以,恩,大家默默期待或者不期待下次吧。

@黑心  @毛线球    @波頭上の風   @木去白    @ㄗòsら啵~  @渚のCherry  @尘魇  @阿洛的狐狸  @破天一剑  @Getting  @ZoiiOh  @阿0  @不了个是吧   @ryoma1836  @湾湾情 @吾即世界 @小盆友要努力 @lybk13 @Fish_Pierrot @凭窗聆澜 @gcf

@阿突 鼻子塞住好难过啊

[查看全文]
阿突
国学与哲学日常活动第七期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阿突 于 2013-1-20 22:01 编辑

国学与哲学日常活动第七期

【国学】

【活动内容】

还是回答问题~~~

唔,这几期都是回答问题,不是随便百度就OK的哟


【活动要求】

┏ (゜ω゜)=☞1.嘛,嘛,活动期间不能水哟w

想水的话去豆瓣儿

2.跟帖回答问题,大问题不少于200字,尽量原创,允许借鉴,但借鉴引用的记得用引用框_(:3)∠)_

3.可以先占楼,但记得来撸满_(:3)∠)_

4.回答请标题号,可以不回答全部问题,奖励根据回答给_(:3)∠)_


【发糖规矩】

1.参与即有50糖

2.质量达标即有50宅币+7宅贡

3.质量更高的有技能点和感谢←看手滑=w=


【题目】

┏ (゜ω゜)=☞简单回答就能吃糖哟:

1、“石油”的说法最早由谁命名?

2、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3、古人以“冠盖”为贵人、仕宦的代称,“冠盖”本意指什么?

4、“江南四大才子”的故事和传说很多,江南四大才子中哪一位是历史上不存在的?

5、若华佗去世后,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可以找下面的谁?

一丢丢提示:A.扁鹊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张仲景

┏ (゜ω゜)=☞绕个圈圈就能吃到糖:

根据提示猜人名

1、吐哺、握发、礼乐、做梦

2、史官、李陵、宫刑、纪传体

3、海盗、国姓爷、反清复明、延平郡王

4、胯下之辱、国士无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ω゜)=☞虐死键盘不偿命:

高能(σ`д′)σ字数要200哟!可以2选一!!

1、什么叫“诸宫调”?说出现存的“诸宫调”作品,至少一部。
2、“临川四梦”指哪“四梦”?为什么《牡丹亭》特别有名?

可以挑其中一组做哟!!当然糖什么的吾辈会根据题目来的_(:3」∠)_

有空戳戳大版WB,有时候那里的抽风搞不好会变成问题哟【泥垢!!!!


【活动时间】

鉴于好多银都要跟期末考哦大魔王作战o( ̄ヘ ̄o#)

所以,这期的时间

为两星期!!!!

1月6日——1月20日

没钱子@甚没钱 媚者@媚_者无疆 墓墓 @After✟墓✟呵↗呵↘


之前的活动戳这里┏ (゜ω゜)=☞ https://www.gn00.com/t-169197-1-1.html

上期的糖吾辈会发的哟!呵↗呵↘

[查看全文]
dlsdyc
【西哲入门】简易哲学史(十三)亚里士多德其二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dlsdyc 于 2012-12-29 20:44 编辑

哦,大家好,在坑了两天之后,吾辈又回来填坑了。纳尼,这两天都干嘛呢。好吧,吾辈正在整理自己的音乐存储库,属于定期打扫的说吧,但是,比较耗时间,所以就被我坑了两天。当然也和我这两天出去了也有关系吧。(话外音,我会说是因为跳音的按个岁末活动么)

好了,话说,上次讲到了柏拉图,额,不,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记忆错乱了)这个形式逻辑上次大概讲了一些,不过这的确很深刻的影响了西方哲学。(转头看分析哲学就是例子)并且,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直到今天我们也还在使用。所以说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一点,那就是数学的确对哲学产生了很多的影响。毕达哥拉斯、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都是对于数学非常有爱的人。更不用说当代的英美哲学,数理逻辑就是起家的货色。在许多试图将哲学变为科学的哲学家看来,除了以演绎性的体系来保证外,别无他法。柏拉图就在自家学园立了块牌子,“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

不过,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这一观点言过其实,
“如果形式是数,数又如何能够成为原因呢?事实因为存在物是另外的数·······那么为什么一组数是另外一组数的原因呢?就算前一组数是永恒的,后一组不是永恒的,也同样不能说明问题。如果是因为这个感性世界的东西是一种数的比例,那就很明显,那些以数为相互之间的比例的东西,是属于某一个类的东西。”

(打字好累,请看《形而上学》原文)亚里士多德对当时人类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兴趣,(果然不是地球人啊)并且对于当时的希腊知识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要不然怎么称之为百科全书啊)那么他是如何对过去的哲学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呢。坦白的说,就是四因说。(哦,不懂啊,当然啊,吾辈都还没有讲啊)

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前的哲学都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寻找事物的原因。(弱弱的吼一句,大家不会以为原因就是因果关系吧)原因(aitia)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指的是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亚里士多德在对以往的哲学进行了大量的整理之后,(我们需要感谢亚里士多德,要不然有些人我们估摸就不可能知道了)认为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存在都可以被归为四种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我们今天估摸就只讲这个了,应该可以讲完吧)因为对于当时的希腊哲学来说,它的根本问题就是在现象的千变万化的背后应该如何思考统一的、永恒不变的存在。

其实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并不是没有人尝试对此进行总结归纳。德谟克利特找到了原子,而柏拉图找到的就是理念。但是他们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
“宇宙变化过程是本质在现象中的形式化;它与以前对自然的解释相对立之点在于:用概念贯彻目的论,而柏拉图只将目的论当作假设提出来并以神话比喻的形式加以阐述。以前的自然哲学将机械的压力和冲击的过程当作宇宙变化过程的典型的基本关系,而亚里士多德当作这种典型关系的是有机体的发展和人类的创建活动。”

(哦,看不懂啊,简单地说,就是用左手来反对右手,用右手来反对左手,然后把两者给平衡了)换句话说,某种意义上亚里士多德大概也是二元论的开山之祖之一。

好吧,感觉大家有点晕了,我还是默默的先把四因说一个个说说吧。首先是质料因(hule),它的意思是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比如说青铜雕像需要有青铜啊,做椅子要有木头啊,生命不能离开躯体啊。所以在这里,质料并不仅是针对具体的可感物,同时也是包括抽象物。质料在事物的存在和生成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所以也被理解为是载体。而形式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事物的内在形式(eidos),它主要是为了说明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比如说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别的什么的。另一方面指的是形状(morphe),也就是事物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比如椅子长的样子是这样,桌子的样子是那样。形式因也是事物的根本原因,并且内形式要通过外形式表现出来。(这连个是最重要的,后面会继续讲到)

额,再接下来就是动力因。简单地说,就是事物变动的本原,是得以让事物开始运动的那个最初的东西。(咦,这也能被称为基本的原因么)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的事物都有动静,离开了动因,也就没有了事物的存在和生成了。而且动力因也可以分为两种。(又是两种)一种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比如动植物啊,水火气土啊神马的。后一种是由于技术而存在的事物,比如桌子椅子神马的(喂喂,汝到底多喜欢用这两个例子啊,它们给广告费了么)前者的运动因在自己身上,而后者的动因却是外在的,是在技术者那里。亚里士多德自己提到“尽管如果它们偶然地是由石头或土或这两者的混合构成,也会从这些构成材料中得到这种内在的变化和本原”。

剩下的一个称之为目的因,好吧,其实更确切的说是所为因(to hou heneka einai),意思是所为了的那些东西。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都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总是要有一定的目标或者说是目的的。还记得前面两种区分。对于由于技术而存在的事物来说,它的目的比较好找,就是创造它的意图。比如创造出椅子来是为了坐的。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比较难找一点,但是同样存在。比如蜘蛛织网之类的就是。当然,它们的目的都是在于追求“”(agathos)的结果。两者的区别只是在与是否有着人的意志的介入。所以,亚里士多德很自豪地认为,以前所有的哲学,只不过都只是说出了其中的原因,只有他才把所有的都讲到了的说。(额,中二气质尽显了有木有,嘛嘛,好听点说就是自信心爆棚)

好吧,那么既然以前的哲学家都只说了一方面。那么他们到底说了哪一方面呢。所谓的质料因主要是自然哲学和宇宙论,比如泰勒斯之类的。而形式因,主要指的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是什么”和理念,也就是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而动力因其实是关于宇宙生成的动力问题。泰勒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万物是充满灵魂的”。(我靠,楼主太不厚道了啊,竟然藏着没有说啊,TT,其实是因为吾辈忘记了)动力因的问题,比如说冷和热啊,友爱和争吵啊,都是来表明自然万物的运动的。最后的目的因么,哦,那就是柏拉图的善(agathon)了。(善是神马啊,回去看柏拉图吧)当然在这里善肯定不是一个伦理概念,在伦理上来说是中性的。

然后,恩,亚里士多德又说了,实际上四种原因是可以变为两种的
“后三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合而为一。因为所是的那个东西和所为的那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最初本原又和这两者同类。”

(感觉有木有被欺骗了感情)也就是说,最后剩下的就只有形式和质料了。当然这一转变,实际上,是为了给他的形而上学讨论实体和范畴问题奠定了基础。(还是莫名的不爽)那么形式和质料是神马关系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不同的层面上解释不一样的。在同一事物中它们彼此对立不能转化。但是相对于不同事物时,则可以发生转化,而且是一个由质料到形式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会说这就是潜能到现实么)

这个不断的发展的过程,就是形式和质料之间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坚持认为他的观察:现象世界的每一事物都以形式化的质料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然后,在他那里这个质料本身实际上是不明确的,但也不是纯然中立的空间,而是形体的基质。”

一方面,个别事物被认为是自我实现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发现,在相互关联的事物中,一个被认为是质料,一个被认为是形式。这两个原则充满着紧张的冲突,有时候不得不将它们分开才可以弥补这种矛盾。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发展的概念就变成了事物按照形而上学的价值次序而安排的原则,所有的事物都处于这个不间断的序列之中。这序列的上限是纯形式,而下限是纯质料。前者是完全的现实性,而后者是完全的可能性。(记住吧,待会要讲的东西)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亚里士多德试图要调和爱利亚学派和赫拉克利特以来的分歧,这使得他就走在一座独木桥上。不,更恰当的来说,应该是跷跷板,他要力图保持两端的平衡,防止太过偏向一头的局面出现。怎么突然间感觉有凑字数的样子啊,好吧,我就弱弱把潜能和现实开个头吧。无论是四因说还是二因说,都是为了说明事物存在所需的必要条件,这实际上都是静态的。但是希腊的自然哲学是研究宇宙的运动发展和生成的,万物万物处以一个不断动态的过程。为了说明这种不断动态的过程,亚里士多德引入了潜能和现实这样一对概念。

哦哦,好了,今天就差不多了,想要听的话就等下一次吧,纳尼,不厚道,哦,那是吾辈写的累了,地球人都有累了的时候。咦,这里没有地球人,哦,这是中二了吧。世界不真实了么。总而言之,下次我们继续讲潜能和现实的说。史上第一个体系的诞生哦!就和黑格尔将康德的静态变为动态一样,这是一个奇迹般的时刻,请不要错过哈。To be continued

@黑心  @毛线球    @波頭上の風   @木去白    @ㄗòsら啵~  @渚のCherry  @尘魇  @阿洛的狐狸  @破天一剑  @Getting  @ZoiiOh  @阿0  @不了个是吧  @After✟墓✟  @ryoma1836  @湾湾情 @吾即世界 @小盆友要努力 @lybk13 @Fish_Pierrot @凭窗聆澜 @gcf

@阿突 来填坑了

[查看全文]
11111111111
红楼梦十二金钗诗集【搬运】
展开Biu

侵删。

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二、菊花诗­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三、咏柳­
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
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西江月-宝琴­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如梦令-黛玉­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四、大观园题咏­

旷性怡情匾额-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文章造化匾额-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凝晖钟瑞匾额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有凤来仪臣宝玉谨题­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万象争辉匾额-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文采风流匾额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世外仙源匾额-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五、即事诗­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やむ衾睡未成。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查看全文]
阿突
【国学和哲学】日常活动整理帖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阿突 于 2012-12-16 21:06 编辑

第一期:

国学与哲学日常活动第一期

第一期优秀回复文档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59449&uk=705122639


第二期:

国学与哲学日常活动第二期

第二期优秀回复文档: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64576&uk=705122639


第三期:

国学与哲学日常活动第三期

第三期优秀回复文档: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79314&uk=705122639

[查看全文]
阿突
【国学·古典向·资料】佛教常识四篇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6-2-4 21:16 编辑

佛教常识四篇。

整理于上海佛教网

FIREFOX可以直接附件下载,IE不知。如无法下载,请戳RF或纳米盘。

【请勿转出宅子。】#6958!

RF: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cfe803c0-dd86-11e1-ac31-0015c55db73d/

纳米机器人:http://www.namipan.cc/file/58941/

[查看全文]
gcf
【哲学 西方向·滔滔 从虚空假面技能看时间与空间2】【转...
展开Biu

哇哈哈 后续在我们的催促之下 老师终于写出来了!哈哈 贴来大家一起玩儿

虚空的时间结界。虚空的大招,时间结界,乃是虚空撕裂时空所创造出来的一个东西,(可以参照福柯的异质空间,异域,异托邦概念)。在时空结界中,一切都静止了唯有创造异域的人行动自如,甚至还加深了自己的能力,可能造成双倍的伤害。创造的可能来自于虚空与结界的神秘联系。

在时间结界中,其它物,其它对象的时间是不是停止了?似乎不是,因为如果时间停止了,为什么它们依然会受到攻击呢,而不是像塞壬之歌发动时处于无敌状态。如果说在一个凝固的时间中,我依然会受到伤害(生老病死,年华逝去),那么这个凝固的时间并不是真正不动的,或者至少对于我来说,并不是纯然不动的。流动依然继续。我们设想两种异域的效果:一种是小娜迦塞壬之歌的效果(比如你希望发生这样的情况,当考试来临,而你所有的书都还没有看的时候,你希望能有多一点的时间,那么,你可以设想,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异域,当我进入到这样一个异域的时候,外在的变化都停止了,而我依然可以在其中穿梭自如,我享有了额外的时间,我利用这额外的时间不停地复习,然后我从这个异域之中抽身出来,这时,我已经掌握了复习的内容,而距离考试的时间依然不变,世界上的其它人也依然不变——它们处于无敌的效果)。第二种就是虚空的这个时间结界(比如说,你希望发生这样的情景,这个世界上的其它人忽然不再动弹,而只有你才能够活动自如,但他人他物的不再动弹不是绝对的,因为即使你能够活动自如,你也要吃要喝,所以你还要假定,世界上的其它人不能够动弹,但是世界上的其它物依然是可以动弹的,它们能够被我饮用和吃喝——否则我就无法继续自己的生存,所以这个时间结界中的他人他物是可以被伤害的被消费的,它们的不能动弹只是我的意念的假设,我假设它们不能动弹,它们就不能动弹,我假设他们能够动弹,他们就能够动弹。于是我在这样的一个时空结界中可以伤害,可以真正地“自由”行动)。前者乃是为了创造出某种“溢出”的时间,这个“溢出”只是我的时间的“溢出”;后者乃是我对于世界、对于时间本身的“溢出”,我“溢出”时间之外,尤其是,我溢出他人的时间之外,溢出客观的时间之外,凌驾于时间之上。

溢出时间的不可能。在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之中,有没有溢出的水流呢?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可以唱出塞壬之歌呢?从自由意志之绵延的角度说,这种假设既是可能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说,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挤一挤总是会有某些溢出的时间,但这不是那外在的时间,不是本来不能占有,通过“挤”而被占有的时间,而是本来就存在的,通过“挤”而被意识到的时间。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吟唱出塞壬之歌。而创造出时间结界意义上的那种溢出,那种既在流动中流动(他人依然受到伤害),又在流动中停止(他人没有任何反抗的可能)——完全取决于我的时间——那种剥夺他人时间,控制他人时间的异域,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异域之上还有异域,从时间之川上升都某个层次(或者说,拉开了时间层次之后),必定还有层次,这是层次本身决定的:要么绵延,要么无限分层。效果也很明显,在虚空的时间结界发动时,如果暗影恶魔(毒狗)没有被大住,那么,毒狗的D(崩裂禁锢)将创造出另一个层次的时间结界,另一个异域,一个我之外的异域,异域之外的异域,而在这个异域之中,虚空要么自身被放逐,要么对进入异域的对象无可奈何。

[查看全文]
gcf
【哲学 西方向·滔滔 从虚空假面技能看时间与空间1】【转...
展开Biu

啊啊啊!!:64:上次发的贴没看发帖教程就发了!!囧!导致格式错误了!!囧 我不是故意的啊(虽然没看发帖教程的确恨死我的错的说)版主手下留情啊 这次重发

胡说八道,不要

在Dota中有一个英雄,虚空假面(faceless Void),它有四个技能,Timewalk(时间漫游),Backtrack(回到过去),Timelock(时间锁定),Chronosphere(时间结界)。

Timewalk:时间漫游其实就是跳跃,在空间之中的跳跃,从某一点到另外一点。这不能说与时间没有关系,因为你可以说,跳跃某种意义上就是时间的,跳跃是节省了时间,当你走到某个地方需要花费5秒钟的时候,跳跃会让这样一个过程变成1秒钟,所以,跳跃也就是时间的漫游,或者行走在时间中,或者换种说法,跳跃乃是对于正常时间序列的出离,超越,僭越(但什么是正常时间序列?),跳跃是对钟表时间的违反?是不是:在空间中跳跃就等于在时间中漫游?

Backtrack:回到过去更是个奇葩的技能,它的实质效果是空间性的,就是对于敌方攻击的闪避,但这种闪避不是“蝴蝶”那种闪避,那种闪避我们可以设想,当对方攻击我的时候,我做出某种动作进行闪避,这是空间意义上的。回到过去的闪避是回到攻击之前的闪避,这里被撕裂的不仅是空间,连带还有时间。实际上,虽然回到过去造成的攻击失效(闪避)是有机率的,但这是这个技能本身发动的机率,也就是说,只要虚空假面成功发动这个技能,回到过去,那么闪避的可能性是100%。表面的效果似乎是虚空在空间的某个位置上躲开了敌人的攻击,但实际的原因乃是虚空与攻击对手在时间上的撕裂。对手的时间是连续性的,而虚空的时间乃是褶子,他可以折回时间。问题是,被折回的时间打乱了绵延的序列(或者:证明了绵延并没有序列可言,序列与绵延是两个异种的概念)。因为虚空在成功发动回到过去之后,会一下子跳到当下中来,进入到与对手平行的时间,而不是在过去之中重新开始绵延。与此类似的还有地穴编织者(蚂蚁)的时光倒流,昆卡(船长)的地图地标技能,但好像也不完全一样。如果某种“过去”乃是可以被回到的,某种时间乃是可以被折回的,那么这个回到过去的人必定是faceless的。打乱时间的只有全能的神,而神是faceless的,虚空假面。现实的过去应当是昆卡的“地图地标”,踪迹乃是过去的唯一见证。

Timelock:时间锁定的技能说明说,时间锁定将有机率将目标锁定在时间中,进而造成额外的伤害。什么是锁定在时间中?这个不是阿基琉斯和乌龟的赛跑吗?这是将时间瞬间化,而瞬间化就是空间化。我们设想某种被锁定的时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设想,想象,思考,本身就是流动的绵延,思考被锁定的瞬间,好像是把所有这些绵延之流注入到某个节点上,在度量衡上这是牛头不对马嘴,像是用一把尺子去测量苹果的重量。不过,我赞同,时间锁定乃是某种伤害的技能,某种威胁。他人的神圣性将在时间的锁定中消失,就像你用一把尺子去测量苹果的重量,你说,没问题,把苹果放在这里吧,我的尺子可以解决苹果的任何问题。或者想象,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定住了妖魔鬼怪,这时妖魔鬼怪将丧失反抗的能力,不仅丧失反抗的能力,还丧失一切的能力和一切的可能性。在时间中被锁定,看起来像是在空间中被固定,但却是对于敌人的全面控制,是缴械,是某种总体化和整体化,同一化与知识化。“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20)。

Chronosphere:时空结界。大招。

[查看全文]